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中考物理实验总结
1、长度的测量
测量工具刻度尺
①一看零刻度线,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未磨损的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
②二看量程:即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20cln。
测量长度时要求一次测量出物体的长度,如果刻度尺测量范围小于物体的实际长度,则肯定要移动刻度尺测量
三看若干次(每次测量都会产生误差),这样会使测量的结果与物体的长度产生较大的偏差;
③三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如图T所示,分度值为1mm;使用不同
分度值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
①如图-1所示其零刻度线在最左端,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20cm,也就是说它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是20
cm,它的分度值是1mm;
说明
②通过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可判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测量结果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
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3.40cm和3.4cm是不一样的,后面的0.00不是可有可无的,如图-2;
分度(fl:1mm
精度列:Imm
3.40an
匚单位
T11-----估宙值
।
分度(tt:lcm
Wf度到:IE
图示012345cm
3.4rm
位
单
使
II-估ffl
值
M喻
注
意
事
图1
项±
①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分度值和量程适当的刻度尺,例如,测人的身高,准确到厘米就可以了,
可选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而没有必要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并且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长度比人的
身高要大。
②会放:会放:刻度尺要放正,即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歪斜,而且要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
被测物体,零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如图-3正确,图-4和图-5错误;
零刻度线磨损的,应另选某一完整刻度线为“零点”,与被测物体长度起始端对齐,读数时应注意要减去
“零点”前的数值;
③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如图-6所示;
图-3图-4图-5
④会读:如图-7所示,读出刻度尺的精确值后,还要估读到测量值要估读到分
度值的下一位,其读数应为2.45cm,其中2.4cm为准确数值,0.05cm为估读数值
(或2.44cm,或2.46cm),不能读为2.4cm。
⑤会记:会记录测量值,一个正确的测量值应包括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图-7
说明①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指的是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还是小;②为减少测量误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
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方法要点实例
适合于测量无法直接测量的某些微小量。可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加在一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塑料胶
累积法起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
带的厚度,如图T所示;
度;
把被测物体分成若干等份,使每一份的长度在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内,测量一根细线的总长度,一段细铁丝的长
化整为零
测出一份的长度可计算出全长;度;
对于用刻度尺无法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用三角板等进行辅助测量,实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硬币的直
辅助法
质就是将被测长度平移至刻度尺上再进行测量;径,如图-2、图-3所示;
测量硬币直径,测量乒乓球直径,测量地
用不可伸长的细棉线和要量的曲线重合,在起点和终点做好记号,拉
化曲为直直后用刻度尺到量出两标记之间的距离,有比例尺的除以比例尺计算出
图上河流的实际长度,
实际长度;
如图-4所示;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线段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圈数得出线段
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长度,汽车、火车的里程表;
的长度;
测量玻璃管的内径,工件的裂缝深度等,如
有些待测长度,不是明显地露在外面,而是隐含在物体的内部,刻度
化暗为明尺不能直接测量,可以选择大小合适的钢针插入孔内,在管口处给钢针图所示。
做上记号,然后再测出钢针记号处的直径即可;
910II121314IS16
图-1图-2
图示
A
Apni|i川nnjrni|n^
02345cm
图-3图-4
注意单独用直尺不能精确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
2
3、时间的测量
测量工具停表;A转柄
①一按:实验开始,需要计时时,用大拇指迅
速按下按钮A,指针开始转动,开始计时;
②二停:当需要停止计时时,再迅速按一下同一
按钮A,指针停止走动,停止计时。
③三读:停止计时后,先读出小表盘指针指示
使用方法
的“分”,再读出大表盘指针指示的“秒”,最
后将两个时间相加,分针和秒针所指的时间之和
才是所测的时间间隔。
④四归零:测量结束后,按一下复位键B将指
针归零后存放入盒中。
①观察:如图所示:
1)停表大表盘1整圈是30s,1小格是0.1s;
2)停表小表盘指示的是分钟,1整圈是15min,Imin内有2个小格,
每个小格代表0.5min=30s,小表盘上的示数只读整数部分;
停表读数
3)当小圆刻度盘上的指针在两整分刻度线之间未超过半分刻度线时,大圆刻度盘上的示
数在0~30s范围内;当指针在两整分刻度线之间超过半分刻度线时,大圆刻度盘上的示数
在30~60s范围内。停表的示数为大、小刻度盘读取示数之和。
②读数:首先读出小表盘上的分钟数为2min,指针超过半分钟刻度线,然后读出大表盘上的
秒数为34.0s,测量结果是2min34.0s或154.0s。【先小(表盘)再大(表盘果
①使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
注意事项②注意调零;
③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
停表读数时一般不估读,这是因为机械停表为机械表,其表针的运行是靠齿轮带动的,
说明
指针不可能停在两刻度线之间,一定停在刻度线上。
3
4、平均速度的测量
在变速运动中,总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的总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日常所
平均速度
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sVi+v2
公式V-计算的是平均速度;求平均速度不能用V—c
t2
①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路程中或者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注意
