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发展第二节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第三节民初新闻业务的发展第一节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发展一、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武昌起义的胜利,给新闻界注入了一股活力,中国资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据统计,民国元年,全国报纸陡增至500家,总销数达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均突破了历史最高纪录,和清末比起来,民初的新闻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建政权的各级机关报,鼓吹“实业”“教育救国”的经济报刊、教育报刊,以及要求妇女参政的妇女报刊大量出版.除上述变化外,民初新闻界与清末最明显的不同,是政党报刊的蜂起。二、政党报刊的蜂起议会制、多党制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民国成立前后,在建设民主政治的口号下,中国社会刮起一股结党结社之风,短时间骤然出现了300多个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政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化组合,基本形成了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四个较大的政党,1912年5月,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又合为进步党。它们竞相利用报刊为自己宣传,出版了大量政党报刊。反映在新闻界中,也就形成了两大派系,即同盟会—国民党系统为主的民主革命派报纸和以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为主的拥袁报纸。同盟会—国民党系:在上海,除武昌起义前已创办的《民立报》(同盟会的总机关报)、《天铎报》(这一时期的总主笔由戴季陶改为李怀霜,这家报纸在反对向袁世凯妥协等问题上态度坚决,发表过不少的激烈言论,柳亚子发表了不少评论,很引人注意。《大陆报》外,新出版的有《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国民》、《民强报》等。在北京,武昌起义前创办了《国风日报》、新出版的以《亚东新报》为最有影响。在武汉,民国成立之后新出的有《震旦民报》、《春秋报》、《民国日报》等,以《震旦民报》影响最大。共和党―进步党系:主要集中于京、津、沪、汉和湖南、四川、两广。在北京,较有影响的是《国民公报》,黄远生主办的《少年中国》也随《国民公报》分送。该报的主办人徐佛苏、蓝公武和黄远生等,对袁世凯抱有很大的希望和幻想,同时又反对袁的暴虐统治,提倡人权,主张法制,敢于批评时政,揭露内幕,是民主党在北京的喉舌。1912年12月创刊于天津的《庸言》,梁启超主编,也是民主党的言论机关。
1912年1月4日在上海创刊的《大共和日报》,由章太炎创办,是统一党的言论机关,该报处处攻击孙中山、黄兴的临时政府。1912年3月10日创刊于汉口的《强国报》,则是共和党的言论机关。两派报纸的斗争:两派报纸的壁垒,在1912年7、8月间已形成,开始还只政争,如实行总统负责制还是责任内阁制,定都哪里等等问题,到最后,已没有多少严肃的政治争论和原则是非,而是乌烟瘴气的党同伐异、人身攻击。两派报纸之外,还有一些没什么明显主张的非政党报纸,但政治上也站在封建买办势力一边。这就是“二次革命”前新闻界的状况。短暂的繁荣转为了畸形。三、新闻事业繁荣的原因1.旧法律的废除与新法律的保护清朝政府曾颁布过《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和《大清报律》等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武昌起义后,这些法律无形中被废除了。新建立的政权机关在颁布法令中,都写有保护言论出版自由之类的条款。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的自由”。2.各地军政当局的支持各地革命党人控制的军政当局,也大体上实践和维护了言论出版自由的政策,支持鼓励报刊的出版。即使旧势力影响较大地区的政权,在民主思潮的激荡下,也对报纸的出版采取宽容态度,报纸的言论自由受到尊重。3.形形色色的政党,一部分政客和资本家也纷纷办报为自己宣传,希图在新政权中捞到好处和借机发财,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民国之初被称为“报界之黄金时代”。
