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2生物和生物圈
考点导航
考点0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点02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考点0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考点01生物与环埸多的关系
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不同的食物链。下列各项
中,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草一鹿一野兔一狼
B.昆虫f食虫鸟f蛇f猫头鹰
C.草一昆虫一食虫鸟一蛇
D.阳光一草一昆虫一食虫鸟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的书写原则是:起点是生
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详解】A.食物链起点是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狼,狼吃鹿和野兔,但是野兔不吃鹿,A错误。
B.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该链状结构没有生产者,B错误。
C.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以生产者“草”开始,以最高营养级“蛇”结束,箭头由被捕食者指
向捕食者。所以,该链状结构能表示一条食物链,C正确。
D.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D错误。
故选C。
2.(2024•甘肃陇南•中考真题)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和羊的关系是()
A.捕食B.竞争C.寄生D.共生
【答案】B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
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A.捕食是指一个物种(捕食者)捕杀并吃掉另一个物种(猎物)的过程。例如,狮子捕食羚羊就
是典型的捕食关系,A错误。
B.竞争发生在两个或更多的物种为了有限资源而斗争时,比如食物、栖息地或配偶。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
有物种的需求时,这种斗争就会发生。牛和羊都以草为食,在同一片草原上可能会因为争夺草料而产生竞
争,B正确。
C.寄生是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那里获取营养而对宿主造成伤害的关系。例如,跳蚤生活在猫身
上吸血就是寄生关系,C错误。
D.共生通常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物种之间持续且密切的生物关系。共生关系一般为互利共生(两者都受益),
牛和羊不存在某种互惠互利的情况,D错误。
故选B。
3.(2024•甘肃陇南•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一水稻一麻雀一鹰
B,水草一鲫鱼一野鸭一细菌
C.青草一蝗虫一青蛙一蛇
D.土壤一青草一绵羊一狼
【答案】C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
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一…,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选项中包含了非生物部分“阳光”,而食物链中是不应该包含非生物部分的,A错误。
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通常作为分解者存在,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B错误。
C.完全符合食物链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它清晰地表示了生产者(青草)和各级消费者(蝗虫、青蛙、蛇)
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C正确。
D.包含了非生物部分“土壤”,而食物链中是不应该包含非生物部分的,D错误。
故选Co
4.(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实例中,与其它三项所描述的关系不同的是()
A.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B.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C.企鹅皮下脂肪很厚D.雷鸟的保护色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
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
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
观或变化。
【详解】A.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
颗粒,后来形成了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A符合题意。
B.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B不符合题意。
C.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故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企鹅,皮下脂肪很厚,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
2
息'o
D.雷鸟的保护色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梭梭是沙漠地区生态保护的“有功之臣”,根向地生长超过9米,叶呈鳞
片状。干旱炎热的夏季,部分嫩枝会自动脱落以减少水分散失。下列相关叙述里送的是()
A.根的向地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B.叶肉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与根毛细胞核内的不同
C.部分嫩枝自动脱落可降低蒸腾作用面积
D.梭梭的发达根系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
【答案】B
【分析】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环境影响生物,但是生物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因此生物与
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详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
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根的向地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A正确。
B.同一植物体叶肉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与根毛细胞核内的相同,B错误。
C.嫩枝也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干旱炎热的夏季,梭梭树部分嫩枝自动脱落可降低蒸腾作用面积,减少水分
的散失,C正确。
D.梭梭树发达的根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D正确。
故选B。
6.(2024•河南•中考真题)郑州市西流湖公园已建设成为集生态文明、休闲游憩、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
的城市公园。园内生物种类众多,形成了多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昆虫一青蛙一蛇B.草一昆虫f食虫鸟
C.鲫鱼一水蚤一藻类D.阳光一藻类一鲤鱼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
捕食者。
【详解】A.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该链状结构缺少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故A错
误。
B.该链状结构正确表示生产者草和消费者昆虫、食虫鸟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故B正确。
3
C.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故C错误。
D.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故D错误。
故选B。
7.(2024•福建•中考真题)太阳升起,草原上野兔正在吃苜蓿,一只鹰从天而降,野兔成为它的美食,
残骸最终被细菌分解。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阳光一野兔一鹰B.苜蓿一野兔一鹰
C.野兔一鹰一细菌D.苜蓿一野兔一细菌
【答案】B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
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由被捕
食者指向捕食者。
【详解】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
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苜蓿与消费者野兔、鹰它们之间的关系,B正确。
C.起始点不是生产者;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错误。
D.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
故选B。
8.(2024•湖南•中考真题)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以下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A.生物圈B.湘江C.洞庭湖D.衡山
【答案】A
【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
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
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因此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9.(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图是一种枯叶蝶,其形态、颜色都与周围落叶基本一致,使它不容易
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了生存机会。下列体现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句子中,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4
