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力 弹力(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堂(苏科版)_第1页
8.1力 弹力(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堂(苏科版)_第2页
8.1力 弹力(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堂(苏科版)_第3页
8.1力 弹力(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堂(苏科版)_第4页
8.1力 弹力(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堂(苏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力弹力(备课作业)1.(2022•六合区校级开学)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要想产生力的作用,只要有施力物体就可以了 C.要想产生力的作用,只要有受力物体就可以了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必须要有两个物体才可以产生力,必然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BC错误;D、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力;故D错误。故选:A。2.(2022春•高邮市期中)如图所示,汽车在平直路面行驶时,受到牵引力的施力物体是()A.路面 B.空气 C.车轮 D.发动机【解答】解:汽车行驶时,地面给汽车向前的摩擦力驱动汽车向前运动,故使汽车向前进的牵引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故选:A。3.(2022•六合区校级开学)下列物体的形变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A.被拉长的橡皮筋 B.被挤压变形的汽车外壳 C.被拉弯的弓 D.被拉长的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解答】解:A、橡皮筋被拉长,橡皮筋具有弹性,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B、被挤压变形的汽车外壳,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是非弹性形变,故B符合题意;C、拉弯的弓具有弹性,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D、被拉长的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2•六合区校级开学)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弹性的物体就一定有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C.只有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D.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解答】解:A、具有弹性的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就没有弹力,故A错误;B、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有弹力产生,物体还必须有相互作用而发生弹性形变。故B错误。C、只要物体具有弹性,比如弹簧、桌面等在发生弹性形变时都可以产生弹力,故C错误;D、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故D正确。故选:D。5.(2022春•通州区期末)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小明用手水平向左压弹簧的另一端使之发生弹性形变,长度缩短.此时“弹簧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的力”是()①手对弹簧施加的力②弹簧对手施加的力③墙对弹簧施加的力④弹簧对墙施加的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手和墙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是对手和墙的拉力,故②④正确。故选:D。6.(2022•丹阳市校级开学)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1=20N拉弹簧,弹簧伸长了2cm。现在两端同时用F2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要使弹簧伸长3cm(仍在弹性限度内),则每个力F2为()A.15N B.30N C.20N D.40N【解答】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图中用20N的力F1的力拉弹簧时,弹簧左端也受到向左的20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要使弹簧伸长3cm,则需要30N的拉力,在乙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水平拉力,弹簧仍伸长3cm,由于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所以加在弹簧乙上施加的力也是30N。故选:B。7.(2022春•海门市期末)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相同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B.此测力计的刻度值应该是上大下小 C.所制作的测力计只能测量物体重力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解答】解:A、钩码上标有质量的数值,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故可以用钩码拉伸皮筋标注刻度,故A正确;B、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测力计的刻度值应该是上小下大,故B错误;C、所制作的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也可以测量其它力,例如拉力,故C错误;D、橡皮筋的长短、粗细都影响着测力计的量程,所以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A。8.(2022春•姑苏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配戴时,罩体紧粘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物质的分子都不能通过罩体 B.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C.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 D.松紧拉得越长,对耳根处的弹力越小【解答】解:A、通过罩体人能够正常呼吸空气,说明有空气分子通过罩体,故A错误;B、去掉外力后铝条不能恢复原状,所以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非弹性形变,故B错误;C、松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它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故C正确;D、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则弹力越大,故D错误。故选:C。9.(2022春•宜兴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用球拍击打球时,是球拍与球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若以乒乓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球拍,受力物体是乒乓球。【解答】解:球拍打球时,相互作用的力发生在球和球拍之间,球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时,球对球拍施加反作用力,以乒乓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球拍,受力物体是乒乓球。故答案是:球拍;乒乓球。10.(2022春•吴中区校级期中)如图甲、乙所示,用力捏橡皮泥,观察到橡皮泥的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用相同大小的力压或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变化,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方向有关。【解答】解:(1)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用相同大小的力压或拉弹簧,弹簧缩短或伸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方向有关。故答案为:形状;方向。11.(2022春•张家港市校级期中)如图,用扳手拧螺母,图乙所示情况的效果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解答】解:假设手对扳手用的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同,则图乙所示的情况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答案为:作用点。12.(2021春•东海县期中)小红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2cm;(2)弹簧在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5cm,此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3)该弹簧如果做成测力计,则量程是0﹣6N。【解答】(1)由图像可知,当拉力为0N时,x为2cm,即原长为2cm;(2)由图像可知,拉力增加6N,弹簧形变量增大6cm,因此每增加1N拉力,弹簧伸长1cm,因此受到5N拉力时,伸长了5cm,此时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3)由图像可知,当拉力大于6N之后,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大小不成正比,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因此其量程为0﹣6N。故答案为:2;5;弹性;0﹣6N。13.(2021春•工业园区校级期中)如图a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拉力方向没有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纠正错误后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如图b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物体如图c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与b相比将变大(变大/不变/变小)。【解答】解:由图知:(1)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拉力方向没有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2)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3)因为弹簧测力计自身有重力,将该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如图b使用,相当于增加物重,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答案为:拉力方向没有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2;变大。14.(2022春•新沂市期中)已知图1中F1<F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图2所示的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解答】解:已知图1中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而F1<F2,结果两次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图2中改变了力的作用位置,即力的作用点,从而使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答案为:大小;作用点。15.(2022春•靖江市月考)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做了探究。