公式中相应的速度、路程和时间必须—对应;
②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是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中间过程有静止的时间也应该是总时间的一部分;
平均速度的测量
①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S
测量原理v=-
t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用秒表测量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测量方法
使用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Vo
图示却一
片层:$上5^2^
①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适当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
②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
③将金属片移到AC段中点B,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z所用的时间tz;
实验步骤
④求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所用的时间t3,利用S3=Sl-S2和t3=-t2来计算S3和t3;注意不能从
B点释放小车来测量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
⑤计算AC段、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滑下的速度是变化的,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斜面的坡度应该小一些:斜面坡度越大,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且误差较大,所
注意
以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应该减小斜面坡度。
4
5、理想实验法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①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
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转换法
②将纸屑放入发声的扬声器中,或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通过纸屑跳动或溅起的水花反映出扬声器或音叉的振
动,用的都是转换法,也是放大法。
图示
纸屑在发声的扬声器中跳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
①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这一实验中,采用了科学推理法。
②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瓶内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中传播。实验中
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
科学
③在物理学中,实验条件难以达到时,常常需要将实验想象为理想情况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实验基础上
推理法
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叫做科学推理法。
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无法用实验验证。
但这些结论是建立在大量经验与科学推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些结论是正确的。
声波水波
向水面投入一块小石子,水面就会形成水波,不断向远
类比法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鼓内的空气,使其变密;
处传播;
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使左侧的空气变筑;
随着鼓面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
向远处传播;
水波是一圈一圈向外传播的,而声波是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外传播的,水波与声波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可以通
过水波类比声波;
5
6、小孔成像
a
图示A3』
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成像条件只有小孔足够小时才能成像;
①成倒立、实像,且左右颠倒(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②像的清晰程度与小孔的大小有关,小孔越小,成像越清晰,但是亮度会比较小;
(孔小,通过的光强度小,所以较暗)
③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成像特点
比例大小=小孔到成像屏的距离:小孔到物体的距离;
若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则像比物体小;
若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则像比物体大。
④像的形状跟小孔的形状无关。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颜色的光都能通过小孔后成像。
说明
如果物体是彩色的,像也是彩色的,像与物体的颜色完全一样。
6
7、光的反射规律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的左右两面此前多次对折,使两面可
实验准备
以绕中线自由转动;
一束光贴着纸板EN面斜射到。点(称为入射点),ON垂直于镜面,称为法线。
实验过程与
现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调整NF面,使它与EN面在同一平面内,将在NF面上得到反射光
重新将NF面调整到与EN面在同一平面上得到反射光线,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再改
实验过程
变光线的入射方向两次,重做两次实验,换其他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入射
与现象角和反射角的角度,比较两角大小;
现象分析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
①让光束斜射在平面镜上,适当调节光束照射的角度和位置,使纸板上出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注意事项--------------------------------------------------------------------------------------
②要求室内光线稍暗,便于观察。
根据反射定律,两角发生的量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当入射角变化时,反射角随之变化,始终保持相等关系。
深化透析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减小,入射角为0°,即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反射面上时,反
射角也是0°,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但方向相反.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
反射定律
入射角。(简记: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①光的反射定律,意思是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若倒过来说意思就相反了,不符合逻辑关系了。
说明