A.柳杉吸收有毒气体B.森林提高空气湿度C.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蚯
蚓活动疏松土壤
【答案】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详解】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
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
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可见,“柳杉吸收有毒气体”、“森林提高空气湿度"和''蚯蚓活动疏
松土壤”都体现了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而“枯叶蝶形态、颜色都与周围落叶基本一致”和“海豹皮下脂
肪很厚”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10.(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下列谚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C.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D.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答案】B
【分析】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详解】A.“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体现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
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体现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
确。
C.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说明施肥有利于农作物
的生长,未体现生物影响环境,c错误。
D.“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体现的是天气对谷子的影响,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Bo
11.(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蚯蚓能疏松土壤,产生的粪便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从生物与环境的
5
关系分析,下列与之相同的是()
A.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B.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厚
C.野兔随季节换毛D.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
【答案】D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蚯蚓
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这个事例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详解】ABC.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厚、野兔随季节换毛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AB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自然界乌鸦与狼群有一种奇妙关系:乌鸦对食物的叫声是狼发现食物
的警报器,狼的到来可将猎物的皮毛撕开,方便乌鸦用喙啄肉。乌鸦与狼的关系是()
A.捕食B.竞争C.寄生D.合作
【答案】D
【分析】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
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
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
【详解】乌鸦对食物的叫声是狼发现食物的警报器,狼的到来可将猎物的皮毛撕开,方便乌鸦用喙啄肉。
乌鸦与狼之间彼此有利,属于种间相互的合作关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研究人员将胚芽鞘(一种植物结构)置于单侧光照下,其中一组的尖
端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包裹,另一组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生长情况如下图。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非生
物因素是
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
A.水B.温度C.空气D.单侧光照
6
【答案】D
【分析】植物的向光性分析:①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②产生条件:
单侧光。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④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生长部位。⑤作用原理:单侧光照射引起生
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所以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详解】A.此实验中两组胚芽鞘尖端一侧不能感光,一侧胚芽鞘尖端能感受单侧光照,实验的变量是单侧
光,所以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单侧光不是水分。另外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但水分
不会导致植物的向光性,故A错误。
B.此实验的变量是单侧光,所以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单侧光不是温度。另外植物的生长需
要适量的温度,但温度不会导致植物的向光性,故B错误。
C.此实验的变量是单侧光,所以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单侧光不是空气。另外植物的生长需
要充足的空气,但空气不会导致植物的向光性,故C错误。
D.此实验中两组胚芽鞘尖端一侧不能感光,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均匀分布,所以直立向上生长;一侧胚芽鞘
尖端能感受单侧光照,生长素在尖端发生向横向运输,使得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浓度高,生长的快,向光一
侧浓度低,生长的慢,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就向光弯曲生长,所以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单
侧光,故D正确。
故选Do
14.(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引种到我国后因缺少天敌而成为恶性杂
草,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我国本土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竞争B.捕食C.寄生D.互利共生
【答案】A
【分析】(1)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
一定危害的现象。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详解】A.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等而形成的关系。由于气候适宜、缺少天
敌、生存空间和资源充足,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逐渐成为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植物之间竞
争阳光、养料、空间等,因此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植物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故A符合题意。
B.捕食关系是指动物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而形成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
生,故C不符合题意。
D.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有利,分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
15.(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田鼠吃土蜂幼虫”体现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
【答案】C
【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两个物种之间的
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杂草和水
稻;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蚂蚁、蜜蜂等昆虫之间的分工合作。
【详解】“田鼠吃土蜂幼虫”是指田鼠以土蜂幼虫为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属于捕食。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3•海南•中考真题)海南热带丽林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
A.海南苏铁B.海南黄花梨C.海南油杉D.海南长臂猿
【答案】D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
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详解】海南苏铁、海南黄花梨、海南油杉都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海南
长臂猿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7.(2023•海南•中考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的绿色植物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净化空气等作用,这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详解】AD.生物影响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植物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行
