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国情类专题练习题
1踏上强国之路
命题点1坚持改革开放
1.[2023河北,1,2分]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2022年,我国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第
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这些成就为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
A.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B.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C.确立了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D.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国际环境
2.[2022河北,28(4),6分]班级开展“回望百年史,奋进新征程”主题探究
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
开放的历史征程。
35霭
I20000030000
101356725000
I000000'
20000
800000
600000:15000
4121191()(XX)
400000:
5000121旗3rzi21
19781990200020102020(年)
19781990200020102020(年)
图21978年至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
图11978年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年可支配收人增长情况
据材料中图1、图2信息,概括指出我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取得的成
就。(6分)
3.[2020河北,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马庄村记事
记事20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先后兴建三座村办煤矿。90年代,
陆续建立水泥厂、面粉厂、机械厂等10多个集体企业。进入新世纪,以发展民
营经济为突破口,培育形成了10多家年总产值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这些
企业成为村民持续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据i己事,揭示马庄村的发展与改革刑如微系(联系类见本书P181)o(2分)
命题点2共享发展成果
4.[2024河北,1,2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4年,我国城镇新
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
第1页共29页
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改善农村
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目标任务()
①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②体现了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的
③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内涵
④奠定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法治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中国铁路,丈量大国前行步伐。回答下题。
5.[2023河北,9,2分]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西部铁路网越织越密。川藏铁
路开工建设,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运行,西部地区铁路里程突破6万公里,占
到全国的40%,铁路在中西部地区、城乡区域间、沿海沿边沿江布局更加合
理。称其更加合理在于这种布局能更好地()
①服务区域协调发展②助力共享发展
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④化解贸易风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22河北,7,2分]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
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
一现象“好”在()
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2创新驱动发展
命题点1创新改变生活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栗。回答下
题。
1.[2019河北,6,2分]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高铁建设中,云计算、
大数据、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正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现高铁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这表明()
第2页共29页
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②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③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④我国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命题点2建设创新强国
中国铁路,丈量大国前行步伐。回答下题。
2.[2023河北,8,2分]复兴号以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世界首次;智
能型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全球首个;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
动车组下线,可实现跨国互联互通中国高铁,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
片”。从中我们感受到()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程②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③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21河北,28(4)(5),9分,改编]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
问题。
粮食生产关乎国运民生。国家之大,粮安天下。
材料一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杂交研究。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
优势杂交水稻。后来,他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研究出一套粘型杂交水稻生产
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每公顷产量10
500千克到17235千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不断取得突破。截至2023年
底,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6亿公顷,增产稻谷超8000亿千克。
“大包干纪念馆”里
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
材料二1978年底,一直靠吃政府救济粮过活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
私下把土地包干到户。虽然土地、人没有变化,但产生了惊人的效果:1979年,小岗村迎
来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6.65万千克,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
第3页共29页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
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
后,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粮食总产量因此由
1978年的3047.65亿千克增加到1984年的4073.05亿千克。
材料三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
“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我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平整土
地,一般能产生1%到3%的新增耕地;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了农
田生产条件。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
农药施用量减少19.1%,化肥施用量减少13.8%。
材料四近年来,我国种业科技进步明显,培育了一批粮食作物新品种,从种源
上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保障。但种业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与发达国家
仍有差距,良种来源和供给仍有短板,部分种源仍然需要进口。
(1)材料四所述事实肩丞(启示类见本书P186)我国应着力提升什么能力促
进粮食生产?(6分)
(2)以上材料表明改革、科技均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你认为其中哪一
因素更重要?说出一条依据(原因类见本书P184)。(3分)
命题点3保护知识产权
近年来,我国先后制修订十多部法律法规,将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与有形
财产保护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各级知识产权法院(庭),知识产权法院
体系从无到有,越来越完善;在知识产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不断加大
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回答下列问题。
4.[2020河北,7,2分]综合以上信息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我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B.我国重视用法治手段保护知识产权
