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寒假培优练:平抛运动(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寒假培优练:平抛运动(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寒假培优练:平抛运动(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寒假培优练:平抛运动(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寒假培优练:平抛运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假作业13平抛运动

■内容早知道

«•第一层巩固提升练(7大题型)

题型1平抛运动的规律

题型2速度偏转角与位移偏转角

题型3速度反向延长线的特点

题型4平抛运动中追及相遇问题

题型5斜面上的平抛运动

题型6曲面结合的平抛运动

题型7类平抛运动

*第二层能力提升练

第三层拓展突破练

--------CH1HB-©-©--------

题型一平抛运动的规律

i★积累与运用

;公式:水平速度匕=%

|竖直速度%=g/

:合速度V=3+V;

!水平位移$=%,

।竖直位移〃=gg/2

j合位移d=Js2+h2

Ir=£=、户(时间是联系竖直和水平分运动的桥梁)。

jvNg

1.(23-24高一下•青海・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取水时,发现水平细水管到水平地面的高度恰好为水桶高

的两倍。在地面上平移水桶,水恰好从桶口中心无阻挡地落到桶底边沿/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g,则水从细水管出水口到桶口中心的时间与从桶口中心落到/点的时间之比为()

1

细水管

A.1:1B.(V2+l):lC.1:V2D.V2:1

【答案】B

【详解】设桶高九则水平细水管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2〃,根据

2"=浮1

可得水平细水管到水平地面的时间为

水平细水管到桶口的高度为h,则根据

解得

VS

则水从细水管出水口到桶口中心的时间与从桶口中心落到/点的时间之比为

t2V272+1

2—V21

故选Bo

2.(23-24高一下•湖南株洲上期末)“套圈圈”是小孩喜爱的一种游戏,游戏规则是:游戏者站在界线外从手

中水平抛出一个圆形圈圈,落下后套中前方的物体,所套即所得。如图所示,小孩保持直立并抛出圈圈

套取了前方一物体,若小孩还想套取后方的另一物体,忽略圆形圈圈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则以

下方法一定不可行的是()

A.小孩退后一步保持直立,以较小的速度抛出圈圈

B.小孩站在同样的位置并踮起脚尖,以较大的速度抛出圈圈

C.小孩站在同样的位置并踮起脚尖,以较小的速度抛出圈圈

2

D.小孩站在同样的位置保持直立,以较大的速度抛出圈圈

【答案】A

【详解】圈圈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由

,12

h=2gt

可知做平抛运动的圈圈飞行时间由高度决定,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为

x=vt

A.小孩退后一步,以更小的速度抛出圈圈,相当于把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向后平移,落点会更近,故

A错误;

BC.小孩踮起脚尖抛出圈圈,圈圈在空中飞行时间更长,以相同的速度或者更小的速度抛出都有可能抛

出更远,故BC正确;

D.小孩踮起保持直立抛出圈圈,圈圈在空中飞行时间不变,水平速度更大,可以飞行的更远,故D正

确。

本题选择错误选项;

故选Ao

3.(24-25高三上•福建福州•开学考试)如图甲,投壶是古代“六艺”之一。如图乙,A、B两位投者在同一高

度的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支完全相同的箭,箭都插入壶中。忽略空气阻力、箭长、壶口大小

等因素的影响,则两支箭()

A.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B.射出时的初速度相同

C.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不同D.插入壶中瞬间竖直分速度不同

【答案】A

【详解】A.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12

h=-gt

解得

所以两支箭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故A正确;

3

B.水平方向有

x=vGt

由于水平位移不同,则水平初速度不同,故B错误;

C.平抛运动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可知

弓=gt

则插入壶中瞬间竖直分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Ao

4.(23-24高一下•辽宁・期末)如图所示,竖直固定靶上端为。点,线段"NO垂直于靶面,N位于M、O

两点的中点。某同学在练习飞镖时,第一次从M点水平抛出的飞镖,击中。点正下方的P点,OP=L;

第二次从N点水平抛出的飞镖,击中。点正下方的。点,尸。=3/。若飞镖在M点的初速度为打飞镖

在N点的初速度为()

M.------N-----.---------o--

L'

子尸

3L

【答案】A

【详解】设MO=x,第一次从河点水平抛出的飞镖,击中。点正下方的P点,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19

L=—gt1,x=vtx

第二次从N点水平抛出的飞镖,击中。点正下方的0点,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4£=5卬;,~X=V,t2

