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中考复习方法交流_第1页
历史学科中考复习方法交流_第2页
历史学科中考复习方法交流_第3页
历史学科中考复习方法交流_第4页
历史学科中考复习方法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科中考复习方法交流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备好历史复习课。三、采用四段式复习策略备战中考。四、中考复习中的注意事项。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

现在的复习是为了考试准备。所以,首先就应该弄明白考试的基本要求,考试考什么,怎么考。为此,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考试的命题依据,考核目标、试卷结构、题型示例。可以说是有关考试的总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明确了考试意图和方向。对考试意图和方向的研究把握是后面进行有效复习的前提。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备好历史复习课。备好历史复习课是能否保证课堂复习质量的关键。备课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确定所要考查内容的知识要点和能力层次要求。历史课程标准明确的规定了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这里重点是要弄明白要达到这些能力层次要求,对知识点的掌握究竟应达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属于识记层次的,只要掌握知识点是什么即可;属于理解层次的,则需要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更高,需要能够运用所了解到的基本事实,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解决历史问题。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备好历史复习课。2、认真备好每节课,重点是制订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标的认真研读,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备好历史复习课。3、备课时还应出好每课相应的课堂练习题。以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习题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题目,注意题目的多样性、梯度性和综合性,要务求实效,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同时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的复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精讲,精讲学生困惑易错的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检测,教师要细致的研究学生的反馈情况,分析问题的特征,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对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精讲。讲知识要拓展思维,纵横联系、系统化、条理化;讲思路既要突出提示找突破口,又要努力给学生营造思维训练的情景。这样,就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学生的认识。三、采用四段式复习策略备战中考。1、第一阶段复习:单元复习2、第二阶段复习:专题复习3、第三阶段复习:强化训练4、第四阶段复习:回归课本1、第一阶段复习:单元复习(1)内容:北师大版《历史》六册内容分为中国古、近、现和世界古、近、现六大板块。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每一单元为一主题。共24个主题单元。(2)目的:构建知识结构,夯实基础(3)意义(一)可以全面复习巩固学生以前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尤其对于以前知识掌握不是很好的同学,这样的复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二)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时间概念,并从整体上掌握各板块历史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三)许多单元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复习专题。所以单元复习的同时就是进行专题复习。

1、第一阶段复习:单元复习(3)注意事项(一)我们在进行单元复习时主要应明确每个单元的大致时间、主要历史事件、事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体现出来的单元特征、单元的基本线索等。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各部分内容。1、第一阶段复习:单元复习例如,在开始进行一个板块复习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目录部分,通过目录,使学生了解该板块有由几个单元构成,并通过单元标题,从整体上了解该板块讲述的主要内容,基本线索等,从总体上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具体到各单元的复习时,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前言内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使其明确该单元的大致时间、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构成的单元特征、单元的基本线索等。同时通过单元前言,还可以了解到同一时期中西方不同的发展情况,便于将中外历史进行横向对比。最后具体到单元中每课内容的复习时,教师重点应该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例如,告诉学生要全面掌握一个历史事件,应该从原因(背景)、过程(内容)、结果、作用或影响等方面全面了解。可以通过掌握事件发生、发展、结束过程中的主要大事来了解事件的经过等。1、第一阶段复习:单元复习(二)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还要将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各板块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或阶段特征。例如通过对世界近代史各单元的复习,可以得出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1、第一阶段复习:单元复习一、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确立——发展。这也是最主要的线索。二、近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三、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可以说,世界近代史各单元、每节课的内容都可以被串联到这些线索中。通过这样的点线结合的复习,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就不是零散的、孤立的、杂乱无章的,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了知识网络。中国古代史教材体现的阶段特征(北师大版)夏、商、西周、春秋(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战国、秦汉;(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3)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隋唐(4)民族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1368—1840)。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侵略反抗器物制度思想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解放战争1、第一阶段复习:单元复习(三)复习时要注意各课的引言、插图、表格、注释以及文献资料等,这些可能会成为考题的史料来源。单元复习是中考复习中最重要的步骤,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只有在单元复习时做到稳扎稳打,才能保证最终的复习质量。2、第二阶段复习:专题复习(1)目的: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2)复习专题的确立:(一)许多单元就是一个专题,例如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等本身就是一个复习专题,在单元复习时已经复习过了。2、第二阶段复习:专题复习(二)通过对历史知识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因果联系、中外联系等全面的、多方位的联系,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确定新的复习专题。①将同一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如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近代社会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复习时重点是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同种类型知识的比较,找出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更好的理解历史现象、感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②将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比较。可以是同种类型的,如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西方跨入近代社会门槛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等。也可以是同一时间的,如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变革等。通过比较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更好的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2、第二阶段复习:专题复习③同一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如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美国历史上杰出总统及其事迹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通过这种纵向联系比较,能够综合分析、认识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历史。2、第二阶段复习:专题复习2、第二阶段复习:专题复习