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清新;题干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丰富的植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是生
物对环境的依赖,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由于环境改变使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B不符
合题意。
8
C.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指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
冬眠等,C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8.(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在农历二月长出新叶,
影响它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水分C.空气D.湿度
【答案】A
【分析】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
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详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农历二月温度回升,柳树长出新叶,因此,影响它生长
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o
19.(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凡适应环境的生物,永远都能适应环境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
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
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
化。
【详解】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但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有些生物就不能适应环境了,如天旱水库干了,
水库的鱼类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A错误。
B.蚂蚁将堤坝毁坏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B正确。
C.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C正确。
D.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根系庞大是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体现了生
物适应环境,D正确。
故选Ao
20.(2023•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
先进的农学思想,“夏至种豆,重阳种麦”体现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9
A.温度B.水分C.阳光D.空气
【答案】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
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夏至种豆,重阳种麦指的是夏至是种豆的好时节,重阳是种麦的好时节,主要原因是不同植物生
长所需要的温度不一样。
故选Ao
21.(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赤峰市元宝山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是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典
型实例,生态恢复工程中最重要的是改良土壤,恢复植被。对该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的分析蕾误的是
()
A.该矿区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只有土壤
B.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繁殖
C.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随着生态恢复,该矿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答案】A
【分析】矿区生态恢复工程遵循的主要原理包括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详解】A.该矿区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A错误。
B.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繁殖都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繁殖,B正确。
C.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随着生态恢复,该矿区的物
种种类和数量会逐步增多,该矿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逐渐增强,D正确。
故选Ao
22.(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蔬菜栽培,要提高北方地区冬季大
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定期合理灌溉施肥②适当延长光照时间③提高氧气
浓度
④维持大棚内高温环境⑤增大大棚内昼夜温差⑥定期增加大棚内
二氧化碳浓度
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
10
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可以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等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强
弱与温度等有关,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详解】①定期合理灌溉施肥可以保证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的供应,有利于光合作用积累有机
物。
②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光合作用的时间长,制造的有机物多,因此能提高冬季大鹏蔬菜的产量。
③提高氧气浓度会促进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积累,因此不能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
④维持大棚内高温环境会使呼吸作用增强,增加有机物的消耗,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⑤增大大棚内昼夜温差,白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能减弱植物
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积累的有机物越多,蔬菜产量就越高。
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定期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进行,能提高冬季大
棚蔬菜的产量。因此①②⑤⑥符合题意。
故选Co
23.(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农作物受旱导致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分B.阳光C.温度D.土壤
【答案】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
的生物个体。
【详解】近年来,有些地区旱情严重,主要是水极度缺乏,而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须需要水,水严重
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因此严重旱灾造成农作物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故选Ao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4.(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以下有关水稻和青蛙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B.青蛙、水、肥是影响水稻生长的生态因素
C.青蛙比水稻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答案】D
【分析】青蛙:①幼体称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鳏呼吸,②成体的眼睛后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部有鼻
孔,是气体的通道;前肢短小,后肢发达,趾间有噗。这样的特点使它能够水陆两栖。用肺呼吸,但肺不
11
发达,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详解】A.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
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成体既
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A正
确。
B.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
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B正确。
C.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青蛙比水稻多了系统
这一结构层次,C正确。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
数不变,D错误。
故选D。
25.(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沙漠中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