五、二次革命与“癸丑报灾”袁世凯窃权后,表面上信誓旦旦忠于共和,暗地里以极其狡猾的手段实行专制。在报界,在大力扶植自己一派的报纸的同时,对国民党一派的报纸软硬兼施,进行迫害。革命党人在宋教仁案中,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嘴脸,发动了所谓的“二次革命”。“癸丑报灾”:二次革命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袁世凯乘机对新闻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摧残。京、津、汉、广州、长沙、成都等地国民党报刊全部被查封。上海的国民党报刊,因在租界内,无法查封。就采取禁售的办法,限制它们在租界外发行。《民立报》、《民权报》、《民强报》、《天铎报》、《民国日报》等,都因禁售而被迫停刊。除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外,其他在宋案中发过反袁言论和同情过国民党方面的报纸,也受到摧残迫害。如杭州的《汉民日报》被冠以“庇护乱党”的罪外被勒令停刊,主编邵飘萍被捕入狱。据统计,在军阀、官僚的摧残下,到1913年,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139家,和民国元年的500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即使进步党派系的报纸也噤若寒蝉。1913年是阴历癸丑年,人们把这一年报纸遭到的浩劫,称为“癸丑报灾”。六、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对舆论的控制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气焰更为嚣张,他表面上始终打着“舆论之仆”和“顺从民意”的幌子,实际上用种种手段驾驭报刊,钳制舆论,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他们的手段之一,是纵容封建复辟势力利用报刊宣扬尊孔复古,诋毁共和民主。手段之二,是创办御用报纸,充当喉舌。手段之三,是笼络、收买报纸和报人。与此同时,则是进一步以暴力压制、迫害反对他的报纸和报人。他一方面颁布一系列限制言论的法令,如重新恢复《大清报律》,颁布《出版法》等,使他的暴行合法化;一方面进行封报、捕人、行凶等血腥迫害和摧残。继“癸丑报灾”后,又有一批新出不久的反袁报纸,如天津的《新天津报》、《公民日报》,上海的《民国日报》、《中华新报》,湖南的《湖南通俗教育报》等,被查封或禁售。七、军阀专制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1916年下半年,反袁拥国运动胜利后不久,摄于强大的拥护共和的声威,北洋军阀不得不恢复《临时约法》,恢复国会,在对报刊言论出版自由的限制方面,各军阀或暂时有所收敛,或稍做开明姿态,新闻出版事业表上出现了一个较快发展的势头,1916年底,全国新老报刊达到289种。这短暂的复苏,不久就被1917年3月的张勋复辟和之后的段祺瑞专权全部扼杀,整个新闻出版事业仍处于被禁锢状态。这一时期,整个报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现象:1.报格的卑下。军阀、官僚政客津贴贿买报纸成风,不少报纸沦为军阀、官僚政客的喉舌。2.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报刊。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屡屡出现“有报无社”的“马路小报”,“有社无报”的“鬼报”。前者于出版前夕,在旅馆开一房间,胡乱对付一下,在马路边报摊上发行以赚钱;后者则是租一间房,挂一个报社招牌,拿张白纸,利用别的报馆印过的报版,换个报头,印几份,一份贴在报馆门首,一份送交警局备案,然后向津贴办报的军阀官僚要钱。3.以“鸳鸯蝴蝶派”为中心的报纸副刊、小报和期刊泛滥一时虽然报纸副刊上发表言情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前清,但公认的鸳鸯蝴蝶派的策源地是上海《民权报》的副刊。继《民权报》之后,成为鸳鸯蝴蝶派主要基地,还有《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以及其它一些报纸副刊。徐铸成曾回忆说:有些鸳鸯蝴蝶派小说,人物性格前后矛盾,完全是文字游戏,这样的副刊看过几次就不愿再看了。第二节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一、“报界奇才”黄远生黄远生(1885年-1915年),原名为基,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九江)人,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1903年、1904年接连中秀才、举人、进士。中进士后,获得“知县即任”资格,但他无意于仕途,经申请以进士资格赴日本学习法律。1909年学在回国,辛亥革命后,专门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主编过《少年中国》周刊和《庸言》月刊,担任过《申报》和《时报》驻京特约记者,并为《东方杂志》、《论衡》杂志、《东方日报》、《国民公报》、《亚细亚日报》撰写稿件,在短短四五年新闻记者生涯中,他以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超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一举成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擘,被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称为报界奇才。