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开学检测卷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研究一列长280米的火车以5轨小/无的速度通过长1000米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B.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以汗滴为参考系,土地是静止的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时开播,19时指的是时间
D.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小,而加速度却可能比较大
【答案】D
【解析】4研究一列长280米的火车以的速度通过1000米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时,由于需要考虑火车
的长度对通过大桥时间的影响,因此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故/错误;
8.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以汗滴为参考系,土地并不是静止的。因为汗滴在下落过程中,相
对于土地有向下的运动,所以土地相对于汗滴是运动的,故8错误;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时开播,这里的“19时”指的是开播的时刻,而不是时间,时刻是某一瞬时,时
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故C错误;
D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使速度变化量很小,但如果这个变化发生的时
间非常短,那么加速度就可能很大,故。正确。
故选:D。
2.2024年6月24日中国滑板街头巡回赛(杭州站)圆满落幕。一运动员在side(使用滑板在障碍上横向滑动)落
地后,在地面上做匀减速滑行,地面上等间距的画有标记a、氏c、d、e等,如图所示,已知相邻标记间距
为2爪,现测出他从a标记运动到b标记用时0.4s,从6标记运动到c标记用时0.6s,运动员及滑板可视为质点,
则该运动员()
bce
A.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B.经过b标记的瞬时速度为4.0m/s
C.经过2s后与a标记的距离为竽小D.不能经过d标记
【答案】D
【解析】由平均速度求出处,2s=^=5zn/s,v0.7s=7777^^m/s
4加速度大小a=愣[5吁=^m/s2t故/错误;
|(0.7—[).2)s3
B、经过b标记的瞬时速度%=Uo.2s-aS2s=5m/s-得x0.2)m/s=^m/s,故B错误;
10m/s1n
C、经过o.7s后继续运动时间为t,t=*47=1S,共运动1.7S,运动员的初速度为%=%7s+与X
0.7m/s=^-m/s,经过2s后与a标记的距离s=^x,x1.7=弓当n,故C错误;
9QQ
D、由一^n<6rn,即运动员不会到达d点,故。正确。
6
3.重力加速度g的精确值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称自
由下落法”可将g值的测量转变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如图所示,将真空长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点
竖直向上抛出小球,测得小球从离开。点到落回。点所用时间为五,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点上方高为H处
的P点,小球先后两次经过P点所用时间为t2,贝以等于()
真
空
P管
//
3士”
4H8H4H8H
C2D2
A•4一拾tl-tl-(ti-12)-(ti-12)
【答案】B
【解析】小球从。点上升到最大高度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月=夕(§)2
小球从P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八2=经(缶)2
依据题意可得比—%2="
OLJ
联立解得g=笆—
故选B。
4.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新春佳节临近,某同学正写“福”字,他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
张红纸,并在红纸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以防止打滑,整个书写过程中红纸始终保持静止,则该
同学在书写过程中()
A.提笔静止时,手对毛笔的摩擦力大小与握力成正比
B.向下顿笔时,毛笔对红纸的压力大于红纸对毛笔的支持力
C.向右行笔时,红纸对“镇纸”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D.向右行笔时,红纸对桌面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力,解题关键是会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只有滑动摩擦力
才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成正比。
4提笔静止时,手对毛笔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故4错误;
8.毛笔对红纸的压力与红纸对毛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3错误;
C向右行笔时,镇纸相对于纸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红纸对“镇纸”没有静摩擦力,
故C错误;
D向右行笔时,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红纸受到笔的摩擦力向右,因此红纸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向左,则红
纸对桌面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故。正确。
故选。。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爪1、m,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
2o
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i
量为右,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西;当用大小仍为尸的恒力沿斜面向上拉着a,i
使a、b一起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冷,物体B
的加速度大小为。2。已知斜面的倾角为仇则有()
A.<x2B.%i=x2C.a】=a2D.ar
〉
【答案】B
【解析】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大小;再隔离对6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弹力大小,再
根据胡克定律分析弹簧伸长量关系。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答题时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
