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高分子材料 - 结构化学_第1页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 - 结构化学_第2页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 - 结构化学_第3页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 - 结构化学_第4页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 - 结构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

-航空航天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

技术成果汇编

二。一二年十月

目录

浙江大学(12项)

1、一种高动态捷联惯性导航并行计算装置............................1

2、基于CORDIC算法的电容式微加速度计信号检测装置..............3

3、一种基于哥氏效应的振动式微机械陀螺虚拟实现装置...............4

4、小卫星姿态控制地面仿真装置及方法..............................5

5、一种皮卫星太阳电池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6

6、基于FPGA扩展的皮卫星星务管理系统............................7

7、一种以航模直升机为载体的两自由度航拍云台......................8

8、微型无人直升机飞行姿态三维仿真转台............................9

9、测试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性能的试验平台.........................10

10、测量三维折射率的微分干涉层析方法及其测量仪.................11

11、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系统..................................12

12、双环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13

13、航天装置元器件多参数综合可靠性加速试验环境....................13

哈尔滨工业大学(26项)

14、特种复合材料高压气瓶制造技术................................15

15、电子封装用铝基复合材料.......................................16

16、形变W-Cu电极材料制造技术..................................17

17、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包覆挤压工艺......................18

18、聚对苯撑苯并双嗨哩(PBO)纤维..............................19

19、磷化铅锌晶体生长与器件制造..................................20

20、电动汽车动力电源高孔率基板材料制造技术......................21

21、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钢锂的合成与改性.......................22

22、铝合金轮毂无富浸锌合金技术和高耐蚀电镀技术.................23

23、高热裂敏感金属薄板焊接热裂与变形的控制研究.................24

24、异种金属扩散连接技术研究....................................25

25、硬质合金木工刀具的焊接技术..................................26

26、陶瓷颗粒增强的复合钎料技术..................................27

27、汽车结构件内高压成形技术....................................28

28、特种加工数控机床系列产品与配套关键技术......................29

29、绝缘陶瓷轴承(FAG)........................................30

30、表面陶瓷涂层柱塞、轴套类产品................................31

31、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装配生产线..................................32

32、泡沫金属材料制备技术........................................33

33、无铅无镉光亮化学镀银及化学复合镀清洁生产技术...............34

34、系列高精度膨胀芯轴产品介绍..................................35

35、钛合金薄壁复杂铸件精密成形技术..............................36

36、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倾转铸造技术................................37

37、准晶颗粒增强镁合金复合材料制备技术..........................38

38、厚大断面球铁铸造技术.........................................39

39、大型铸钢件缩孔、缩松及应力变形控制技术......................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项)

40、CVD金刚石应用技术..........................................41

41、高性能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42

42、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及表面硬化处理技术...............43

43、全数字式高性能数控系统(系列)..............................44

44、群孔/群坑阵列电化学制造技术.................................45

45、用于物料自动化搬运的视觉自动导引车AGV系统................46

46、具有优化地貌的钎焊金刚石与CBN超硬磨料工具技术............48

47、双凸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技术..............................49

48、晶体材料大尺寸、定晶向放电切割技术..........................50

49、微小型无人飞行器系统........................................52

50、板料数控渐进成形设备与技术..................................53

51、高性能电铸技术与装备........................................54

52、快速柔性三维坐标数据测量技术及其应用.......................55

53、薄壁复杂结构零件高效精密数控铳削加工技术...................56

54、交流伺服系统.................................................57

55、双层辉光离子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58

56、复合材料缠绕技术.............................................59

57、麦秸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60

58、纳米陶瓷和微米金属复合粉体的机械制备方法...................61

59、新型生物医用钛合金...........................................62

60、轻舟一号轻型飞行模拟器.......................................63

北京理工大学(14项)

61、电流变隔振器(产品)........................................64

62、系列化向心涡轮式液力变矩器(产品)..........................65

63、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特种切削加工技术(技术)...................66

64、变轴数控机床及并联机构应用(技术)..........................67

65、微粉表面积的动态氮吸附测量技术(技术)......................68

66、高转速精密微小型数控车铳复合加工中心(产品)...............69

67、微小型器件及微系统高加速度实验与标定技术(技术)..........70

68、生产线调度、布局设计与仿真系统(产品)......................71

69、数控弯管仿真系统(产品)....................................72

70、超高分辨率图像增强与显示芯片(产品).......................73

71、耐油膨胀型防火橡胶及防火捆扎带..............................74

72、赤泥复合阻燃剂开发和应用....................................75

73、高品质低成本纤维素酸制备技术(技术).......................76

74、超薄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77

湖南大学(11项)

