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前篇
预习教材课堂篇
分点突破随堂练
学以致用课后篇
课时分层训练课前篇
预习教材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________和杂质三部分构成。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1)______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2)______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3)_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水汽氧氮二氧化碳(4)________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5)水汽和________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____________。臭氧杂质大气污染二、大气的垂直分层4.划分依据根据温度、____________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5.大气各垂直分层的主要特点(1)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_______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高度因纬度而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2)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在22~27千米范围内形成__________;以________运动为主。运动状况
递减升高臭氧层平流(3)高层大气。气温先下降后________;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__________;空气密度很______。上升电离层小【判断正误】1.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2.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3.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
)√4.对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
)×5.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
)√课堂篇
分点突破知识点一
大气的组成
1.全球变暖主要与哪种大气成分增多有关?[答案]
二氧化碳。2.臭氧有哪些作用?[答案]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3.针对上述大气环境问题,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答案]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发展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森林;研究新型制冷设备,控制氟氯烃的排放,保护臭氧层。【核心知识归纳】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组成成分占大气体积作用干
洁
空
气氮气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气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很少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并能调节地表温度臭氧极少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水汽很少,因时因地而异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会影响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
<m></【用到生活中去】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的大气成分,作用不同。据此完成4~6题。4.大气成分中,既能参与光合作用,又具有保温作用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C[解析]
参与光合作用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温室效应: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大量使用氟氯烃做制冷剂的制冷设备,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5.近地面大气中,时空差异最显著的大气成分是
(
)A.氮气和氧气
B.水汽和杂质
C.水汽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解析]
受地表性质的影响,水汽和杂质的时空差异最显著。B6.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
(
)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②大量含氟氯烃做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的使用③大量植树造林④兴修水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A[解析]
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大量含氟氯烃做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库使大气成分向良性方向变化。知识点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从生活中学】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随着海拔的变化,大气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随着海拔的上升,大气的气温和气压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8.通过该图可知,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之一是什么?[答案]
气温。【核心知识归纳】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
层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平
流
层自对流层
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平流运动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续表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高
层
大
气从平流层顶部到3
000千米的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空气密度很小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续表【用到生活中去】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情况。读图,完成9~11题。
B[解析]
由图可知,B层为平流层,平流层中有臭氧层存在,人类排放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10.冬季,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高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广州
②上海③北京
④哈尔滨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A[解析]
对流层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A[解析]
风、霜、雨、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随堂练
学以致用
下表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据此完成1~3题。气体成分氮气78.0875.52氧气20.9423.15氩气0.931.28二氧化碳0.03(变动)0.051.干洁空气中体积比例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氩气
D.二氧化碳A[解析]
由表可知,干洁空气中体积比例最大的是氮气。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氩气
D.二氧化碳D[解析]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二氧化碳。3.低层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主要成分还有
(
)A.臭氧
B.氨气
C.甲烷
D.水汽和杂质D[解析]
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图反映的是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对流层厚度为12千米[解析]
据图中对流层的高度为12千米可判断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2)
A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解析]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且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
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______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臭氧臭氧[答案]
补绘曲线略[解析]
据图可知,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该层22~27千米高度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4)
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逐渐变小[解析]
据图可知,A、B、C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大气的密度越往上越小,空气越稀薄。课后篇
课时分层训练【合格考过关练】
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下表为地球大气圈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表。读表,完成1~2题。气体成分氮气78.0875.52氧气20.9423.15氩气0.931.28二氧化碳0.03
(变动)0.05
A
2.工业革命后,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
)①植树造林
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B[解析]
工业革命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原因一是森林破坏,二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这样写道:“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3~4题。3.该游客乘坐的飞机正在大气层中的哪一层飞行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B[解析]
大气垂直分层分为三层,从地面到高空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中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4.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
)A.对流运动显著
B.水平运动显著
C.上升运动显著
D.下沉运动显著A[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为对流层,下部热、上部冷,对流运动显著。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下图为某地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B[解析]
题中所示现象是“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图中符合该现象的大气层次是②。6.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C[解析]
错时上下班可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从而减轻雾霾现象。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雾霾吸入,但不能缓解雾霾现象。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7~8题。7.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A.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能反射短波无线电信号D.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A[解析]
平流层因为下冷上热,因此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读图可知,极光出现在热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信号的也是热层。读图可知,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8.与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相同的是
(
)A.平流层
B.中间层
C.热层
D.以上都不对B[解析]
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特点是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由图可知相同的是中间层。【等级考提分练】
B[解析]
由右图可知,通常情况下在4~8米之间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升高,有逆温层存在,高度为8米时大气温度最高,安装在7~8米之间有利于将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10.关于风扇防霜冻工作机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防霜冻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②防霜冻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③防霜冻风扇的转动会增加下层暖空气上升速度④防霜冻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提高下层空气温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D[解析]
根据图示,在8米高度附近,气温最高,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故可以防止茶树冻伤,①正确;风扇本身吹出的热风较少,难以防霜冻,②错;防霜冻风扇可以将上层暖空气吹到下层,③错;防霜冻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提高下层空气温度,④正确。
轻质袋状或囊状物体充满氢气,靠氢气的浮力可以向上漂浮的物体叫氢气球。氢气球的上升速度与大气环流状况密切相关。据此完成11~13题。11.在石家庄,放飞较小的氢气球,上升速度比较快的时间是
(
)A.冬季的傍晚
B.夏季的午后
C.春季的早晨
D.秋季的夜晚B[解析]
上升速度比较快的时间是对流运动旺盛的时间,也是气温最高的时间,气温最高出现在夏季的午后。12.氢气球在大气中最终的归宿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职场心理素质试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考察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复习思路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变更控制探讨试题及答案
- 项目概念确认的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抗生素替代物研究试题及答案
- 泄爆屋顶的施工方案
- 项目干系人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 迪庆防风卷帘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锻造(锻件)行业投资策略及规划建议研究研究报告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广元旺苍县引进高层次人才23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骨科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 GB 5009.26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
- 设备部门级安全培训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家庭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华为经营管理丛书华为的研发管理
- 2025年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干洗店中央洗衣工厂岗位职责及管理手册
- 2024年数学新高考I卷评析及教学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