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
关键字归类复习
一.“含义(即定义)”类
1.规矩(规则)的含义: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P86第4句)
2.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社会行为规范。(P87第1
句与P87第3、4、5段总结得出该含义)
3.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
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P93首段首句)
4.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
法规的行为。(P93第2段)
5.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
的行为。(P93第3段)
6.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P93第4段)
7.违宪行为的含义:违宪行为就是违反宪法的行为。(P93相
关链接第2句)
8.刑法的含义:是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
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P94第2段首句)
9.犯罪的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
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P94第3段)
10.刑罚的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
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P95第3段)
11.未成年人的含义: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P103首句)
12.家庭保护的含义: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
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
权利。(P104第2段首句)
13.学校保护的含义: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
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
施保护。(P104末段首句)
14.社会保护的含义: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
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P106首段首句)
15.司法保护的含义: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
保护措施。(P106末段首句)
16.非诉讼手段的含义:非诉讼手段是指通过向政府有关部
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
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
保障公民权益。(PHO首段末句)
17.诉讼的含义:诉讼也叫打官司,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
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Pin首段首句)
18.刑事诉讼的含义: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
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
动。(P111第4段)
19.民事诉讼的含义: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
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和解决纠纷的活动。(PH1末
段)
20.行政诉讼的含义: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人民法
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
活动。(P112首段首句)
21、严重不良行为含义: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
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P100上面相关链接中)
二.“特征”类
1.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87第3、4、5
段)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
的最本质特征。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
罪的法律标志。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
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P94第4、5、6段P95首
段)
3.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危害性。(P94第5段末句)
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共同特征:①二者都是违法行为;②二者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地位”类
1.我国刑法的地位: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
犯罪的有力武器。(P94第2段末句)
2.非诉讼手段的地位: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
有效手段。
3.诉讼的地位: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
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4.行政诉讼的地位: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四.“武器”类
1.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P94第2段末句)
2.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瞿就是法律。(P108首段第2
句)
五.“规定”类
1.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
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
残疾的未成年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
年人。(P104相关链接)
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
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
助,不得歧视;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
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
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
施中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P105相关链接)
3.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
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严禁任何组织、个人向未成年人
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
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P106框里图片下面)
4.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司法保护的有关规定(措施):设立少年
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
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
(P106末句)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
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P106相关链接的末句)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关不良行为的第十四条规定,未成
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
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
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
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
会公德的不良行为。(P99相关链接)
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关严重不良行为的第三十四条规
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
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
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
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
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
行为。(P100上面相关链接)
六.“作用”类
1.法律的作用:⑴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
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即规范侬。(具体解释
见P89第3、4、5、6句)⑵保护作用。(具体解释见P90第2、
3、4句)
2.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
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P89第3句)
3、我国刑法的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
犯罪的有力武器。(P94第2段末句,见“三.'地位'类中T.
我国刑法的地位'”)
4.家庭保护的作用:家庭保护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
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P104第2段末句)
5.学校保护的作用:未成年人有很长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
校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培养负有重大责任。学校保护在对未成年人
的保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104末段第2句学校保护
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司法保护作用:司法保护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健
康,有利于对落难的未成年人的救济,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发
展。
七.“内容(范围)”类
1.学校保护的内容(范围):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
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P104末段末
句)
2、社会保护的内容(范围):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
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
面。(P106首段末句)
A.“要求(含义)”类
1.家庭保护的要求(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
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P104第2段首句)
2.学校保护要求(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
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
护。(P104末段首句)
3.社会保护的要求(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
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P106首段首句)
4.司法保护的要求(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
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
护措施。(P106末段首句)
九.“手段”类
1.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2.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
手段。
十一.“最”字类
3.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危害性。
2.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
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十二.“重要”类
1.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2.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
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十三.“表现”、“体现“类
1.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
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P89首段第2句)
2.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
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P89首段第3句)
3.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P97末句)
4.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
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这种特殊的保护,体现的是一种深
深的情,浓浓的爱。(P103最后两句)
5.对于违法犯罪我们应有的心理表现或态度:(P98末段最后
两句)
十四.“标志”类
1.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
的标志。(P85末段末句)
2.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P94末段末句)
十五.“基本”类
1.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P84首段第3句)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
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
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
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
果。(P94第4、5、6段P95首段)
十六.“其它”类
1.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
的态度。(P90末句)
2.在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大行为规范,二
者密切相关。(P84首段首句)
3.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P91首句中)
4.道德水平高低、法制观念强弱与违法犯罪的关系:(P97第
2、3句)
5.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
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P103第4句中)
6.对未成年人进行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分析承包合同
- 《无线电能兼容RF》课件
- 生产调度保证金协议
- 《费列罗巧克力的广告》课件
- 客运站服务协议
- 铁路市场营销产品策略教学案例课件
- 物流公司司机合同管理规定
- 中专主题班会课件
- 世纪英才文化课件下载
-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件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入团考试练习试题(100题)附答案
- 南美白对虾养殖课件
- 房建工程样板策划及实施方案
- 二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完整版PPT
-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课件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 车床、钻床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完整版)保温工艺课件
- BLM(含样例)(培训调研)课件(PPT 121页)
- T∕CVIA 73-2019 视觉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 第2部分:量表评价方法
- 小学美术课件-第12课太空旅行-冀美版(16张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