75、凸轮轴高效精密磨削关键技术及CNC8312磨床.................78

76、五轴数控钻尖磨床.............................................79

77、镜面磨削设备及工艺...........................................80

78、150m/s超高速平面磨床及其产业化.............................81

79、高速精密机床电主轴...........................................82

80、智能化大型复杂模具设计、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和应用......83

81、高性能铝、镁合金材料加工技术................................84

82、高性能变形镁合金制备技术及应用..............................85

83、低成本纳米微晶陶瓷制备技术..................................86

84、汽车用碱土耐热镁合金研制及其成形关键技术...................87

85、粉末注射成形.................................................8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3项)

86、绿色环保金属表面强化、光亮、防腐、减摩、耐磨复合处理新技术89

87、节能、减摩、耐磨转子型流体机械..............................90

88、新型减摩、耐磨单螺杆泵.......................................91

89、防腐、减摩、耐磨,节能降耗高性能高压齿轮泵...................92

90、解决重载车轴烧轴、磨损的新技术..............................93

91、轴、孔类零件光整、光亮、强化(替代镀珞入精加工系列技术……94

92、绿色节能、环保、软启动、软停止、跟踪负载智能调速的电动机制造新技术......95

93、节能、节材、低碳、减排的集成化智能电器制造新技术..........96

94、防腐、节能、减摩、耐磨、高效液压水泵及其制造方法..........97

95、防腐、节能、减摩、耐磨、高效真空泵及其制造方法............98

96、防腐、节能、减摩、耐磨、高效空压机及其制造方法............99

97、行走机械、行走装置的减摩、耐磨轮对........................100

98、环保防腐(替代镀锌)表面处理新技术........................101

南昌航空大学(9项)

99、真空差压反重力铸造系统......................................102

100、钛合金化学铳切.............................................103

101、智能型大功率三相次级整流点焊机、缝焊机...................104

102、泡沫陶瓷过滤技术..........................................105

103、激光快速成型技术..........................................106

104、搅拌摩擦焊技术.............................................107

105、蠕变时效成形技术..........................................108

106、铝合金、钛合金等温精密模锻技术............................109

107、防霉菌防湿热防腐蚀纳米复合涂层制备技术...................110

哈尔滨工程大学(12项)

108、四旋翼无人机...............................................111

109、测绘航拍型固定翼中小型无人机..............................112

110、多点定位的机场场面协同监视技术............................113

111、直升机关键技术(宽带无线信号辐射源识别与定位系统).........114

112、磁罗盘传感器...............................................116

113、超轻镁锂合金...............................................117

114、碳陶瓷复合密封材料.........................................118

115、二硅化铝基高温结构复合材料................................119

116、新型耐湿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开发...............120

117、双酚药的制备及应用开发....................................121

118、碳纳米管强韧化MoSi2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实现机制............122

119、纳米氧化错系列产品生产技术................................124

西北工业大学(16项)

120、充气机翼轻型飞机..........................................125

121、虚拟装配规划与仿真系统....................................126

122、装配数字化系统.............................................127

123、多功能数控布带缠绕机......................................129

124、微机电系统集成设计工具....................................130

125、锥束CT无损检测与分析系统................................131

126、移动式低压电磁柳接设备....................................133

127、金属基复合材料液固高压成形工艺与控制技术.................134

128、数字化拉弯系统.............................................135

129、真空扩散焊设备与工艺技术..................................137

130、高性能致密金属零件的激光立体成形技术.....................138

131、Nb-Si基超高温合金制备技术................................139

132、大型铝合金铸件反重力铸造工艺与装备.......................141

133、钛合金近B锻造技术.........................................142

134、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144

135、等温精密锻造技术..........................................145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

成果名称一种高动态捷联惯性导航并行计算装置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1010608522.1

1.一种高动态捷联惯性导航并行计算装置,由FPGA

芯片、电源电路、配置电路、信号采集电路和信号输出电

路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FPGA芯片集成了数据采集模块、初始对准模

块、并行导航解算模块、通信模块;

所述的配置电路为:当FPGA芯片上电后,自动将片

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配置比特流读入FPGA的静态内

存中,实现内部结构映射;

