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备考与试题汇编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求!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在中间。B.加之以师旅:加,施加。C.由也为之:之,代词,指“千乘之国”。D.莫春者:莫,同“暮”,指春季的最后一个月。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B.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D.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了解和关爱。B.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位弟子所陈述的志向,体现了他们的治国理念。C.曾皙的志向与前三者不同,表现了他超脱世俗的情怀。D.文章通过曾皙的志向,展现了孔子对弟子的期望。4.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多为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雅”有《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内容以政治为主。“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歌颂祖先的乐歌。《诗经》的语言优美,形式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其中,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比是比喻,兴是托物起兴。《诗经》中的名篇佳作众多,如《关雎》《采薇》《伐檀》《硕鼠》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5.下列对《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多为民歌。D.《诗经》中的名篇佳作有《关雎》《采薇》《伐檀》《硕鼠》等。6.下列对《诗经》的表现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是直接陈述,比是比喻,兴是托物起兴。B.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C.《诗经》中的名篇佳作都具有赋、比、兴的表现手法。D.《诗经》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7.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二、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背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禁不住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不用难过,你随我回家去。”到家后,父亲特别关照我。他教我应对亲戚的礼节,教我怎样称呼人,教我怎样走路,怎样说话。临行前,父亲特别叮嘱我:“路上要小心,到了家要告诉我。”我一一答应了。父亲送我到车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的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包裹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箱子放在地上,然后再从上面爬过,再抱了箱子走。到这边时,我看见他又抱了那包裹。于是过去问父亲:“你何以这样?”“我年纪大,你年纪小,你帮着我。你有什么话要说?”“我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是有几句要留。”我近来了,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我”到车站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B.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厚意。C.文章通过描写“我”的情感变化,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D.文章通过描写车站的景象,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9.下列对文本表现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B.文章通过描写“我”的情感变化,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C.文章通过描写车站的景象,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手法。D.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0.把文本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2)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四、古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小题。《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明月光”象征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B.诗中“地上霜”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C.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D.诗中“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明月光”与“地上霜”进行对比。B.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明月光”与“地上霜”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C.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明月光”拟人化。D.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明月光和地上霜,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3.把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小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B.诗中“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河奔腾入海的景象。C.诗中“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眺的心情。D.诗中“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高峰的决心。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白日和黄河进行对比。B.诗中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白日和黄河,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C.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千里目”夸张为“更上一层楼”。D.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白日和黄河,抒发了诗人对攀登高峰的渴望。五、作文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材料一: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和终点,但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和过程中的感悟。材料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材料三: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过程,在于我们如何去珍惜和享受这个过程。六、综合练习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6.《背影》一文中,父亲为什么要送“我”到车站?17.《背影》一文中,父亲送“我”到车站时,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18.《背影》一文中,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了什么主题?(二)根据诗词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9.《静夜思》一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0.《静夜思》一诗中,诗人通过描写明月光和地上霜,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1.《登鹳雀楼》一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2.《登鹳雀楼》一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D解析:根据原文“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知,“之”在此处是代词,指代“千乘之国”,因此选D。2.C解析:根据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知,正确的断句应为“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3.C解析:根据原文“曾皙的志向与前三者不同,表现了他超脱世俗的情怀。”可知,选项C中的“超脱世俗的情怀”与原文不符,因此选C。4.(1)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2)因为我比你们大一天,所以不要因为我而有所顾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5.D解析:根据原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可知,选项D中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与原文不符,因此选D。6.C解析:根据原文“《诗经》中的名篇佳作都具有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可知,选项C中的“《诗经》中的名篇佳作都具有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原文不符,因此选C。7.(1)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2)因为我比你们大一天,所以不要因为我而有所顾虑。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8.D解析:根据原文“文章通过描写车站的景象,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可知,选项D中的“文章通过描写车站的景象,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与原文不符,因此选D。9.D解析:根据原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可知,选项D中的“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与原文不符,因此选D。10.(1)我和父亲已经两年多没有见面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2)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1.B解析:根据原文“疑是地上霜”可知,这里的“地上霜”是比喻,表示月光照在地上,看起来像霜一样白,因此选B。12.C解析:根据原文“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明月光’与‘地上霜’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可知,选项C中的“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明月光’拟人化”与原文不符,因此选C。13.(1)我看见床前的月光,怀疑是地上的霜。(2)我抬起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思念着故乡。三、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小题。11.B解析:根据原文“疑是地上霜”可知,这里的“地上霜”是比喻,表示月光照在地上,看起来像霜一样白,因此选B。12.C解析:根据原文“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明月光’与‘地上霜’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可知,选项C中的“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明月光’拟人化”与原文不符,因此选C。13.(1)我看见床前的月光,怀疑是地上的霜。(2)我抬起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思念着故乡。(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小题。14.D解析:根据原文“更上一层楼”可知,这里的“更上一层楼”是比喻,表示想要看得更远,因此选D。15.C解析:根据原文“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千里目’夸张为‘更上一层楼’。”可知,选项C中的“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千里目’夸张为‘更上一层楼’”与原文不符,因此选C。四、作文(略)五、综合练习(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6.父亲送“我”到车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安全稳定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范文
- 精神疾病的康复医学进展考核试卷
- 网络安全防护在智能安防的入侵报警系统评估考核试卷
- 娃娃玩具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监狱服装代加工合同协议
- 种子繁育员考试励志故事试题及答案
- 精准掌握体育经纪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试的值得关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篮球裁判员高效考核试题及答案
- 毕业设计重型货车制动系统设计
- 土方清运施工组织设计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工程验收记
- 钻孔灌注桩工程结算关于充盈系数的争议处理及分析(苏亚金爱国)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霓虹灯PLC控制与监控组态设计
- 扬尘防治教育培训记录(共11页)
- 2020年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功能测试规范基本功能分册
- JJG 629-2014 多晶X射线衍射仪(原版-高清)
- 工程部部门,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 多联机与模块机的比较
- 毕业设计(论文)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