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常德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常德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常德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常德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2.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这主要反映了A.国家统一的趋势在发展B.当时楚国文化的包容C.周代制度在楚国严格执行D.儒家思想在楚国受到重视3.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4.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过两种主要做法:一是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二是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影响上述两种不同“历史认识”的主要因素是A.资料来源 B.研究方法 C.史学观念 D.作者立场5.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6.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宜言》中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1875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后更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它以争取普选权和合法的议会活动为目标。这反映出德国工人运动A.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B.继承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原则C.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D.引领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7.中国近代某文献提出了一系列“新事物”,如:禁止与外国交涉时使用“夷狄”等带侮辱性的文字,主张建设铁路、轮船等设施,提倡学习欧洲建立银行,并提出废除八股等改革措施。该文献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9.“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描写的社会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太平天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之后10.宋代十分重视财经工作,对理财机构赋予很高的行政地位和很大的权力,其中央机构称“计省”。下列项中,对“计省”的解读恰当的是①“计省”的长官为三司使②“计省”即尚书省③“计省”习称政事堂④“计省”起到了分割相权的作用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北约建立时,政治协商制已成为北约成员国联合与合作的重要纽带。然而,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由此看出A.政治协商制受制于成员国力量对比B.北约成员国合作的基础丧失C.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既合作又斗争D.西欧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12.对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的共同历史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都促进了盛世局面的出现 D.都是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代表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图一:图二:1861年3月3日农民们在农庄里听到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时的情景。图三:2005年6月7日,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问题:(1)图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解释图二中“农民亲吻贵族的脚背”的现象。(3)你认为俄罗斯政府在2005年竖立起纪念亚历山大二世塑像的原因是什么?14.(20分)美国的崛起。阅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摘自《央视八位<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强国之鉴》P215(1)如图所示,作者把美国崛起分为五个台阶,请就前三个台阶各举一例标志性文件或事件。(2)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第四与第五台阶题写合适的标题。(3)从图示来看,作者偏重于从哪些角度来揭示美国历史的进程?除此之外,你认为美国崛起还有哪些基本因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材料可以看出,为了防止出现“独占”即垄断,所以才主张“节制资本”,由此可见孙中山的出发点是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故B项正确;A属于民族主义;C和D项材料中没有明确体现。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地本为南方楚文化,楚人引用《诗经》说明中原文化得到楚人的认同,也说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强,表明国家统一的趋势在发展,A选项符合题意。楚国文化的包容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扩大,B选项排除。《诗经》不属于周代的制度,C选项排除。儒家思想在楚国受到重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选项排除。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的准确把握。楚人引用《诗经》说明中原文化得到楚人的认同,也说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强,表明国家统一的趋势在发展。3、C【解析】

开辟新航路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欧的航海家在世界各地寻找财富,而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明朝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朝贡贸易追求宣扬国威和“厚往薄来”,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导致中西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存在巨大差异,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郑和船队得到了明政府的支持,排除B项;当时西方在科学技术和武装力量方面并不占有明显优势,排除D项。4、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学研究方法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题中的意思是对待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虽说只是时间不同,但第一种属于阶级斗争的革命史观,第二种属于文明联系的全球史观,所以正确的因素是C项的史学观念。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史学观念5、D【解析】

由题干中“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可知守旧党是顽固势力,由“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中“变法”的信息可知中立党是维新派,由“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中“作乱”的信息可知维新党是革命派,D正确;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BC。6、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主要以争取普选权和合法的议会活动为目标,这和马克思主义宣扬的暴力革命有明显不同,这说明德国工人运动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也表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征,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暴力革命的问题,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征,C选项排除;引领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7、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发展资本主义,这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一致,B正确;《海国图志》提出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排除;《变法通议》强调的是变法的合理性,C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D排除。故选B。8、B【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15世纪,地点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判断为文艺复兴。各种自由科目的复活其实是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传承,B正确。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除A,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排除C,启蒙思想兴起于17世纪,排除D。【考点定位】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详解】9、D【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材料“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剪辫的社会风潮,故D正确;太平天国时期和洋务运动时期并未形成剪辫的社会风气,故AB排除;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与剪辫无关,故C排除。10、A【解析】

根据材料“财经工作,理财机构”可以得出这是宋代的三司制度,三司的长官为三司使,故①正确;三司起到了分割宰相经济权的作用,④正确;计省与尚书省不是同一类的,排除②;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排除③,综上所诉,A正确,排除BCD。故选A。11、A【解析】

从材料“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和“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中可知,在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中政治协商制充斥着不对等的力量对比,发展不平衡,故选A。北约政治协商制的形成是个动态过程,在北约建立后不断发展、完善,故B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既合作又斗争”的信息,故排除C。D显然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没有提到双方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12、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三者都是古代有名的帝王,他们都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俄国农奴制野蛮、落后,农奴身份不自由,没有法律保障。农奴使用手工劳动,制度落后。(2)农奴感谢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还没有适应已经获得人身自由,仍用原有方式表示感谢。(3)肯定他在俄国发展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用和平改革的方式挽救统治危机,解放了农奴;摆脱了俄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实现了历史转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致力于经济改革。【解析】

(1)从材料中的信息可概括得出当时俄国农奴制野蛮、落后,农奴身份不自由,没有法律保障。从农奴的劳动场景可得出农奴使用手工劳动,制度落后。(2)本问可结合所学,从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分析可得出农奴感谢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还没有适应已经获得人身自由,仍用原有方式表示感谢。(3)结合所学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可从肯定他在俄国发展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用和平改革的方式挽救统治危机,解放了农奴;摆脱了俄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实现了历史转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致力于经济改革等角度阐述。14、(1)每个台阶一点即可,其它合理,也可给分。第一台阶:文件:《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或《合众国宪法》。事件:独立战争。第二台阶:文件:《宅地法》,《解放宣言》。事件:工业革命(生产以标准化见长),西部开发,南北战争;第三台阶: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工业成为美国工业化的标志);(2)第四台阶:危机与调整;第五台阶:称霸与冷战。(3)角度:经济形态、政治体制、时代特征等;基本因素:独立后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自由传统,丰富的自然资源,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等等。【解析】

(1)第一台阶:文件:依据所学从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独立宣言》或者建国后颁布的1787年宪法回答。事件:依据所学从1773年开始的独立战争回答。第二台阶:文件:依据“1789-1865”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