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一轮:化学的基本常识
一'选择题
1.下例叙述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问题是
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B.铁矿石是如何炼铁的
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D.用粮食怎样酿造出白酒
2.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步骤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①提出探究的问题
②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③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④形成总结性报告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下列日常生活与解释说明相符的是
A.用洗洁精清洗餐具: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
B.节约用电:亮亮同学践行低碳的生活理念
C.用蜡烛照明:蜡烛燃烧生成C02和H?O
D.晾晒湿衣服: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城市绿色发展。铝制易拉罐应投放到
A.
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kitchenwasteHfrmfulwaste
c.
可回收物其它垃圾
RecyclableOtherWaste
5.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方ABCD
案
燃着的/—ygg--
「木口闻二L
际,
J
3.-—b尹
L--ft
1U
呼出气体空气1-
①中木条很快熄a中的气体能使燃蜡烛产生的白烟
现灭,②中木条燃烧着的木条燃烧得更被火柴点燃,使蜡
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
象一段旺,b中的气烛
时间后熄灭体能够燃烧重新燃烧
液态水和气态水可相互
结呼出气体中含水由氢气和氧气组
转化,水分子白烟具有助燃性
论量比空气中的少成
种类发生变化
A.AB.BC.CD.D
6.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正确的是()
A.烧碱:NaOH具有可燃性
B.干冰:干净无杂质的冰
C.食盐:NaCl食品调味剂
D.双氧水:过氧化氢(电。2)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7.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
③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④跳楼
⑤打湿床单,披在身上
⑥携带贵重物品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8.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发明。为世界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属于化学史
上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的是:①造纸②印刷技术③制火药④指南针⑤炼铜、炼铁、炼钢⑥
烧制陶瓷⑦编写元素周期表⑧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⑦⑧D.①③⑤⑥⑧
9.化学课上老师吹灭燃烧的蜡烛时,有白烟产生。为探究白烟成分,有同学提出“用燃着的木条
去点燃白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建立假设B.设计实验C.获得结论D.交流评价
10.近几年哈尔滨市正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老旧小区改造,整洁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市民们的居住环境
B.改造过程中运用了挖掘机,挖掘机的铲斗是具有硬度大、韧性好的镒钢制成的
C.修整操场地面使用的沥青是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之一
D.历史建筑的外墙涂料是乳胶漆,乳胶漆的主要成分乳液是悬浊液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园林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就是要防治水体污染
B.目前空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
C.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铝也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2.发现元素周期律,编写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门捷列夫C.张青莲D.拉瓦锡
13.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家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
①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H2——表示2个氢原子
②拉瓦锡一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作出了卓越贡献@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
C.物质与构成粒子D.物质与俗名
①铜——由铜原子构成①甲烷——天然气
②氯化钠——由Na+和C厂构成②氧化钙——生石灰
A.AB.BC.CD.D
14.下列图标与文字不相符的是
A,禁止吸烟
b当心爆炸Av
C.禁止放易燃物D.禁止烟火
1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性质<»用途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纯A
混
净
n合
物质的分类
物
y物
、
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C。we”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B.铁只有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实现单质二2氧化物
C.实现C与CO?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
+CnO
D.实现譬.?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同
17.下列应用、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占燃
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P+5O2=2P2O5化合反应
占燃_
B.酒精作燃料C2H5。"+3。2==342。+2(:。2氧化反应
C.焦炭高温炼铁3。+/02。3二岁296+3。。2还原
反应
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氧气2KCZO3丝”2KC7+3。2T分解反应
4一
18.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水银、Hg、单质B.熟石灰、CaO、氧化物
C.苛性钠、NaOH、盐D.纯碱、Na2c03、碱
19.下列化学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Fe
B.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C1O3>KC1>C12
C.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由大到小:N2>O2>CO2
D.金属钠、镁、铝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Al>Mg>Na
20.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D.缓慢氧化与剧烈氧化属于并列关系
2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知九。2能加快“2。2分解速率,所以能加快“2。2分解的物质一定是“"。2
二'填空题
22.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3个铁离子;
(3)短气;
(4)氢氧化镁;
(5)硝酸根o
2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标出H?0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写出如图所示粒子的符号o
(+12)^8
V
(5)高铁酸钠由Na+和和。/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
三'综合题
24.“神舟十三号”飞船内,用盛有LiOH的过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0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CO2+2LiOH=Li2CO3+H2O„回答下歹U问题:
(1)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其用途之一是O
(2)“水立方”巧变“冰立方”: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种类b.分子质量c.分子间隔
(3)计算吸收44gCC>2理论上需要LiOH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相对原子质量:H-1;
C-12;0-16;Li-7)
(4)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写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理念的具体做法
(填一种即可)
四、推断题
25.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B的溶液为蓝色,C是稀盐酸,D为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
图所示(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一”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
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D、E物质的化学式:D、E。
(2)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和足量的A反应时可观察到溶液变为色。
五'实验探究题
26.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1)【查阅资料】如下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
称有误,应改为。
主要成分: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2)
去渍原理:过碳酸钠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谷称小苏打)和过氧化氢
(2)【提出问题I】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