C.我国只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
D.我国的知识产权已经得到很好保护
5.[2020河北,8,2分]上述关于知识产权的举措()
①有利于打击侵权盗版的行为
②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③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第4页共29页
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唯一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追求民主价值
命题点1社会主义民主
1.[2023河北,6,2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老百姓可
以随时讲出自己遇到的难事、烦心事,这些会成为国家立法的民意基础。老百
姓看到自己讲的大白话变成了法律内容,十分激动。由此可知,老百姓能够通
过基层立法联系点()
A.行使国家立法权B.行使国家监察权
C.感受到政府作用D.感受到人民民主
命题点2参与民主生活
《第六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充二
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
决策。
第七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依法决策原则,严
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
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
----摘自国务院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
<程序暂行条例〃
回答下题。
2.[2020河北,5,2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
A.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B.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C.说明公民必须履行法定义务D.表明宪法保护公民人身自由
4守望精神家园
命题点1中华文化'文化自信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
答下题。
1.[2020河北,9,2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形成了独特的宇宙
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有独
特优势,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可知,中医药()
①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②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第5页共29页
③不忘本来、一成不变
④能够治愈人类一切疾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命题点2中华传统美德
2.[2021河北,25(2)(4),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的思想情
感,大都可以用汉字来表述。如“国”,甲骨文,左边是一个方框,象征一片
土地,右边是戈,表示以兵戈来保卫这片土地。到金文,在表示“国土”的
“口”外边加了“国界”,仍表达以“戈”卫“国”的意思。到了小篆时期,
在“或”之外又加了一个方框,表示国界、疆域。(见下图)
4或国
甲骨文金文小篆
材料二中华经典诗文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屈原“长太息以掩涕
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胸襟、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情怀、林则徐“苟利国家
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
辕”的志向……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用诗文表达内心对人生道德境界
的追求。
材料三从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到拖着有病之躯还在救治新冠
肺炎患者的张定宇;从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到长期献身艰苦
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张桂梅;从为“中国天眼”弹精竭虑的南仁东,到为中华
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的孙家栋……无私而忘我的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
(1)材料二中的诗文所表达的共同的人生道德境界是仕么(“是什么”类见本
书P178)?(3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跨越时间的长河感悟中华文化,你能得出一个什么
认识?(3分)
命题点3中华民族精神
3.[2023河北,2,2分]2010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以雷锋留下的存折为基础
开展续存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募集善款。活动开展以来,源源不断的捐款从四
第6页共29页
面八方汇聚。捐款的爱心人士有部队官兵、企业员工、在校学生,也有退休老
人,还有曾经的受捐助者……“雷锋存折”续存活动启示我们要()
①诚实守信②勤劳勇敢
③扶危济困④奉献社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回答下题。
4.[2020河北,2,2分]下列属于将爱国之情化为爱国之行的是()
①基层干部扎根一线脱贫攻坚
②消防队员不惧牺牲赴汤蹈火
③环卫工人顶风冒雨守护城市
④广大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年的中国抗疫,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篇
章。回答下题。
5.[2020河北,3,2分]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
位的执着中,从祖国四面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我们体会到新时代中国人
民的精神品格是()
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②量力而行、和而不同
③顾全大局、甘于奉献④扬善抑恶、见利思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24河北,28(4)(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物是中国
共产党光荣历史的见证,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材料一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鹿续。一个个
红色故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
故事一在物质匮乏的60年代,“铁人”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用生命找石油,“宁
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新中国甩掉“贫油”的帽子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7页共29页
故事二“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28载隐姓埋名,带领科研团队,
在氢弹技术上打破西方垄断,为我国氢弹的成功试爆作出了卓越贡献。
故事三决战脱贫,不满30岁的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扎根大山,
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1)据材料一,概括(概括类见本书P180)故事中的英模人物传承的红色基
因。(写出三点即可)(6分)
材料二红色纪念地和当地学校积极互动,以红色课堂为依托,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镜头一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采取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形
式,组织学生在菜园体验种植,为他们讲述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故事,让
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镜头二李大钊纪念馆讲解员和馆内志愿者小讲解员在校园课堂上共同表演
情景剧《继承先烈志,共筑强国梦》。同学们在致敬英雄、缅怀先烈中得到精神
洗礼,立志做大钊精神的传承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同学们通过参加上述活动,深切感受到:红色课堂“有意思”更“有意
义”。请依据材料二中的两个镜头,续写(续写类见本书P193)你对“有意义”
的理解。(6分)
红色课堂红色课堂形式新颖,贴近生活,能够调动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有意思”
红色课堂红色课堂有利于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认同;有利于
"有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3河北,28(5),6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
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孕育了
河涅、关中、三晋、河洛、齐鲁等地域文化,塑造了“同根同源”“大一统”
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品格,滋养了延安精神、焦裕禄精
神、红旗渠精神等先进文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
扬,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第8页共29页
结合材料,简述画线内容对当代中国的影咆(影响类见本书P183)。(6分)
命题点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2020河北,25(2),3分]【马庄村记事】
记事自1988年组建农民乐团以来,陆续建立了马庄村文化中心、农民文化中
心广场、图书馆;多年开展“马庄十佳”评选活动,评出“身边好人”“新时
代好青年”“最美家庭”;开办乡村道德讲堂,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讲
活动。
结合记事,指出马庄村这样做的且的(目的类见本书P184)。(3分)
5建设美丽中国
命题点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2024河北,24,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在国家政策激励下,一大批
