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定远县中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在多哈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队创造了26年来的最佳战绩,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全面超越上
届。在考查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被视为质点的是0
ABCD
A.跳水B.双杠C.体操D.马拉松
【答案】D
【解析】【分析】
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是: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
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解答】
跳水、双杠、体操比赛成绩都与运动员的形体动作有关,所以都不能把运动员视为质点,而在马拉松比赛
中,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都可忽略不计,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故选。。
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7m,第五秒内的位移是11m,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第四秒内平均速度大小是9m/sB.第3秒末即时速度大小是8m/s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D.质点的初速度大小是2m/s
【答案】C
【解析】【分析】
理解某秒内的含义,画出运动情境图,结合图形分析中间任一秒的位移与前后时间段位移之间的关系,选
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解答。
【解答】
CD.设质点的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a,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第三秒内的位移为
115
Z
s3=3v0+2x—(2v0+1ax2)=%+&a=7m
同理可得,第五秒内的位移
2=ra=
s5=5v0+x52-(4v0+'Cix4)o+2"m
联立上式可得%=2m/s,a=2mls2
故。错误,符合题意,。正确,不符合题意;
11
22
A.同理可得,第四秒内的位移为S4=4v0+-ax4-(3v0+-ax3)=9m
故第四秒内平均速度大小是5=;m/s=9m/s,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8.第3秒末即时速度大小为%=%+3a=8m/s,故2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3.万众瞩目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方队军容严整、精神抖擞,依次通过天安
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出色地完成了受阅任务。某战旗方队以同一速度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以战旗旗杆为参考系,战旗方队车辆是静止的
B.以战旗方队车辆为参考系,天安门城楼是静止的
C.以该方队的领队车辆为参考系,该方队的其他车辆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静止的
【答案】A
【解析】【分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本题研究物
体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选
择。
此题与我国国庆阅兵结合,在解答此题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
感,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好题。
【解答】
A以战旗旗杆为参考系,战旗方队车辆是静止的,故A正确;
A以战旗方队车辆为参考系,天安门城楼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该方队的领队车辆为参考系,该方队的其他车辆是静止的,故C错误;
。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运动的,故。错误。
故选:4。
4.有2、8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其中4的加速度恒为的=1.0zn/s2,B的加速度恒为=一2.0zn/s?。根
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B的加速度小于4的加速度B.4做的是加速运动,B做的是减速运动
C.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B物体的速度变化快
【答案】D
【解析】【分析】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
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加速运动,当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
速度的方向。
【解答】
A加速度的正负不表示大小,表示方向,可知B的加速度大于4的加速度,故A错误;
A由于2、8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未知,则无法确定4、B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故B
错误;
C.A,B的速度都可能为零,故C错误;
D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B的加速度大,则B的速度变化快,故O正确。
故选
5.严冬树叶结有冰凌,人在树下经常出现冰凌砸到头部的情况,因此人们一定有安全防范意识。假设冰凌
做自由落体运动,冰凌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为10加,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冰凌自由下落的总时间为
()
A.1.5sB.2sC.2.5sD.3s
【答案】A
【解析】【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常用公式
为h=ggt2,v=gt,v2=2gh,要做到灵活运用。
【解答】
设冰凌自由下落的总时间为3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可知%=1gt2
11
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为10m,则//i=h-hr=-gt2--g{t-l)2=10m
解得t=1.5s
故选A。
6.两辆汽车4、8沿同一条直线同向运动,B车在前面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开始时两车相距x=30m,
A.t=Is时力、B车相遇B.0〜Is的过程中,两车距离在减小
C.t=5s时力、B车相遇D.A、B车相遇的时刻大于5s
【答案】D
【解析】【分析】
在t图像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斜