力分析、进行正交分解、在坐标轴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进行解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竖直向上拉a时,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i+m2)g=(61+m2)ai
隔离对b分析有:
fcxi—m2g=m2al
解得
_Fm2
X1-k(m1+m2)
沿斜面向上拉a时,a、b一起沿光滑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1+m2')gsind=(m1+m2')a2
隔离对b分析有:
kx2—m2gsin0=m2a2
解得
_Fm2
久2—k(mi+7712)
则
%1=%2al<a2
故8正确,/CD错误。
故选:Bo
6.“电动平衡车”是时下热门的一种代步工具,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基本原理上是利用车体内
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人站在“电动
平衡车”上,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电动平衡车”的作用力
B.人的重力与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车的摩擦力与人(含车)所受空气阻力平衡
D.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右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向右倾斜
【答案】C
【解析】本题关键是要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性质与特点。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对“电动平衡车”的作用力,故/错误;
8、人的重力与车对人的支持力两者的受力物体都是人,它们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8错误;
C、将人和车看成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地面对车的摩擦力与人(含车)所受空气阻力平衡,所以人和车能
够匀速前进,故C正确;
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右转弯时,人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人会向左倾斜,
故。错误。
故选:Co
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1一端与静止在倾斜木板上的物体4相连,另一端与细线相连,该弹簧与倾斜木板保
持平行,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B、C通过轻质弹簧2连接,且8、C始终未触及地面。初始时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若犯4:MB:MC=3:1:2,发生以下变化时,物体4始终保
持静止,则()
A.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小时,力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B.木板与水平面夹角保持30。不变,剪断细线后,4所受摩擦力增大
C.剪断细线瞬间,B、C一起以加速度g自由下落
D.剪断细线瞬间,B的加速度为3g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衡条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要合理选择研究的对象,对研究对象全面受力
分析,注意弹簧的弹力非突变的特点。
分析4受力,由平衡条件得出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小时,4受到的静摩擦力变化;
分别对剪断细线的前后的4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得出4所受摩擦力变化;
分析B受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注意弹簧的弹力非突变的特点。设机8=小,则爪4=3小,mc
-2m,
4分析4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mAgsind+f=(mB+m^g,
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8减小时,2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故/错误;
8.剪断细线前:mAgsin30°+f=(mB+mc)g,解得/'=1.5nig,剪断细线后:f=mAgsin30°=l.Smg,
不变,故8错误;
CD.剪断细线前:F弹2==2mg;剪断细线瞬间,分析B:F弹2+巾7?9=叱8。,解得:a=3g,故C
错误,。正确。
8.小刘国庆假期在张家界旅游体验了一次高空蹦极,如图甲所示,工作人员将弹性安全绳的一端固定在高
架桥上,另一端绑在小刘腰上,让小刘从高架台上向下跳;如图乙所示为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内他在竖直方向
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竖直向上为加速度的正方向.小刘始终在同一竖直直线上运动,不考虑空气
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A.0.5s时小刘处于失重状态B.1.0s时小刘处于超重状态
C.0.9s时弹性绳恢复到原长D.小刘的速度最大值约为3mls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动力学的图像问题,竖直方向加速度向上时,是超重;竖直方向加速度向下时,是失重。
明确a-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
N2.小刘在0.5s时处于加速度方向向上,小刘处于超重状态,在1.0s时加速度为负,方向向下,小刘处于失重状
态4B错误;
C.0,9s时,小刘加速度为0,弹性绳弹力与重力平衡,形变量不为零,弹性绳没有恢复到原长,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小刘一开始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0时,速度达到最
1
大,根据a~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最大速度约为Umax=^(0.22+0.38)X10加/s=3〃?/s,故D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非洲大草原上,猎豹是跑得最快的动物,而羚羊最擅长耐久跑。一只羚
羊在草原上沿直线匀速奔跑,潜伏的猎豹发现它在前方150m时,立即加速
追赶,而羚羊的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它发现身后的猎豹后马上加速,如图
是它们运动的u—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s内,羚羊和猎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B.6s末时羚羊与猎豹相距30nl
C.猎豹加速时的加速度比羚羊加速时的加速度大
D.l2s末时,猎豹刚好追上羚羊
