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4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4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4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4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7生物圈中的人.2

考点导航

考点01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考点0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03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考点01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维生素B2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储存是有限的,需要每天

由饮食补充。当摄入量较大时,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结合如图分析,维生素B?排出的途径不正确的

是()

A.维生素B2由①进入③B.维生素B2能过滤到④中

C.维生素B2在⑤处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D.⑥中的维生素B2会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答案】C

【分析】L题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集合管。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

大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

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

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A.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为:肾动脉一入球小动脉一肾小球一出球小动脉一肾小管周围的毛细

血管一肾静脉。结合题图可知,维生素B2可由①入球小动脉进入③肾小球,A正确。

B.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维生素B2的摄入量较大时,会

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结合题图可知,维生素B2能通过③肾小球过滤到④肾小囊中,B正确。

C.当维生素B2的摄入量较大时,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可见,维生素B2在⑤肾小管处不一定被全部

重吸收进入血液,c错误。

D.人体尿液排出的过程是:肾脏一输尿管-膀胱-尿道。可见,⑥集合管中的维生素B2会通过输尿管进

入膀胱,D正确。

故选Co

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某男子近日身体不适,医生结合症状开单,为他作了尿液化验,部分化验

数据如表。据此判断,该男子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检查项目结果(单位:g/L)参考值(单位:g/L)

蛋白质300

葡萄糖00

尿素1820

尿酸0.30.5

无机盐1011

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小囊D.集合管

【答案】B

【分析】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

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

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

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

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

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男子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

小球,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肾脏是人体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图为尿液的形成示

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血液

A.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由①②③构成

B.血液流经④肾小球滤过到③肾小囊内形成原尿

C.①入球小动脉和②出球小动脉内流的血液都为静脉血

D.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一定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引起的

【答案】B

【分析】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肾小球的过滤使大分子蛋白质

与血细胞留在了血液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又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少量蛋白质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没用的物质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

【详解】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⑤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④肾小球和③肾

小囊组成,A错误。

B.当血液流经④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③肾小囊内,形成原尿,B正确。

C.肾小球的②出球小动脉和①入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C错误。

D.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可能是肾小管病变,D错误

故选B。

4.(2023•甘肃陇南•中考真题)痛风患者体内尿酸积累过多,不能及时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导致

关节疼痛。下列结构中,与尿酸排出无关的是()

A.肾脏B.输尿管C.肺D.膀胱

【答案】C

【分析】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

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会在大脑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

外。

【详解】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

成尿液,尿酸等代谢废物可以通过尿液排出,A不符合题意。

B.输尿管能将尿液由肾脏运往膀胱,B不符合题意。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可以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C符合题意。

D.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后,经尿道排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有关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路径为:肾脏―膀胱-输尿管一尿道

B.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C.人体排尿可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人体通过汗腺可排出水、尿素和无机盐

【答案】A

【分析】L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

①肾脏

输尿管

------③膀胱

▼------④尿道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

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

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A.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

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因此,人体尿液排出的过程是:肾脏一

输尿管-膀胱-尿道,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B正确。

C.人体排出尿液,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

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C正确。

D.人体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

人体通过汗腺可排出水、尿素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Ao

6.(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这些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下列相关叙述不E俄的是()

A.尿液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B.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C.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这主要依赖于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D.人体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答案】C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

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

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A.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主要是水、无机盐、尿

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主要是水、无机盐和尿素,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B正确。

C.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这主要依赖于肾小管(不是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C错误。

D.人体排出尿液,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

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7.(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取某健康人尿液、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制成三个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得

到如下数据(克/100毫升),则样本1、2、3依次是()

主要成分样本1样本2样本3

水909896

蛋白质80.030

葡萄糖0.10.10

无机盐0.720.721.1

尿素0.030.031.8

A.尿液、血浆、原尿B.血浆、原尿、尿液

C.血浆、尿液、原尿D.原尿、血浆、尿液

【答案】B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

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

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

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

【详解】结合分析和表格数据可知:样本1中含有葡萄糖,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因此是血浆。样本2中

含有葡萄糖,但是只有微量的蛋白质,因此是原尿,取自肾小囊。样本3中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因此是

尿液。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

止滤液进入肾小管,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B.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

