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Thetitle"OrchardCultivationandPestControlTechnicalPlanandOperationGuidance"pertainstoacomprehensiveguideaimedatfarmersandagriculturalprofessionals.Itoutlinesbestpracticesforcultivatingfruittrees,includingplanting,pruning,andfertilizationtechniques.Additionally,itdelvesintoeffectivepestanddiseasemanagementstrategies,ensuringthehealthandproductivityoforchards.Thistechnicalplanisparticularlyvaluableinregionswherefruittreecultivationisprevalent,suchasinfruit-producingcountriesorareaswithsuitableclimatesfororchards.Itservesasareferenceforbothnoviceandexperiencedfarmers,helpingthemoptimizetheirorchardmanagementpractices.Therequirementsforfollowingthistechnicalplanandoperationguidanceincludeathoroughunderstandingoffruittreecultivationtechniques,regularmonitoringoforchardhealth,andpromptimplementationofpestcontrolmeasures.Farmersareexpectedtoadheretotheoutlinedstepsandguidelinestomaintaintheproductivityandsustainabilityoftheirorchards.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树种选择与栽培地规划1.1树种选择标准果树栽培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树种的选择。在选择树种时,应遵循以下标准:(1)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树种,保证其在该地区能够良好生长。(2)抗逆性: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树种,包括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特性,以提高果树栽培的稳定性。(3)经济效益:考虑树种的经济价值,选择具有较高市场前景和收益的树种,以满足市场需求。(4)生态效益:选择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的树种,如固氮、改土、绿化等作用。(5)观赏价值:根据栽培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以提升环境美观度。1.2栽培地环境要求为了保证果树生长的顺利进行,栽培地的环境要求如下:(1)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果树生长的气候区域,保证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满足果树生长需求。(2)地形地貌:选择地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区,避免低洼积水,以免影响果树生长。(3)土壤条件:选择肥沃、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土壤,保证果树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养分。(4)水源:保证栽培地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果树灌溉需求。(5)生态环境: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避免污染源,保证果树生长的生态环境。1.3土壤改良与施肥为了提高果树栽培地的土壤质量,需要进行以下措施:(1)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质地、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良,如施用有机肥、石灰等。(2)施肥:根据果树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保证果树生长所需养分。(3)施肥技术:掌握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等,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4)施肥制度:建立科学的施肥制度,保证果树在不同生长阶段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第二章栽植技术2.1栽植前准备2.1.1地块选择在选择果树栽植地块时,应充分考虑土壤类型、排水条件、光照条件等因素。所选地块应具备以下条件: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通风条件良好;土壤pH值在6.07.5之间,适宜果树生长。2.1.2土壤改良针对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块,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具体措施如下:深耕土地,增加土壤孔隙度;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调整土壤pH值,使之符合果树生长要求。2.1.3种苗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果树苗木。苗木要求如下: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枝条粗壮,叶片浓绿;树干光滑,无损伤。2.2栽植方法2.2.1栽植时间果树栽植时间宜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苗木生长。2.2.2栽植深度栽植深度应根据树种的根系特点来确定。一般而言,栽植深度以树干埋入土中35cm为宜。2.2.3栽植方式果树栽植方式有单行栽植和行列栽植两种。单行栽植适用于地形较为复杂、土地利用率较高的地块;行列栽植则适用于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的大面积地块。2.2.4栽植距离栽植距离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土地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而言,果树栽植距离为35m。2.3栽植后管理2.3.1浇水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季节,应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以促进苗木生长。2.3.2施肥根据果树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施肥原则为:少量多次,适时施用。2.3.3修剪果树修剪包括整形修剪和疏枝修剪。整形修剪旨在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疏枝修剪则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果实品质提高。2.3.4病虫害防治栽植后,应定期检查果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2.3.5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减少病虫害发生。2.3.6果园管理加强果园管理,保证果树生长环境适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果园清洁,及时清除病残枝叶;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防止水涝;加强树体支撑,防止倒伏;做好防寒、防冻措施,保证果树安全过冬。第三章果园管理3.1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果园管理中的环节,直接影响果树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以下是水分管理的关键要点:3.1.1水分需求分析根据果树的种类、品种、树龄、生长周期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对果树的水分需求进行准确评估。保证水分供应与果树生长需求相匹配。3.1.2灌水方法(1)滴灌: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能精确控制水分供应,降低土壤盐分积累,提高水分利用率。(2)喷灌:喷灌适用于大面积果园,能均匀喷洒水分,但水分利用率相对较低。(3)沟灌:沟灌适用于地形较陡峭的果园,能有效降低土壤侵蚀。3.1.3灌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湿度及果树生长状况,合理确定灌水时间。一般而言,生长初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是果树需水关键期。3.2土壤管理土壤管理对于提高果园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土壤管理的关键要点:3.2.1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质地、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3.2.2土壤耕作(1)深翻:每年进行一次深翻,以打破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2)浅耕:生长季节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3.2.3土壤覆盖采用地膜、作物秸秆等材料进行土壤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温度。3.3养分管理养分管理是保证果树生长所需营养供应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养分管理的关键要点:3.3.1养分需求分析根据果树的种类、品种、树龄、生长周期等因素,确定果树对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3.3.2施肥方法(1)基肥:在果实采收后至翌年春季,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2)追肥:根据果树生长需求,适时施用氮、磷、钾等化肥。3.3.3施肥时间生长初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是果树需肥关键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施肥时间。