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辅导——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年级掌握率23.33%)1.为研究2,4﹣二硝基苯酚(DNP)在细胞呼吸中的作用,科学家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条件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①②③④实验条件氧气DNP加入加入不加入不加入实验结果ATP生成量(mol/molC6H12O6)202382H2O生成量(mol/molC6H12O6)120120A.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B.DNP会影响人红细胞吸收K+和葡萄糖 C.无氧条件下,DNP会使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减少 D.有氧条件下,DNP会使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增加2.某些条件改变后,细胞或生物体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冬天来临前,冬小麦体内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上升 B.适当升高温度,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速度会加快C.升高氧气浓度,酵母菌中线粒体分解葡萄糖的速率会加快 D.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3.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具有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和交替氧化酶(AOX)。氰化物有剧毒,能够抑制COX的活性而对AOX的活性无影响,细胞在AOX作用下消耗等量呼吸底物比正常情况产生更多热量,这种呼吸方式称为抗氰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OX参与NADH与O2结合的过程 B.抗氰呼吸中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生成的ATP较少 C.COX与AOX对氰化物敏感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D.敲除细胞中控制AOX合成的基因可以提高植物抵抗氰化物的能力4.慢跑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慢跑会消耗体内的糖类,同时也会加快脂肪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只有糖类能作为能源物质,脂肪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B.运动后肌肉酸痛,是由于肌细胞线粒体中积累了大量乳酸 C.机体“燃烧”脂肪时,细胞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量相等 D.与有氧呼吸相比,机体无氧呼吸过程有机物的分解不彻底5.细胞呼吸原理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表中措施与目的不正确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的A制作酸奶通入无菌空气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B种子贮存晒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C水果保鲜零上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A.A B.B C.C D.D6.如图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③产生的ATP少于④产生的ATP B.过程②③④均在膜结构上发生,并能产生少量ATP C.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现象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D.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7.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C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图乙中的A点 B.图甲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C.在图甲4种氧浓度中,c对应的氧浓度是最适合贮藏植物器官的 D.图乙中的CD段均对应图甲中氧气浓度为b时的情况8.将破裂的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后,与未进行离心处理的完整酵母菌均在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最终能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A.甲和丁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9.酿酒、做馒头、做面包等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错误的是()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B.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表明细胞呼吸产生了酒精 C.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色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的浓度及体积等10.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白鼠吸入18O2,可在其尿液中检测到O,呼出的CO2不含有18O B.35S标记甲硫氨酸,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C.给玉米提供C18O2,细胞的脂肪中不会检测到18O D.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5→(14CH2O)11.下列属于“对比实验”的正确组合是()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③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④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12.下列有关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CO2与H2O的生成发生在不同阶段 B.该细胞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若适当提高马铃薯块茎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降低酒精的生成量 D.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消耗O2量和生成CO2量的比值可确定呼吸方式13.如图表示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不进行呼吸作用 B.氧气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 C.氧气浓度在10%以上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D.保存该器官时,氧气浓度越低越好14.某兴趣小组对不同氧浓度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以及产物展开研究,如图为测得的培养液(以葡萄糖为底物)中CO2和酒精的产生量。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将葡萄糖不完全分解,并合成少量ATP B.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氧浓度为c时,培养液中有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有氧呼吸 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的线粒体内膜上产生了大量[H]和ATP15.2023年冬季,哈尔滨部分餐饮店将冻梨切片摆盘招待南方“小金豆”登上热搜。“冻梨”是东北地区人们冬季特有的一种食物,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普通白梨冰冻成乌黑色冻梨的过程中,低温并没有破坏细胞结构 B.低温保存水果不仅可以减缓微生物繁殖,也可以抑制一些酶的分解作用 C.冷冻水果基本不会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但偏寒凉,多食易引发腹泻 D.冻梨储存不当,也会变质16.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不合理的是()A.低温、无氧环境储存水果和粮食 B.用透气的“创可贴”或纱布包扎伤口 C.提倡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 D.花盆中的土壤应经常松土透气17.下图表示氧含量对植物组织产生CO2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表示植物组织无氧呼吸释放的CO2 B.AB段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无氧呼吸停止 C.BC段CO2的释放量增加,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储藏瓜果蔬菜选择B点,此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18.