【答案】B

【分析】肾脏是血液体循环流经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题

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球。

【详解】A.血液经过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都是小动脉,都流动

脉血,A错误。

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

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结合题图可知,一个肾单位由③肾小囊、④肾小管、

⑤肾小球组成,B正确。

C.正常人的肾小囊中,微吸管提取的液体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但肾小球病变后,通透性增强,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会进入肾小囊腔中。此时,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后,则可能有大

分子蛋白质,C错误。

D.因为肾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绝大多数的水,所以④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是尿液,与③肾小囊中的原

尿相比,尿素的浓度变高,D错误。

故选Bo

9.(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下列各器官在人体内所处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阑尾位于左下腹部B.胃位于左上腹部

C.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右下方D.肾脏位于胸后壁脊柱的俩侧

【答案】B

【分析】人体部分器官所处的位置示意图:

【详解】A.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导管,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可见,阑尾位于右下腹部,A错误。

B.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大部分在左肋部,小部分在上腹部,上端与食管下端相连,下端与十二指肠球部

相连,B正确。

C.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大小跟本人的拳头差不多。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C错误。

D.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D错误。

故选Bo

10.(2023•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四种物质在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含量如表所示(单位:

克/100毫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血浆原尿尿液

尿素0.030.031.8

葡萄糖0.10.10

无机盐0.720.721.1

大分子蛋白质800

A.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

B.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和无机盐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

【答案】C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

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

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

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

【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大分子蛋白质在血浆中是8,而在原尿中是0。说明,大分子蛋白质不能

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A正确。

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葡萄糖在原尿中是0.1,而在尿液中是0。这说明: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

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吸收,C错误。

D.肾动脉中的尿素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后,以尿的形式排出,因此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

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D正确。

故选C。

1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1、2、3构成

B.3处重吸收的物质是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

C.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

【答案】C

【分析】图中:1肾小球、2是肾小囊、3是肾小管,4肾静脉,据此回答。

【详解】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3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1肾小

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2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A正确。

B.当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

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B正确。

C.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

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

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

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减少,C错误。

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

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1肾小球,D正确。

故选C。

12.(2022•山东荷泽•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表皮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

B.心脏内的房室瓣能防止血液从心室流向心房

C.肺泡壁和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壁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神经元有许多突起,利于神经元之间建立联系、形成贯通全身的信息传递网络

【答案】A

【分析】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

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

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

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皮肤表皮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皮肤具有汗腺的特点,利于调节体温;皮肤具

有汗腺,利于通过分泌汗液来排泄废物,A错误。

B.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朝向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B

正确。

C.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

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C正确。

D.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数条短而呈树

枝状分支的树突和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神经元的这些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D

正确。

故选Ao

13.(2022・新疆•中考真题)人体的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据图所示,

下列叙述簿误的是()

A.①②③组成肾单位B.①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

C.②内的液体是原尿D.③能重吸收全部的无机盐

【答案】D

【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

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③肾小管组成肾单位,A正确。

B.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一端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另

一端为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所以,①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B正确。

C.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

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②肾小囊内的液体是原尿,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

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所以,③肾小管能重吸收部分(不是全部)的无机盐,D错误。

故选D。

14.(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关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描述正确的是()

A.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B.肾静脉中尿素含量最多

C.尿液与汗液的成分不同D.正常情况下血液不含尿素

【答案】A

【分析】(1)人体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详解】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A正确。

B.从入球小动脉流入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

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

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

因此,尿素含量最少的是肾静脉,B不正确。

C.尿液的成分与汗液的成分基本相同,都含有尿素、无机盐、水,C不正确。

D.正常情况下血液含有尿素,D不正确。

故选A„

15.(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人在游泳时,心率、呼吸、尿量、排汗等都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对某

志愿者在休息和游泳两种状态下的相关变化进行跟踪,获得的数据如表1、表2。

表1通过不同途径散失的水分

状态汗液(mL)尿液(mL)呼吸(mL)

休息1001800300

游泳2000500600

表2每分钟血流量

休息游泳运动员比赛

总量5.523X

肌肉0.918Y

(1)游泳一般采用口吸气、口鼻并用呼气的方式进行换气。吸气时,空气依次经过(用结构名称和箭头

表示)等器官到达肺部;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先后经过心脏的______腔室,随血液循环到达肺后