联立可得飞镖在N点的初速度为

,1

v=­V

4

故选Ao

题型二速度偏转角与位移偏转角

4

★积累与运用

1.偏转角:tan6>=—=—

%%%

2..若已知平抛物体的位移和水平方向的夹角a及偏转角a则有

tan。=2tancZotana=—=0t=-^~=—tan®

s2s2s/12v02

5.(2025・浙江•一模)打水漂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其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是石块入水速度与水面的夹角。

小明某次打水漂时,将一小石块从离水高度45cm的地方水平抛出,石块首次入水速度与水面的夹角等

于37。,结果打水漂失败。为提高成功率,小明降低抛出点以同一速度平抛石块,这次石块首次入水速

度与水面的夹角等于26.5。,打水漂成功。抛出点下移的距离为(不计空气阻力,tan26.5。合060)()

A.20cmB.25cmC.30cmD.35cm

【答案】B

【详解】打水漂过程中石块做平抛运动,第一次打水漂,4=45cm,在竖直方向有

%=2ghi

解得

vyi=3m/s

根据速度夹角关系有

tan37。=①

%

解得

v0=4m/s

第二次打水漂,设石块刚落到水面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2,根据速度夹角关系有

tan26.5°=-^-

%

解得

vy2=2m/s

设此过程竖直方向的高度为〃2,则有

5

Vc

hj=J-=0.2m=20cm

2g

故抛出点下移的距离为

A〃=%-力,=25cm

故选Bo

6.(23-24高一下•辽宁・期末)“打水漂”是人类古老的游戏之一,游戏者运用手腕的力量把石片扔出,使得

石片在水面上弹跳数次。某次游戏者打水漂时将石片以某初速度水平扔出,不计空气阻力。对于石片从

被扔出到首次落到水面上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片被抛出的速度越大,在空中的运动时间越长

B.石片落到水面时速度方向可能与水面平行

C.从同一高度抛出的石片速度越大,石片落到水面时速度方向与水面的夹角越小

D.石片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与被抛出的速度大小无关

【答案】C

【详解】A.由抛体运动规律知

,12

h=~gt

解得

高度决定物体下落时间,A错误;

B.石片在空中做抛体运动,竖直方向分速度不为零,故石片落到水面时速度方向不可能与水面平行,B

错误;

C.由抛体运动规律知,石片落到水面时速度方向与水面的夹角为。,则

tan0=—

从同一高度抛出的石片速度越大,则匕越大,夹角越小,C正确;

D.由抛体运动规律知,石片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石片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与抛出的速度有关,D错误;

故选C。

7.(23-24高一上•江苏连云港•期末)如图所示,小明从同一高度将相同的A、B两个篮球先后抛出,篮球

恰好都能垂直打在篮板上的尸点。已知篮球A、B抛出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为,运动时间分

别为人、片,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B,不计空气阻力。则()

6

【答案】D

【详解】将两篮球的运动过程的逆过程看做是平抛运动,则因为竖直高度相同,根据

可知竖直速度相同

V<%

根据

f2h

可知时间相同

根据

X

%=7

则因A的水平位移小,则水平速度较小,即

V0A<%B

根据

tan3=—

%

可知

故选Do

(多选)8.(23-24高一下•陕西西安•期末)飞镖比赛中,某选手先后将三支飞镖〃、b、由同一位置水

平投出,三支飞镖插在竖直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飞镖。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

B.飞镖。投出的初速度最大

C.三支飞镖镖身的延长线交于同一点

D.飞镖6插在靶上的位置一定在飞镖a、c插在靶上的位置的正中间

【答案】BC

【详解】A.根据

可知,飞镖。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飞镖c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选项A错误;

B.根据

X

%=7

可知,飞镖C投出的初速度最大,选项B正确;

C.三支飞镖镖身的方向是速度的方向,其延长线应该经过水平位移的中点,则应该交于同一点,选项

c正确;

D.飞镖6插在靶上的位置不一定在飞镖a、c插在靶上的位置的正中间,选项D错误。

故选BCo

题型三速度反向延长线的特点

i★积累与运用

I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9.(23-24高三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开学考试)某实验小学运动会上推出一种亲子投掷游戏,大人和小

孩站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各投出一支箭,箭均插入地面上规定的点则获胜。某次比赛中,大人投出

的甲箭,箭尖插入地面上的尸点时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53。;小孩投出的乙箭,箭尖插入地面上的尸点

时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7。,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箭长等因素的影响,已知sin370=0.6,

sin53°=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A.甲、乙两箭投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6:9B.甲、乙两箭投出点到地面的高度之比为16:9

C.甲、乙两箭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6:9D.甲、乙两箭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6:9

【答案】B

【详解】B.由题图可知,甲、乙两箭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相等,设为/,由落地前瞬间速度的反向延长