综合专题突破(1)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2)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5)近代资本主义的建立与巩固(6)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7)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8)中外重大改革3、第三阶段复习:强化训练(1)目的:认真领会考试说明的宗旨,深刻剖析中考命题,引导学生科学的训练,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2)措施:(一)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了解命题依据,考核目标、试卷结构、题型示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二)收集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对各地中考试题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

(三)将各地综合性强,履盖面广,灵活性、开放性大,题型新颖、与时政和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综合起来,形成模拟考试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和学科的综合能力。

(四)通过试题的训练和讲解,帮助学生熟悉试题的类型与特点,掌握解题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与答题的能力。4、第四阶段复习:回归课本

课本是万题之源,经过前三轮的复习,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已非常熟悉,第四轮主要是学生将六本书跑马观花,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以记忆与回忆为主。四、中考复习中的注意事项1、关注时政热点和重大事件的周年纪念。2、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1、关注时政热点和重大事件的周年纪念“学以致用”是历史教学活的灵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将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与社会热点内容紧密结合是中考历史一贯的指导思想,近年来的一些中考试题始终坚持这一原则。“现实热点问题”就是指现实人类社会重点关注和思考的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现实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时政热点、周年纪念事件等。(一)从现实热点问题出发,归纳相关知识点时政热点:一般指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如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亚太国家的发展、中东局势、伊朗、叙利亚问题;台海问题、钓鱼岛及南海边疆问题、社会道德问题、区域经济组织的活动、天宫一号;“文化强国”战略;复兴中国梦。1.热点分类(按时间):(1)本年度出现的热点中考考查的时政热点一般为上年5月至当年5月期间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所以我们整理的时政热点应该是这段时间内的,反映国内外重大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内容。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

(2)具有长效价值的重大社会热点

全球范围内:人口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国崛起、大国关系、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等。国内:社会和谐构建、三农问题、民生问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问题、民主法治建设、自主创新、科技革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等。“文化强国”战略;复兴中国梦等。

时政热点

1、大国关系(1)中日关系(2)中美关系(3)美英关系

(3)美英关系时政热点

2、关注话题: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和平问题(2)环境问题(3)发展问题(3)周年性历史事件逢五、逢十周年热点

注意热点问题的搜集和整理搜集的热点信息必须出自权威机构和权威媒体,密切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要用历史的眼光分析时政热点,用现实问题来解读历史知识,把热点问题同历史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联系,发现热点问题考查的切入点,设置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和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以致用。2014年周年大事记2、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特点1.考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考查灵活。2.新材料、新情境丰富。3.强化史学教育功能,灵活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市中考历史试题特点1.考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考查灵活。灵活考查基础知识是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试题命制最基本的出发点。对基础知识或主干知识的灵活考查是近年历史试题最突出的特点。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考查重要历史人物的功绩,或考查历史上重要的典章制度或考查重要历史事件的意义、阶段特征、伟大成就,或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发展线索。本市中考历史试题特点2.新材料、新情境丰富。设置丰富的新材料和探究性学习的新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描述、分析、说明或论证的过程、方法是近年来历史中考或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最鲜明的特点。材料形式的新颖、丰富。有文物图片、地图、表格、卡片、诗句材料、文字材料,探究性学习情境、系统简表、漫画这些众多的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不仅极大地活跃了历史试题卷面,更为重要的它是极大地丰富了能力考查的方式、内涵、角度,扩充了知识容量,激发了学生思维,使试题鲜活生动,情趣盎然。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历史学习中史论结合、学以致用的问题,拓展了能力考查的有效性。新材料和新情境的设置还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不经意间感受鲜活的历史。本市中考历史试题特点3.强化史学教育功能,灵活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鉴往知来,服务当今,塑造学生良好品质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与现实是分不开的,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遥远的,而是近在咫尺的;不是干瘪的,而是鲜活的。试题的时代特色鲜明。逢十周年热点的重大事件。本市中考历史试题特点史学教育的渗透性强。试题突出了对人类文明成果、近现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人类文明的演进的考查。文明成果、抗争探索、科技革命、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等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绝好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是在学生阅读材料、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生发的,解答历史问题的过程自然也就成为学生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的过程。2、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1、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是常用的客观题题型。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通过设置探究性学习情境,要么让考生确立研究主题,要么让考生选择学习材料,要么让考生鉴别学习成果,要么让考生确定研究过程,要么让考生得出研究结论。新课程倡导的过程和方法得到了灵活考查。

