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PAGE1试题2024北京海淀三年级(下)期末语文2024.06学生须知1.本练习卷共7页。共六进大题。作答时长100分钟。2.在练习卷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请仔细读题,按题目要求在练习卷相应位置作答。注意书写清晰并保持练习卷整洁。4.作答结束后按照学校具体要求完成收交。亲爱的同学们,生活就像一幅多彩的画卷,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这学期。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分享快乐的时光……让我们一起梳理、回顾吧!第一部分基础·运用一、知识花园(完成第1~6题)。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zāo) B.空隙(xī) C.流淌(tǎng) D.活泼(bō)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和弄(hé) B.匀称(chèn) C.模样(mú) D.旋风(xuàn)4.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厉害 B.秘蜜 C.辨认 D.姿势5.下面词语中的“强”和“强壮”中的“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坚强 B.要强 C.强大 D.强占6.读下面的句子,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在它的下面画“√”。细雨微风中,我漫步在昆明湖畔(欣赏赞赏)风景。只见湖面(荡漾飘荡)着层层波纹,湖边的柳枝随风轻摆,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二、积累宝库(完成第7~9题)。7.兰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四个选项中,用来形容兰兰做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8.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题。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现在有一些会“思考”的智能玩具,它们受欢迎越来越。这些玩具可以与你自由对话,甚至能根据你的指令完成许多任务。(1)这段话的第二句中有一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2)了解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得如此迅速。请用一个词语形容你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9.学校要开展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请你梳理思路,填写下面的图表,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中国传统节日节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阳光书吧(完成第10~11题)。10.这学期,我们读了许多寓言故事,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根据以下情境,选择适合的选项填写在横线上。A.《陶罐和铁罐》B.《守株待兔》C.《鹿角和鹿腿》D.《池子与河流》(1)当你发现有的同学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及别人的长处,你会用_______这则寓言劝说他。(2)当你看到朋友只凭外表就判断事物的好坏,你会用_______这则寓言提醒他。11.这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推荐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请你参考下面的目录,或选择一则课外读到的寓言故事,填写“寓言阅读记录卡”。寓言阅读记录卡题目:________________印象深刻的主人公:_________理由(结合故事写):_________第二部分理解·感悟四、在学校“百家小讲堂”上,兰兰想给大家讲讲鞭炮的发展。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和她一起完成以下任务。阅读。鞭炮①有一种说法,鞭炮的起源可以追溯(sù)到2000多年前,《诗经》中就有“庭燎(liáo)之光”的记载。所谓“庭埠”,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当时主要是为了驱赶传说中伤人的野兽——“年”。人们通过燃烧竹竿,使竹节里的空气受热膨胀,竹竿爆裂,发出噼啪的声音,就能把“年”吓走。②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唐朝初年,出现了爆竹的雏(chú)形。据说当时瘟疫爆发、有一个姓李的人,把硝石装在了竹筒里,点燃后,不仅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还冒出了浓烈的烟雾,驱散了致病的气体,制止了瘟疫流行。此后燃放爆竹在唐朝时期更加普遍。③南宋时,有人把硝石等原料用纸卷起来燃烧,这就是鞭炮的原型。④后来又有人把这种包着火药的纸卷用绳子捆扎起未,再用导火线串在一起。形状像鞭子,燃放时连响不绝,这就是“粗炮”。⑤鞭炮出现不久,烟花也应运而生。烟花燃放时,不仅能发出响声,而且呈现出夺目的光彩和五彩缤纷的“光花”。⑥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数字烟花、电子鞍炮等新型的烟花爆竹,它们既安全又环保,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新选择。(根据相关材料编写)12.请你和兰兰合作,结合第①-④自然段鞭炮发展的过程,照样子补充图表。2000多年前唐朝初年南宋后来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把握正确的信息也很重要。在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后面画“×”。(1)鞭炮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驱赶传说中的野兽“年”。()(2)南宋时,鞭炮就已经成型,和现在的一模一样。