率表示加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
从u-t图像中明确4B的运动情况,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求解。
【解答】
4CD.由图可知4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A=12m/s
B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6m/s
加速度为GIB=I::=-4m/s2
1—U
故B车刹停所用时间为给。=纥辿=4s
aB
B车刹停所走的位移大小为%BO=驶=32m
2aB
电。时间内/车的位移大小为%AO=%以0=48m
B车刹停时%a。—xB0=16m<30m
故此时/、B车未相遇,4、B车在B车刹停位置相遇,故从B车开始刹车到/、8车相遇/车行驶的总位移大
小为%A=%BO+30m=62m
故A、B车相遇的时刻为t=%=Us,故AC错误,。正确;
UA6
A0〜1s的过程中,B车的速度一直大于A车,因此两车距离在增大,故5错误。
故选zx
7.如图所示是在高速公路是哪个用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
出和接收到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中Pi、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阳、电分别是
P1、「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02之间的时间间隔4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是17=340m/s,若汽车的运动情况是()(汽车运动方向沿车与测速仪的连线)
||||||||1||||1||||1||||1||||1||||1||||||||11||||11
0.1:2
A:;A
____it/;j\_________I\____
pim________________pm
A.汽车在靠近超声波测速仪,速度大小为17.0M/S
B.汽车在靠近超声波测速仪,速度大小为17.9m/s
C.汽车在远离超声波测速仪,速度大小为17.0m/s
D.汽车在远离超声波测速仪,速度大小为17.9ni/s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采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问题,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
间隔和对应的距离,即可求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
根据题目已知B、P2间的时间为1秒,在图像中占的刻度值共为30个格,发出超声波信号B到接受到反射
1
信号叫间是12个格,则时间为:“=12xms=0.4s。
假设发出脉冲Pl的时刻为0时刻,汽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时刻为9=0.2s,超声波前进的距离为S1=
vy==340x1x0.4m=68m;
发出超声波信号P2(ls末)到接受到反射信号电的时间为:t2=9X=0.3s,即汽车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
的时刻为1+?=1,15s,此时超声波返回的距离:s2=jvt2=1X340X0.3m=51m,所以汽车接收到
Pi、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ds=si—S2=68m-51m=17m,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
所需的时间为4t=1.15s-0.2s=0.95s;
故汽车的行驶速度u=祟=^m/sx17.9m/so由于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时与测速仪的距离分别为
68nl和51m,距离越来越近,可以判断汽车在靠近测速仪,故B正确,AC。错误。
故选瓦
8.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甲的图线为直线,乙的图线为抛物线,匕
时刻乙图线达最低点,5时刻两图线相交。关于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q时间内,甲、乙两质点都在做减速运动
B.0〜匕时间内,甲质点速度始终小于乙质点速度
Ct1时刻,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D.巧/2时刻,甲、乙两质点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A甲质点图线斜率不变,一直做匀速运动;乙质点图像斜率减小,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A根据图像可得在0-匕时间内,甲质点速度先大于乙质点速度后小于乙质点速度,故8错误;
C.。时刻两质点相遇,在相遇前,当两质点速度相同时,两质点相距最远,h时刻,甲、乙两图线斜率不
同,所以甲、乙两质点速度不相同,故亢时刻,甲、乙两质点相距不是最远,故C错误;
。根据图像可得在0-匕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大小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乙的图线为抛物
线,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今/2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0-12时间内平均速度,甲质点一直做匀速运动,故
今/2时刻,甲、乙两质点速度相同,故。正确。
故选。。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9.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在增大但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B.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C.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很小
D.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三者方向总是相同的
【答案】AC
【解析】解:4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使加速度在减小,速度仍在增大,所以物体的速度在
增大但加速度可能在减小,故A正确;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很大,还与速度变化所用时间戊有
关,若引起这个速度变化的时间很长,加速度可能很小,故8错误;
C、加速度与速度无关,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很小,甚至可能为零,故C正确;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皆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总是相同,但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
的方向不一定相同,若做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若做减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方向
与速度方向相反,故〃错误。
故选:AC.