所述的信号采集电路采集来自光纤陀螺、石英挠性加

速度计及GPS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并输入到FPGA芯片的

数据采集模块;

成果简介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将对信号预处理并发送至初始

对准模块与并行导航解算模块,初始对准模块将计算得到

的导航参数初始值发送至并行导航解算模块并在并行导

航解算模块内对导航参数进行更新计算,解算后将导航信

息送至通信模块,最后由通信模块经信号输出电路将信号

发送至其他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捷联惯性导航并行计

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含陀螺仪数

据接收模块、AD控制模块、GPS数据接收模块、数据缓

冲模块,其中所述的陀螺仪数据接收模块负责采集光纤陀

螺输出信号,AD控制模块控制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信号的

模数转换并接收数据,GPS数据接收模块负责接收GPS

接收机输出的数据,数据缓冲模块负责对传感器数据缓冲

—1—

预处理,并将其发送至初始对准模块与并行导航解算模

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捷联惯性导航并行计

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PGA芯片内的并行导航解

算模块在每一采样周期内对导航参数中的姿态、速度和位

置信息进行并行更新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动态捷联惯性导航并行计

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行导航解算模块包含高频

运动效应补偿模块、姿态计算模块、速度计算模块、位置

计算模块和地球参数计算模块5个子模块,其中所述的高

频运动效应补偿模块负责接收当前采样周期内的角增量

信号和速度增量信号,在初始对准模块的启动信号发出

后,开始对角增量和速度增量信号进行快速迭代运算,其

中包括圆锥效应补偿计算、速度旋转效应补偿计算、划桨

效应补偿计算、位置旋转效应补偿计算和涡卷效应补偿计

算,各部分计算并行执行,当计算结束时通过指令信号同

时启动姿态计算、速度计算、位置计算和地球参数计算4

个模块,使其同时并行运行,实现了姿态、速度和位置信

息的并行更新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态捷联惯性导航并行计

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模块由串口通信模块、

1553B通信模块、SPI通信模块构成,并分别采用对应通

信格式IP核,负责与其他串口设备、1553B总线设备、SD

卡的通信任务。

项目成熟度中试

成果负责人翁宇

联系方kjcwy@

—2—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2】

成果名称基于CORDIC算法的电容式微加速度计信号检测装置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910要571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RDIC算法的电容式微加

速度计信号检测装置。它包括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电

荷放大模块、模数转换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第一数模

转换器、模拟带通滤波器、第二数模转换器;电容式微加

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模块、模数转换器、现场可编程门

成果简介

阵列、第一数模转换器、模拟带通滤波器依次连接,现场

可编程门阵列又与第二数模转换器连接。本发明可以实时

调整载波信号的相位、频率、幅度等,灵活性好;采用高

频载波调制可以抑制1/f噪声等低频噪声,而数字解调的方

式又克服了模拟系统容易受到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缺

点;算法精度可以由迭代次数和数据字长控制。

项目成熟度产业化前期

成果负责人翁宇

联系方kjcwy@

—3—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3】

成果名称一种基于哥氏效应的振动式微机械陀螺虚拟实现装置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910157127.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哥氏效应的振动式微机械陀

螺虚拟实现装置。它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模数转换

器、第三模数转换器、第四模数转换器、现场可编程门阵

歹(I、第一数模转换器、第二数模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分别与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模数转换

器、第三模数转换器、第四模数转换器、第一数模转换器、

成果简介

第二数模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相连。本发明实现了虚

拟的振动式微机械陀螺,该虚拟陀螺不受温度等环境因素

影响、不受陀螺器件之间参数等差异导致的性能差异的影

响;采用高速、高精度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及高速数字信

号处理器实现,给后续陀螺信号处理电路提供低噪的理想

输入信号;用于测试陀螺信号后续处理电路的功能与性

能。

项目成熟度产业化前期

成果负责人羽于

联系方kjcwy@

—4—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4】

成果名称小卫星姿态控制地面仿真装置及方法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910155796.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卫星姿态控制地面仿真装置及方法,

主要包括仿真支持模块和卫星受测模块,所述仿真支持模

块包括仿真计算机、嵌入式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所述卫星受测模块包括姿控处理器、测量部件和执行部

件,所述仿真计算机、嵌入式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依次相连,所述姿控处理器、各测量部件和各执行部件分