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有

八h2h

tan(J——z~——

iI

2

可得甲、乙两箭投出点到地面的高度之比

幅也=tan53°:tan37°=16:9

故B正确;

C.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有

,12

h=2gt

可得甲、乙两箭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t甲:/乙=J%=4:3

故C错误;

A.由

V。甲标=%乙’乙

可得甲、乙两箭投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甲:%乙='乙:'甲=3:4

故A错误;

D.箭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cos。

甲、乙两箭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V.V=%甲•%-=]:1

甲•乙cos53°.cos37°

故D错误。

9

故选Bo

10.(21-22高一下•山西晋中•阶段练习)如图所示,NB为半圆环4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的最低点,一

个小球从A点以某速度水平抛出,一段时间后与半圆环相碰,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初速度越大,该过程小球的动能的增量越大

B.要使该过程小球的动能增量最大,小球应该落在C点

C.选取合适的初速度,可使小球与半圆环相碰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过半圆环的圆心

D.发现有两次抛出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变化量相同,则这两次抛出的初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B

【详解】B.小球抛出后只受重力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h=

要使该过程小球的动能增量最大,则重力做功最大,小球下落高度最大,故小球应落在C点,B正确;

A.小球初速度越大,小球落到半圆环上的点离A点的水平距离越大,但下落高度不一定越大,重力做

功不一定越大,故小球的动能的增量不一定越大,A错误;

C.应用平抛运动的推论可知,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而该过程中水平位移小于半圆

环直径,则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不可能过半圆环的圆心,c错误;

D.当重力势能变化量相同时,根据

mgh=-AEp

可知,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若两次位置关于最低点C左右对称,两次的水平位移不同,水平初速度

不同,D错误;

故选Bo

题型四平抛运动中追及相遇问题

11.(23-24高三上•江苏•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M点的正上方〃高度处,将小球£以速度大小为

v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地面上N点处将小球8以速度大小为v竖直向上抛出。在S球上升到最高点

时恰与耳球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M$2AN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10

A.两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同

B.相遇时小球S/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

C.两球的相遇点在N点上方g处

D.M、N间的距离为2〃

【答案】A

【详解】A.两球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则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相同,故A正确;

B.两球相遇时间为

V

t=—

g

对于小球S有

tan0==1

v

相遇时小球Si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故B错误;

C.相遇时,小球S/竖直方向的分位移大小为

,1,v2

瓦=~g^=—

22g

小球S2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VV2

小——t---

22g

可知相遇时两球竖直方向的分位移大小相等,则相遇点在N点上方4处,故C错误;

2

D.M、N间的距离为

v2

x=vt=——

g

jV2V2

n=2o---=——

2gg

则有

x=h

故D错误。

故选Ao

12.(24-25高三上・重庆・期中)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位于等高的。两点的两个小球相向做平抛运动,

二者恰好在W点相遇。已知尸构成三角形,其边长关系为尸。=4£、QM=PM=45L,则()

11

Pr---------十Q

\/

、/

M

A.两个小球不一定同时抛出

B.两个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不相同

C.两个小球相遇时速度相同

D.两个小球相遇时速度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答案】D

【详解】A.两小球下落高度

A=J(V5Z)2-(2Z)2=L

在平抛运动中,下落高度,则

£=gg产

解得下落时间

2L

Vs

因为两个小球下落高度相等,则下落时间相等,二者可以相遇,则一定是同时抛出的,故A错误;

B.因为NPM0构成等腰三角形,尸、。两点处到M点的水平距离相等,均为23时间相等,则初速

度大小

%=牛=7^

也相等,故B错误;

CD.两小球相遇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符合

2g

解得

Vy=y/2gL

可知水平方向初速度

即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尸处平抛的小球到相遇时速度为右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45。,。处平抛

的小球到相遇时速度为左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45。,则两个小球相遇时速度方向是相互垂直的,速度大

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24・25高三上•辽宁大连•期中)在一次学农活动中,农忙之余师生利用自制的沙包进行放松活动,教师

12

和学生分别在/、2两点分别以速度片和匕水平抛出沙包,两沙包在空中的C点相遇,忽略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教师和学生同时抛出沙包

B.两沙包到C点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定不相等

C.若已知/和。、3和C的高度差"/C和"BC,可求出/、3两点的距离

D.若教师远离学生几步,则需要与学生同时扔出沙包,两沙包才能相遇

【答案】C

【详解】AD.根据,=栏可知,教师抛出的沙包到达。点的时间较长,可知教师应先抛出沙包才能与

学生抛出的沙包在C点相遇,若教师远离学生几步,竖直高度并未发生变化,故仍需要教师先抛出沙

包,故选项AD错误;

