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之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研究人员在海南岛东侧大陆架水下38米处放置了传感器,检测底层海水温度与海平面变化,记录了由7
月1日至7月31日的数据,不考虑天文潮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开头高的为海水温度,低的为海平
------底层水温
......海平面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2021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的塞梅鲁火山发生猛烈喷发,火山灰烟尘迅速上升至1.2万米的高空,碎
石四处飞溅,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从火山口倾泻而下,烟尘四处弥漫,火山附近白天瞬间变成黑夜,当
地人声称宛如“世界末日”到来。如图示意火山景观(图1)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2)。据此完成
2-2题。
2.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B.平均气温下降
C.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D.昼夜温差增大
3.(2024春•福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下列能
1
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如图示意南半球某海岸线附近某时刻等压线分布(此刻甲处海陆风的风向和风力如图所示,乙、丙两处
代表风向和风力的箭头只有一个正确)。完成4-5题。
A.气温更高
B.气压更高
C.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D.气流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5.图示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此刻风向和风力的是()
A.①B.②C.③D.(4)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就湖陆风问题进行了研学探究,下图为四个观测点(甲图)与其中某点一天中
2
风速、风向示意图(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
6.对甲图中湖陆风的示意,正确的是()
A.白天I;晚上nB.白天m;晚上w
c.白天I;晚上mD.白天n;晚上w
7.乙图的风速、风向示意反映的观测点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A.①湖风持续时间长于陆风
B.②湖风为东风,陆风为西风
C.③湖陆温差最大约为14时
D.④陆风最大风速大于湖风
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8-8题。
图1图2
3
8.火烧云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发生于右图所示的()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
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序号表示正确的是()
A.①为太阳辐射B.②为大气辐射
C.③为地面反射D.④为云层吸收
2022年12月5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穿过“黑障区”(大约出现在距地面35〜
80km的大气层间)在酒泉附近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1)。3名航天员在
轨驻留6个月时间,期间先后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10-10题。
大气垂直分层图
图
图I2
10.在太空期间,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时必须应对的挑战有()
①超高压
②强辐射
4
③微重力
④超高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
①温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质
②质量和成分
③大气运动状况
④天气变化状况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读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a与b的温差为7℃。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40°45°
45
图例
•城市
、河流
一月均温
40°
▲山峰
12.若甲地一月均温为7℃,则甲地与山峰相对高度可能为()
A.3000mB.4000mC.5000mD.6000m
13.与图示区域东部河流发育较长有关的是()
A.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
B.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C.东部河网密布
D.东部地形较缓
家住扬州的王同学利用暑假和家人一起去拉萨旅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4题。
14.在扬州飞往拉萨途中,小王发现飞机顺风飞行,此时高压在飞机前行方向的()
A.前方B.后方C.左侧D.右侧
大气边界层位于对流层中下部,是地球表面与大气之间水热、能量交换的重要空间。地面受热之后,通
过热量传导、促进对流等形式加厚大气边界层。在河西走廊某气象站的观测表明,该地大气边界层在5
月达到最厚;大气边界层增厚导致浮尘容纳的空间增大,沙尘多发,而浮尘的增加又会导致大气边界层
厚度减小,从而实现自我调节。完成下面小题。
15.与6〜7月相比,该地5月大气边界层更厚,主要因为()
A.太阳高度较小B.平均气温更高
C.土壤较为干燥D.平均风速较小
6
近地面大气中的臭氧是在静稳大气环境下,人类排放的氮氧化物受阳光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对
人体有危害。某市地处华北平原,城区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如图示意某次冷锋锋线过境前后该市城
郊M气象站测得的臭氧体积分数、气温、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完成16-16题。
风速j'm,
•…,奥气体枳分散--o--风速.风向
16.此次冷锋锋线经过M气象站的时刻出现在()
A.22日13-14时B.22日16-17时
C.22日21-22时D.23日0-1时
昆明准静止锋是影响云贵高原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冬、春季表现最为突出。研究人员根据锋面活动的
位置,选取昆明、沾益、贵阳3个站点,将昆明准静止锋细化为3类(图1)。c类准静止锋出现次数最
多,占46.0%,b类准静止锋占40.0%,a类准静止锋仅占14.0%。图2示意昆明、沾益、贵阳三地冬季
8时阴天日数年际变化统计。据此完成17-18题。
7
◎出阳
沾益
c类
b类
IO2°EIO6°E
图1
82-
72-
162-
0
^
S32-
22
年份
图2
17.上右图中统计数据与三地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昆明,乙一贵阳,丙一沾益
B.甲一昆明,乙一沾益,丙一贵阳
C.甲一贵阳,乙一沾益,丙一昆明
D.甲一贵阳,乙一昆明,丙一沾益