3.4树体管理树体管理是保证果树健康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以下是树体管理的关键要点:3.4.1树形选择根据果树的种类、品种、生长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树形,如自然开心形、主干形等。3.4.2修剪(1)冬季修剪:剪除病弱枝、交叉枝、徒长枝,调整树体结构。(2)夏季修剪:疏除过密枝、细弱枝,促进果实成熟。3.4.3病虫害防治及时监测果园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保证果树健康生长。3.4.4果实管理合理留果,提高果实品质。适时采摘,避免果实过熟或未熟。第四章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4.1病害防治病害防治是果树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果树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等。以下是病害防治的基本措施:4.1.1病害诊断果树病害的诊断应结合症状表现、病原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首先要观察病状,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然后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如显微镜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确定病原种类。4.1.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2)化学防治:根据病害种类和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进行,以提高防治效果。(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生物资源进行病害防治,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4.2虫害防治果树虫害主要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钻蛀性害虫等。以下是虫害防治的基本措施:4.2.1虫害诊断虫害诊断应依据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危害症状进行。首先要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然后通过调查果园害虫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确定防治对象。4.2.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规划果园,避免连作;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虫能力;清除果园杂草,减少害虫滋生场所。(2)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等物理手段诱杀害虫;设置防虫网、粘虫板等阻隔害虫侵入。(3)化学防治:根据害虫种类和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应在害虫发生初期进行,以提高防治效果。(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虫害防治,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4.3综合防治策略果树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结合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4.3.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应注重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展。4.3.2优化防治技术不断研究和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如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减少农药对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4.3.3生态调控通过调整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树体抗病虫害能力。如合理施肥、灌水,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4.3.4信息监测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4.3.5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如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第五章病害识别与防治5.1常见病害识别5.1.1果树炭疽病果树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病害,其病原体为真菌。该病害主要侵害果树的果实、叶片及枝条。果实受害时,初期出现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渗出粘液,严重时导致果实腐烂。5.1.2果树轮纹病果树轮纹病又称果树黑星病,病原体为真菌。该病害主要侵害果树的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病斑,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5.1.3果树白粉病果树白粉病病原体为真菌。该病害主要侵害果树的叶片和嫩枝。受害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导致叶片枯萎。5.2病害防治方法5.2.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排水降湿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增强果树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5.2.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降低病原体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拮抗微生物等生物因子进行防治。5.2.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害。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施用农药,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5.3病害防治药物使用5.3.1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主要作用是防止病原体侵入植物体。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有代森锌、代森锰锌等。5.3.2治疗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主要作用是杀死已侵入植物体的病原体。常用的治疗性杀菌剂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5.3.3复合型杀菌剂复合型杀菌剂兼具保护性和治疗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常用的复合型杀菌剂有丙森锌·戊唑醇、甲霜灵·锰锌等。在使用病害防治药物时,应根据病害种类、发生程度、农药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浓度。同时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六章虫害识别与防治6.1常见虫害识别6.1.1果树主要害虫种类果树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害虫种类繁多,主要包括:(1)蚜虫:体型微小,呈绿色或黄色,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卷曲、枯萎。(2)红蜘蛛:体型微小,红色或橙红色,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使叶片出现黄斑、脱落。(3)螨类:体型微小,白色或黄色,危害果实和叶片,导致果实变形、叶片枯萎。(4)桃小食心虫:体型较小,呈红色或橙色,以果实为食,造成果实内部空洞。(5)梨小食心虫:体型较小,呈绿色或黄色,以果实为食,导致果实内部空洞。(6)桃蛀螟:体型较大,呈绿色或黄色,以果实为食,造成果实内部空洞。6.1.2虫害识别方法(1)观察果实、叶片和枝条,发觉异常症状,如叶片卷曲、黄斑、果实内部空洞等。(2)检查果实和叶片,发觉害虫排泄物、蜕皮等痕迹。(3)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害虫的形态特征,以便准确识别。6.2虫害防治方法6.2.1农业防治(1)清洁田园: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枯枝败叶,减少害虫的滋生场所。(2)合理施肥:保证果树养分均衡,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3)适时修剪:剪除病虫害严重的枝条,减少害虫越冬场所。6.2.2物理防治(1)设置诱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集害虫并进行捕杀。(2)使用粘虫板:在果树附近设置粘虫板,诱集害虫并将其粘附。(3)挂网防护:在果树周围设置防护网,防止害虫侵入。6.2.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引入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数量。(2)释放昆虫激素:通过释放昆虫激素,干扰害虫的正常生长和繁殖。6.3虫害防治药物使用6.3.1药物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害虫,选择合适的防治药物。常用的防治药物有:(1)拟除虫菊酯类:对害虫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如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2)有机磷类:具有内吸、触杀和熏蒸作用,如敌敌畏、马拉硫磷等。(3)氨基酸类:具有触杀作用,如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等。6.3.2使用方法(1)喷雾:将防治药物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果树叶片和果实表面。(2)涂抹:将防治药物涂抹在果树主干或枝条上,防止害虫侵入。(3)土壤处理:将防治药物施入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6.3.3注意事项(1)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合理选择防治时期。(2)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防治药物,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3)注意药物的使用浓度和剂量,避免对果树和环境造成污染。