②光路可逆是T种路径上的可逆性,而不是光线上可逆,所以“光路可逆”不能说是“光线可逆”。
7
8、平面镜成像规律
原理光的反射;
装置透明的玻璃板,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①如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两支架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②用火柴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拿另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前后、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
去前一支蜡烛的像与后一支蜡烛重合在一起,则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像的位置;
③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实验过
程④撤掉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改换成一张白纸,前后、左右移动白纸,在玻璃板后面观察白纸,无法看到蜡烛的像;
⑤在下面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借助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
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⑥用量角器测量像、物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蜡烛的像到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比较
实验序号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平面镜的距离/cm(放大、缩小或等大)
实验数①1010等大
据
②1515等大
③2020等大
现象像和蜡烛完全重合(重叠),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
①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_;0.皿
实验结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论④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综合表述为: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口诀:物像等大、等距、成虚像(正立、等大、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①使用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因为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既能透过玻璃板看
到对面又能成像,便于使没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②实验中宜选择较薄的玻璃板,避免因玻璃板前后两个面所成的像不重合而有一定错位,用较薄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
置;
③将玻璃板倾斜了一定角度,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对称,所以像的位置上升或下降,蜡烛A的像和蜡烛B不完全重合(其
说明原因就是: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④白纸的作用是方便标记物和像及平面镜的位置;
⑤验证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的方法:实验时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观察像是否呈现在白纸上;
⑥为了防止外界光的干扰,使像更明亮些,实验适合在较暗的环境里(成像位置处)进行。
⑦多次试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
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的方法叫做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
代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用了等效替代法:①用玻璃板代替平而镜;
②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的位置,使之完全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即利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
点燃的蜡烛与像进行比较;
8
9、探究物体的颜色实验
物体物体通常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类;
物体颜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物体的颜色由
色它所反射或透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
三棱镜、光屏、红色玻璃、蓝色玻璃、红纸、蓝纸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①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白屏上得到彩色的光带
实验过②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光
程实验
③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蓝色光
现象
④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白屏只能看到红光
⑤把一张蓝纸贴在白屏上,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白屏只能看到蓝光
①红色(或蓝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或蓝光),其他颜色的色光都被吸收了,
交流眼睛接收到透明物体透过的色光是什么颜色,我们就感觉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
和②红纸(或蓝纸)只反射红光(或蓝光),其他颜色的色光都被吸收了;
论证③白色光屏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色光。
不透明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到我们眼里,我们就感觉不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的;
①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光的颜色决定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他色光;
结论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他色光;
③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呈白色;
④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物体呈黑色;
①白色物体是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
白色
②无色物体是透明的,无色物体能透过各种色光;
③无色的物体一定透明,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无色。
无色
眼睛接收到的光通常有三类:发射光、透射光、反射光。
①我们常见到的太阳光、白炽灯光或日光灯光都是发射光且都是白光,它们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的光复合而成。
说明②当白光照射到透明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光会透过物体,透过物体的光就是透射光。