18.影响丙城市冬季阴天日数年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暖气团湿度B.冷气团温度
C.暖气团活动频次D.冷气团活动频次
8
梦莲湖位于落基山脉的山谷中(51°N,116°W),海拔约1885米,周围十座雪山,湖岸崖壁陡峭。
每年特定季节,湖面冰层表面的融水会渗透到冰层中并重新冻结,形成竖向针状冰晶。图1为梦莲湖景
观,图2为游客用船桨捞起并赏玩湖水中的针状冰晶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1图2
19.梦莲湖湖盆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
A.断层陷落一一冰川侵蚀一一山脉隆起
B.断层陷落一一山脉隆起一一流水侵蚀
C.山脉隆起一一断层陷落一一冰川侵蚀
D.山脉隆起一一流水侵蚀一一断层陷落
20.梦莲湖最适合游客赏玩针状冰晶的月份是()
A.2-3月B.5-6月C.8-9月D.11-12月
21.梦莲湖针状冰晶的形成条件有()
①冰面融水温度低于凝固点
②冰层内部温度低于凝固点
③湖面冰层存在水平裂隙
④湖面冰层存在垂直裂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2.(2024秋•南安市校级月考)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甲所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是西藏第二大
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
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在
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夏季)多夜雨(如图乙所示);同时年内平均
9
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明显(如图丙)。
图再aU双利站,过平均日至化圉
(1)请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夏季夜雨量充足的原因。
(2)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3)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a气象观测站8月比1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
23.(2024秋•思明区校级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日光温室多设计成“垂直墙体+坡面透明膜”的结构。近年来,我国某地(36。48'N,
118。42'E)出现了一种“阴阳棚”结构的温室,即以传统日光温室的垂直墙体作为共用墙,再建造一
个采光面相反的棚体。为提高阴阳棚的互利效果,共用墙体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个空气通通。
材料二:传统日光温室和“阴阳棚”温室示意图(如图)。
(1)图中阳棚是(甲/乙)棚,阴棚是(甲/乙)棚;甲棚铺设双层棚膜主要是为了进一
步减少辐射损失,起到更好的作用。
(2)相比于传统日光温室,“阴阳棚”温室的优势有o
①土地利用效率高
②提升棚内昼夜温差
③提高阳棚温度
10
④经济效益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甲棚和乙棚白天近地面气压较高的是.棚,气压较低的是棚。根据阴阳棚设计原理,
在下图中绘制甲棚、乙棚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并用虚线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
甲棚乙物
24.(2024春•福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贵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云贵准静止锋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存在于冬
半年(10月至次年4月),其中冬季有41.6%为准静止锋天气影响。根据冷暖空气位置和强度的对峙情
况往往造成不同的准静止锋锋向分布(如图所示),根据上述定义将锋向分为三类,即南北型、西北一
东南型和东西型。
(2)分别说出受南北型准静止锋控制时,昆明和贵阳的天气特征。
25.(2024春•福清市期末)某同学利用暑期到新疆塔里木盆地开展研学旅行。如图为塔里木盆地区域图。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
「购勒库鲁克塔格
罗布汩8」
。且末
。民丰
图例。城镇匚源洲臼沙漠口盐沼泽一铁路一国道
(1)将A、B、C字母按正确顺序填入序号空格,完成研学活动的思路。
A.撰写研学活动报告。
B.制定研学活动计划。
C.实地考察。
(2)该同学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地貌进行研究,制作了学习卡片。请依据图文材料将学习卡片补
充完整。
甲地地貌位于①________,乙地地貌主要由③____丙地地貌主要由风力堆积形
因坡度减小,流水搬运作用形成,造型独特,有土墩、成,受风力、风向的影响,
减弱,流水携带的部分碎屑垄脊等,水平层理分明。迎风坡坡度④_______,背风
物堆积而成,形态呈坡坡度⑤_______,形态为新
②_________。月形。
(3)该同学了解到丁地典型植被的特征是叶子为细刺状,地表植株矮小,根系发达。推断该植被所属
的植被类型是,反映当地显著的气候特征为=
(4)描述图示区域城镇的分布特点。
12
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之地球上的大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研究人员在海南岛东侧大陆架水下38米处放置了传感器,检测底层海水温度与海平面变化,记录了由7
月1日至7月31日的数据,不考虑天文潮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开头高的为海水温度,低的为海平
底层水温
•海平面
I.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分析】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等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
交,北半球风向偏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南半球风向偏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高空的风向在水
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7月10日至7月13日期间,该时间段海平面和底层水
温(水深38米)同步降低,这种变化通常与离岸风(即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离岸风加强一海水
离岸流加强一海平面下降一底层海水补偿大陆架海水一大陆架水温降低”。7月,在海南岛“东面大陆
架”,离岸风通常会从陆地的西南方向吹向海洋的东北方,因此,可以推断出这段时间内海南岛东部海
域的风向是西南风,D正确,AB错误。
“西北风”也是离岸风,但7月海南岛风出现连续4天的西北风且风力较强劲的概率极小,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海南岛东部海域的风向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
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021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的塞梅鲁火山发生猛烈喷发,火山灰烟尘迅速上升至1.2万米的高空,碎