排出体外。

(2)根据表1分析,游泳时尿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o尿液是人体的血液经过—作用形成。

(3)根据表2数据,游泳时肌肉血流量大幅增加,其生理学意义是。运动员游泳比赛时速度更快,强

度更大,据此推测其肌肉细胞内(填细胞结构)数量较多,表2中X、Y合理的数据是。

A.3226B.2319C.1815D.3317

(4)研究发现,中等强度和中等时长运动后,体内的一种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免疫力增强,长时间剧烈运动

后这种细胞数量反而会下降。该现象对我们游泳锻炼的启示是。

【答案】(1)鼻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右心房、右心室

(2)游泳时,水分主要以排汗和呼吸的方式排出滤过和重吸收

(3)为肌肉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满足肌肉在游泳过程中高强度运动的需要。同时,也带

走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维持肌肉细胞的正常代谢线粒体A

(4)在进行游泳锻炼时,应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长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

【分析】分析表中的数据知:这一天运动比休息散失的水分要多许多,所以我们在运动时应多喝一些水,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平衡。由休息状态变为运动状态时,汗腺活动旺盛,汗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汗液蒸发时能带走体内较多热量,有利于运动时维持体温,由于运动时的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尿液就相应减少了。

【详解】(1)在游泳时,吸气过程涉及多个呼吸器官。空气首先通过鼻腔进入,然后经过咽、喉,最终到

达气管和肺。鼻腔内部有鼻毛和黏膜,可以过滤和温暖进入的空气,保护呼吸道。在心脏中,肌肉细胞产

生的二氧化碳首先进入右心房,然后通过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最终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体外。因

此,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先后经过心脏的右心房和右心室。

(2)根据表1的数据,游泳时汗液和呼吸散失的水分显著增加,而尿液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游泳时,身

体为了维持体温和水分平衡,会优先通过汗液和呼吸散失水分,从而减少尿液的生成。尿液是人体血液经

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在游泳时,由于大量水分通过其他途径散失,导致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形成的原尿量减少,同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相对增加,因此尿液量明显减少。

(3)根据表2的数据,游泳时肌肉血流量大幅增加。这一生理学意义在于为肌肉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

养物质,以满足肌肉在游泳过程中高强度运动的需要。同时,也带走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维

持肌肉细胞的正常代谢。运动员在游泳比赛时速度更快、强度更大,因此其肌肉细胞内需要更多的线粒体

来提供能量。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负责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产生大量的能量供细胞使用。因此,

可以推测运动员肌肉细胞内线粒体数量较多。对于表2中的X和Y值,由于游泳比赛时肌肉血流量会进一

步增加,而总量也会增加以支持更高的运动强度,因此X值应大于游泳时的23,而Y值(肌肉血流量占比)

也会相应增加。根据选项分析,只有A选项(X=32,Y=26)符合这一趋势,故选A。

(4)研究发现,中等强度和中等时长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而长时间剧烈运动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这一现象对我们游泳锻炼的启示是:在进行游泳锻炼时,应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长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度

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游泳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

16.(2024•山东荷泽.中考真题)人体每天需要从外界获取所需的各种物质,用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图甲

为人体生理活动示意图,A~D表示不同的系统,①〜⑦表示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中曲线表示平静呼吸过程中

肺内气压的变化,虚线表示外界气压。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外体内体外

图甲图乙

(1)食物中的脂肪在图甲A系统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为o

(2)图甲①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②过程与图乙中曲线(用字

母表示)段对应。

(3)肝脏能将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氨转变成尿素,尿素产生后,进入图甲中[]系统,在

心脏中的首先出现,然后运送至肾小球,一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这部分排出的尿素在体内运送过程

中,最先和最后流经的动脉血管分别是。

【答案】(1)胆汁、肠液、胰液

⑵收缩be

(3)C循环右心房肺动脉、入球小动脉

【分析】图甲中①吸气,②呼气,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④吸收,⑤排遗,⑥排尿,⑦排汗,A

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图乙中ab段和cd段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为吸气,

be段肺内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为呼气。

【详解】(1)脂肪首先在小肠中被胆汁乳化为脂肪微粒,再被肠液和胰液中的酶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故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

(2)图甲①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由分析可知,②为呼气过程,与图乙中曲线be

段对应。

(3)肝脏能将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氨转变成尿素,尿素产生后,通过肝静脉进入图甲中C循