年轻人积极投身养老行业,他们用青春守护最美“夕阳红”。
相关链接
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
以上人口超2.1亿,占全国人口的15.4%。预计2035年前后,60岁及以上人口将
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过30%。
“老年人照护是我打算长期从事的工作领域。”22岁的王九达是某养老有
限公司护理员,曾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养老服务技能比赛中
获得二等奖。王九达虽然年纪轻轻,但对于照护老人颇有心得。“照护工作看
着简单,想做好却不容易。因为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服务中需栗专
业的职业技能,比如,给老人翻身的力度、穿衣服时老人手臂弯曲的角度,都
需栗准确把握。”由于王九达的服务热情周到细致,很多老人都成了他的“粉
丝”,他也成了公司里的“00后”服务标兵。
(1)据材料,从国情角度概括(概括类见本书P180)我国大力发展养老事业
和养老产业的原因。(2分)
(2)王九达的故事对你有哪些肩示?(4分)
(3)如果你到敬老院做志愿者,你会为老人做些什么?请写出两种具体做法
(做法类见本书P189)。(2分)
第9页共29页
2.[2023河北,28(4),6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
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
施:在黄河流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措施,鼓
励、推广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黄河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的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
理和污水治理,消除黑臭水体。
概括(概括类见本书P18O、作用类见本书P183)指出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解决
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中面临的哪些具体问题。(2分)分析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
黄河流域发展的作甩。(4分)
命题点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
3.[2024河北,8,2分]某村着力增加绿化面积,提升乡村“颜值”,带动了
乡村旅游;同时,推广应用光伏发电,给村民带来了收益。该村的成功主要得
益于()
A.开发土地资源B.加快城乡融合
C.坚持绿色兴农D.恢复自然环境
4.[2022河北,8,2分]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智慧。下列传统
文化与现代智慧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传统文化现代智慧
①“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权利义务相统一
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建设生态文明
③“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勇于开拓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21河北,28(3),6分]粮食生产关乎国运民生。国家之大,粮安天下。
材料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
农化”、防止“非粮化”。我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平整土地,一
般能产生1%到3%的新增耕地;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了农田生产
第10页共29页
条件。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农药施
用量减少19.1%,化肥施用量减少13.8%。
据材料,指出我国在粮食生产中坚持了哪一发展理念,概括(概括类见本书
P18O)其表现。(6分)
6.[2020河北,25(3),3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马庄村记事
记事2001年,关闭三座煤矿。2002年开始,先后投入300万元修复采煤塌陷地
约87万平方米,栽植生态林53万余平方米,绿化20余平方千米。大力推行秸
秆化沼气,杜绝秸秆焚烧污染,建立了全国首座秸秆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示范
站。依托潘安湖景区,发展起乡村旅游,整修房屋、河道,打造环村水系,游
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对记事所述马庄村的做法进行简要评价(评析类见本书P191)。(3分)
6中华一家亲
命题点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是荣辱
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回答1—2题。
1.[2024河北,22,3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共御外辱。
在东北,汉、满、朝鲜等各族同胞组织起东北抗日联军;在西南,侗族等少数
民族组成抗日军;在海南岛,黎族、苗族和汉族同胞建立了海南琼崖抗日纵
队……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充分说明,我国各族人
民()
A.共同开拓祖国疆域B.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C.共同建设伟大祖国D.共同繁荣民族经济
2.[2024河北,23,3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上,1500余件文物古籍,展开一幅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长卷。来
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中华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
一起”“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留言簿上的这些感言让我们体会到,举办
此展有利于()
①促进我国各民族实现同步富裕
第11页共29页
②确保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③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民族团结誓词碑”矗立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
园内,是1951年元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普洱区26个民族的代表和党政
军代表在宁洱红场敌血盟誓、刻石铭志建立而成。回答3—4题。
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3.[2023河北,22,3分]“民族团结誓词碑”铭刻着跨越时空、激动人心的誓
言:我们26个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
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可
见,“民族团结誓词碑”是()
①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象征
②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保障
③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的见证
④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的见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23河北,23,3分]宁洱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践行民族团结
誓词碑精神”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诵读民族团结誓词、讲民族团结故事、跳民
族团结舞蹈……这一主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
A.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格局B.通晓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C.熟知各少数民族发展现状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是一个有着壮族、汉族、毛南族、苗族等多
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从最初的语言不通,到如今不同民族间真正实现共居、
共学、共事、共乐,其乐融融。回答5—6题。
第12页共29页
5.[2022河北,22,3分]当初,易地扶贫搬迁过来的苗族同胞不会种稻谷、甘
蔗,其他民族踊跃相助,手把手地教。后来,苗族同胞将砂糖橘产业发展起来
后,也回过头来帮助其他民族脱贫致富。我们从中体会到陈双村的各民族()
①生活上同步富裕②经济上互帮互助
③情感上相互亲近④风情上基本相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2022河北,23,3分]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村里都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
动,苗族的“芦笙踩堂舞”、毛南族的“傩戏舞”、壮族的“罗嗨山歌”在这
里竞相表演。举办民族民俗展演()
①解决了民族间语言不通的问题②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有“两把钥匙”,一把是精神层面的尊重差异,一把是
物质层面的缩小差距。这两把钥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内容。回答7—8题。
7.[2021河北,22,3分]下列体现尊重民族差异的是()
①庆祝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②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③国家成立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研究机构
④刘三姐歌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2021河北,23,3分]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一项项改
革惠及民族地区,一批批干部、专家帮扶民族地区,一笔笔扶贫资金注入民族
地区……我们从中认识到()