13
石四处飞溅,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从火山口倾泻而下,烟尘四处弥漫,火山附近白天瞬间变成黑夜,当
地人声称宛如“世界末日”到来。如图示意火山景观(图1)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2)。据此完成
2-2题。
2.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B.平均气温下降
C.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D.昼夜温差增大
【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
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
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
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
具有保温作用。
【解答】解: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大气反射作用增强,使平均气温下降,B正确。
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A错误。
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白天气温降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减小,
C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
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2024春•福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下列能
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14
【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
一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一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一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解答】解:依据图中草的倒伏方向可知,当时风从海洋吹响陆地。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升
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B正确。
故选:Bo
【点评】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
如图示意南半球某海岸线附近某时刻等压线分布(此刻甲处海陆风的风向和风力如图所示,乙、丙两处
代表风向和风力的箭头只有一个正确)。完成4-5题。
A.气温更高
B.气压更高
C.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15
D.气流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分析】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
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解答】解:根据图中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可知,此时刻同一纬度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要高,故海
洋上的气温较低,B正确,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等压线分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C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海洋上摩擦力比陆地上更小,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等压线判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
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5.图示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此刻风向和风力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分析】高空的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垂直,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解答】解: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时,与陆地甲处相比,海面摩擦力较小,风力更大;摩擦力小,水平
气流偏转角度更大,故图示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此刻风向和风力的是②,B正确。
与②相比,④风力较小,故D错误。
①③偏转角度较小,A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等压线判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
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就湖陆风问题进行了研学探究,下图为四个观测点(甲图)与其中某点一天中
风速、风向示意图(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甲乙
6.对甲图中湖陆风的示意,正确的是()
A.白天I;晚上IIB.白天m;晚上w
c.白天I;晚上mD.白天n;晚上w
【分析】由于陆地与湖泊的比热差异,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湖泊近地面
形成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夜晚,陆地气温低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湖泊近地面形成低
压,风从陆地吹向湖泊。
【解答】解:晚上湖泊降温慢,为热源,盛行上升气流;陆地降温快,为冷源,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
气流由陆地流向湖泊,高空气流由湖泊流向陆地,w符合;白天湖泊升温慢,为冷源,盛行下沉气流;
陆地升温快,为热源,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由湖泊流向陆地,高空气流由陆地流向湖泊,U符合,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相关现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7.乙图的风速、风向示意反映的观测点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A.①湖风持续时间长于陆风
B.②湖风为东风,陆风为西风
C.③湖陆温差最大约为14时
D.④陆风最大风速大于湖风
【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形成低