民国以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大多以撰写政论、时评而闻名,黄远生则以撰写新闻通讯见长。他的新闻通讯,有以下几个特点:1、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他的通讯,除少量报道社会新闻外,大多数量有关国家政治、财政、外交方面的报道。他常周旋于民国总统、内阁总理、各部总长、各政党要人之间,因而消息特灵通,能够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新闻和内幕的新闻。他写通讯的材料,大都是他亲自采访到的,在没有事实根据之前,决不“逞臆悬谈”。可以说他的通讯,是民初政治风云真实而详尽的记录。2.忧国忧民,痛下针砭。作为一个爱国的、正直的新闻记者,黄远生以他那如椽之笔,对袁世凯的黑暗统治和形形色色的官僚、政客痛加针砭。对于民初的政治,他认为“乃有黑幕而无明幕”。对当时最高统治者,他写道:“故政局之日趋于险恶者,非他人为之,乃袁总统自为之也。”他又说:“袁总统者,在世界历史上虽不失为中国怪杰之资格,而在吾民国史上终为亡国之罪魁。”对于官僚阶层,他形容他们“如盗、如丐、如流氓”,忧国忧民嫉世愤俗之情,溢于言表。3.须眉毕现,幽隐毕达。黄远生有深厚的文学根底,他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色,亦庄亦谐,妙笔成趣。4.通俗自然,不拘一格。黄远生提倡“从新文学入手”,“以浅近文艺,普通四周”,因此,他的通讯和文章虽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写成,读来却毫不费力。他写通讯不拘一格,有时将背景材料置于篇首,娓娓道来,有时以事件结果先作交待,逐渐展开,有时则纵横交错,波澜起伏。另外,他还开创了“新闻日记”这种体裁。黄远生的新闻思想:1.首先,他论述了舆论机关的使命。认为办报的目的是“主持正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使“百年之后,吾黄种犹有再兴之日”,为此,他谴责“辛亥以来,报馆之呼号而不平,或为大总统之私,或为政府这私,或为官僚之私、或为会党之私,或为豪强雄杰奸商著猾之私”的不良现象。2.其次,黄远生主张通讯、评论要植根于事实,反对空谈,反对强加于人.3.提出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修养,提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在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报纸正处于由以政论为主转变为了新闻为主的过渡时代,这种主张提出,无疑是有指导价值的。二、邵飘萍这一时期的办报活动邵飘萍(1886-1926),浙江金华人。他的新闻活动是从当业余通讯开始的。1911年武昌起义后不久,他结识了知名报人杭辛斋,协助其创办《汉民日报》并担任主笔,同时还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和《申报》通讯员,开始了职业报人的生涯。1913年初,杭辛斋被选为国会议员,邵飘萍主持了《汉民日报》笔政。二次革命失败不久,邵被反动当局构陷入狱,《汉民日报》被查封.出狱后,邵为躲避袁党势力的迫害,1914年春东渡日本,与人组织了一个通讯社,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受聘为《申报》、《时报》、《时事新报》撰写时事短评。同年8月去北京,创办了新闻编译社,这个通讯社,不受政治派别所左右,内容分只采和编译外电两部分,“每日总有一二条特殊稿件,颇得各界好评”,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国新闻史上,邵飘萍是第一个重视通讯社,并以通讯社为依托,成功地开展新闻采访和报道活动的著名记者。邵飘萍邵飘萍特别擅长于采访,常常能得到一些高质量的独家新闻,他的通讯,文思敏捷,生动流畅,引人入胜。1918年,邵飘萍在北京独立创办了大型日报《京报》,此后,他的新闻活动进入了一个更加活跃的阶段。阅读书目:方汉奇:《邵飘萍选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孙晓阳:《邵飘萍》,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三、其他崭露头角的记者这一时期,除黄、邵二人,享誉京城、久有盛名的记者,还有刘少少、徐凌霄、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1.刘少少(1870-1929),在当时的新闻界,有“怪杰”之称。政治上偏于保守,近俳优、逐虚名,曾因反对白话文受到鲁迅的讽刺。他的文章总是独辟旨趣,不与人同,“庄谐杂出,时杂倭语",为一些旧知识分子所欣赏。2.