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南昌市2025届高三4月模拟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二模)南昌市2025届高三4月模拟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二模)南昌市2025届高三4月模拟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二模)南昌市2025届高三4月模拟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二模)南昌市2025届高三4月模拟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南昌市模拟检测(二模) 历史 2025.0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山国是北方狄族建立的国家,据中山王方壶铭文记载,(公元前315年)相邦司马赒“亲率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燕)”。这场打着为燕平乱旗号的战争,取胜后受到诸侯祝贺和周天子册赏。这说明A.军功爵制适应形势需要B.诸侯争霸斗争逐渐加剧C.中原政治伦理得到传播D.宗法制度开始受到破坏2.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记载:拆开伪造的文书,官员未能察觉,罚二甲;丢失了记书、符券、官印、衙器的权,已受论处,后来自己找到所丢失的东西,不应免除所论之罪。由此可知,秦朝A.行政管理机制严密B.官员违法现象频发C.强调“以法为教”D.文书传递系统完备3.贾思勰提出“以粮为本,兼营众业”的农业思想,强调种植谷物为主,同时发展园艺、畜牧、纺织及农副产品加工。他主张通过“顺天时,量地利”优化生产布局,并列举桑麻、果蔬、酿酒等产业与粮食互补。该主张A.植根于多种经营的兴盛B.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结构D.凸显了以民为本的务实4.辽朝于地方置五京道,“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建立起道、府、州、县等科层化中央集权管辖模式,“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人民皆入版籍,贡赋悉输内帑”。这表明当时A.民族内聚性不断增强B.统一多民族政权得到了巩固C.摒弃了传统治理模式D.边疆与中原地区一体化发展5.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这引起了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们的关注,他们对以银为币和赋税征银问题发表了不少看法,见表1。这些主张表1代表人物主张黄宗羲“当今之世,宛转汤火之民,即时和年丰无益也,即劝农沛泽无益也,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顾炎武“田野之氓,不为商贾,不为官,不为盗贼,银奚自而来哉!”王夫之“其物愈多,而天下愈贫”,使“财亟聚于上,民日贫馁而不自知。”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趋势B.意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C.强调重农抑商的必要性D.体现了传统儒学价值观一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一6.江南制造总局创办初期依赖美国工程师霍斯的技术团队,经费由上海海关关税拨付,长期陷入“仿制—落后—再仿制”循环,效率低下,且技术转移流于表面,未能形成可持续的工业体系。这反映出,江南制造总局管理模式的主要局限是A.依赖国家经费B.自主创新不足C.学习外国技术D.部门种类不全7.图1是1912年刊登于《真相画报》的漫画《选举法》。图中英文译为“议会选举程序的模式”,标注有“十票”“百票”“千票”的票箱依次相连,一人正摇动票箱后部的手柄。该漫画依本基THEMODEOFPROCEDUREFORTHEELECTIONOFMEMBERSFORTHEASSEMBLIES.A.讽刺了袁世凯试图复辟帝制B.助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反映了民主宪政的曲折发展D.说明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8.江西裕民银行成立于1928年,由官商合办。从1931年起,银行业务从着重于市面资金的流通转变为侧重于对地方实业的扶持助力。结合表2,可知裕民银行表21932-1936年江西裕民银行经营统计表(单位:万元)年份资产总额存款数放款数1932312137114193342220023219347402704921935103628552919363030589925A.经营性风险逐步上升B.经营策略转变促进自身发展C.主导了地方经济建设D.利用官僚资本盘剥民营企业9.1965年7月,中科院三线藏书基地定址成都和西宁,“截止到1966年1月,已将西、俄文图书复份7200种,储备外文期刊复份691种,满铁资料39000多种和线装善本书、地方志8000多种,合计120余吨分别运往西宁和成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图书内迁A.源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B.旨在实现东西部文化均衡发展C.致力于培养技术与管理人才D.与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相适应—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1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广东要“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追赶亚洲‘四小龙’”的构想,要求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此后,党和政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部署制定了“追龙”战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战略重点。“追龙”战略的实施A.缘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否定了西方现代化模式11.新亚述时期(BC10世纪下半叶至BC612年),亚述人在长期借贷活动的实践中,形成了格式固定、交易要素完备的借贷契约。契约主要包含7个要素:印章或指纹、借贷的银钱和数额、借贷双方、借贷利息、归还日期或逾期罚息、契约签订日期、证人。这说明新亚述时期A.商业贸易繁荣B.契约使用已经普遍化C.重视经济立法D.尼罗河经济发展较快12.天武天皇十三年(684年)十月,天武天皇下诏:“更改诸氏之族姓,作八色之姓”;11月,又对大三轮君、大春日臣等五十二氏赐“朝臣”姓。上述举措A.扩大了天皇的统治基础B.确立了日本的官僚制度C.受到班田收授法的影响D.加快了武士阶层的崛起13.16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一批由女性撰写的小册子,内容涉及宗教改革辩论。如卡塔琳娜·祖尔在《致所有基督徒妇、女的信》中呼吁:“每个灵魂都应自由阅读圣经,无论男女”。这种现象反映了宗教改革A.推动了印刷技术的普及应用B.得益于理性主义思潮的激荡C.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D.适应了市民阶层的价值需求14.1836年8月,有杂志说:“从乡村到伦敦工作的人,衣食无忧,也不乏精神消遣和娱乐。数月后,当其乡下朋友再见到他时,不难发现其红润的面颊、轻盈的步态和矍铄的精神不见了,而代之以苍白的面孔、孱弱的步态和紧锁的眉头。”这可用于说明,当时英国A.社会贫富分化不断加剧B.工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C.劳作方式发生深刻变革D.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15.联合国于1960年代推动“发展十年”计划,通过技术援助和资本输入促进第三世界工业化;1974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进一步要求调整国际分工规则。这折射出该历史时期A.美苏冷战不断升级B.第三世界力量壮大C.国家干预受到质疑D.传统国际秩序瓦解16.21世纪初,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不仅重塑了经济模式,更成为大国争夺数字主权的关键手段。