环系统,在心脏中的右心房首先出现,然后通过体循环运送至肾小球,一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途径为:

肝静脉一下腔静脉一右心房一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一左心房一左心室一主动脉一肾

动脉一入球小动脉一肾小球一肾小囊一肾小管一(集合管-肾孟)-输尿管—膀胱-尿道一体外所以这部

分排出的尿素在体内运送过程中,最先流经的动脉血管是肺动脉,最后流经的动脉血管是入球小动脉。

17.(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

液的形式排出的。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它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

③等部分组成。(填名称)

(2)图中标号②的结构名称是。

(3)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作用。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答案】(1)肾/肾脏肾小管

(2)肾小囊

(3)过滤/滤过

(4)葡萄糖

【分析】观图可知: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

【详解】(1)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

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2)由图可知,②是肾小囊。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

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

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18.(2024.云南・中考真题)健康生活需关注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常规体检,根据检查结果,改变不健康的

生活方式或及时就医。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体检者确诊贫血,那么血常规指标中出现异常的血细胞应该是o

(2)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体检测量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体循环中,心室舒张时,和

之间的瓣膜关闭防止血液流回心脏,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心室收缩时,大量血液突然射

入动脉,血压却不会过高,是因为动脉具有的结构特点,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

(3)医生对体检人员腹腔右上方进行B超检查,检查的器官是下图中的(填序号)。

(4)取某体检者肾动脉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各项数据均正常,部分数据如下:

成分A(克/100毫升)B(克/100毫升)C(克/100毫升)

蛋白质80.030

葡萄糖0.10.10

无机盐0.720.721.1

表中C是,判断依据是(答出1点即可)。

【答案】(1)红细胞

(2)左心室主动脉弹性大

⑶①

(4)尿液C中蛋白质含量为0;C中葡萄糖含量为0;C中无机盐含量最高(答出1点即可)

【分析】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

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

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

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心室到动脉的方向流动。

4.①肝脏、②胃。

【详解】(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

少称为贫血;若某体检者确诊贫血,那么血常规指标中出现异常的血细胞应该是红细胞。

(2)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朝向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

体循环中,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关闭防止血液流回心脏。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心室收缩时,大量血液突然射入动脉,血压却不会

过高,是因为动脉具有弹性大的结构特点,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

(3)胸腔内有心脏、心包、肺、支气管、食管胸段、胸腺等器官。左上腹部包括胃,脾,肾脏,胰脏还有

部分十二指肠,右下腹部有降结肠,直肠,部分空肠回肠等,右上腹部有肝脏,胆囊肾脏,十二指肠,空

肠等,右下腹部有阑尾盲肠,故医生对体检人员腹腔右上方进行B超检查,检查的器官是下图中的①肝脏。

(4)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

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

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A液体中蛋白质和葡萄糖是血浆、B液体中,有微量的蛋白质和

葡萄糖是原尿、C液体中无葡萄糖是尿液,且机盐含量最高。

19.(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2023年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回答下

列问题:

(1)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填标号)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若某人的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排尿频繁,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填标号)。

(4)取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其中不含葡萄糖的液体是0

(5)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o(填“增多”或“减少”)

【答案】⑴③

⑵滤过

⑶④

(4)尿液

(5)减少

【分析】如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管,⑤肾静脉。

【详解】(1)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因此,图中肾

单位是由①肾小球、③肾小囊和④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

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若某人的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排尿频繁,则发

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④肾小管,导致重吸收功能减弱。

(4)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

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取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进行

分析比较,其中不含葡萄糖的液体是尿液。

(5)血液流经肾脏时,大部分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减少。

20.(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学校举行运动会,小明报名参加长跑项目。妈妈为他准备了早餐,有面包、

牛奶、咸鸭蛋、油条。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中a〜d表示生理过程,I〜IV表示心脏各腔,

1〜8表示结构。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字母或编号):

(1)妈妈为小明准备的早餐营养搭配并不合理,还需要增加类食品。

(2)小明早餐中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是,若X代表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参与a过程的消化液

有。

(3)参加长跑时需要从外界获取大量的氧气。氧气经过图一中[]过程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

