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厂守法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城镇污水处理厂守法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城镇污水处理厂守法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城镇污水处理厂守法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城镇污水处理厂守法导则 (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污水处理厂守法导则

(征求意见稿)

二○一三年十月

1

前言

为增强城镇污水处理厂保护环境的责任,提高企业环境自律能力,

指导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自觉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和技术标准,将环境守法理念贯穿于污水处理厂建设、生产全过

程,提高企业污染防治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推行精细化环境守法,

并维护城镇污水处理厂自身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制订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本导则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导则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2

目录

前言.........................................................................................................2

1.内容与适用范围......................................................................................8

2.术语和定义..............................................................................................8

2.1城镇污水............................................................................................8

2.2城镇污水处理厂................................................................................8

2.3污水设计处理能力............................................................................8

2.4污水实际处理量................................................................................9

2.5超越管................................................................................................9

2.6污泥....................................................................................................9

2.7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9

2.8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9

2.9污泥容积指数(SVI).....................................................................9

2.10污泥沉降比(SV).........................................................................9

2.11有机负荷率(F/M)....................................................................10

2.12传统活性污泥法............................................................................10

2.1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分段进水法)........................................10

2.14吸附—再生法................................................................................10

2.15氧化沟............................................................................................10

2.16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10

2.17一体化池(UNIANK)工艺........................................................10

3

2.18A/O工艺.........................................................................................11

2.19A2/O工艺........................................................................................11

2.20AB工艺..........................................................................................11

2.21物理处理法....................................................................................11

2.22化学处理法....................................................................................11

2.23生物处理法....................................................................................11

2.24物化处理法....................................................................................11

2.25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下简称运营单位)........................12

2.26恶臭污染物....................................................................................12

2.27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12

2.28BT(Build-Transfer)方式............................................................12

3.环境守法依据........................................................................................12

3.1环境保护法律..................................................................................12

3.2法规..................................................................................................13

3.3环境保护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13

3.4环境标准与规范..............................................................................14

3.5环境政策..........................................................................................15

4.基本环境法律权利和义务....................................................................16

4.1基本法律权利..................................................................................16

4.2基本环境法律义务..........................................................................18

5.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产污环节及污染防治技术...................20

5.1城镇污水处理级别与工艺..............................................................20

4

5.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比较..............................................21

5.3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22

5.4主要污染物......................................................................................33

5.5主要污染防治措施..........................................................................34

6.选址及准入条件....................................................................................38

6.1城镇污水处理厂选址......................................................................38

6.2排放标准..........................................................................................39

6.3产业政策的符合性要求..................................................................39

6.4工艺技术选择要求..........................................................................39

6.5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的要求..........................................................40

6.6其它准入要求..................................................................................40

7.污水处理厂建设阶段环境守法............................................................41

7.1立项阶段..........................................................................................41

7.3设计与施工阶段..............................................................................43

7.4试运行过程环境守法......................................................................43

7.5竣工验收阶段环境守法..................................................................44

8.污水处理厂运行阶段环境守法............................................................46

8.1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与机制建设......................................................46

8.2责任管理环境守法要求..................................................................52

9.环境应急及风险防控............................................................................66

9.1行业主要环境风险..........................................................................66

5

9.2环境应急管理要求..........................................................................69

9.3环境应急预案..................................................................................81

10.国家环境管理制度执行......................................................................82

10.1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机制................................................82

10.2排污申报登记执行要求................................................................82

10.3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要求............................................................84

10.4排污收费制度执行要求................................................................84

10.5限期治理制度执行要求................................................................86

10.6现场检查制度................................................................................87

11.环保管理的自评完善..........................................................................88

11.1定期评估........................................................................................88

11.2整改程序........................................................................................89

11.3环境综合整治................................................................................90

12.常见环境违法行为及法律后果..........................................................90

12.1常见环境违法行为........................................................................90

12.2常见违法后果................................................................................91

13.附录(以典型污水处理厂为例,下同)..........................................95

附录1-污水处理厂设备维修工工作职责...........................................95

附录2-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工作职责...........................................96