【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
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所示进行实
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I】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
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
是O
(3)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
是O
(4)【提出问题II】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表达交流II】
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溶液M呈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
(6)【反思总结】
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
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属于研究物质的组成,不符合题意;
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属于研究物质的制取,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属于天文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
D、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属于研究物质制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组成和结构、制取和用途等分析。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解析】【解答】A、铝制易拉罐不应投放到有厨余垃圾标识的垃圾箱中,不符合题意;
B、铝制易拉罐不应投放到有有害垃圾标识的垃圾箱中,不符合题意;
C、铝制易拉罐应投放到有可回收物标识的垃圾箱中,符合题意;
D、铝制易拉罐不应投放到有其他垃圾标识的垃圾箱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铝制易拉罐属于废旧金属,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应投放到有可回收物标识的垃圾箱中
来解答。
5.【答案】A
【解析】【解答】A、氧气具有助燃性,①中木条很快熄灭,②中木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说明①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②空气中氧气含量多,该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对应准确,故A
符合题意;
B、a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b中的气体能够燃烧,说明a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从而证明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
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而不是由氢气和
氧气组成,该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对应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
遇冷,水分子间隔变小,由气态又变成液态,液态水和气态水相互转化,水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
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该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对应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产生的白烟被火柴点燃,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而不是助燃性,该实验
方案与实验结论对应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含量少时燃着的木条会熄灭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状态之间的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白烟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C
【解析】【解答】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不是干净无杂质的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食品调味剂,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溶液的俗称,过氧化氢分子中不含氧分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溶液的俗称,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
7.【答案】D
【解析】【解答】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这是非常重要的逃生措施。湿毛巾可以过滤掉部分有毒
烟雾,减少吸入有毒气体的风险。答案正确;
②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火灾时,有毒气体和烟雾会上升并聚集在上层空间,因
此贴近地面逃离可以减少吸入有毒气体的机会,同时寻找安全出口是逃生的关键。答案正确;
③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如果火势已经封住了楼道,无法从楼梯逃生,那么转移到阳台
并使用绳索下坠到安全地带是一个可行的逃生方案。答案正确;
④跳楼:跳楼是非常危险的逃生方式,很容易造成重伤甚至死亡,在火灾中,应该尽量避免采
取这种极端的逃生方式。答案错误;
⑤打湿床单,披在身上:打湿床单后披在身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减少被火焰烧伤的
风险。答案正确;
⑥携带贵重物品:在火灾逃生时,时间非常紧迫,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携带贵重物品会耽误
逃生时间,增加被火势困住的风险。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在高层楼房火灾中的正确逃生方法和策略。主要考察的是对火灾逃生知
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措施是正确的,哪些是
错误的,这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8.【答案】D
【解析】【解答】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用途和制法、组成和构成,①造纸、③制火药、
⑤炼铜、炼铁、炼钢、⑥烧制陶瓷、⑧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都是化学史上的成就。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内容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提出如何做是科学探究的设计实验,则提出“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属于
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环节。
故答案为:Bo
【分析】根据提出白烟可能是什么成分为假设环境,提出如何验证是设计实验环节,确定白烟成
分为结论环节等分析。
10.【答案】D
11.【答案】C
【解析】【解答】A、园林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是为了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为空气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太阳能等,符合题意;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根据滴灌可节约用水分析;
B、根据空气中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分析;
C、根据常用能源种类分析;
D、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不符合题意;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编写元素周期表,符合题意;
C、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作出贡献,不符合题意;
D、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所给各科学家的成就分析。
13.【答案】C
14.【答案】D
【解析】【解答】A、图为禁止吸烟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为当心爆炸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为禁止带火种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图标名称分析。
15.【答案】B
【解析】【解答】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三态是气态、液态、固态,符合题意;
C.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例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应,但
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一个物质不是属于纯净物就是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为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不符合题
7®.O
故选B„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分析;
B、根据物质的三态变化分析;
C、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
为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分析;
D、根据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分析。
16.【答案】D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
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
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途径不是只有一种,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铁也能通过缓慢氧化生成铁的
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了碳的可燃性,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