成果简介

别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本发明适应于多种型号卫星

的仿真需求;同时满足多种方式的半物理仿真需求;仿真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维护更为简单,仿真过程的操作以及仿

真结果的分析也更加灵活、方便;实现简单、成本低廉,

极大的缩减了卫星姿态控制地面仿真装置的开发时间和

开发成本。

项目成熟度产业化前期

成果负责人翁宇

联系方kjcwy@

—5—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5】

成果名称一种皮卫星太阳电池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910153429.3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卫星太阳电池模拟装置,包括计算

机,若干子板,母板,计算机数据接口。本发明还提供一

种皮卫星太阳电池模拟方法,先获取若干太阳电池阵特性

曲线参数与有效照射系数;再将太阳电池阵特性曲线与有

效照射系数相乘,得到一条太阳电池实际应该输出的曲

成果简介线;利用在负载两端采样得到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计算

出当前负载阻值,得到负载两端的电压电流关系图,并将

其与太阳电池实际应该输出的曲线相交,交点即得到实际

应该输出的电流值;最后将实际应该输出的电流值输出到

负载,实现电流值实时模拟。本发明硬件结构简单,能方

便地做到同时模拟任意多个面的电流输出;能按照实际的

标定曲线来模拟出太阳电池在不同受照情况下的输出。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翁宇

联系方kjcwy@

—6—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6】

成果名称基于FPGA扩展的皮卫星星务管理系统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910100928.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扩展的皮卫星星务管理系

统,包括:(a)两台星务计算机,其中一台运行时,另

一台处于温备份状态;(b)星务计算机切换模块,用于

两台星务计算机的切换;(c)榭以12c总线模块,用于各

外围分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命令传送;(d)内部看门狗模

成果简介

块,用于监测正在运行的星务计算机是否工作在正常状态

以及对所述的皮卫星星务管理系统重新初始化;(e)中

断模块,用于星务计算机和各外围分系统通信时中断信号

的检测和处理。本发明皮卫星星务管理系统可完成多总线

的扩展,模块的共享,双星务计算机的切换以及分系统的

监控。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翁宇

联系方kjcwy@

—7—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7】

成果名称一种以航模直升机为载体的两自由度航拍云台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710069849.4

本发明公开的以航模直升机为载体的两自由度航拍

用云台,包括悬挂支架、水平旋转机构、垂直旋转机构和

DV机变焦控制机构。悬挂支架与航模直升机起落架连接

处采用硅胶减振材料隔离;水平旋转机构使用V带传动;垂

成果简介

直旋转机构使用绳索传动;DV机变焦控制机构利用具有楔

形缺口的圆舵机盘拨动DV机的变焦控制杆进行变焦。拍

摄人员使用航模遥控设备遥控操纵DV机在水平方向上连

续转动、垂直方向上转动,并进行变焦。本发明结构简单、

成本低,可满足航拍取景的需要。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

联系方kjcwy@

—8—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8】

成果名称微型无人直升机飞行姿态三维仿真转台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610049065.0

本发明公开的微型无人直升机飞行姿态三维仿真转

台,包括基座、外框组件、中框组件和内框组件,外框组

件固定在基座上绕x轴运动,中框组件固定在外框架上绕y

轴运动,内框组件固定在中框架上绕z轴运动;该三维仿

真转台采取卧式结构,可以在地面上模拟微型无人直升机

成果简介

在空中飞行的三维姿态,实时的再现直升机飞行时的航向

角、俯仰角、横滚角,可以重复测试、评价飞行控制系统

的各项性能指标,同时,还可以测试飞行器携带的机载传

感器在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工作状况。它具有体积小巧、结

构简单、成本低廉、精度较高、结构安装和调试比较方便

等优点。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翁宇

联系方kjcwy@

—9—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9】

成果名称测试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性能的试验平台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510050551.X

本发明公开的测试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性能的试验

平台主要包括机架,万向转动机构和配重机构,无人直升

机固定在试验平台的平板上,无人直升机连带万向转动机

构及支撑杆起飞,能以支撑杆顶端为球心,做一个受限的

球面运动,实现倾斜、偏航、滚转等各种姿态,在一定范

围内满足直升机自由飞行。配重机构抵消了试验平台带给

成果简介

无人直升机的多余负载。当飞行控制失效或试验失败时,

可以保证直升机不会出现翻滚或飞离试验平台,使直升机

可以安全着陆。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

易于移动等优点,能够很方便的进行姿态控制、飞行控制、

导航等科学研究,保证了飞行试验的安全性。另外本发明

还为广大的航模爱好者提供一个熟悉模型直升机飞行性

能的平台。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翁宇

联系方kjcwy@

—10—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0】

成果名称测量三维折射率的微分干涉层析方法及其测量仪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专利号:200410054192.0