附录3-污水处理厂交接班制度...........................................................96

附录4-污水处理厂运转巡查操作规程...............................................97

6

附录5-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工艺操作规程.......................................99

附录6-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工艺操作规程.....................................100

附录7-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的工艺操作规程.............................100

附录8-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的工艺操作规程.............................101

附录9-污水处理厂罗茨鼓风机的工艺操作规程.............................102

附录10-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04

附录11-污水处理厂中毒应急预案....................................................105

附录12-尾水超标排放应急预案.......................................................111

附录13-污水处理厂内控管理架构...................................................115

7

1.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守法工作的术语和定

义、守法依据、法律责任和权利、污水处理主要工艺及二次污染防治

技术、污水处理厂建设期和营运期环境守法、环境应急管理与环境风

险防控、国家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企业环境内控管理体系与机制、

环保管理的自评完善、常见环境违法行为及法律后果等内容。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以及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环境

守法管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政策、

环境标准规定,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自身内部的环境管理

制度、生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强化企业自主环境管理,

提升企业环境守法能力与环境守法水平,减少或杜绝环境违法行为,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企业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导则中未涉及的内容、制度、技术和监测方法等按现行国家的有

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2.术语和定义

2.1城镇污水

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

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

水等。

2.2城镇污水处理厂

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2.3污水设计处理能力

指污水处理厂每昼夜处理污水量的设计能力。按污水设计处理规模

一般将污水处理厂分为五类,具体见表2.1。

表2.1污水处理厂分类表(按污水处理量计)

序号分类设计规模(万m3/d)序号分类设计规模(万m3/d)

1Ⅰ类50~1002Ⅱ类20~50

3Ⅲ类10~204Ⅳ类5~10

8

5Ⅴ类1~5

注:以上规模分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2.4污水实际处理量

指污水处理厂每昼夜处理污水的实际数量。

2.5超越管

也称溢流管或旁通管,指当阀门、设备有故障或者出现暴雨以及

紧急事故时,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的管道。也指用于工艺调整的

超越单体构筑物的管道。

2.6污泥

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

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池砂砾。

2.7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表示生物反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

悬浮物的总重量(mg/L)。

2.8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又称混合液挥发性污泥浓度,表示生物反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

所含有机性悬浮物的总重量。

2.9污泥容积指数(SVI)

生物反应池的混合液在1L量筒中30min沉淀后,每克干污泥所形

成的沉淀污泥的容积毫升数,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L/g表示。

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干污泥体积(mL/L)

SVI(mL/g)=

混合液污泥浓度(g/L)

一般来说,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值常在50~300之间,SVI值过低

说明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值过高说明污泥

沉降性能较差,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2.10污泥沉降比(SV)

生物反应池中的混合液,在1L量筒中30min沉淀后,沉淀污泥所

占容积与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

9

2.11有机负荷率(F/M)

也叫污泥负荷,F指的是有机物,M指的是微生物。有机负荷率

F/M是指生物处理构筑物内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

有机物的数量,或生化池单位有效体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的

数量,单位kgBOD5/(kgMLSS.d)。

2.12传统活性污泥法

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条件下,对污水中的

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和培养,形成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分解去

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使污泥与水分离,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反

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2.1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分段进水法)

又称分段进水法或多点进水法,是普通曝气法的一种改进方式。

回流污泥在曝气池进口端进入,污水沿池纵长方向多点、均衡地分段

注入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法。

2.14吸附—再生法

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是将吸附、降解两个阶段分别控

制在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的活性污泥法。

2.15氧化沟

指反应池呈封闭无终端循环流渠形布置,池内配置充氧和推动水

流设备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工艺包括单槽氧化沟、双槽

氧化沟、三槽氧化沟、竖轴表曝机氧化沟和同心圆向心流氧化沟,变

形工艺包括一体氧化沟、微孔曝气氧化沟。

2.16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指在同一反应池(器)中,按时间顺序由进水、曝气、沉淀、排

