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如"私""徐""唳"等)和虚词(如"之""以"等)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感受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描写事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保持一颗好奇、纯真的心。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童年的乐趣,体会作者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教学难点对文言虚词和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理解文意。2.讲授法:讲解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疏通文意。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文章内容和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童年的乐趣。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一些充满童趣的图片,如儿童捉蝴蝶、玩泥巴、看蚂蚁搬家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中有趣的事情。2.提问:同学们,童年是一段充满欢乐和幻想的时光,你们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童年中最有趣的一件事吗?3.请几位同学发言,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引出课题《幼时记趣》。(二)作者及作品介绍(3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沈复。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他一生清苦,却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以细腻的文笔记录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其作品《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2.介绍《浮生六记》。这部作品共六卷,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幼时记趣》节选自其中的《闲情记趣》,主要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一些趣事,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心。(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强调重点字音:"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然"(yí)等。展示节奏划分示例: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4.全班齐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和语言风格。(四)疏通文意,积累词汇(20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3.教师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重点实词私拟作群鹤舞空:私下里。徐喷以烟:慢慢地。鞭数十:用鞭子打。项为之强:同"僵",僵硬。果如鹤唳云端:鸣叫。以丛草为林:把......当作。兴正浓:兴致。方出神:正在。驱之别院:驱赶。重点虚词之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心之所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为项为之强(因为)以虫蚁为兽(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其蹲其身(代词,自己)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微小的事物)特殊句式省略句(我)见二虫斗(于)草间。(我)徐喷(之)以烟。(我)使(之)与台齐。判断句盖一癞虾蟆。("盖"表判断,可译为"原来是")4.再次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句子,理解文意。(五)精读课文,品味童趣(15分钟)1.提问:文章围绕"记趣"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观蚊成鹤:把夏天的蚊子想象成群鹤在空中飞舞。神游山林:把草丛、虫蚁、土砾当作大自然的美景,神游其中。鞭打蛤蟆:看到癞蛤蟆吞食二虫,把它赶走。2.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能从这些平凡的事物中获得乐趣?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引导总结: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如"夏蚊成雷",他注意到蚊子的声音和飞舞的姿态,从而展开联想。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将平凡的事物想象成奇特的景象。如把蚊子想象成鹤,把草丛想象成山林等。作者有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爱,所以能从这些小事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3.研读"观蚊成鹤"部分提问:作者是如何把蚊子想象成群鹤的?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学生找出"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分析:作者先听到蚊子的声音像雷声,然后凭借想象把蚊子当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之所向"表明作者的专注和投入,他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以至于脖子都僵硬了。这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可爱的童趣。引导学生朗读这部分,读出作者的新奇和兴奋之情。4.研读"神游山林"部分提问:这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描绘自己神游山林的情景的?学生找出"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分析:作者通过"蹲""定神细视"等动作,写出了自己观察时的专注。然后运用三个"以......为......"的句式,把草丛、虫蚁、土砾想象成山林、野兽、山丘和沟壑,生动地展现了他在想象世界中的畅游,表现了他的童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悠然自得的感觉。5.研读"鞭打蛤蟆"部分提问:这一情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表现了作者的天真活泼、善良勇敢。作者看到癞蛤蟆吞食二虫,"不觉呀然一惊",可见他的天真;随后"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又体现了他的善良和勇敢,不忍心看到弱小的虫子被伤害。请学生朗读,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六)拓展延伸(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的事物可以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让我们获得乐趣?学生思考后发言,如:看到天上的白云像棉花糖;把路边的小石子当作棋子和小伙伴下棋等。2.开展课堂小练笔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生活中的小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有趣的文字,字数在200字左右。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选取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七)课堂小结(5分钟)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学生可能会说:积累了文言词汇,理解了文意;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乐趣,学会了观察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明白了要保持一颗好奇、纯真的心等。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幼时记趣》,跟随作者领略了他童年生活的奇妙乐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作者一样,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趣味。(八)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文言知识。3.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字数不少于500字。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较好地掌握了文言词汇和文意。在品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审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能建部分所属企业领导人员招聘(竞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工艺传承与创新考核试卷
- 纸张油墨吸收性考核试卷
- 皮革护理的文化价值传播与推广考核试卷
- 2024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指导及试题及答案
- 棉花仓储员工职业素养培训考核试卷
- 粮油市场渠道开发与维护策略考核试卷
- 相机拍摄模式创新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软技能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 中小微企业划型证明
- 西南交大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2018
- 《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测试题试题含答案
- Q∕GDW 12154-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规范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管理-复旦大学)
- 初中文言文专项训练十篇(含答案)
-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1)
-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 漏电保护器试跳记录表
- 调Q技术与锁模技术(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