【答案】AC
【解析】本题是速度一时间图像的应用,关键要知道。一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图像的斜率
表示加速度。
4、t=0时刻,羚羊在猎豹的前方150机处,由图可知,在0〜2s内,羚羊的速度大于猎豹的速度,所以羚
羊和猎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故/正确;
一1
5、根据u—力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6s内猎豹的位移为%1=,x6x30血=90m
羚羊的位移为%2=1。x6m=60m
则6s末时羚羊与猎豹相距s=x2—x1+150m=60m—90m+150m=120m,故B错误;
C、根据u—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猎豹加速时的加速度为ai=£ni/s2=5zn/s2
羚羊加速时的加速度为a2=»/s2=4m/s2
可见猎豹加速时的加速度比羚羊加速时的加速度大,故C正确;
D、根据u—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12s内猎豹的位移为
6+12
%3=——----x30m=270m
羚羊的位移为
10+30
%4=10X7mH-------------X(12—7)m=170m
则*3—皿=270m—170m=100m<150m,所以12s末时,猎豹没有追上羚羊,故。错误。
故选:AC.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三个完全相同的砖块4、B、C,质量均为根,4、8之间和8、C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轻绳分别连接砖块4与砖块C,并将两根轻绳系于。点,现将一个竖直
向上的力F作用于。点,不考虑砖块的转动,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尸作用下三个砖块保持相对静止的一起向上运动,则三个砖块的加速度为亲
B.若白>*,则无论尸多大,砖块4B、C都将保持相对静止
C.若〃=字,且F>3mg,则砖块4、8之间的摩擦力为,尸
D.若〃=号,且尸>3mg,则砖块4B之间的摩擦力为青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这些知识点;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再结合相对运动的发生条件,列式分析求解即可。
F
4若在尸作用下三个砖块保持相对静止的一起向上运动,对/BC整体分析,有F—37ng=3ma,得a
3m
ff
B
g,故N错误;NN
mg
8.设3个砖块刚好相对静止一起加速向上运动,此时4B和8、C之间的摩擦力均为最大静摩擦力,对B受力
分析如图所示,则有2f—mg=ma,f=〃N,N=Fcos30°,得〃=普,易得当〃>§时,力、B和B、C
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无论F多大,砖块4B、C都将保持相对静止,故5正确;
C.若〃=牛>塔,且尸>3mg,2、B和8、C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砖块4、B、C保持相对静止向上匀
加速运动。对B,<2/-mg=ma,得f=*,故C正确;
D若〃=W<4且尸>3mg,砖块4、B、C发生相对滑动,得f=凡故。错误。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1(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其目的是探究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和某一个力产生的效
果是否相同。
(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填“理想模型”或“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方法。
(2)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把
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点,下列操作正确的是o
4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过程中弹簧的拉力越大越好
8.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一定要取90°
D应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
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点
(3)实验中,某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其示数〃=N。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同学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在图上标出的Fi、F2、F和F'四个力中,不是由
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力是。
【答案】等效替代B4.60F'
【解析】本题关键掌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和利用作图验证方法。
(1)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方法。
(2)4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应适当大些,但并不是越大越好,故4错误;
2.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8正确;
C为减小实验误差,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应适当大些,但因为是通过作图
求合力,故不必取90。,故C错误;
D如果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第
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能会超过其量程,使弹簧测力计损坏,故。错误。
故选及
⑶测力计最小分度值为0.1N,所以读数为4.60N。
(4)根据图像可知,〃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合成得到的理论值,不是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力。
故答案为:(1)等效替代;(2)B;(3)4.60,
12.(10分)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祛码
及祛码盘的总质量为加,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实验步骤如下:
4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2.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C在祛码盘中加祛码,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加速度;
D改变祛码盘中祛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1)以上实验步骤中,步骤4中的操作目的是.