()(3)安全、环保的数字烟花和电子鞭炮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新选择。()(4)后来人们制作鞭炮的主要材料有绳子、导火线和鞭子。()14.为了介绍得更具体,兰兰关注到下面两个词语,请联系上下文,解释意思。连响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兰兰还查阅了相关资料,联系短文,下面的资料放在第______自然段合适。资料:各种名目繁多的烟花品种从出不穷,从元朝的“月光”“日光”等,一直到清朝的“千丈梅”“小叶梨”等。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呆头鹅①我的故乡有一句土话——“呆头鹅”。意思就是笨鹅。但是根据我的观察。鹅似乎并不笨。②每到深秋时节,田里的庄稼收完了,我就会把鹅群赶到田野里,让它们自由自在地找食吃。到了太阳落山。鹅都能准时回家。晴天时。我看到它们常常倒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可能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奇怪的是,阴天时它们也能准时回家。长大后,我才知道鹅具有很强的条件反射能力,这是形成的“生物钟”起了作用。③到了鹅孵蛋的季节,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大人们会在每只鹅的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编上相应的号数。有趣的是,并排三大间孵房,总共一百二十多个窝,大多数母鹅都找得到自己的窝,能自动对号入座。④鹅还能看家护院。它能够准确地区分主人和陌生人。主人回来了,就在身后大摇大摆地跟着;要是未了陌生人,它先是伸展开翅膀,再发出嘎嘎的叫声。如果来人还不知趣,它可是会飞扑过去啄人的。古人说“宁让狗咬,不让鹅拧”。鹅的战斗力非同一般。⑤看来鹅并不笨。也许是它们单足静立、侧耳倾听的习惯性动作,让人们觉得鹅总是呆头呆脑的吧?(选自陈天昌《牧鹅散记》,有删改)16.鹅在阴天能准时回家的原因是()A.田里的庄稼收完了 B.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时间C.用一只眼睛瞧太阳 D.形成的“生物钟”起了作用17.读了第④自然段中的“宁让狗咬,不让鹅拧”这句话,兰兰和小方交流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兰兰上文说鹅“会飞扑过去啄人”,下文又说“鹤的战斗力非同一般”,所以我理解这句话是说鹅很勇猛。小方是的,有时候,鹅比狗还厉害。我姥姥家就养鹅,如果有陌生人来,鹅真的会叫着去追人的。你发现,兰兰使用的理解方法是(),小方使用的理解方法是()A.联系上下文B.想象和联想C.向别人请教D.结合生活经验18.下面图片中,体现第④自然段内容最恰当的一幅是()。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A.B.C.D.19.因为鹅看上去呆头呆脑的,所以作者故乡的人们称它为“呆头鹅”。读了短文,你会称呼鹅为“__________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表达·交流六、习作。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题目一:我的朋友同学们,你身边的朋友,可能是个故事大王,也可能是运动健将,或者是一位爱帮助人的“热心肠”……请你选择最有特点的一位朋友,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写清楚人物特点,语句通顺。题目二:神奇变形记展开想象的翅膀,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你变成了会说话的橡皮,小鸡变成了高飞的雄鹰,蚂蚁变得比大象还大……请选择一种事物,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要求:想象大胆,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础·运用一、知识花园(完成第1~6题)。1.【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书写时注意“聚、拢、威、满、奖、责、舞、蹈”的正确写法。2.【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A.粗糙(zāo)——cāo;B.空隙(xī)——xì;D.活泼(bō)——pō;故选C。3.【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和弄(hé)——huò;故选A。4.【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B.秘蜜——秘密。故选B。5.【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强壮:身体健壮,有力气;“强”意思是:使强大或强壮。A.坚强:强固而不可动摇;“强”意思是:健壮,有力,与“弱”相对;B.要强:好胜心强,不肯落在别人后面;“强”意思是:胜过,优越,好;C.强大:(力量)坚强雄厚;“强”意思是:力量大,势力大,跟“弱”相对;D.强占:1、用暴力侵占。2、用武力攻占;“强”意思是:使用强力;故选C。6.【答案】欣赏荡漾【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欣赏:用喜爱的心情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赞赏:赞美,赏识。荡漾:水波微动的样子,形容起伏不定。飘荡:随风摇动或飞扬。通读语句可知,细雨微风中,我漫步在昆明湖畔用喜爱的心情观看并享受风景。只见湖面泛起着层层波纹,湖边的柳枝随风轻摆,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根据词意和语境可知,应依次选择“欣赏、荡漾”。二、积累宝库(完成第7~9题)。7.【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八字成语的运用。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即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这与兰兰根据具体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直接关联。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个成语恰好描述了面对不同问题或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采取相应措施的态度。