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1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2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3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4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相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长相思》。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受诗词的意境。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对比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画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感受词人对故园的深深眷恋。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2.教学难点感悟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体会"故园无此声"所蕴含的情感。领会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情感。2.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诗词大意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中,增强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营造思乡氛围,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离开家乡时的感受,从而引出思乡这一主题。2.展示一些描写思乡之情的古代诗词名句,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让学生齐读,初步感受古人对故乡的深情。3.引出课题《长相思》,介绍"长相思"是词牌名,具有特定的格律和曲调,常常表达绵长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1.介绍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双全,其词风清新自然、婉丽凄清,多写爱情、友情和乡情,极富感染力。2.介绍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性德对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长相思》。(三)初读诗词,整体感知(7分钟)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感受诗词的音乐美。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知诗词的内容。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的优点与不足,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榆关"的"榆"读yú,"千帐灯"的"帐"读zhàng等,强调"身向榆关那畔行"中"那畔"的读音和意思,"那畔"即那边,指关外。4.全班齐读读出节奏和韵味,进一步熟悉诗词。(四)理解诗意,体会情感(20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诗词,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大意。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3.全班交流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诗句的意思:"山一程,水一程":"程"指路程。词人离家乡越来越远,走过了一程又一程的山水。"身向榆关那畔行":"榆关"即山海关,"那畔"指关外。词人随着皇帝的车驾向山海关外行进。"夜深千帐灯":众多帐篷里的灯在夜中闪烁。描绘出夜晚宿营时灯火辉煌的壮观场面。"风一更,雪一更":"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整夜风雪交加。"聒碎乡心梦不成":"聒"指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搅碎了词人的思乡之梦。"故园无此声":"故园"指家乡,家乡没有这样的风雪声。4.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词人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向山海关进发。一路上,山水相依,夜幕降临时,营帐中灯火闪烁。深夜,风雪交加,嘈杂的声音扰得词人无法入眠,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词人的思乡之情?"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风雪声打破了词人的思乡梦,让他更加思念家乡的宁静与温暖。"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也从侧面烘托出词人远离家乡、旅途艰辛,从而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5.深入探究词人为什么会如此思念家乡?仅仅是因为旅途的艰辛吗?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人的身份和心境。纳兰性德身为康熙皇帝的侍卫,随驾出行,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身不由己,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家乡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可以让他放松身心、感受温暖的地方,所以他对家乡的思念格外深沉。"故园无此声"中的"此声"指的是什么?这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此声"指的是风雪交加的声音。这句诗通过对比家乡的宁静,突出了塞外环境的恶劣,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这种漂泊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的生活。(五)体会写法,感悟意境(10分钟)1.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它们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景语:"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山水、灯火、风雪等景象。情语:"身向榆关那畔行""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寂寞。词人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和塞外的风雪,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使读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词人的情感。2.分析词的意境闭上眼睛,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说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的意境,如:寒冷、孤寂、辽阔、思乡之情弥漫等。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身处塞外,远离家乡,内心充满了凄凉和无奈的心境。3.对比阅读展示一些描写塞外风光的诗词,与《长相思》进行对比阅读,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让学生比较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的异同。相同点:都描写了塞外的风光,展现了塞外环境的艰苦。不同点:《从军行》表达的是戍边战士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长相思》表达的是词人的思乡之情,意境更为凄凉、孤寂。(六)朗读背诵,总结全文(7分钟)1.多种形式朗读配乐朗读:播放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分角色朗读: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男女情感的不同表达。表演朗读: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上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朗读,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2.引导背诵结合诗词画面,引导学生回忆诗句内容,进行背诵。填空背诵:出示去掉关键词的诗词,让学生填空背诵,强化记忆。3.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诗词的意思、作者情感、写作手法等。总结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通过描写旅途的情景,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其情景交融的写法和独特的意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感受他的词风魅力。(七)布置作业(课后完成)1.背诵并默写《长相思》。2.发挥想象,将《长相思》改写成一篇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3.收集整理其他描写思乡之情的诗词,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介绍、诗词原文及注释、相关图片、音乐等。2.黑板、粉笔。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长相思》这首词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朗读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律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交流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