让考生确立研究主题

让考生选择学习材料

让考生鉴别学习成果

让考生得出研究结论让考生确立研究主题2、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忆、归类和比较的能力。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对基础的综合运用。初中历史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类填空题解题方法:时间填空题是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填空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地点填空题就是要填空的内容是地点或地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地图的能力,历史事件填空题就是填空的内容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事件的主要知识要素。解此类题的关键是要完整理解和识记历史事件及构成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解答这类题要注意抓住题干中所给出的时间或空间等关键词语的限制,找准回答问题的落脚点。另外注意不写错别字。

例题(2013年)27.“六度出海,终抵东瀛”称颂的人物是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称颂的人物是

。(2013年)2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年。(2012年)27.东汉张仲景的《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明朝李时珍的《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材料解析题

属于大型主观性命题。它以提供历史材料的形式,要求分析材料并解答有关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应用能力”或“综合应用”能力。能较全面地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如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比较、辨别等辩证思维能力和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等。材料解析题的分类

按照材料采用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文字加表格混合型材料这几类;按照材料设问要求,又可分为一问一答式、表述成文形式两类。

材料解析题的考查的内容考查的内容,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③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④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⑤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⑥联系实际,谈谈启示。材料分析题考查方式

而考查的方式则会这样,也就是每一道材料题正常会有三个问题,题目的题干往往会表现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技巧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读懂材料是前提。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读完整,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任何部分,如标题、注释、出处等内容。(2)审清题意是关键。首先,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语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对号入座。其次,找到材料、问题与教材中相关知识的联系点。(3)组织答案是落脚点。组织答案要注意根据问题后面的分值去判断答几点可以得满分,答题时要看清分值,材料题每问的分值通常都是1-2分,相应的答案可归纳为一到两句话,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语言简明扼要。例题(2011年)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夷”各指什么?(2分)(2)据材料,概括唐朝、清朝统治者各自推行的政策,(2分)分析各自政策的最主要影响。(2分)31.(1)材料一:少数民族;(1分)材料二:外国(外国人)。(1分)(2)政策:唐朝: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睦);(1分)清朝: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分)影响:唐朝:密切了民族关系;加强了民族联系;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繁荣;丰富了民族文化。(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清朝: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妨碍了中外文化交流;远离了世界发展潮流;阻碍了近代化因素的萌芽;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例题(2013年)32.阅读下列材料: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1分)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谁?(2分)(2)这场“自强运动”给中国工业奠定的初步基础表现在哪里?(3分)(1)运动:洋务运动。(1分)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诉。(2分。每个人物1分,答出其中两个人物即得满分。)(2)基础: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技术工人;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简答题

简答题是传统的大型主观性试题。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并有很大的空间供分析问题能力的发挥。所以简答题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它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历史问题,也适用于阐释历史理论问题和涉及情感价值观的问题。简答题的类型(1)叙述类简答题。这是简答题最基本的题型。它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知识形成完整记忆,对重要历史事件等准确记忆与理解,形成关于这一事件的知识体系。答题时,可完全照教材抄下来,注意条理清楚、文字准确、紧扣题意、逻辑严谨。(2)归纳概括类简答题。是从数量较多的或反复出现的类似的历史事实中,或把时间、空间上较分散的历史现象加以选择、提炼,形成集中的、一般性的认识、观点。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归纳、概括、再现、再认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突破、重组教材叙述,形成更深层的知识系统,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概括、归纳、总结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较完整地解答问题。

(3)评价类简答题。主要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制度、政策、方针、措施等的进步与否、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