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1页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2页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3页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面所示为清代军机处设立后的权力结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清代()A.军机处的办事效率高B.权力分配服务于皇权专制C.内阁地位高于军机处D.中枢机构的设置较为紊乱2.观察下图信息,雍正“尤以求言为急”,要求官员“每日一人上一密折”的原因是()A.加强中央集权B.完善行政体系C.提高行政效率 D.强化官僚控制3.下表是中国古代对边疆某一地区进行管理的措施。据此可知,这一地区是()时期措施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立伊犁将军A.西藏 B.台湾C.云南 D.新疆4.(2023福建福州高一期末)清朝建立后,官方通过《大清一统志》的编修,把边疆民族聚居的地区,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地区囊括在清朝疆域之内。此举旨在()A.绘制完整的全国疆域地图B.强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C.强调近代国家主权意识D.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5.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早期盟长在各部旗长中自行推选,后来改由皇帝任命。这一变化()A.体现了守内虚外的政策B.强化对民族地区的管理C.践行了民族繁荣的思想D.实现了各民族平等互惠6.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A.设台湾府 B.实行“改土归流”C.设伊犁将军 D.册封达赖、班禅7.清道光帝曾颁布《防夷八条》,其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节选),这表明当时清朝()◆禁止内地民人借领外夷资本◆禁止夷人雇请内地之人为其传递信息◆派兵于洋船收泊进口处加强稽查,俟其出口后方能撤回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放弃闭关自守政策C.禁绝一切中外交流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8.(2023河南新乡高一期中)御门听政是康熙帝接见朝臣、处理日常政务的主要方式。康熙帝在位期间,始终不渝地恪守时间、坚持御门听政,十分勤谨;御门听政时反对空话、套话,提倡臣下封驳和进谏。康熙帝坚持御门听政旨在()A.强化君主集权 B.清除权臣势力C.革新政治制度 D.打造盛世局面9.康熙帝曾说:“朕令大臣皆奏密折,最有关系。此即明目达聪之意也。其所奏之事,或公或私,朕无不洞悉。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这反映出奏折制度()A.书写款式的便捷性B.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C.运转程序的复杂性D.信息收集广泛且高度机密10.(2023湖南怀化高一期末)嘉庆年间,关于耗羡制度有如下记载:“各省耗羡,遇有随时动用,如数在三百两上下,准其咨部核明动用。数逾五百两以上,即令奏明。”由此可知该制度()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完善了官僚体系 D.影响了民族交融11.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A.行省制度弊端显露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地方财政面临困境D.专制集权高度强化12.康熙年间,清廷在台湾设一府三县,设官驻兵。台湾地方官员也注意招徕大陆流民前去开发,出现了“流民归者如市”“内地入籍者众”的现象。这些做法()A.开启了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往来B.旨在加强与台湾同胞的团结C.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建设和发展D.有效地抵御了西方外敌的入侵13.观察下表,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年份事件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与落实了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A.康乾时期的盛世局面B.近代中国疆域的奠定C.清朝统治危机的出现D.内外忧患与救亡图存14.从康乾盛世后期起到19世纪前期,清朝人口急剧增长、农民起义屡屡爆发、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这总体反映出清朝()A.人地关系紧张 B.阶级矛盾尖锐C.民族矛盾激化 D.统治危机初显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四夷咸服”;论财力,“内外经费度支,有赢无绌,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据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有了惊人的增长,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摘编自周武《论康乾盛世》材料二乾隆时代,或者说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均有许多成绩,为前代所不能企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在康雍乾三代。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会感觉到切肤之痛。——摘编自戴逸《论乾隆》根据材料并结合清朝前期的史实,围绕你眼中的康乾盛世,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第四单元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B解析清代内阁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军机处综军国之要,都是服务于皇帝的机构,反映出清代权力分配服务于皇权专制,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的办事效率高,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内阁地位高于军机处,排除C项;材料中清代中枢机构的设置并不紊乱,排除D项。2.D解析根据材料“每日一人上一密折”可知,密折制有利于皇帝加强对官僚的控制,D项正确;密折制是为了皇帝了解地方,控制官僚,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密折制度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3.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清朝时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4.D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朝建立后,把边疆民族聚居的地区囊括在疆域之内,加强管理,有利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D项;A、B两项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意识从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萌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5.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的盟旗制度下,盟长由自行推选改为皇帝任命,说明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管理,B项正确;宋朝的政策体现了守内虚外,排除A项;材料与践行民族繁荣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平等互惠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6.D解析材料强调沿袭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不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清朝初期,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符合“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主张,D项正确。7.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道光时期禁止内地人借领外国资本、同时禁止为外国人传递信息、严格稽查外国船只进出港口,说明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选A项。8.A解析据材料可知,康熙帝长年坚持御门听政,提倡臣下封驳和进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坚持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集权,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均排除。9.D解析康熙帝采取了奏折制度,在该制度之下大臣可以秘密上书言事,使得更多的大臣能够向皇帝上奏且具有极高的保密性,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与书写款式相关的内容,排除A项;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是军机处的设立而非奏折制度,排除B项;奏折制度是官员直接上书皇帝,没有过多的步骤,排除C项。10.B解析据材料可知,政府对各省耗羡的使用作了限制,超过五百两需向中央请示,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故选B项;这一制度让耗羡失去了最初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A项;耗羡制度属于财政制度,与官僚体系无关,不会影响民族交融,排除C、D两项。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