徐凌霄(1888-1961年),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江苏宜兴人,出身士大夫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起,继黄远生任上海《时报》驻京记者,所写的北京通信注意有关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的介绍,富于趣味又文笔美畅,受到读者欢迎,成为民初最著名的记者之一。1918年《京报》创刊,被聘为撰述,主编副刊及撰写剧评。由于他熟悉清代历史掌故,对京剧等中国传统戏曲颇有研究,所写剧评,探讨京剧艺术的历史和发展,多有创见。三十年起任天津《大公报》副刊主编,设立《凌霄随笔》、《凌霄汉阁随笔》等栏目,自撰文史方面的短文,成为历史掌故专家。3.林白水(1874-1926),福建侯官人,出身官吏家庭。1901年《杭州白话报》主笔,1902年参加中国教育会,倾向革命,参与创办《童子世界》和为《苏报》撰稿。1913年投靠袁世凯,1916年受段祺瑞资助,创办了《公言报》,成为安福系的喉舌,对国民党大加攻击。1921年,《公言报》被直系军阀捣毁后,由安福系资助,又创办了《新社会日报》(不久更名《社会日报》),政治上反对共产党、反对南方革命政府。1926年8月6日,因所著时评激怒奉系军阀张家昌,被枪杀。林白水长期周旋于官僚政客之中,熟知他们的底细,他的新闻和评论,夹叙夹议,挥洒自如,尖刻辛辣,每好“议论个人长短,或揭人隐事”,使一些官僚政客声名扫地,十分狼狈。他的文字通俗浅显,娓娓道来,颇能吸引读者。林白水4.胡政之(1889-1949)名霖,字政之,四川成都人,出身旧官僚家庭。1907年自费赴日留学,1912年任上海《大共和日报》日文翻译,继任该报编辑、主笔,1915年被该报派往北京,任驻京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注意,1916年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天津《大公报》后,被聘为经理兼总编辑,仍参加采访活动。1918年欧战结束后赴欧采访,是巴黎和会中唯一的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1926年后,担任新记《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成为知名报人。胡政之5.张季鸾(1888-1941),陕西榆林人,出身没落官僚地主家庭,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因文笔出众,任陕西革命留日学生刊物《夏声》编辑。1910年协助于右任编辑《民立报》。1913年受命上北京出版《民立报》,兼任上海《民立报》驻京记者。袁世凯、段祺瑞执政时期曾两次入狱,在辛亥革命前夕和民国初年这一段时期,在新闻界崭露头角,他以“一苇”的笔名为《新闻报》撰写的北京通信很受读者欢迎,但他真正在中国新闻界享有盛名,是在1926年他担任新记《大公报》的总编以后。张季鸾第三节民初新闻业务的发展一、民初新闻业务的发展和变化1.政论的衰退与新闻报道的发展民国初年尤其是二次革命后,政论在报纸上占的篇幅逐渐减少,主要原因:一是袁世凯、段祺瑞等封建军阀禁锢言论,多数报纸怕惹祸,开始少发或干脆不发政论;二是由于民国元二年各政党报纸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受拉构件的配筋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课件
- 四危险源设备吊装课件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84课件
- 《GB 17681-1999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华文化课件背景
- 校园食堂承包合同书
- 《房地产基础》课件 情境三 教你选对产品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新闻纷争处置方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2月七校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拍卖行业区块链技术与艺术品鉴定方案
- 中学升学策略讲座模板
- 公对公劳务合同范例
-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用语1-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中小学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的区域调研与思考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和差倍问题专项训练
- 挂靠装饰公司合同模板
- 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评分标准(2023版)
- 鼻肠管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