合,最先到达心脏的[],然后随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

(4)小明喝进体内的水经吸收进入血液,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其途径是1-(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对于身体健康的小明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中一定不含有的是o

(5)在运动过程中,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频率都加快,该反射所属的类型是,调节心跳和呼吸频率的

神经中枢位于o

【答案】(1)蔬菜水果

(2)牛奶、咸鸭蛋胃液、肠液和胰液

(3)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II左心房

(4)3-4-7-8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5)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脑干

【分析】(1)如图: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

式表示出来,由下往上I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II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

维生素;III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IV层为奶制品、豆制品,IILW层主要提供蛋白质;V层为油脂类。

V

a冷r—N

一m

(2)图一:a是消化,b是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c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d是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

体交换。

(3)图二:I右心房,I[左心房,III右心室,IV左心室。

(4)图三:1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6肾静脉,7肾

小管,8集合管。

【详解】(1)小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更应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为了做到合

理营养,我们应每天按营养学家设计的“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吃那五类食物。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

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面包中主要含有糖类,咸鸭蛋、牛肉、油条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少

量油脂和无机盐,还缺少维生素,所以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该食谱还应补充蔬菜水果类食物。

(2)由分析可知:小明早餐中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是牛奶、咸鸭蛋,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

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所以在消化道内

参与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

(3)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经过图一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毛细血管。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靠红细胞运输。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氧气进入血液后,与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由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

(4)尿液的形成首先需经过3肾小球、4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

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7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

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经8集合管排出体外。小明喝进

体内的水经吸收进入血液,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其途径是1-3肾小球-4肾小囊-7肾小管-8集合管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对于身体健康的小明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与[1]内液体相比,⑷内液体中一定不

含有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5)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频率都加快,原因通过激素调节完成的,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是在神经系

统的调节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

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非条

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

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该反射所属类型是非条件反射。调节心跳和呼吸的神经中枢被称为中枢神经,也被

称为生命中枢。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个部位,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

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因此调节心跳、呼吸频率的中枢在脑干中。

21.(2024.河北・中考真题)某人因侧腹部疼痛就医,遵医嘱憋尿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肾脏中有结石。下图

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及部分内部结构纵切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人的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后,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中大部分水、全

部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随血液通过肾静脉汇入,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剩下的

物质形成尿液。

(2)当膀胱中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位于膀胱壁内的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装满尿液”的信息

沿传到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需要憋尿时,大脑下达“指令”,尿道括

约肌收缩,控制排尿,这属于反射。

(3)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变小,随尿液经(填图中序号)运输到膀胱中暂时储存,后经尿

道排出仁外。为了防止肾结石复发,医生给该患者的建议是,多喝水、适当运动、不憋尿。

【答案】(1)滤过/过滤葡萄糖下腔静脉

(2)感受器传入神经条件/复杂

⑶①

【分析】(1)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其中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图中:①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②膀胱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③尿道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尿

液。

(2)尿液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

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酸等就会滤过

到肾小囊(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

全部的葡萄糖就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其余的成分形成了尿液。

【详解】(1)健康人的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后,会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作用。这个过程中,血浆

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随后,原

尿会进入肾小管。在肾小管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会被重新吸收,由以下血液循环途

径可知:

组织细胞

(氧气)[[(二氧化碳)

d/HL血液从十―吩全身毛细上、下上J左

体循环嘿震一►主动脉一►血管网一►腔静脉一►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一月亲靠田^"—肺动脉—右心室

(氧气)](二氧化碳)

随着体循环的途径,这些物质会随血液通过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最终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剩下的物质则

形成尿液。

(2)当膀胱中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位于膀胱壁内的感受器会受到刺激,进而产生神经冲动。这个神经

冲动会沿着传入神经传递到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此时,如果个体需要憋

尿,大脑会下达“指令”,使得尿道括约肌收缩,从而控制排尿。这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因为它需要大脑皮

层的参与。

(3)经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会变小,并随尿液经输尿管(图中序号①)运输到膀胱中暂时储存,

随后经尿道排出体外。人体通过排尿能够及时地把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并能够调节人体内水和

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22.(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人体具有多个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

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其中a代表物质,b、c代表气体,A、B表示生理过程,I、II表示肾单

位的两种结构。据图分析作答:

肺泡

系统

化循环

0:

O

液是

的消化

粉无关

、淀

白质

化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