如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表一: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0l23456甲弹簧的长度/cm6.09.012.0015.018.021.024.0表二: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0l23456乙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512.013.515.0(1)小组交流时,细心的小明发现该实验表格设计有缺陷,优化表格再增加一行,该行的表头设计为弹簧的伸长量/cm。(2)纠正缺陷后,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量比乙弹簧大(大/小)(3)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制成,它们的外壳长度相同,刻度线部分长度相同均为9cm,且均匀分为30小格,则量程较大的测力计的量程是6N。【解答】解:(1)要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关系,要增加弹簧的伸长量一行,更方法比较分析;(2)①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不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②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3)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B测力计,9cm×=6N,则量程较大的测力计的量程是0~6N;故答案为:(1)弹簧的伸长量/cm;(2)正比;大;(3)6。16.(2022春•姜堰区期中)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一个物体受力,同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C.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D.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解答】解:A、要发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单个的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A正确;B、一个物体受力,同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故B正确;C、从空中降落的雨滴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D、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时,相互间也会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故D正确。故选:C。17.(2022春•泰兴市校级月考)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孤掌难鸣”是因为一只手掌的力太小 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解答】解:A、“孤掌难鸣”是因为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B、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没有挤压,不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D、拔河比赛中,绳子与两边的学生都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18.(2022春•盐都区期中)对A、B两根弹簧进行研究,记录它们受到拉力F的大小和它们的伸长,得到图甲“拉力F﹣伸长”的图象。用A、B弹簧做成外形相同的测力计,如图乙所示。与B弹簧相比,用A弹簧做的测力计()A.量程相同,精确度相同 B.量程较大,精确度会较低 C.量程较小,精确度会较高 D.量程较大,精确度会较高【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甲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弹簧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弹簧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故选:C。19.(2022春•海陵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小孩坐在木板上,下列关于小孩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答】解: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想要恢复原状而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①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即小孩对木板的压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①正确,②错误;③④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即木板对小孩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20.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弹簧的弹力 B.钩码的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解答】解:使弹簧伸长的力的受力物体是弹簧,其作用点在弹簧上;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由于钩码对弹簧有向下的拉力(该拉力作用在弹簧上),弹簧才会伸长,所以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故C正确;而钩码的重力作用在钩码上,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即弹簧的弹力)也作用在钩码上,所以它们都不是使弹簧伸长的力,故ABD错误。故选:C。21.(2022春•沭阳县校级月考)小明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物体的重力为()A.一定等于10N B.一定小于10N C.一定大于10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解答】解: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受到的力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10N,故B正确。故选:B。2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解答】解: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上的力,只是保持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就可以了,因此这种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使用前指针校零,才能保证读数的正确性,这是正确的,不合题意;C、使用中不必要的摩擦会影响测量的结果,要极力避免,这是正确的,不合题意;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如果超过了它的量程不但不能准确测量,还要损坏弹簧,这是正确的,不合题意。故选:A。23.(2022春•宝应县期中)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200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200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解答】解: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A弹簧测力计固定,以A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200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等于200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同理以B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200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测力计的示数仍为200N。故答案为:200;200。24.(2022春•武进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压跳板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跳板,这个力是(是/不是)弹力。【解答】解:由图知:压跳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跳板;运动员施力的效果是跳板产生了弹性形变,所以这个力是弹力。故答案为:运动员;跳板;是。25.(2021春•丹阳市月考)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支持力是桌面(填“桌面”或“书”)弹性形变产生的。【解答】解:水平面上的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书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对书产生了支持力的作用,故支持力是桌面弹性形变产生的。故答案为:桌面;书;桌面。26.(2022春•盱眙县期末)如图是小聪配戴一次性口罩时按压金属条后的形状,可见该金属条的形变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弹性形变,戴上口罩后,耳带对耳朵的压力属于(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弹力。【解答】解:按压金属条后的形状,金属条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恢复原来形状,不是弹性形变,耳带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是弹力。故答案为:不是;属于。27.(2022春•锡山区期中)从实验室借来一把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直接测量铁柱的重量,读数如图乙所示,测完后同学发现了问题,如果要改正问题,他要B(选A或B)。A.把刻度板向上拉,指针对准零刻度线。B.把刻度板向下拉,指针对准零刻度线。用调整好后的此弹簧测力计测量铁柱的重量应为1.8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按如图丙所示再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解:刚拿来的弹簧测力计,由图甲可知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则没有校零,所以要先校零;弹簧测力计的校零方法:移动刻度板,应向下反复轻拉刻度板才能对准零刻度,故选B。由图乙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没有校零之前刻度在0.4N,则准确值的读数为:2.2N﹣0.4N=1.8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按如图丙所示再进行测量,此时弹簧还要承担弹簧测力计外壳所受重力,所以,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答案为:B;1.8;变大。28.(2022春•无锡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最大能测量7.5N的拉力,测量同一拉力,A测力计伸长量更长。(选填“A”或“B”)(2)小强利用橡皮筋A做成的测力计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得到的数据如表。实验次序12345物体质量m/kg0.050.10.150.20.25所受重力G/N0.51.1.522.5分析数据能够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根据数据描绘的图像如丙图中①所示。(填序号)(3)小华也用该测力计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是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N刻度处,则小华描绘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图线②。(填序号)(4)接着小强在秤钩下挂一个容积为100mL、重为0.5N的容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