③当白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被物体反射的光就是反射光。
④不同颜色的物体会透过或反射不同颜色的光,这些透射光或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看到各种颜色的物
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的物体是无色透明的,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是黑色的。
9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装置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什么样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图示A_._..秋丁
1--物距U---一|一像距V-T
①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②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使三者的中心大致
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成像完整地落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
③点燃蜡烛,使蜡烛尽可能远离凸透镜,即让蜡烛在2倍焦距外,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
像,记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观察所成像的特点;
实验过程
④将蜡烛依次放到2倍焦距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焦点等位置,然后移动光屏,看能否在光屏上
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能成像,记下对应的物距和像距,并观察所成像的特点;
⑤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内,先移动光屏看能否承接到像,若不能,再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所成
的像,并记下所成像的特点;
⑥改变物距(即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几次以上实验操作;
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6015倒立、缩小像与物分居透镜的两侧,能用光屏承接
实验数据f2424倒立、等大像与物分居透镜的两侧,能用光屏承接
二12cm1648倒立、放大像与物分居透镜的两侧,能用光屏承接
12一一不能成像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8——正立、放大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不能用光屏承接
①随着实验的进行,像在光屏上的位置越来越高,原因是蜡烛燃烧时间越长,蜡烛越短,所以像的位置
越高,调整方法有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下移动;
说明
②用一张不透明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由于透镜仍然可以透光,这时光屏上仍然能成完整的像,只是
像变得有些暗;
实验过程中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
①当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时,烛焰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②蜡烛在焦点上时,凸透镜不能成像,光从焦点出发,经过凸透镜成一束平行光,此时在光屏上可以看
到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
光屏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造成所成的像在光屏高度范围之外,如图所示;
得不到像
的原因
■-♦、一•1
④物体在焦点外侧靠近焦点处时,物体成像很远,超过了光具座的范围,光屏接收不到像。
10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成像特点
物距(U)像距(V)动态成像规律应用
正倒大小虚实像的位置
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透镜两侧成实像时:照相机、眼睛
物距增大,像距减
u=2fv=2f倒立等大实像透镜两侧—
小,像变小;
物距减小,像距增
f<u<2fv>2f倒立放大实像透镜两侧投影仪
大,像变大;
u=f不成像
成虚像时,物距增大
u<f正立放大虚像透镜同侧放大镜
像距增大,像变大;
说明凸透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折射,折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
①静态成像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②动态成像口诀: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总结一
③无论是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像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同;
④不论是成实像还是成虚像,物体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成实像区不成像域虚像区
缩小等大放大用
图示
V©
物距疝、要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晶变大
物距增大
①一倍焦距分虚实: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大于一倍焦距成实像;
②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
③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向透镜靠近时,像则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总结二
④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向透镜靠近时,像则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⑤实像总是异侧倒立:成实像时,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且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
⑥虚像总是同侧正立:成虚像时,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且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①从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2倍焦距位置靠近的过程中,物体移动的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
移动速度
②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体移动的速度小于像移动的速度;
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f表示;
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
说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
明
正立与倒立像和物体上下、左右都一致为正立的像;像和物体上下颠倒、左右互换为倒立的像;
放大或缩小大于物体的像为放大的像;等于物体的像为等大的像;小于物体的像为缩小的像;
实像或虚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11
n、质量的测量
①称量:指天平能够一次测量出的物体质量