本发明公开的测量三维折射率的微分干涉层析方法

及其测量仪是基于迈克耳孙干涉和光学共焦滤波方法的

组合,即使用聚焦探测光束,利用共焦光学滤波提取被测

介质内部点”的逆向散射光,通过连续扫描和干涉比较,

计量微米量级微小区间的光程变化,从而测定折射率的空

间量值分布。本发明不仅解决了以往用积分干涉方法不能

成果简介

有效测量三维折射率的问题,而且所提供的微分干涉层析

测量仪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由于物质的温度、浓度、

密度等多种其它物理性质都同折射率密切相关,而微分干

涉层析测量以物质的折射率作为原始测量物理量,因此,

本发明可以通过测量折射率来间接测定与折射率有关的

其它多种物理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

用潜力。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翁宇

联系方kjcwy@

11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1】

成果名称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系统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开展锂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基于LiFePO4正极材

料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设计与制备、电池电源系统轻量化

设计技术研究和不同环境下的性能、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

统实现对电池温度、能量的即时监控,可以为航空航天控

制系统提供动力电源。目前产品技术指标如下:

高功率型单体锂离子电池(5-15Ah):

1)能量密度:110Wh/kg

2)功率密度:3000W/kg

3)循环寿命:>2000次

成果简介

4)工作温度:-30-60℃

能量功率兼顾型单体锂离子电池(15-50Ah):

1)能量密度:135Wh/kg

2)功率密度:1500W/kg

3)循环寿命:>2000次

4)工作温度:-30-60℃

目前研制的锂离子电池产品已纳大航天一院合格供

方名录”,应用于某型号搭载火箭地面控制系统电源。

项目成熟度产业化前期

成果负责人涂江平

联系方13906539087;tujp@

12—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2】

成果名称双环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

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是最具可行性的一种可展开天

线。当天线尺寸达到100米以上时,为保证结构刚度,周

边桁架采用双环桁架形式。通过机构综合研究,使得天线

在折叠/展开过程中不发生物理干涉,天线折叠率高于1/8。

分析其自由度,确定天线中主动索和被动索的布置。基于

多体动力学,明确其运动轨迹,设计消除重力影响装置。

成果简介

在过程控制系统控制下,电机组驱动天线,顺利、平稳地

从折叠状态运动到工作状态。基于优化算法,确定网状天

线反射面的预应力分布,并设计轻质预应力调节机构。利

用非接触测量技术,对天线反射面进行测量,形面精度

RMS小于0.2mm。采用商业软件评估天线电性能,天线

适用于低频通讯。选用碳纤维和钛合金,分别研制杆件和

节点,4.2米尺寸的产品,重量小于15Kg。

项目成熟度实验室阶段

成果负责人徐彦

联系方13575777502;xyzs@

—13—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3】

成果名称航天装置元器件多参数综合可靠性加速试验环境

单位名称浙江大学

主要技术描述:

航天装置内部各类元器件在实飞时除了做高线加速

度运动外,还伴有振动、温度、气压、噪声等动态冲击作

用,基于此提出了“多参量复合环境”的概念及建立高线

加速度、振动、温度、气压、噪声复合试验环境的构想。

已研制成功的试验装置样机采用离心机实现高线加速度,

成果简介

采用电磁振动台实现振动,采用半导体制冷片组实现高低

温环境,采用气泵和真空发生器实现高低压环境,采用扬

声器组产生噪声场,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装置元器件的环境

试验中。本项研究目前已授权专利2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

版权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项目成熟度实验室阶段

成果负责人何闻

联系方13819108253;hewens@263.net

14—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4】

成果名称特种复合材料高压气瓶制造技术

单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

该复合气瓶是一种新型的以金属材料为内衬,使用特

种纤维缠绕的大尺寸高压气瓶。

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基于复合材料所特有的性质,

研究缠绕层材料的粘弹性本构关系;在考虑固化度、化学

反应热、缠绕压力、固化曲线和粘度等因素前提下,考察

缠绕和固化过程中树脂的流动模型;研究缠绕张力对内胆

约束塑性变形的影响;考虑材料、工艺和结构的一体化结

构分析与优化的设计方法。

缠绕成型工艺研究:在结构分析与优化的基础上,根

据理论分析的结果,对于筒身直段与封头端均确定最佳缠

绕工艺和型面结构设计型式。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

成果简介下,要达到重量最轻、安全可靠性最高这一目的。

结构健康状况的智能监测:通过使用先进的智能监控

手段,对其工艺全过程的全结构应力场及温度场进行实时

监控。

工某要技术指标及水平

1、研究出符合国情的高压气瓶的结构分析和方案优

化方法。2、建立特种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的设计标准。3、

开发、建立一整套质量考核、验证和评价特种复合材料高

压气瓶的试验装置。4、制造出体积为20升、质量小于6Kg、

工作压力为40Mpa、爆破压力为70Mpa的特种复合材料

IW]压气瓶。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史丽萍、赫晓东

联系方式

—15—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5】

成果名称电子封装用铝基复合材料

单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制的电子封装用复合材料主要包括铝基和铜基两

大类。

电子封装用铝基复合材料主要包括SiCp/AI、AINp/AI

和Sip/AI等复合材料。它们采用专利挤压铸造方法制备,

该工艺生产成本低、设备投资少、制成的材料致密度高,

且对增强体和基体合金几乎没有选择,便于进行材料设

计。“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在这一工艺上拥有多

项发明专利,技术成熟,并具有独立开发新型材料的能力。

成果简介

本电子封装材料具有低膨胀、高导热、机械强度高等

优点,可以与Si、GaAs或陶瓷基片等材料保持热匹配。

与目前常用的W心u、Mo/Cu复合材料相比,导热性、热

膨胀性能相当,但成本更低、质量轻,应用于微波器件、

高性能、电力电子模块等多种电子(或光电子)器件封装

中,对降低成本、减轻重量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内电子

电子器件对此类材料的需求颇为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武高辉

联系方式

—16—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6】

成果名称形变W-Cu电极材料制造技术

单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项目是在本课题组二十几年研究基础上,发明的新

的工艺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生产高端W-Cu材

料,主要性能指标均超过国际上最好水平,有很强的技术

竞争优势。该技术采用W与Cu粉末经大变形挤压致密,

获得近致密体W-Cu电极材料。技术研究已十分成熟。本

发明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发明专利号:ZL03132475.4

成果简介

国际专利主分类号:1322F3/16

本项技术制造的W-Cu材料技术成熟,生产效率高成

本低,性能达到国际上高档产品最好水平。

若按国际市场价格1200~1400美元/公斤,本项目成

本500元人民币/公斤,本项目的利润空间之大,效益之高

是显而易见的O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王尔德

联系方式

17—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7】

成果名称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包覆挤压工艺

单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

开发了正向包覆挤压法用于Pb-GF新型复合丝材生

产工艺,该工艺具有生产简单,设备要求较低,生产效率

较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同时该种新型包覆挤压工艺具

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广阔前景,通过改变材料的类型,可

以进一步开发出更多的新型长纤维增强材料,如铅碳纤维

增强材料、铝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铝硼纤维增强材料等一

系列长纤维增强材料,这些材料和工艺的应用价值将为金

属基长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技术指标: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生产新型包

覆挤压工艺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包覆挤压方案:正向包覆

成果简介

挤压和侧向包覆挤压。

正向包覆挤压:温度,300℃,挤压力,200KN,包

覆速率:22M/min;

测向包覆挤压:温度,300℃,挤压力,420KN,包

覆速率:22M/min;

采用包覆挤压的新型工艺生产的Pb-GF复合材料具

有抗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等特点。该种新型丝材其直径

虽然只有0.75-1.0mm,但其强度却高达110MPa,是同等

纯铅强度的10倍。

项目成熟度小试

成果负责人王尔德

—18—

联系方式

“2012年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航空航天

新材料及装备技术成果专题洽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表

【编号18】

成果名称聚对苯撑苯并双嗯嘤(PBO)纤维

单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

聚对苯撑苯并双嗯嘤(PBO)纤维被称为世界超级纤

维之冠,被认为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有机纤维。其

突出的特点是抗拉强度、模量高,耐冲击性能、防弹性能

好,耐高温、阻燃性能好。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总装

备部预研项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项目的支持下,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