①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②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③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④各民族同步发展、同步富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13页共29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回答9—10题。
9.[2020河北,22,3分]新疆阿克苏市王三街上的“一家亲”餐厅,是由7个
民族的88位股东出资创办的。“大伙儿都上心,餐厅生意越来越好。”发起人
娄建波说,“有劲一起使,有钱一起赚,我们的信任和感情也越来越深。”由
此我们感受到各民族()
①风情一致②习俗相同③同心同德④亲如一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2020河北,23,3分]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实现14.1万贫困人口脱
贫,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57万减少至2019年年底的1.6万,贫困发生率由
11.7%下降到0.11%o全区57个贫困旗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9%以
上。这些成就的取得()
①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②促进了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③保证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④实现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中国人中国梦
命题点1中国梦
1.[2022河北,28(5)(6),9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班级开展“回望百年史,奋进新征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举行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和会上
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
结……在抗日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的前夜,为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
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
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755人,代表着全
党121万名党员。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
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
的中国。”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
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第14页共29页
(亿元)
12000001013567
1000000
800000
600000412119
400000
18873
2000003g79_10怦0
0
19781990200020102020(年)
图11978年至202哪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元)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图21978年至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
年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三中国人民一直梦想实现小康。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小康”作为经济
建设总的奋斗目标。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
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由
C温饱进入小康。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
,、宽裕的目标。
C、2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r\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
C、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的战略部署。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
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
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第15页共29页
(1)据材料三,概括(概括类见本书P180、作用类见本书P183)指出在实现
小康过程中党的领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3分)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作用。(2分)
(2)学史明理。综合以上探究内容,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写出两
条。(4分)
命题点2做自信的中国人
2.[2022河北,1,2分]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北京隆重开幕。一名儿童小号手吹响《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中国各行各
业、先进模范人物、56个民族的代表,用双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传递到体
育场升旗区,交付礼兵手中。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
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场景()
①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尊严
②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力量
③激发起我们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④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文化优越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24河北,28(6),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物是中国
共产党光荣历史的见证,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材料一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鹿续。一个个
红色故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
故事一在物质匮乏的60年代,“铁人”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用生命找石油,“宁
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新中国甩掉“贫油”的帽子作出了突出贡献。
故事二"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28载隐姓埋名,带领科研团队,
在氢弹技术上打破西方垄断,为我国氢弹的成功试爆作出了卓越贡献。
故事三决战脱贫,不满30岁的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扎根大山,
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材料二红色纪念地和当地学校积极互动,以红色课堂为依托,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第16页共29页
镜头一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采取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形
式,组织学生在菜园体验种植,为他们讲述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故事,让
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镜头二李大钊纪念馆讲解员和馆内志愿者小讲解员在校园课堂上共同表演
情景剧《继承先烈志,共筑强国梦》。同学们在致敬英雄、缅怀先烈中得到精神
洗礼,立志做大钊精神的传承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红色承载光荣梦想,自信成就美好未来。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红色文化与自信
的中国人的联系(联系类见本书P181)。(3分)
4.[2023河北,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2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了一项
有3012名青年参与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受访青年心目中未来的国家是:社会更文明和谐、国家更繁荣稳定。
受访青年:未来的中国,人民有更强的凝聚力,国家更富强,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
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从调查结果及受访青年的发言中,你感受到("是什么”类见本书P178)作为
中国人的什么品格?(2分)
命题点3关心国家发展、劳动、敬业精神
5.[2021河北,2,2分]回望过去一年,是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
征,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是人民子弟兵闻“汛”而动、迎难
而上,保江河安澜、护群众安全;是无数劳动者勤勤恳恳、辛苦耕耘,共同托
举起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这启示我们()
①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②规则是行动的指南
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④奉献让生命更精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命题点4少年的担当
6.[2023河北,25(3),6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2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了一项有3012名青