关于生物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根部因缺氧产生乳酸,导致变黑、腐烂 B.农家肥在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下产生CO2和无机盐,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C.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伤口处厌氧菌的繁殖 D.粮食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以减少有机物消耗19.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是对比实验 B.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可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C.科学家通过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对细胞膜结构进行探索 D.卡尔文运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20.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瓶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仅由酵母菌有氧呼吸引起 B.D瓶应密闭静置一段时间后再与E瓶连接 C.B、D两瓶反应相同时间,B瓶中的温度比D瓶高一些 D.如果把装置甲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中石灰水变浑浊程度一定不同21.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易使植物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无氧呼吸是在中进行的,其产物之一乙醇(俗称酒精)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出现色。(2)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过程能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填“彻底”或“不彻底”)氧化分解。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中,释放出的能量的去向有。(3)“低氧胁迫”使得植物根系有氧呼吸减弱。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原因是。2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专家分析,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导致个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如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的物质X代表的是,检测脂肪时可以用试剂,呈现色。(2)细胞呼吸过程中,图中过程②发生在(填具体场所),此过程除了释放CO2还产生了并释放少量能量。(3)由图可知丙酮酸、二碳化合物属于中间产物,经一系列过程转化成物质X、脂肪酸等,据此推测细胞呼吸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有(答出2点)。(4)某肥胖患者要减肥,制定了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请评价该方案(填“有效”或“无效”),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原因可能是。23.12月22日,2023橘子洲红色半程马拉松赛在长沙橘子洲高喷广场鸣枪开跑,5000名跑者参与本次赛事。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改善运动肌利用氧的能力是马拉松项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图1是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及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摄氧量与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生乳酸的场所是。(2)剧烈运动中,葡萄糖储存的能量经呼吸作用释放后的去向有。人剧烈运动时主要呼吸方式的反应方程式是。(3)图1中三种运动强度中消耗葡萄糖最少的是(填字母)。若运动强度为b时,乳酸含量与氧气消耗速率的物质的量的相对值比例为1:3,则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例为。(4)据图2分析,运动员(填“甲”或“乙”)更适合从事马拉松运动,理由是。(5)比赛中沿途设有为运动员提供饮用水、饮料及其他用品的区域。运动员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使用。从迅速提升能量供应的角度,应选用含(填“脂肪”或“葡萄糖”)的饮品,理由是(答出两点)。24.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图解,a~d表示物质,①~⑤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2)图中①②③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3)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葡萄糖中储存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外两部分的去向:,。(4)若苹果在某时间段内通过细胞呼吸释放了0.8mol的CO2,产生了0.2mol的酒精,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为了延长苹果的储藏时间,可以适当降低温度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请写出降低温度减弱细胞呼吸的原因。25.研究表明,小鼠细胞癌变后代谢方式会随之变化,图a中①~④是癌细胞中葡萄糖的一些代谢途径。(1)上述代谢途径中,①②③途径表示有氧呼吸,其中①发生的场所是。(填数字序号)途径表示无氧呼吸。(2)研究人员在有氧条件下测定细胞的乳酸含量,结果如图b所示,表明小鼠癌细胞即使在有氧的条件下呼吸更强。(3)根据图a可以推测,癌细胞无氧呼吸增强的原因是①途径产生了等中间产物,成为癌细胞增殖过程中合成大分子物质的重要原料。(4)糖代谢中①、⑤途径是一对互逆的过程,参与细胞内糖代谢强度的调节。已知地塞米松是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处理后的癌细胞内葡萄糖含量,如图c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地塞米松处理的癌细胞葡萄糖含量,可以推测药物促进了(填数字序号)途径,从而(填“促进”或“抑制”)了癌细胞产生能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答】解:A、由表可知,DNP抑制有氧呼吸过程中ATP的形成显著,不会对水的生成产生影响,主要在线粒体内膜发挥作用,A错误;B、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与呼吸作用无关,不受DNP的影响,B错误;C、实验②和④比较,说明DNP不会对无氧呼吸产生影响,C错误;D、有氧时,DNP会导致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大幅减少,但水的生成不受影响,可见DNP使线粒体内膜上释放的能量更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D正确。故选:D。2.【解答】解:A、冬季来临前,当冬小麦体内结合水的比例升高时,会提高其抗寒能力,A正确;B、细胞质的流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当温度下降时,流动速率减缓,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流动速度加快,B正确;C、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的,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C错误;D、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C。3.【解答】解:A、据题图可知,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和交替氧化酶AOX均参与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能催化O2与NADH结合生成水,A正确;B、细胞在消耗等量呼吸底物情况下有氧呼吸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总量是相同的,其中一部分用来合成ATP,其余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抗氰呼吸比正常呼吸产生的热量更多,则合成的ATP就更少,B错误;C、氰化物对AOX与COX的活性影响不同,可知二者对氰化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的原则推测,二者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C错误;D、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氰化物不影响AOX活性,故敲除细胞中的AOX基因可以降低植物抵抗氰化物等逆境的能力,D错误。