它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对策的智慧,与兰兰的行为高度吻合。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亲眼见到的事物比道听途说的更可靠。它更多是在讨论信息的真实性,与兰兰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解决问题无直接联系。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个成语表达的是看到好的就学习,有错就改正的积极态度。虽然这是一种正面的品质,但它并不直接描述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问题。故选B。8.【答案】(1)(2)自豪。【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句子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越来越”是表示程度随时间发展的副词短语,后面应该接形容词,“受欢迎”是形容词,应该放在“越来越”后面。句子更改为:现在有一些会“思考”的智能玩具,它们越来越受欢迎。【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了解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得如此迅速,我会用“惊叹”“惊喜”“振奋”“期待”“憧憬”“激动”这些词来形容我的心情。这些词能够很好的表达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这一现状的赞赏之情。9.【答案】①.清明节②.祭祖、插柳条、放风筝。③.清明时节雨纷纷④.路上行人欲断魂【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传统节日习俗与诗句的识记。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任选其一作答,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例如:节目名称:春节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相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三、阳光书吧(完成第10~11题)。10.【答案】①.A②.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寓言故事。A.《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大,要谦虚待人,并认识到事物有两面性;B.《守株待兔》讽刺了不劳而获的思想,强调了劳动和努力的价值;C.《鹿角和鹿腿》则告诉我们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美丽,而应注重实际的价值和效能;D.《池子与河流》则强调了不断进取和勇往直前的精神。(1)《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中,陶罐和铁罐各有其特点,但铁罐自视甚高,只看到自己的坚硬耐用,却忽视了陶罐的美观和长久保存的价值。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告诫同学们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视了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点。故选A。(2)《鹿角和鹿腿》这则寓言,鹿对自己的鹿角非常自豪,认为它们美丽无比,却对自己的鹿腿感到不满。然而,在关键时刻,是鹿腿帮助它逃脱了猎人的追捕,而美丽的鹿角却成了累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仅凭外表来判断事物的好坏,要注重事物的实用性和内在价值。因此,当朋友只凭外表就做出判断时,可以用这则寓言来提醒他。故选C。11.【答案】①.《农夫和蛇》②.农夫、蛇③.这个故事主要讲善良的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可毒蛇苏醒后却把农夫咬死了。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详解】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本题要求结合目录所给寓言故事或课外读到的寓言故事制作寓言阅读记录卡,结合自己的积累完成即可,开放性作答。示例:题目《杞人忧天》印象深刻的主人公:忧天的杞人。理由:这个故事讲述了杞国一个胆小的人整天怕天塌下来,而为此烦恼、发愁,食不安寝不宁。告诉我们不要为没有根据的事情而自寻烦恼,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第二部分理解·感悟四、在学校“百家小讲堂”上,兰兰想给大家讲讲鞭炮的发展。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和她一起完成以下任务。【答案】12.①.爆竹的雏形,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驱散致病气体。②.把硝石等原来用纸卷起来燃烧。③.有人把包着火药的纸卷用绳子捆扎起来,用导火线串在一起,形状像鞭子。13.①.√②.×③.√④.×14.①.鞭炮燃放的时候声音连续不断、没有间断。②.烟花燃放时显出、露出光彩。15.⑤【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文章第①—第④自然段可知,主要介绍了鞭炮发展的过程;第①自然段可知,2000多年前是“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结合第②自然段“唐朝初年,出现了爆竹的雏形。据说当时瘟疫爆发、有一个姓李的人,把硝石装在了竹筒里,点燃后,不仅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还冒出了浓烈的烟雾,驱散了致病的气体”可知唐朝初年时爆竹的雏形,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驱散致病气体。结合第③自然段“ 南宋时,有人把硝石等原料用纸卷起来燃烧,这就是鞭炮的原型”可知,南宋时是把硝石等原来用纸卷起来燃烧。;结合第④自然段 ,后来又有人把这种包着火药的纸卷用绳子捆扎起未,再用导火线串在一起。形状像鞭子,燃放时 连响不绝 ,这就是“粗炮”。