的最大值,分度标尺-^_指针
常以克(g)为单位表示;
横梁诋寸亡#J平衡螺母
托盘②感量:使天平指针从平衡位置偏转到刻度游码
gw称量标尺
天平盘一分度所需的最大质量,指的是天平能够底座尸
称量出的最小质量,常以毫克(mg)为单位;___________
感量的大小反映了天平的灵敏度和精度;
感量越小,灵敏度越高,精度越高;感量越大,灵敏度越低,精度越低;
测量步骤:一选,二放,三调,四称,五读,六整;
①选:天平为精密测量仪器,使用前估测物体的质量,选择称量合适的天平,也不能小
于天平的感量(否则天平不能精确测出物体的质量);
②放:必须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天平底座调至水平,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线处;
③调:要调节天平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有的天平只在其右端有一个平衡螺母),使指针恰
好指在分度标尺线的中央刻度处(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当天平平衡,就可以测量物
天平质质量了;
使用左偏右调:横梁往左偏(左低),平衡螺母往右调;右偏左调:横梁往右偏(右低),平衡
螺母往左调;
④称: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镶子根据估测物体质量按祛码质量由大到小顺序向右盘中加祛
码(左物右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祛码偏大,而取出这个最小的祛码又偏小,这时应取出最
小的祛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
⑤读: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祛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左侧对应示数,即m物=m祛+m器;
⑥整:称量完毕,取下物体,用镜子把祛码依次全部放入祛码盒内,游码归零,整理好
其他器材;
①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②取放物体、加减法码和移动游码时动作要轻缓,不要使天平剧烈震动;
③保持天平和托盘清洁、干燥,不能用手摸;
④取放祛码和移动游码都应用镜子,不能用手接触磋码;
注意⑤先大后小加减祛码,加上最小祛码后指针偏右时,应取下最小的祛码,并拨动游码至天
事项平平衡;
⑥指针恰好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处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的幅度相同时,才能读数;
⑦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⑧测量时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⑨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动位置后或进行下一次测量前都应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液体一般先测量烧杯的质量3,再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液体的质量为m=m2-nn0
①测量某一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祛码或移动游码来完成;
说明②取用一定质量的物体时,通常先使所放祛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和等于取用物
体的质量,然后通过增减物体的质量来完成。
注意正常左物右码:m物=m祛+m游;如果放错了,左码右物:m硅=m物+m游,m物=m祛-m游。
12
12、体积的测量
①量筒上下粗细一样,量筒壁上刻度线分布均匀,■
,--w
_•
量筒量杯量杯上粗下细,量杯壁上刻度线分布不均匀,下疏上密;---•
②量筒和量杯刻度:都是毫升(mL);
③最大刻度线都不在最上端,测量时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和溢出。0
常用量程0~50mL,0"100mL,0~500mL,O"lOOOmL;4
①选:看量程、分度值和单位,根据测量精度和被测液体体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量筒;
②放:放在水平工作台上;俯视(读数偏大)
*、
量筒使用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液面的底部
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液面的顶部为准;
视线不能仰视(测量结果偏小)和俯视(测量结果偏大)(羊小虎大)
仰视(读数北小)
①规则固体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
测体积②不规则的较小固体和液体,可以用量筒测量;
测量不规则的较小固体体积方法有:排水法测体积、针压法测体积、沉坠法测体积等;
4
排水法①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明,再将固体慢慢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
入,记下此时的体积V2,那么固体的体积V=V2—V,;mL7mL
测量
Bq
不规则②助沉法:对于在水中不能下沉的固体,可以用针将固体压入水中(针压法),或
绑一重物使固体完全浸入水中(沉坠法)。
固体体积
①被测固体不能溶于水;卜JJL
②被测固体不能吸水,如测焦炭的体积时,要先将焦炭烤上蜡,以防吸水;
注意事项
③被测固体要完全浸入水中;
④排水法测固体体积,实质上是等效替代法,即被测固体的体积与该固体放入水中后所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①累积法:单个微小物体的质量无法测量时,使用累积法测量。
如测一个大头针、一个图钉、一张邮票的质量等。这种方法是先测出几十其至上百个相同
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个数就可以得到单个物体的质量。
其他测量方如测量多个(如n个,n=50或100)质量为M,则单个质量m=M/n。
法
个数越多测量结果越准确;
②取样法:在某种条件下,测量较大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取样法;
如:测量一卷铜丝(长度为L)的质量,由于其质量和长度成正比,可先用刻度尺测量一定长度的铜丝(长度为
1),然后测出该段铜丝的质量m,最后计算出整卷铜丝质量M=L/lX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受拉构件的配筋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课件
- 四危险源设备吊装课件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84课件
- 《GB 17681-1999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华文化课件背景
- 校园食堂承包合同书
- 《房地产基础》课件 情境三 教你选对产品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新闻纷争处置方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2月七校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拍卖行业区块链技术与艺术品鉴定方案
- 中学升学策略讲座模板
- 公对公劳务合同范例
-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用语1-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中小学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的区域调研与思考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和差倍问题专项训练
- 挂靠装饰公司合同模板
- 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评分标准(2023版)
- 鼻肠管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