(2)通过正确的操作,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可求得“2”点的速度为巾/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H~....2.~-3~---4)
11«・工5、.*W.68*--.:一.三一:.一一工媒--二-4〉
单位:cm
(3)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小车的加速度与祛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8.实验中必须满足:祛码和祛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祛码和祛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4)该组同学收集了其他几组同学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像如图,造成各
小组图线斜率不同的原因是.
(5)若动滑轮不是轻质的,对本实验结果(选填“有”、“无”)影响.
【答案】平衡摩擦力0.360.16C小车的质量不同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熟练应用逐差法
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完成分析。
(1)步骤4中的操作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
(2)由图示纸带可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7=5x0.02s=0.1s,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
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则“2”点的速度等于1到3的平均速度,则有%=3拶广:;68*I。一2
m/s=0.36m/s,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B.;:彳:?2乂10_2血/$2=0.16M/
s2;
(3)4、由图可知,小车的加速度是祛码盘加速度大小的2倍,故/错误;
2、因为有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出细线的拉力,故不需要保证祛码和祛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2
错误;
C、小车相连的细线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保证拉力沿着木板方向,故C正确;
。、实验过程中,祛码向下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故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小于磋码和祛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故。错误;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即a—F图像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可得造成各小组图线斜率不
同的原因是小车的质量不同;
(5)细绳的拉力是由弹簧测定的,动滑轮不是轻滑轮,不影响弹簧拉力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3.(10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向匀速行驶,汽车的速度大小巧=25m/s;摩托车的
速度大小以=10a/s。如图所示,在两车并排相遇时汽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a=5m/s2,在以后的
运动中,求:
(1)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⑵从汽车开始刹车,经过多长时间两车再次并排相遇。
解:(1)对汽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用逆向思维法
=叫
得ti=£=卷s=5s
(2)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距离久1=券七=字*5爪=62.5m
此时摩托车匀速运动的距离%2=v2ti=10x5m=50m,说明此时摩托车还没有追上汽车,之后汽车停止,
摩托车还需要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并排相遇,依题意
.久1一支262.5-50r”
t2=F^=—w—s=1-25S
故再次并排相遇的总时间t总=tl+t2=5s+1,25s=6.25s
答:(1)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经历的时间为5s;
(2)从汽车开始刹车,经过6.25s两车再次并排相遇。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刹车时间;
(2)根据再次相遇时满足的位移关系列式求解时间,注意汽车是否已经在摩托车追上前停止。
考查汽车刹车类问题,特别注意刹车时间和刹车距离,结合追击问题的位移条件列式求解。
14.(14分)滑草运动可简化为图甲所示的模型。如图甲,一质量为M的儿童乘坐质量为小的滑板,从倾角
为30。的斜坡上匀速滑下,已知斜坡各处粗糙程度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板和斜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按图乙方式用一水平推力把该空滑板从坡底匀速推到坡顶,求该水平推力的大小。(结果均可用根号表
示)
解:(1)以儿童和滑板为研究对象,其沿斜坡匀速下滑,则有
(M+m)gsin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物品租赁协议
- 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查询中的应用与用户体验优化报告
- 2025年生态茶园观光旅游项目生态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策略报告
- 能源行业2025年大数据精准营销模型构建与应用报告
- 2025年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申请项目成功案例分享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市场细分与消费者需求研究报告
- 2019-2025年中国桂圆干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5年电商内容营销策略创新:种草经济下的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 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发展2025年商业模式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报告
- 2025年中国半导体光掩模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发展对象培训结业考试真题
- 肺结节中医课件
- 医院安全生产包括哪些方面
- 小型灌区渠道管理办法
-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试卷(附答案)
- 汽车之夜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熊胆粉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高血脂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