水和待机五个基本工序组成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简称SBR法。

2.17一体化池(UNIANK)工艺

是一个连续的、恒定液位、循环运行的系统,以恒定水位(固定

堰)、完全对称和功能组合交替为其主要特点。循环运行使得生物处理

和沉淀在各池中连续交替完成,进水按照自动循环运行分别向各池配

10

水。各池都有一个进水—曝气的阶段,一个曝气—不(直接)进水的

阶段和一个沉淀阶段,出水从实际作为沉淀的边池排出,剩余污泥从

作为沉淀池的边池池底部收集排出,各时段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水力负

荷调整,即通过时间控制来实现。

2.18A/O工艺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是由前段缺氧段(A)和后段好氧段

(O)串联在一起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A主要用于脱氮除磷,O

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2.19A2/O工艺

也称AA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

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各种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方式来

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的活性污泥法。主要变形有改良厌氧

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缺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缺氧厌氧缺氧

好氧活性污泥法等。

2.20AB工艺

是吸附—生物降解(Adsorption--Biodegradation)工艺的简称,每

个阶段都有相互隔离的和独立的曝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对于活性

污泥的回流,也是相互隔离的,A段沉淀池所产生的活性污泥回流到

A段曝气池,B段沉淀池所分离出来的活性污泥回流到B段曝气池。

2.21物理处理法

指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

(包括油膜、油珠)的方法。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发生

变化。

2.22化学处理法

指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方法。

2.23生物处理法

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方法。

2.24物化处理法

指利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过程处理污水的系统或指单项的物理操

11

作和化学单元过程的污水处理方法。

2.25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下简称运营单位)

指依法取得城镇污水处理运营资格的运营单位。

2.26恶臭污染物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2.27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

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

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

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

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

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2.28BT(Build-Transfer)方式

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承建某些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投资方式,

是政府通过合同约定,将拟建设的某个基础设施项目授予企业法人,

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企业法人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合同期满,

企业法人将该项目有偿转让给政府。

3.环境守法依据

3.1环境保护法律

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当遵守的主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见表3-1。

表3-1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列表

序号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名称实施(修订)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9.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04.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04.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09.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01.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01.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03.0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02.01.01

1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0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12.29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03.0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04.2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08.28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08.29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01.0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08.28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01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08.28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10.01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90.10.01

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999.10.01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01.01

26《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07.01

2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07.01

2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2.01.01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00.01.01

3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01

3.2法规

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当遵守的主要环境保护相关行政法规见表3-2。

表3-2环境保护相关行政法规列表

序号环境保护法规名称实施(修订)时间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2.29

2《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07.01

3《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2.01

4《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12.01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01.01

6《河道管理条例》1988.06.10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3.03.15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10.01

3.3环境保护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当遵守的主要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见表3-3。

表3-3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列表

序号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名称实施(修订)时间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05.01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11.22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12.01

13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法》1998.09.29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程序与要求》2004.12.22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01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03.01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2002.02.01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2000.02.24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境保护

102009.12.17

验收管理规程(试行)》

11《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03.25

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02.14

13《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11.01

14《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14.01.01

15《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8.05.01

16《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2009.09.01

17《环境行政处罚办法》2010.03.01

18《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2003.07.01

19《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10.01

20《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1992.10.01

21《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2012.08.01

22《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04.05.01

23《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8.03

3.4环境标准与规范

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当遵守的主要环境标准及技术规范见表3-4。

表3-4环境标准及技术规范列表

序号环境标准及技术规范名称编号/文号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48-89

5《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6《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GB18918-2002

1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16《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14

1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8《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0《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21《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

23《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

24《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评比标准》

2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6《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分级分类标准(试行)》

27《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28《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类)HJ/T394-2007

3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

3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

32建城〔2009〕23号

行)》

33《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营运要素》

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JH2.1-2011

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JH2.4-2009

3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JH2.2-2008

3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JH2.3-93

3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JH601-2011

3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JH19-2011

4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JH/T130-2003

41《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JH469-2009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

42JH/T10.3-1996

标准》

4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HJ/T354-2007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

44HJ-BAT-002

南》(试行)