【答案】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沙漠地区干旱、缺水,影响植物的分布,因此影响沙漠植物的环境因素是水分。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在生态系统中,下列选项属于消费者的是()
A.土壤B.空气C.动物D.植物
【答案】C
【分析】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
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等。
【详解】A.土壤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
B.空气属于非生物部分,B错误。
C.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C正确。
D.植物属于生产者,D错误。
故选C。
27.(2023•福建•中考真题)下列生态系统最大的是()
12
A.武夷山B.大金湖C.福州市D.生物圈
【答案】D
【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
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
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
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28.(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某高山植被的分布情况为: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阔叶
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水分D.空气
【答案】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
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
的生物个体。
【详解】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针叶林
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这是由于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29.(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能使叶漂浮在水面,并将叶吸收的空气输
送到根部。主要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改变环境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详解】A.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因此,
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能使叶漂浮在水面,并将叶吸收的空气输送到根部,主要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A正确。
13
B.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B错误。
CD.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CD错误。
故选Ao
30.(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花店中常有无土栽培的绿植出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液的营养成分必需包含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B.无土栽培的实验证明了没有土壤,植物也可生长
C.培养液中含量较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D.为满足绿植正常生长的需要,除培养液以外,还需光、空气、适宜的温度等
【答案】A
【分析】无土栽培是不用自然土壤,而是让根系通过吸收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供给植物生长的种植技术;植
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而氮、磷、钾则是必不可少的三大无机盐;空气(氧和二氧化碳)、
光、热、水和无机盐(养料)等因素,对绿色植物的生存是缺一不可的,它们是绿色植物的生存条件。
【详解】A.营养液里包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成分,营养液是把一定数量和比例的无机盐溶解于水中配制而
成的,不需要有机物,A错误。
B.无土栽培是不用自然土壤,而是让根系通过吸收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供给植物生长的,B正确。
C.培养液中氮、磷、钾则是必不可少的三大无机盐,而且是营养液中氮、磷、钾的含量最多,C正确。
D.绿植正常生长需要除培养液以外,还需光、空气、适宜的温度等,D正确。
故选Ao
3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
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B.阳光C.空气D.温度
【答案】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故选Ao
32.(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牵牛花也被称为朝阳花,它们一般凌晨开放,临近中午逐渐闭合。影
响牵牛花开花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照B.空气C.水分D.温度
【答案】A
【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
14
物因素。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
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
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详解】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凌晨和中午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
的不同,因此,牵牛花开花时间大多是凌晨,中午便开始闭花,由此可判断影响牵牛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
主要是光照强度的不同。
故选Ao
33.(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语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答案】C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详解】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A不符合题意。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不符合题意。
C.草盛豆苗稀,草与豆苗竞争阳光、水分等物质,C符合题意。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34.(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杂草和玉米互利共生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无关
【答案】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
【详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
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错误。
B.杂草和玉米属于竞争关系,B错误。
C.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C正确。
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也有关,D错误。
故选C。
35.(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
15
对植物分布有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水D.无机盐
【答案】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
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
的生物个体。
【详解】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
分布。所以,题干所述现象说明:对植物分布有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水。
故选Co
36.(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苗
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资源。豆苗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B.捕食C.互利合作D.竞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种间关系。
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
的关系称为寄生。
捕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
互利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
竞争: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之间的争斗关系。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豆苗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资源。豆苗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
系。
故选D。
37.(2022•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蚯蚓能翻耕土壤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
C.夏天温度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D.农作物遇到干旱会减产
【答案】B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
【详解】A.蚯蚓适于穴居生活,在土里钻来钻去,蚯蚓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
响,A错误。