压,海洋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温度低于海洋,
17
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影响风向的因素主要有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在14时前后。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地白天为东风,说
明该地位于湖泊的西侧;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偏转为东风,所以应位于③地。湖
陆风最大风速出现在14时左右,说明湖陆最大温差出现在14时左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陆风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图分析解答。
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8-8题。
140r
图1图2
8.火烧云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发生于右图所示的()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
【分析】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其中在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
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
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
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解答】解:根据图中各层的高度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④为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
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火烧云是大
气变化的现象之一,主要形成在对流层①,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大气层的判断,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18
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序号表示正确的是()
A.①为太阳辐射B.②为大气辐射
C.③为地面反射D.④为云层吸收
【分析】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的顺序是:太阳辐射一地面吸收一地面增温一地面辐射一大气吸收一大气辐
射一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要经过厚厚的大气层,有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大部分到
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产生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吸收;大
气吸收热量,产生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热量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解答】解: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2022年12月5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穿过“黑障区”(大约出现在距地面35〜
80km的大气层间)在酒泉附近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1)。3名航天员在
轨驻留6个月时间,期间先后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10-10题。
19
大气垂克分层图
天员正陆康
图
图I2
10.在太空期间,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时必须应对的挑战有()
①超高压
②强辐射
③微重力
④超高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太空环境具有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特点。
【解答】解: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时位于太空,必须应对的挑战有微重力,③正确。
太空大气稀薄,属于高真空、强辐射,①错误,②正确。
宇宙的总体温度在逐渐下降,超低温,④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太空环境特征,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
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0-120-80-4004080气温(七)
1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
①温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质
②质量和成分
③大气运动状况
④天气变化状况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分析】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
的厚度不均匀,其中在低纬17-18千米,中纬107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
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
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地球大气层的垂直分层主要根据温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为依据
划分的,①正确。
不同层次的大气密度虽然有差异,除臭氧层外,成分差异均不大,②错误。
不同层次的大气由于温度不同,运动状态不同,③正确。
天气变化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其他层中没有,④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大气层划分的依据,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读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a与b的温差为7℃。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
40°45°
图例
•城市
、河流
一,月均温
(匕)
▲山峰
12.若甲地一月均温为7℃,则甲地与山峰相对高度可能为()
A.3000mB.4000mC.5000mD.6000m
【分析】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根据陡崖公式:△!!的取值范围是:(n
-1)d^AH<(n+1)d,计算即可得出;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解答】解:由于a与b温差为7℃,图中任意两相邻等温线之间相差7℃,图中有一条已知等温线为