B.两沙包到C点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满足

tana=

则若满足

时两沙包到C点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选项B错误;

C.已知高度差8/C和“BC,则教师抛出的沙包满足

〃12

HAC=清彳

XAC=Vltl

学生抛出的沙包满足

u1,2

HBC

XBC^V2t2

故可由

13

,AB=\(尤BC+XAC)+(HK-HBC)

求解/、8两点的距离,故C正确。

故选C。

(多选)14.(23-24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如图所示,蹲在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

水平瞄准它,就在子弹出枪口时,开始逃跑,松鼠可能的逃跑方式有下列四种。在这四种逃跑方式中,

松鼠不能逃脱厄运而被击中的是(设树枝足够高,忽略空气阻力)()

A.自由落下B.背着枪口,沿NC方向水平跳离树枝

C.竖直下跳D.竖直上跳

【答案】AB

【详解】AB.子弹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若松鼠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松鼠和子弹在竖直方

向上的运动是一样的,它们始终在一个高度上,所以松鼠一定会被击中,背着枪口,沿NC方向水平跳

离树枝这种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也是自由落体运动,松鼠同样会被击中,不能逃脱厄运,故AB符合题意

要求;

CD.竖直下跳和竖直上跳时,在竖直方向上和子弹的运动过程不一样,松鼠能逃过厄运不被击中,故

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o

题型五斜面上的平抛运动

i★积累与运用

I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是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抛出,落到斜面上;

|二是从空中某一位置抛出,落到斜面上.

|解决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分解.若知道末速度方向,则分解末速度;若知道位移方向,则分解位移.

15.(24-25高二上•浙江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斜面末端与水平地面相连,在斜面上距水平面

高/?=5.0m的尸处将一小球(可看成质点)以v=6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抛出

后第一次落在接触面(斜面或者地面)上的时间为()

14

V

Pp

h

45°

A.0.8sB.1.0sC.1.6sD.2.0s

【答案】B

【详解】如果落在斜面上

12

2gt

tan45。=/一

vt

解得

t=1.2s

因为

12,

-gt>h

所以落在水平面上,则

〃=严

解得

,'=L0s

故选Bo

16.(23-24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地球和月球上各有一个足够长、倾角均为。的山坡,可视为如图所示的

斜面。若分别从两个山坡上以相同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到山坡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

的夹角分别记为名、«2(图中未画出)。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是月球表面的6倍,不计阻力及

星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a2

B.%与%大小无确定关系

C.两次平抛,小球均做匀变速运动

D.两次平抛,经过相同的时间,在月球上小球速度的变化量是地球上的6倍

【答案】C

【详解】AB.因为两个小球在相同大小的速度vo水平抛出,且都落到倾角为J的斜面,因此两个小球

15

的位移角是相同的都为仇根据平抛的角度推论可知,速度角正切值是位移角正切值的两倍,因此两个

球落地时的速度角也相等,因此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也相等,即

%=a2

故AB错误;

C.两次平抛小球均只受重力,加速度恒定,故小球均做匀变速运动,故C正确;

D.根据

Av=gAt

可得两次平抛,经过相同的时间,在月球上小球速度的变化量与地球上小球速度的变化量比值为

△v月=g月=1

△v地g地6

故D错误。

故选C。

17.(23-24高二下•浙江杭州•期中)在某次演习中,轰炸机沿水平方向投放了一枚炸弹,炸弹正好垂直击中

山坡上的目标,山坡的倾角。=30。,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炸弹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水平方向

通过的距离的比值为()

O~~

236

【答案】A

【详解】由题知,炸弹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炸弹正好垂直击中山坡。设此时炸弹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

为乃水平方向通过距离为x,则由平抛运动推论有此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水平位移的中点,

可得

X

tan0=—

y

故得

.二1二也

x2tan02

故选Ao

18.(23-24高一下•河北保定•阶段练习)一阶梯如图所示(有很多级台阶,图中只画出了一部分),每级台

16

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0.4m,一小球(视为质点)以大小为5m/s的速度水平飞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第一次将落在第〃级台阶上,则〃为()

_Q-^V

1

2

3

4____

A.10B.11C.12D.13

【答案】D

【详解】如图

设小球落到斜线上的时间t,水平方向

X=VQt

竖直方向

12

y=-gt

x0.4

一=—=1

y0.4

解得

t=\.0s

相应的水平距离

x=v0^=5xl.0m=5.0m

台阶数

5.0…

n=---=12.5

0.4

知小球第一次将落在第13级台阶上。

故选D。

题型六曲面结合的平抛运动

19.(24-25高二上•安徽•开学考试)在水平路面上骑摩托车的人,遇到一个壕沟,其尺寸如图所示。摩托车

17

后轮离开地面后失去动力,之后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摩托车后轮落到壕沟对面才算安全。不计空