年参与的调查结果。
第17页共29页
请你来参与“作为'强国一代',哪些素质最不可或缺?”是此次调查的一项
内容。
如果你是受访者,你认为哪一素质是“强国一代”最不可或缺的,并说明理由
(理由类见本书P184)。(要求:素质与强国相关,理由充分,说服力强)(6
分)
8我们共同的世界
命题点1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回答下题。
1.[2022河北,9,2分]在超市,消费者仔细挑选来自世界各国的生鲜海产
品;在工厂,中国企业生产的家用电器销往全球各地;在产业园区,一个个重
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这一幕幕景象的出现得益于()
①我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
②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③国家间发展差距在缩小
④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1河北,10,2分]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
出,我们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
上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
峰会上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主席的这些讲话,向
世界传递出的共同信息是()
①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
②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日益增强
③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④中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命题点2文化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
第18页共29页
3.[2024河北,9,2分]凭借亲切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十二生肖备受全世界
人民青睐。如今,每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生肖邮票。生肖作为中国
特有的文化符号,得到多元化的呈现,衍生出无数中外合璧的艺术佳品。对此
解读正确的是()
①生肖呈吉祥,改革促富强
②生肖显魅力,文化传四方
③文明有不同,交流互鉴美
④经济全球化,携手促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
答下题。
4.[2020河北,10,2分]中医、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
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在应对疾病方面各有所长,应坚持优势
互补,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这表明()
①不同文化各具特色
②不同文化趋于相同
③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④文明之间没有冲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命题点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2021河北,9,2分]面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
题,同舟共济、并肩同行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
其身。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①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②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各国相互联系的程度加深
④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命题点1中国担当、中国影响
第19页共29页
1.[2024河北,10,2分]下面的四幅图片共同说明了()
中国生产的纯电动大巴中国企业在巴西生产锂
行驶在哥本哈根电池的车间
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资中国企业在刚果(金)
建设的光伏电站投资建设的水电站
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中国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贡献
③中国积极谋求经济的高速发展
④中国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回答下题。
2.[2022河北,10,2分]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积极推动《巴黎协
定》的签署、生效、实施;中国累计批准实施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
约或议定书,严格履行条约义务;中国在绿色经济、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等领
域,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能力的项目和活动,全球80多个国
家受益。这些事实最适宜说明()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B.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C.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D.中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2020河北,28(3)(4),12分]材料一2017年1月18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主旨演讲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
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
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此后,在短短一年间,
“构建人
第20页共29页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多份不同层面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
同。
材料二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生动实践。截至
2019年9月,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
件,中国同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据2019
年6月的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可帮助相关国家760
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
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虬目前,共建“一
带一路”合作正结出累累硕果。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关系类见本书P181)。(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概括类见本书P18O)中国对世界的贡献。(6分)
命题点2中国与世界共发展
中国铁路,丈量大国前行步伐。回答下题。
4.[2023河北,10,2分]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
主投资建设并运营、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中老铁路开通为
中老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区域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据此,我们可把中
老铁路称作()
①乡村振兴之路②合作互惠之路
③共同发展之路④国际竞争之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第21页共29页
答案
1踏上强国之路
命题点1坚持改革开放
1.A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均可支配
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3.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促进了马庄村的发展(或增强了马庄村经济实力,提高
了村民收入)。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联系的相关知识。马庄村不断深化改革,从
发展乡镇企业到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了当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销售保价合同协议
- 广告运营采购合同模板
- 高项第合同履行与监督的现代化手段
- 新疆科技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银川市灵武市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钢琴作品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乐山市五通桥区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市龙海市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2024-2025学年高考数学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19)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虾青素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警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CJT 225-2011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 鲜叶购销合同2024年
-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措施的探讨
- CJJ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四川省广安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JJF(机械) 1066-2021 超声显微镜性能校准规范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