-5℃,则与山顶相邻的最近一条等温线的值应比-5℃还要低7℃,故为-12℃,则山顶的气温取值范
围为(-19℃,-12℃),而甲地一月均温为70°C,故甲与山顶的温差为(19℃,26℃),由海拔每上
升100m,气温下降0.6℃,可知相对高度:Ahl-100X0.6=19,Ahl=3167m;Ah2-100X0.6=26,
Ah2=4367m,故甲与山峰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167,4367),与之符合的答案只有B,故排除ACD。
故选:Bo
【点评】本题以“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及其
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
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13.与图示区域东部河流发育较长有关的是()
A.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
B.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C.东部河网密布
D.东部地形较缓
【分析】河流长度指河源到河口的长度,它是确定河流比降的基本参数。
【解答】解:河流发育的长度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缓越长,坡度越陡则越短。读图可知,东部等温
线稀疏,说明地形较缓,故河流发育较长,D正确,ABC错。
故选:D。
22
【点评】本题以“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
读、河流发育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
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家住扬州的王同学利用暑假和家人一起去拉萨旅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4题。
14.在扬州飞往拉萨途中,小王发现飞机顺风飞行,此时高压在飞机前行方向的()
A.前方B.后方C.左侧D.右侧
【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地转偏向力北半球
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也
影响风速;高空气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受
到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最终风向和等压线斜交。
【解答】解:由于高空不受摩擦力的影响,高空中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根据材料可知,王同学在南京
飞往拉萨途中发现飞机顺风飞行,其飞行方向为西,说明高空为西风,可以判断高空中的高压在飞机前
行方向的右侧,低压在飞机前行方向的左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高低压位置的判断,属于基础题,掌握判断方法即可解答。
大气边界层位于对流层中下部,是地球表面与大气之间水热、能量交换的重要空间。地面受热之后,通
过热量传导、促进对流等形式加厚大气边界层。在河西走廊某气象站的观测表明,该地大气边界层在5
月达到最厚;大气边界层增厚导致浮尘容纳的空间增大,沙尘多发,而浮尘的增加又会导致大气边界层
厚度减小,从而实现自我调节。完成下面小题。
15.与6〜7月相比,该地5月大气边界层更厚,主要因为()
A.太阳高度较小B.平均气温更高
C.土壤较为干燥D.平均风速较小
【分析】影响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因素从气温、降水、土壤湿度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5月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干燥,地面升温更快,更易加厚大气边界层,
C正确。
5月份的太阳高度比6-7月份较小,温度低;由材料可知,气温低,对流弱,大气层边界薄,A错误。
大陆7月平均温度更高,B错误。
23
河西走廊夏季平均风速小,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以大气边界层为载体,考查大气边界层的知识,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
近地面大气中的臭氧是在静稳大气环境下,人类排放的氮氧化物受阳光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对
人体有危害。某市地处华北平原,城区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如图示意某次冷锋锋线过境前后该市城
郊M气象站测得的臭氧体积分数、气温、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完成16-16题。
16.此次冷锋锋线经过M气象站的时刻出现在()
A.22日13-14时B.22日16-17时
C.22日21-22时D.23日0-1时
【分析】冷锋过境前的天气: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的天气:出现阴天、大风、降温、
雨雪,气压升高等天气(雨区在冷锋锋后);过境后的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解:根据图可知,在22日16-17时之前,气温较高,风向为南风,风速较小;22日16-17
时之后,气温下降,风向变为北风,风速增大。综合上述分析可知,22日16-17时是冷锋锋线经过M
气象站的时刻,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昆明准静止锋是影响云贵高原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冬、春季表现最为突出。研究人员根据锋面活动的
位置,选取昆明、沾益、贵阳3个站点,将昆明准静止锋细化为3类(图1)。c类准静止锋出现次数最
多,占46.0%,b类准静止锋占40.0%,a类准静止锋仅占14.0%。图2示意昆明、沾益、贵阳三地冬季
24
8时阴天日数年际变化统计。据此完成17-18题。
28°N
24°N
IO2°EIO6°E
P
、
靛
口
S之
图2
17.上右图中统计数据与三地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昆明,乙一贵阳,丙一沾益
B.甲一昆明,乙一沾益,丙一贵阳
C.甲一贵阳,乙一沾益,丙一昆明
D.甲一贵阳,乙一昆明,丙一沾益
【分析】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
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25
【解答】解:阅读图2可知,c类准静止锋出现频次最高,而图1中的贵阳位于c类准静止锋锋线东北
侧,多为冷气团控制,多阴雨天气,所以丙为贵阳;图2中b类准静止锋出现频次较c类稍低,而昆明
位于b类准静止锋锋线的西南侧,多为暖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甲为昆明,进而可推出乙为沾益,
故B对,AC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锋面系统与天气,难度一般,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
息的能力。
18.影响丙城市冬季阴天日数年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暖气团湿度B.冷气团温度
C.暖气团活动频次D.冷气团活动频次