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在空中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相同

2h

B.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则其所用时间为

g

C.摩托车能安全越过壕沟的最小初速度为X

D.若摩托车越不过壕沟,则初速度越小其在空中的运动时间越短

【答案】B

【详解】A.摩托车在空中做平抛运动,加速度不变,由

Av=gbt

可知,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故A错误;

B.摩托车越过壕沟的过程,竖直方向有

,12

h=2gt~

可得

2h

故B正确;

C.摩托车能安全越过壕沟的最小初速度%满足

x=vot

求得

故C错误;

D.摩托车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由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决定,若摩托车越不过壕沟,其落点如果在壕沟最

深处的右侧,则初速度越小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落点如果在壕沟最深处的左侧,则初速度越小在

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故D错误。

故选Bo

20.(23-24高一下•贵州遵义・开学考试)挂完窗帘,小明的初中同学在寝室一楼叫他,原来是让小明把几本

18

书拿给她,小明寝室在五楼,小明不想下楼,则从窗户。点抛出的三本书(视为理想平抛运动),做平

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本书做平拖运动的初速度VA、VB、%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

间〃、七、L的关系分别是()

A.VA>VB>%,'A>'B>'c

C."A<"B<v<z,〃>书>LD.以>%>%,'A<‘B<'C

【答案】c

【详解】三本书都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取一个相同的高度,此时物体的下降的时

间相同,如图所示

O—

x=vot

知水平位移大的物体的初速度较大,得

VA<%<VC

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12

h=2gt~

知物体下降的高度决定物体运动的时间,得

‘A>'B>'C

故选C。

21.(22-23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固定的半圆形竖直轨道,为水平直径,。为圆心,

同时从/点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初速度分别为h、匕分别落在C、。两点。并且C、

。两点等高,。。、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建抽30。=0.5)。贝!!()

A.Vj:v2=1:3

B.甲、乙两球下落到轨道上的速度变化量不相同

19

C.若一球以2匕的初速度从/点水平抛出,可打在。点的正下方

D.若调整乙的速度大小,乙可能沿半径方向垂直打在半圆形竖直轨道上

【答案】A

【详解】A.根据介=;卬2可知,甲、乙两球下落时间相等,设圆形轨道的半径为七则/、C的水平

位移为

X7=7?-7?sin3O0=O.5R,X2=7?+7?sin30°=l.57?

X2=3x1

X

根据v=—可知

t

匕:=1:3

故A正确;

B.甲、乙两球下落到轨道上的速度变化量

Av=gt

因为时间相同,所以速度变化量相同,故B错误;

C.若一球以2匕的初速度从/点水平抛出,打在8连线对应的O点正下方,但现在是圆弧,所以不

可能打到。点正下方,故C错误;

D.因为速度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中点,所以调整乙的速度大小,乙也不可能沿半径方向垂直打在半

圆形竖直轨道上,故D错误。

故选Ao

题型七类平抛运动

i★积累与运用

I受力特点: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且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

|运动特点:在初速度V0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合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ia=—^~

\m

I处理方法: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即沿合力方向)的

I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且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22.(2024•甘肃兰州•一模)海水因密度不同会造成“水下断崖”现象,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

域,浮力顿减,如同疾驶的汽车掉下悬崖,专业上称之为“掉深”。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636M型常规潜

艇372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遭遇到海底断崖“掉深”后还能成功自救脱险的潜艇,创造了世界潜艇发

展史上的奇迹。设某一潜艇正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航行,f=0时刻潜艇“掉深”,水平方向的

20

x-f图象和竖直方向的v-f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水的阻力,对潜艇“掉深”后的运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10s末潜艇的速度约为21m/s

C.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200m

D.先超重后失重

【答案】B

【详解】A.根据潜艇水平方向的XT图像和竖直方向的3图像分析知“掉深”后,潜艇水平方向做匀速

运动,竖直方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潜艇做曲线运动,故A错误;

B.10s末潜艇水平方向的速度为

150,,,

v=----m/s=5m/s

“30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vy=20in/s

故10s末潜艇的速度约为

v=Qv:+v;=SA/FZITI/S«21m/s

故B正确;

C.竖直速度减为零时,潜艇竖直向下的位移最大,根据3图像所围的面积等于位移,由竖直方向的

v-t图像知

y=—x30x20m=300m

2

故C错误;

D.潜艇的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故先失重后超重,故D错误。

故选B。

23.(23-24高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