第七章生物防治技术7.1生物防治原理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生物种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物间的竞争、捕食、寄生等作用,对果树病虫害进行控制和防治的一种方法。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对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强、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已成为果树栽培中重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生物防治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生物防治利用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如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对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产生抑制作用。(2)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通过引入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捕食性生物,对果树病虫害进行直接捕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3)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利用寄生性生物对病虫害进行寄生,破坏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目的。7.2天敌昆虫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合理利用天敌昆虫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1)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这些天敌昆虫可以捕食果树上的害虫,降低害虫的数量。(2)寄生性天敌昆虫:如赤眼蜂、丽蚜小蜂等,这些天敌昆虫可以寄生在果树害虫体内,破坏害虫的生长和繁殖。为了充分发挥天敌昆虫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天敌昆虫种类,保证其与果树病虫害的匹配性。(2)及时释放天敌昆虫,保证其在果树病虫害发生初期发挥重要作用。(3)保护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避免使用对天敌昆虫有害的农药。7.3生物农药应用生物农药是一种以生物活性物质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合理应用生物农药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1)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这些微生物农药可以通过寄生、竞争等方式抑制病虫害的发生。(2)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鱼藤酮等,这些植物源农药具有天然、环保等特点,可以有效防治果树病虫害。(3)动物源农药:如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等,这些动物源农药可以通过干扰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达到防治目的。为提高生物农药的应用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生物农药种类,保证其与果树病虫害的匹配性。(2)掌握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保证其在防治过程中的有效性。(3)加强生物农药的田间试验,不断优化防治方案。第八章农药安全使用8.1农药分类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农作物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化学合成物、生物制剂或其他物质。根据其作用方式和用途,农药可分为以下几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化学合成物或生物制剂。(2)杀菌剂: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化学合成物或生物制剂。(3)除草剂:用于防治农作物杂草的化学合成物或生物制剂。(4)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化学合成物或生物制剂。(5)杀鼠剂:用于防治农作物害鼠的化学合成物或生物制剂。(6)其他农药:如驱鸟剂、抗蒸腾剂等。8.2农药使用原则为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以下原则应予以遵循:(1)针对性: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需求,选择合适的农药。(2)适时性: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使用农药,以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3)适量性: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合理确定用药量,避免过量使用。(4)交替使用:为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5)环境保护:使用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6)安全间隔期: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8.3农药安全使用方法为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以下方法应予以遵循:(1)正确选择农药:根据病虫害种类、防治需求和农药功能,选择合适的农药。(2)科学配制农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准确计算用药量,合理配制农药。(3)均匀喷雾:使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保证农药覆盖农作物表面。(4)遵守施药操作规程: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时间和次数。(5)加强个人防护:施药时,佩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6)注意农药储存:将农药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变质。(7)及时清洗施药器械: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喷雾器等施药器械,避免残留农药对环境产生影响。(8)合理处理农药废弃物:将农药废弃物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第九章果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9.1环境保护措施果园环境保护是保证果树栽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实现果园环境保护,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规划果园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盲目扩大果园面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优化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减轻土壤污染。(3)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4)加强果园灌溉管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加强果园植被建设,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稳定性。9.2废弃物处理果园废弃物主要包括枝条、叶片、果实残渣等。为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对废弃枝条进行切碎、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2)对废弃叶片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填埋等,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3)对果实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如提取果汁、制作果酱等,减少废弃物产生。9.3可持续发展策略果园可持续发展策略是保障果园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以下为果园可持续发展策略:(1)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果园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2)推广绿色、有机栽培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3)完善产业链,拓展果园产业范围,提高产业附加值。(4)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参与果园建设,提高农民收入。(5)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果园环境保护,实现果园可持续发展。第十章果园栽培与病虫害防治作业指导10.1春季管理作业指导10.1.1土壤管理春季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应加强土壤管理。具体作业指导如下:清除果园内的落叶、杂草和石块,保持果园清洁。对果园进行深翻,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耙平土壤,有利于保水和提高土壤温度。10.1.2水分管理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果树需水量增大。具体作业指导如下: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影响根系呼吸。10.1.3施肥管理春季是果树生长旺盛期,应及时补充养分。具体作业指导如下: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满足果树生长需求。适时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防止果树缺素。10.1.4病虫害防治春季是病虫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