【分析】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或冷空气南下势力减弱并受到地形的阻挡,使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呈静止状态时,会形成准静止锋。有时锋的移动缓慢或在冷暖气团之间作来回摆动。中国的准静止锋多
为冷锋移动中受地形阻挡作用而形成,常出现在华南的南岭一带、云贵高原及天山地区,分别称为江淮
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和云贵准静止锋。
【解答】解:贵阳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冬季降水较多,阴天日数多,读图2可知,丙在三
城市中的阴天日数最多,为贵阳。昆明准静止锋是南下冷空气被山脉阻挡而呈现准静止状态,锋线附近
暖空气缓慢抬升,产生规模偏小的云系和降水。丙城市冬季阴天日数最多,说明丙城市冷空气南下较为
频繁,受冷气团活动影响时间最长。暖气团湿度大小主要影响云量多少,而阴雨天数主要受锋面频次影
响,A错误。
冷气团温度影响其控制区的气温变化状况,B错误。
冷气团活动是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主导因素,所以其活动频次影响阴天日数,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昆明准静止锋与天气,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锋面系统与天气的相关
知识,具有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梦莲湖位于落基山脉的山谷中(51。N,116°W),海拔约1885米,周围十座雪山,湖岸崖壁陡峭。
每年特定季节,湖面冰层表面的融水会渗透到冰层中并重新冻结,形成竖向针状冰晶。图1为梦莲湖景
观,图2为游客用船桨捞起并赏玩湖水中的针状冰晶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
图1图2
19.梦莲湖湖盆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
A.断层陷落一一冰川侵蚀一一山脉隆起
B.断层陷落一一山脉隆起一一流水侵蚀
C.山脉隆起一一断层陷落一一冰川侵蚀
D.山脉隆起一一流水侵蚀一一断层陷落
【分析】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
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
作用。
【解答】解:梦莲湖位于落基山脉的山谷中,海拔约1885米,周围十座雪山,湖岸崖壁陡峭,说明该
湖泊的形成经历了地壳的隆起,然后由地壳断裂陷落,再受到冰川侵蚀,最终形成了湖盆,故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塑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
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0.梦莲湖最适合游客赏玩针状冰晶的月份是()
人.2-3月8.5-6月(2.8-9月D.11-12月
【分析】旅游资源的观赏应该选择观赏的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色等。
【解答】解:据材料“每年特定季节,湖面冰层表面的融水会渗透到冰层中并重新冻结,形成竖向针状
冰晶”可知,白天气温较高,冰层融化,夜晚气温降低,重新结冰冻结,形成针状冰晶,应该是5-6
月份,B正确。
2-3月、1172月,气温较低,冰层不易融化;8-9月气温较高,不结冰,AC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梦莲湖最适合游客赏玩针状冰晶的月份,解题的关键
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7
21.梦莲湖针状冰晶的形成条件有()
①冰面融水温度低于凝固点
②冰层内部温度低于凝固点
③湖面冰层存在水平裂隙
④湖面冰层存在垂直裂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分析】梦莲湖针状冰晶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冰层温度、融水渗透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据材料梦莲湖针状冰晶是湖面冰层表面的融水会渗透到冰层中并重新冻结,形成竖向针状
冰晶,说明其形成条件是冰层内部温度低于凝固点,融水渗透到冰层中才可以重新冻结,②正确。
冰面出现融水,温度应高于凝固点,①错误。
湖面冰层存在垂直裂隙,才能形成竖向针状冰晶,④正确。
湖面冰层存在水平裂隙,不能形成竖向针状冰晶,③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梦莲湖针状冰晶的形成条件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
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2.(2024秋•南安市校级月考)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甲所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是西藏第二大
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
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在
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夏季)多夜南(如图乙所示);同时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空气扩散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硅灰石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石油吸附垫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痛经贴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电可变光衰减器(EVOA)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年产2000台焊接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 混合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13 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Unit 3《Lesson3 Show me red,pleas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闽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 小小的自然观察笔记
- 锂电池组规格书范本
- 校内蜜雪冰城调查分析报告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版)课件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我们受特殊保护)新课件
- 脐带、胎盘蜕膜干细胞制备与储存协议
- 关于药店医保整改报告范文六篇
- 灰砂砖合格证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战地卫生及救护学习教案
- 2023年04月202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管理及教辅岗位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