45《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4号

3.5环境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当遵守的主要环境政策见表3-5。

表3-5环境政策列表

序号环境政策名称实施时间

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03

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05.23

3《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10.11.26

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26

5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2007.10.31

15

6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2008.09.27

4.基本环境法律权利和义务

4.1基本法律权利

4.1.1依法监督

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权要求环境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依法监督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要求环境执法人员依法保守本企业的商

业秘密。同时对排入本企业的废水超标情况进行监督,对周边排污单

位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

4.1.2检举控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

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

控告。据此,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在污水进水口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发

现来水超标应积极查找原因,找出超标排污企业后立即向当地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检举、投诉,或者发现来水超标后直接向当地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同时,发现周边排污单位排放的污染物对本企

业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应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检举控告。

4.1.3陈述申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

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

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

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

申辩而加重处罚。

4.1.4听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对城镇污水

处理厂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

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城镇污水处理厂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力。

城镇污水处理厂要求听证的,应在收到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后3日内

提出书面申请,否则视为弃权;行政机关在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当组织

听证。城镇污水处理厂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16

4.1.5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

法》的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如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决定、

行政命令不服的,应在收到行政决定、行政命令之日起60天内向作出

环境行政决定、行政命令的环保部门的人民政府或上一级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收到行政决定、行政命令之日起90天

内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城镇污水处理厂如对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的行政处罚不服,应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天内,

向作出环境行政处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人民政府或上一级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行政复议申请,并收集证据,积极准备

复议。也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向当地基层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并积极准备诉讼。

4.1.6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人不

服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应认真研究判决书,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

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城镇污水处理厂不服人民法院

一审裁定的,应认真研究裁定书,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

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视为弃权,人民法院

的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将发生法律效力。

4.1.7申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对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

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也不

能妨碍判决或裁定的执行。

4.1.8申请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

法》的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

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17

4.2基本环境法律义务

4.2.1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较为完善,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

保护措施“三同时”、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排污收费、限期治理、

环保目标责任、设备和工艺限期淘汰、污染事故报告、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和核查、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信息

公开、实施清洁生产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严格

遵守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2.2配合环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

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

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按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

对管辖范围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

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和其他有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予以配

合,否则将会受到“拒绝现场检查或弄虚作假”等环境行政处罚。

4.2.3环境保护命令和决定的执行

国家对环境的管理是通过各种环境行政命令和环境行政决定表现

出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当自觉执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

责令改正违法行为、责令采取具体环境保护措施、责令采取排除环境

危害的措施、环境行政处罚等行政命令和行政决定。即使认为该行政

决定不当或者违法,在未经合法程序改变或者撤消之前,应当无条件

执行。

4.2.4及时通报和报告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

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发生污染事故时,除立

即采取措施处理外,还应当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不

得隐瞒不报。

18

4.2.5赔偿污染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

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城镇污

水处理厂发生污染损害后,应重视污染损害赔偿,根据权威部门出具

的污染损害鉴定结果和环境监测部门的环境监测结果赔偿受到损害的

单位或者个人的损失。

4.2.6自主环境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城镇污水处理

厂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成立内部环境管理机构,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和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台账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

防治在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噪声、振

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4.2.7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

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

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

权责任。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损害

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2.8承担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做出后,

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

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行政诉讼,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

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收到环境保护部门的环

境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决定书的要求落实到位,如

对环境行政处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4.2.9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