技术垄断已超越传统军事与经济竞争,成为“新型地缘政治博弈的核心”,其目标是掌控全球信息流动的主导权。材料说明,现代数字技术革命对国际格局的主要影响是A.加速经济全球化B.推动文化多元化C.重构国际规则权D.提升军事智能化一高三历史第3页(共6页)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两汉租赋制度田租轻而人口税与徭役折纳比重大,结果成为世家豪族地主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汉末,军阀混战,人口锐减,建安年间,董卓坏五铢钱,改铸小钱,物价高涨,“自是后钱货不行”。于是,曹操下租调令: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攘态,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魏统治集团在各地大力推行。杜畿治河东郡,“渐课民畜悖牛、草马,百姓勤农,家家丰实”。到西晋统一之后,租调制的实行范围更广,制度更为完备。租调制的出现,废除了三十税一制,租重调轻,实现了从以钱纳“赋”到“户调绢绵”的变化。太和九年至十年,北魏连续实行了以均田制、租调力役制和三长制为中心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改革。——周国林《曹魏西晋租调制的考实与评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魏赋税制度改革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魏租调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开发与横贯大陆铁路建设急需劳动力。1868年《蒲安臣条约》签订后,大批华人以契约劳工身份赴美。至1880年,在美华工已达10万余人,承担了中央太平洋铁路最艰险路段的修筑工作。然而,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工入境且限制在美华人入籍。法案实施后,华人社区遭受暴力袭击,财产被毁,被迫迁入封闭的唐人街。即便如此,华工仍通过洗衣、餐饮等服务行业艰难维系生计,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摘编自李振华《太平洋彼岸的开拓者:19世纪华工赴美研究》材料二20世纪初,留日、留法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力。1919年,李汉俊、李达等留日学生将《共产党宣言》日译本引入国内;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核心成员多为留日归国学生。同期,周恩来、赵世炎等留法学生在巴黎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创办《少年》月刊宣传革命理论。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13名代表中8人具有留学背景,如董必武(留日)、李达(留日)等。留学生群体凭借语言优势与国际视野,翻译马列著作、组织工人运动,为中共早期理论建设与组织发展奠定基础。——摘编自王思远《赤色火种:留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高三历史第4页(共6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排华法案》。(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留学生与华工在近代历史中的不同作用。(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贸易体系经历了深刻变革。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签订奠定了多边贸易框架的基础,发达国家间关税水平大幅下降。197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加速了国际产业分工,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加工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后,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趋于规范化,但发达国家仍通过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限制维持优势地位。2008年金融危机后,区域贸易协定(如CPTPP、RCEP)兴起,全球贸易呈现“碎片化”趋势,多边主义与保护主义并存。——摘编自李维民《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的演进》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以计划经济为主导,主要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易货贸易。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出口导向战略,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逐步成为“世界工厂”。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后,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提出“双循环”战略,推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新兴市场。——摘编自王雪峰《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与挑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世界贸易体系演变的主要表现,从国际政治角度分析其推动因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二中的一个历史时期,说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如何反映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6分)—高三历史第5页(共6页)—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6月29—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暨新时代世界通史编纂的理论和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历程与亚洲历史编纂、国别区域视角下的世界通史编纂、通史编纂的理论和方法及历史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编纂新时代世界通史既是呼应时代的盛举,也是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时代担当。世界通史编纂应以纵通、横通、汇通为目标,对编纂体例、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周全的顶层设计,注重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如何破解欧洲中心论。——摘编自《2024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时空维度,编写一部世界历史著作的目录。(要求:写明著作名称;分五章并写明每章的标题;选取其中一章写明每节的标题。)—高三历史第6页(共6页)—2025届南昌市模拟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ADADBCBDBAADC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公众号雾都试题(1)两汉租赋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汉末政局动荡、人口锐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打击世家豪强地主,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均贫富的传统思想的影响。(4分)(2)①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