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利于减少水中游泳时的阻力,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正确。
C.细菌的生活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夏季温度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
16
响,c错误。
D.农作物遇到干旱会减产,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38.(2022•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B.莲藕的茎和叶柄内有相通的气腔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D.南极企鹅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答案】C
【分析】生物影响环境指的是原有的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生物适应环境指的是生物在某
种环境条件下为了趋利避害而主动对自身进行的调节或改变;环境影响生物指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
导致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
【详解】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A不符合
题意。
B.莲的叶柄和根状茎(藕)都有空气孔可输送氧气,彼此相通形成了气体通道,适应水下缺少空气的环境,
B不符合题意。
C.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肥力,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符合题意。
D.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南极的企鹅,皮下脂肪特别厚,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
持正常的生长,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39.(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适应干燥环境。下列不属于
该类型结构的是()
A.蚯蚓的环状体节B.鸵鸟的卵壳C.蝗虫的外骨骼D.蜥
蜴的鳞片
【答案】A
【分析】陆生动物适于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的共同特征:(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
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以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2)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如骨骼和四肢等,以适于陆地运动,便于觅食和避敌。(3)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如肺和气
管等。(4)一般都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以适应多变的陆地环境,及时作出适应性反应。
【详解】A.蚯蚓的环状体节,可以增加它运动的灵活性,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的运动,没有防止水分散失
的作用,A符合题意。
BCD.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鸵鸟的卵壳、蝗虫的外骨骼、蜥蜴的鳞片都可以防
止水分蒸发,适应干燥环境,BCD符合题意。
17
故选Ao
40.(2021•河南•中考真题)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
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B.全球变暖导致珊瑚虫死亡
C.螃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答案】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①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a、
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生活在寒
冷海域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很厚。②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a、蚯蚓疏松土壤;b、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防风固沙。③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
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体现环境影响生物,只有B选项“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符合题意,ACD选项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故选B。
【点睛】注意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好雨还催众笋长”主要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
【答案】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阳光、水、
温度、空气、土壤等称为非生物因素。
【详解】“好雨还催众笋长”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42.(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南北朝时,一位本草学家对人参有“三趣
五叶,背阳向阴”的描述,这体现了影响人参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B.阳光C.空气D.土壤
【答案】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三柳五叶,背阳向阴”意思是人参喜阴、喜爱散射光和较弱的阳光,不喜欢强烈的阳光直接照
射,这体现了影响人参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B符合题意。
故选Bo
18
43.(2022•福建•中考真题)蚯蚓能疏松土壤,取食落叶、生活垃圾等,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
物,增加土壤肥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是线形动物B.蚯蚓能影响其生活环境
C.蚯蚓属于分解者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答案】A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
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
动有关。
【详解】A.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蚯蚓取食落叶、生活垃圾等,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属于分解者,C符合题
意。
D.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D符合题意。
故选Ao
44.(2024•江西•中考真题)某班同学看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
站进行多项实验”这一报道,对其中的太空养鱼充满好奇。随后,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带瓶塞的无色
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鱼、金鱼藻等材料,开展生态瓶养鱼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养鱼”在一个1升大小的密闭水族箱内进行,该水族箱内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
体叫做O
⑵制作生态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鱼类排泄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瓶中扮演的角
色是。
⑶实践过程中,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如下图所示。根据下表“生物部分组成成分”一栏判断,该生态瓶评
价等级为,理由是。
19
瓶塞
生态瓶评价表
评价等级
评价维度
ABC
生物部分组成成分成分齐全缺少一种成分缺少两种成分或更多
科学性
光照条件光线良好阳光直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微生物检测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项目质量保证流程的各个环节试题及答案
- 项目预算制定的试题及答案
- 细菌与病毒的区别试题及答案
- 筛选耐药菌的方法与流程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技能提升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的思维导图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考试的知识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风险控制方法试题及答案
- 纸品生命周期评估考核试卷
- GB/T 35347-2017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
- 人工智能发展史课件
- 医院定量检验性能验证实验方案设计
- 《组织行为学》题库(含答案)
- 重医大小儿外科学教案11先天性肠闭锁、肠狭窄及肠旋转不良
- JT∕T 1431.3-2022 公路机电设施用电设备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 第3部分:公路隧道照明系统
-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使用管理办法模板
- DB22∕T 2797.1-2017 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及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范 第1部分:玄武岩纤维复合筋
- 资产评估案例分析-——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 五年级奥数教程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