倾倒或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

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19

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处罚金。

4.2.10环境信息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国

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对企业环境信息

公开的方式和内容有明确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及时、全面的公开

其环境信息,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时间等见9.2.7。

5.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产污环节及污染防治技术

5.1城镇污水处理级别与工艺

城镇污水处理的级别按照处理程度一般划分为三级。

(1)污水一级处理

污水一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

污染物,一般采用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几个处理单元。城镇污水一

级处理流程如图5-1。

城镇污水格栅沉砂池沉淀池进入二级

处理系统

栅渣沉砂污泥

委托外单位处置

图5-1城镇污水一级处理流程示意图

污水经一级处理后,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约为70%~80%,BOD5

的去除率只有30%左右,尚达不到排放标准,但一级处理对后续污水

处理工序起着保障作用,它是污水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首段处理工

段。

(2)污水二级处理

污水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

污染物,以及能使湖泊、水库等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

无机污染物。处理规模为20万m3/d以上的大型污水处理厂,一般采

用活性污泥法、分段进水法或吸附-再生法处理工艺。处理规模20万

m3/d以下技术力量较薄弱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氧化沟、序

20

批池、一体化池(UNIANK)处理工艺。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分段进

料法、氧化沟、序批池(SBR)和一体化池中多运用A/O法或A2/O法。

对于混合有企业生产废水的高浓度特殊城镇污水,一般采用AB法处

理工艺。经二级处理,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处理后污水的

BOD5一般可降至20~30mg/L。在一般情况下,城镇污水经二级处理

后,水质即可达到排放标准。

通常采用生物处理作为二级处理的主体工艺。近年来随着新型水

处理材料及装备的不断开发,以及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改进,采用物理

化学或化学方法作为二级处理主体工艺的,也日渐增多。

(3)污水三级处理

污水三级处理的任务是进一步除去二级处理所未能去除的污染物

质,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以及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

营养性无机物等。三级处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化学处理法、生物

处理法和物化处理法的许多处理单元都可用于三级处理。通过三级处

理,BOD5能从20~30mg/L下降至5mg/L以下,同时还能够去除氮和

磷等污染物质。

城镇污水处理的三种处理方法和三种处理级别的大致功能对应关

系如图5-2所示。

图5-2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和功能

5.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比较

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优缺点比较见表5-1。

表5-1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比较

MSBR(改

优缺点氧化沟法AB法A-A-O法SBR法良型UNTIANK

SBR)

1.处理流程简1.曝气池1.基建费用低,1.其脱氮除磷的厌1.具有同1.同时具

单,构筑物少,的体积较具有较好的脱氧、缺氧和好氧不是时进行生有生物除

优点基建费用较省;小,基建氮、除磷功能;由空间划分,而是用物除磷及磷脱氮的

2.处理效果好,费用相应2.具有改善污时间控制的;生物脱氮作用;

有较稳定的脱氮降低;泥沉降性能,减2.不需要回流污泥效果;2.构筑物

21

除磷功能;2.污泥不少污泥排放量;和回流混液,不设专2.具有少,占地

3.对高浓度工艺易膨胀,3.具有对难降门的二沉淀,构筑物AA/O法少;

废水有很大的稀达到一定解生物有机物少;生物除磷3.运行灵

释能力;的脱氮、的去除能力,运3.占地面积小。脱氮功活,水头损

4.有抗冲击负荷除磷效转效果稳定;能;失少;

的能力;果;4.技术先进成3.具有4.投资费

5.能处理不易降3.抗冲击熟,运行稳定可SBR一体用较省

解的有机物,污负荷的能靠;化及控制

泥生成少;力较强5.管理维护简灵活等优

6.技术先进成单,运行费用点

熟,管理维护较低;

简单;6.国内工程实

7.国内工程实例例多,工艺成

多,容易获得工熟,容易获得工

程管理经验程管理经验

1.容积及设备利用

率较低(一般小于

1.处理构筑物较

50%);缺乏专门

多;

1.构筑物1.处理构筑物2.操作、管理、维护的厌氧区,

2.回流污泥溶解

较多;较多;较复杂;影响厌氧

缺点氧较高,对除磷

2.污泥产2.需增加内回3.自控程度高,对工段磷的释

有一定的影响;

生量较多流系统人素质要求较高;放和除磷

3.容积及设备利

4.国内工程实例少;效果

用率不高

5.脱氮除磷功能一

5.3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典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机械处理、生化处理(水线)、污泥

处理(泥线)等工段。由机械处理和生化处理构成的系统属于二级生

化处理系统。常用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

大类。其中活性污泥法又分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二级强化工艺、水

解酸化一好氧活性污泥法、AB两段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序批式

活性污泥法(SBR)等。生物膜法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

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流化床法等,各种方法又有很多的变形。

通过三级处理(深度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

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

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常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及产污环节见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