根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加速度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与速度无关,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分析。
本题考查加速度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加速
度与速度无关。
10.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时,物体的
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
A.3sB.5sC.7sD.9s
【答案】BC
【解析】【分析】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或加速度定义式求解时间。
注意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物体的速度可能为2zn/s,也可能为-2m/s,分类作答就行。
【解答】
取物体开始运动时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的加速度a=m/s2=-2m/s2,
当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m/s时,方向可能向东,也可能向西,
当速度方向向东时亢="胃==5s,当速度方向向西时道="2;噬=二与"s=7s,故8、C正
确。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对如图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
究,从4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点未画出),计数点分别为4、B、C、D、E、F、G图中给出
了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M(msT)
2.00
1.50
1.00
0.50
00.10.20.30.40.50.67/s
图3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U的(“直流”或“交流”)电源。
(2)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一部分基本步骤:
A.释放小车,让小车带着纸带运动
A安装纸带
C.把计时器固定好
。.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是o
(3)如图2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力、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4点为计时
起点),册=3.75cm,d2=10.20cm,d3=19.35cm,由此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则为=0.51m/s,
vc=m/s,vD=1.04m/s,vE=1.30m/s,vF=1.58m/s,在如图3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u—t图
线,并根据图线求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又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则交点的速度的物
理意义是o
【答案】220
交流
CBDA
0.78
Av/(ms-1)
2.004.J-1.U■AUU-U4U-UL
NXX+%内;卜
♦WTT+A.TT-AA
Hj±±!±hlij±
1.50
卜卜+卜什+卜+…卜
J十L
1.00Il
T
二r
Jk
l+l
nr
J+LA廖LiL1-0
0.50l
—
Illl—l
T二rIrrrr
JLLALX-
IIIl
Ill—l
nrTrlrTr
,;■;-:■4-1-i-l-,*-14-5-
0->
0.10.20.30.40.50.6t/s
2.7m/s2
小车在a点的速度
【解析】【分析】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U的交流电源;
(2)掌握实验步骤的顺序;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计算出瞬时速度,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t图像中图像与横轴
的交点表示小车的初速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要熟悉实验器材的选取和实验操作的步骤,学会简
单的数据分析,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
【解答】
⑴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220U的交流电源。
(2)实验时要先安装仪器,装好纸带,接通电源,最后放开小车,则正确的实验步骤是CBZM。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则打C点时的速度%=笔舆=
19;5n了5X10-2m/s=0.78m/s
将各点的瞬时速度标在图像中,用一条直线尽可能穿过更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直
线两侧,误差较大的点需要舍去,由此画出小车的u-t图线如图:
Av/(ms')
2.00T
WT-AAT+A♦
1.50
H+卜H+卜
J十L
1.00Il
T
二r
Jk
l+l
nr
0.50
►
0.10.20.30.40.50.6z/s
在u-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线求出a=芸=:U*=2.7m/s2
ZltU.o4
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则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小车在2点的速度。
12.如图甲所示,用光电门研究小钢球下落的速度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每次小钢球从力光电门上方同一位
置无初速度释放,保持2光电门位置不变,每次释放小钢球前降低一次B光电门的位置,多次试验,测得
4、B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八,数字计时器记录得到小钢球从4光电门运动到B光电门的时间为t,得到小钢
球的g-t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用毫米刻度尺和两个小三角板测得小钢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小球的直径为mm,若小球的直径
为d,小钢球经过光电门4的遮光时间为43小钢球经过光电门4的速度大小为。
(2)由图乙可知小钢球经过4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s2(此小问
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5.0
d
Zt
4.90
9.82
【解析】【分析】
考查毫米刻度尺的读数,注意估读;光电门的原理及利用光电门求解瞬时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化简成如
图乙图所示5-t关系,再根据数学关系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主要考查图像的处理,要学会根据所学的运动学公式去处理不常见的4-t公式;另外对于光电门的原理要
了解,会应用求解瞬时速度。
【解答】
(1)刻度尺为机机刻度尺,最小分度为nmi,所以必须估读到下一位,即小数点后一位,所以读数为5.0/mn
根据瞬时速度的表达式u=笔⑷趋近。时),v=—
1
%+at
(2)根据运动学公式八=%t+^at2,化简整理成图乙所示关系得:2-对比乙图可知,纵截距
即为初速度为,斜率即为ga,
由乙图中图像可得,纵截距为4.90M/S,斜率k=i226;;4.900m/s2=4.91M/S2,
所以加速度g=a=2k=2x4.91m/s2—9.^>2m/s2
故答案为:(1)5.0,*(2)4.90,9.82o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3.小明同学从足球场中央4点出发,先向正南方向正步走叼=80爪,然后向左转沿正东方向正步走上=
60m,到达B点。整个过程用时25s。求:
(1)小明从4点到B点经过的路程s和位移x;
(2)小明从4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答案】(1)140m,100m,南偏东37。;(2)4m/s,南偏东37。
【解析】(1)小明从4点到B点经过的路程为
s=久1+久2=60+80m=140m
小明从a点到B点经过的位移大小为
x=602+802m=100m
根据几何关系有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938-2025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
- 风机定检管理办法
- 龙井绿茶管理办法
- onu库存管理办法
- 物料分类及管理办法
- 中心睡眠户管理办法
- 环保巡逻车管理办法
- 碧桂园品牌管理办法
- 港口计收费管理办法
- 海陵区户口管理办法
- 草皮购销合同
- 急危重症护理(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处理课件
- 药品生产企业短缺药品停产报告管理规程
-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三级公共营养师基础
- 新物业法全文
- GB/T 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 GB 15203-2003淀粉糖卫生标准
- FZ/T 50004-2011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
- 中医药法-课件
- 城建档案资料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