故选:A。4.【解答】解:A、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比糖类释放更多的能量,因此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A错误;B、乳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B错误;C、由于脂肪含有的C、H比例较高,参与呼吸作用时,消耗的氧气多于产生的二氧化碳,C错误;D、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与有氧呼吸相比,机体无氧呼吸过程有机物的分解不彻底,D正确。故选:D。5.【解答】解:A、参与乳酸制作的微生物的是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因此制作酸奶的过程不能通入空气,A错误;B、种子贮藏时要降低自由水含量,减慢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正确;B、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否则会冻坏水果,C正确;D、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生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确。故选:A。6.【解答】解:A、过程③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能量的释放,不产生ATP,A错误;B、过程③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且没有能量的释放,不产生ATP,B错误;C、可以通过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检测二氧化碳,现象为由蓝变绿再变黄,C正确;D、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吸收氧气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而无氧呼吸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D错误。故选:C。7.【解答】解: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B、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B正确;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的氧浓度,C正确;D、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对应乙图中AC段之间,D错误。故选:D。8.【解答】解:能产生CO2和H2O的细胞呼吸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未进行离心处理的完整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CO2和H2O;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的场所,需要的反应物是丙酮酸,可产生CO2和H2O,因此,试管乙和丙中能产生CO2和H2O。故选:B。9.【解答】解: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A正确;B、酒精可使橙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因此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表明细胞呼吸产生了酒精,B正确;C、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都会产生酒精,因此不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色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错误;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的浓度及体积等,D正确。故选:C。10.【解答】解:A、小白鼠吸入18O2,18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O,O又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形成C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O,呼出的CO2也含有18O,A错误;B、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B正确;C、给玉米提供C18O2,其合成的糖类中含有18O,糖类可转化为脂肪,使其含有18O,C错误;D、给水稻提供含14C的CO2,水稻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D错误。故选:B。11.【解答】解: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两个实验组,无空白对照组,属于对比实验,①正确;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设置不同温度梯度,属于对比实验,②正确;③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属于前后对照,③错误;④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存在空白对照组,不属于对比实验,④错误。综上,①②属于对比实验,BCD错误,A正确。故选:A。12.【解答】解:A、该细胞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CO2,第三阶段产生水,A正确;B、该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部分用于合成ATP,B错误;C、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C错误;D、如果以葡萄糖为底物,无氧呼吸没有O2消耗,也没有CO2的生成,而有氧呼吸中O2的消耗量和CO2量的比始终是1:1,因此无法通过这两种气体的量来确定细胞的呼吸方式,D错误。故选:A。13.【解答】解:A、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氧气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错误;C、氧气浓度在10%以上时,氧气吸收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D、应该在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小的氧气浓度下保存该器官,氧气浓度太小如0时,无氧呼吸较强不适宜保存该器官,D错误。故选:C。14.【解答】解:A、氧浓度为a时,酒精产生量与CO2产生量相同,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不彻底分解,其中的大部分化学能转移到酒精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A正确;B、当氧气浓度为b时,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多于产生的酒精量,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C、氧浓度为c时,产生酒精的量为6mol,由分析可知,有3mol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同时产生6molCO2;而此时产生CO2总共产生量为15mol,则有氧呼吸产生CO2为15﹣6=9mol,说明有1.5m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故葡萄糖用于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比例为1.5÷(3+1.5)=,C正确;D、当O2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H]和ATP,但大量[H]是在线粒体内膜被消耗的,D错误。故选:D。15.【解答】解:A、将普通白梨冰冻成乌黑色冻梨的过程中,细胞结构受到了破坏,A错误;B、低温环境下,酶活性下降,同时也会使微生物活动下降,因此,在该条件下保存水果不仅可以减缓微生物繁殖,也可以抑制一些酶的分解作用,B正确;C、冷冻水果基本不会影响它的营养价值,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因为可以作为特色食品,但偏寒凉,多食易引发腹泻,C正确;D、冻梨储存不当,尽管在低温条件下也会变质,即低温储存的食品也会变质,D正确。故选:A。16.【解答】解:A、储存水果和粮食时,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酶的活性)和氧气含量等措施减弱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旺盛,不利于水果和粮食的储存,A错误;B、包扎伤口时用透气的“创可贴”或纱布,通过抑制伤口处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无氧呼吸,防止厌氧菌的繁殖,B正确;C、提倡进行慢跑以维持肌肉等细胞的有氧呼吸,避免了乳酸的大量积累,C正确;D、花盆土壤板结,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故选:A。17.