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利用了碳的还原性,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氢气和氧气在点
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不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
氧化硅通过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来解答;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的缓慢氧化也会转换成铁的氧化物来解答;
C、根据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
碳来解答;
D、根据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来解答。
17.【答案】D
占憾
【解析】【解答】A、磷燃烧方程式为4P+55二=2P2。5,不符合题意;
B、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
C、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o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及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分
析。
18.【答案】A
【解析】【解答】A、水银是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CaO俗称生石灰,不符合题意;
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俗称,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汞、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俗名及所属类别分析。
19.【答案】B
【解析】【解答】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0>Si>Al>Fe,不符合题意;
B、KC1O3中氯元素化合价为+5价,KC1中氯元素化合价为一1价,Ch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价,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C1O3>C12>KC1,符合题意;
C、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各成分体积分数
由大到小:N2>O2>CO2,不符合题意;
D、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最外层电
子数由多到少:Al>Mg>N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种类及含量分析;
B、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c、根据空气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D、根据钠、镁、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20.【答案】D
【解析】【解答】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B、有些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有些不是,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缓慢氧化与剧烈氧化属于并列关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为物质的不同分类分析;
B、根据有些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有些不是分析;
C、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为并列关系分析;
D、根据缓慢氧化一定不是剧烈氧化分析。
21.【答案】C
【解析】【解答】A、带正电荷的粒子可能是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不符合题意;
B、纯净物可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是原子或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符合题意;
D、能加快为。2分解的物质可能是二氧化镒或氧化铜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阳离子、质子等都带正电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或离子分析;
C、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分析;
D、根据氧化铜、二氧化镒等都可作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分析。
22.【答案】(1)O
(2)3Fe3+
(3)Ne
(4)Mg(OH)2
(5)NO3
【解析】【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表示为:0。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
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3个铁离子可表示为:3Fe3+o
(3)就气由氯原子构成,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可表示为为:Neo
(4)氢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表示为:Mg(OH)2o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故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O]。
【分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
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物质由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4)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表示为:O;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
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3个铁离子可表示为:3Fe3+;
(3)通气由氮原子构成,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可表示为为:Ne;
(4)氢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表示为:Mg(OH)2;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故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O]。
23.【答案】(1)He
(2)Al
⑶H20
(4)Mg2+
(5)NazFeCU
【解析】【解答】(1)氢气由氢原子构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氢原子,原子用元
素符号表示,故填:He0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
(3)水中氢元素显+1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
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方2。。
(4)质子数=原子序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镁离子,
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形成的,故填:Mg2+。
(5)高铁酸钠由钠离子和高铁酸根离子构成,钠离子显+1价,高铁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
Na2FeO4o
【分析】(1)氢气由氢原子构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氢原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
面。
(4)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
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5)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氮气由氢原子构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氮原子,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故填:
He;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A1;
(3)水中氢元素显+1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
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H2O-
(4)质子数=原子序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镁离子,
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形成的,故填:Mg2+;
(5)高铁酸钠由钠离子和高铁酸根离子构成,钠离子显+1价,高铁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租赁合同公证模板
- 经营贷款协议示范
- 版权登记法律顾问协议
- 铁路班组管理班组设备管理课件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29课件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96课件
- 《GB 17621-1998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国书法英文教学课件
- 工程采购合同英语案例分析
- DB31-T 451-2021 净水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选择、使用及更换技术规范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提高压疮高危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英语》备考试题及答案
- 糖尿病抑郁症
-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长沙卷)(考试版A4)
- 2024年西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XX小学2025年春季教研工作计划
- 高考复习语文作文写作训练讲评【知识精研】《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全套课件
- 高标准农田施工合同
- 《热泵技术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