【解答】解:A、图中A点氧气浓度为0,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A正确;B、由A到B,氧气增加,无氧呼吸收到抑制,有氧呼吸也较弱,所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急剧减少,但无氧呼吸并未停止,B错误;C、由B到C,随着氧气的增加,植物的有氧呼吸加强,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所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但并不是只有有氧呼吸,C错误;D、贮藏室内的氧气浓度在B点的时候,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蔬菜或水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D错误。故选:A。18.【解答】解:A、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根部因缺氧产生酒精,导致变黑、腐烂,A错误;B、农家肥在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下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和无机盐,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B正确;C、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可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从而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C正确;D、种子在入库贮藏以前,都要晒干,并且把种子贮藏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D正确。故选:A。19.【解答】解:A、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是对比实验,A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各种有膜的细胞器及细胞核,利用其可获得纯净的细胞膜,B正确;C、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科学家通过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对细胞膜结构进行探索,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C正确;D、14C具有放射性,不是稳定性同位素,D错误。故选:D。20.【解答】解:A、由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CO2,会影响实验结果,A瓶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有氧呼吸引起的,A正确;B、乙组D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D瓶中的氧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E,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正确;C、B瓶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D瓶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少。所以B、D两瓶反应相同的时间,B瓶中的温度比D瓶的温度应高一些,C正确;D、温度会影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温度不同酶的活性可能相同,所以把装置甲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中石灰水变浑浊程度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D。21.【解答】解:(1)无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其产物之一乙醇(俗称酒精)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呈现灰绿色,据此可以判断产酒精的无氧呼吸的存在。(2)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过程能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进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不彻底的分解产物,如酒精或乳酸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3)低氧胁迫条件下细胞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减少,因而植物根系吸收无机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而其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故答案为:(1)细胞质基质;灰绿(2)彻底;酒精或乳酸;以热能形式散失和储存在ATP中(3)植物吸收无机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低氧胁迫条件下细胞有氧呼吸减弱,产生的能量减少22.【解答】解:(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图中参与构成脂肪的成分X是甘油。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用苏丹皿溶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颗粒时,制片时所用酒精溶液的浓度是体积分数为50%,作用是洗去浮色。(2)细胞呼吸过程中,图中过程②是丙酮酸分解产生CO2和[H](NADH、还原型辅酶Ⅰ)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此过程会释放少量能量。(3)丙酮酸、二碳化合物的转化过程表明细胞呼吸的作用有:为生物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体代谢的枢纽、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等。(4)淀粉彻底水解后形成葡萄糖,在葡萄糖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因此,该方案无效。故答案为:(1)甘油苏丹III橘黄(2)线粒体基质[H](NADH、还原型辅酶Ⅰ)(3)为生物体(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体代谢的枢纽、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等(4)无效淀粉彻底水解后形成葡萄糖,在葡萄糖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23.【解答】解:(1)运动的过程中,骨骼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产生乳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2)剧烈运动的过程中,葡萄糖无论通过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多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数用于合成ATP。无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首先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产生少量的能量,之后再进一步分解成乳酸。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故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据图1可知,运动强度为a时,氧气消耗速率相对值和乳酸含量相对值均最低,说明此时消耗葡萄糖最少。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氧化分解lmol葡萄糖,消耗6mol氧气;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每氧化分解lmol葡萄糖,产生2mol乳酸。已知运动强度为b时,乳酸含量与氧气消耗速率的物质的量的相对值比例为1:3,设乳酸含量相对值为x,氧气消耗速率相对值为3x。则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为,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为=,故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例为1:1。(4)根据图2中乙体内乳酸的含量低于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院司法调解协议书范本
- 汉沽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火锅店长期员工合同协议
- 职工交通事故死亡协议书
- 用木桩护坡施工合同范本
- 海城农村房屋继承协议书
- 物流服务运输合同协议书
- 锁具维修合同协议书模板
- 爆破工程联营合同协议书
- 私人租地建养殖合同范本
- 线条系列(会变的线条、雄伟的塔、茂密的花) 单元作业设计
- 注安建筑施工实务记忆口诀全套
- 供应商审核计划表
- 亿航智能介绍
- MGGH冲洗水管道接口安装四措二案
- 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
- GB/T 26746-2011矿物棉喷涂绝热层
- GA/T 1105-2013信息安全技术终端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危险化学品MSDS(氯化铵)
- 中耳疾病(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