可知后来是有人把包着火药的纸卷用绳子捆扎起来,用导火线串在一起,形状像鞭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①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内容 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当时主要是为了驱赶传说中伤人的野兽——“年”,可知,此项正确。②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南宋时,有人把硝石等原料用纸卷起来燃烧,这就是鞭炮的原型。”可知,南宋时只是鞭炮的原型,并没有成型,和现在不是一模一样。故此项错误③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数字烟花、电子鞍炮等新型的烟花爆竹,它们既安全又环保,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新选择。”可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保护环境,数字烟花、电子鞍炮等新型的烟花爆竹是新时代新选择,故此项正确。④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 后来又有人把这种包着火药的纸卷用绳子捆扎起未,再用导火线串在一起。形状像鞭子。”可知后来人们制作鞭炮的主要材料有绳子、导火线,没有鞭子,只是绑起来像辫子。故此项错误。【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连响不绝: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声音或动作连续不断地发生,没有间断或停止。呈现:主要指把事物或某种状态展示出来,使人能够看到或感受到。它可以用于具体的物体、场景,也可以用于抽象的概念、情感等。呈现往往是通过某种方式(如展示、表演、描述等)来实现的。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内容可知这里的连响不绝是指鞭炮燃放的时候声音连续不断、没有间断。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内容可知这里的呈现是指烟花燃放时显出、露出光彩。【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 鞭炮出现不久,烟花也应运而生。烟花燃放时,不仅能发出响声,而且 呈现 出夺目的光彩和五彩缤纷的“光花”,可知这段介绍的是烟花的产生,再结合资料中“各种名目繁多的烟花品种从出不穷”可知,此句应放在第⑤自然段之后。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答案】16.D17.①.A②.D18.①.A②.因为画面上正是文中描写的,来了陌生人,鹅伸展开翅膀,飞扑过去啄人的画面19.①.聪明勇敢②.因为鹅不仅能准时回家,还能准确找到自己的窝,更是勇敢地看家护院,所以鹅不笨,是聪明勇敢的鹅【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2段内容“长大后,我才知道鹅具有很强的条件反射能力,这是形成的‘生物钟’起了作用。”可知,鹅在阴天能准时回家的原因是形成的“生物钟”起了作用,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结合兰兰的说法“上文说鹅‘会飞扑过去啄人’,下文又说‘鹤的战斗力非同一般’,所以我理解这句话是说鹅很勇猛。”可知,她联系了上文和下文理解文章内容,故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故选A。结合小方的说法“我姥姥家就养鹅,如果有陌生人来,鹅真的会叫着去追人的。”可知,他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故用了“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4段内容“主人回来了,就在身后大摇大摆地跟着:要是未了陌生人,它先是伸展开翅膀,再发出嘎嘎的叫声。如果来人还不知趣,它可是会飞扑过去啄人的。”可知,鹅能够根据主人与陌生人给予不同的反应,如果是陌生人,不识趣走开的话,它会飞扑过去啄人的,故A符合描写。理由:画面上是鹅飞扑过去啄人的情景,与第4段描写一致。【19题详解】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写写自己的看法。如:读了短文,你会称呼鹅为“能干鹅”,因为鹅不管什么天气都能准时回家,还能看家护院,给人们省了不少力气。第三部分表达·交流六、习作。20.【答案】例文:我的朋友在我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有这样一位朋友,她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总能在我不经意间照亮我的世界。她,就是我们班上的“故事大王”——小雨。小雨拥有一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睛,笑起来弯成了月牙状,嘴角边总是挂着两个浅浅的酒窝,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但最吸引人的,还是她那讲不完的故事。每当课间休息或放学后,同学们总是围着她,像一群渴望知识的小蜜蜂围绕着花朵,而小雨就是那个永远有花蜜分享的园丁。记得有一次,天空飘着细雨,我们不能出去玩耍,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沉闷的气息。这时,小雨站了起来,轻声说:“大家想不想听个故事?”话音刚落,原本寂静的教室立刻变得热闹起来,大家纷纷点头,连平时最调皮的同学也安静下来,眼巴巴地望着她。小雨开始讲述一个关于勇敢小骑士的冒险故事。她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骑士与恶龙的激战之中;时而温柔细腻,又让我们感受到骑士与公主之间纯真的情感。随着故事的深入,窗外的雨声似乎也成了故事中的背景音乐,为这场冒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故事讲完了,但我们还沉浸在那精彩绝伦的世界里,久久不愿醒来。小雨不仅用她的故事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更教会了我们勇敢、善良和坚持。在我心中,她不仅是我的朋友,更是一位充满魔力的故事讲述者。神奇变形记在一个遥远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名叫米米的小蚂蚁,它有着与众不同的梦想——成为森林中最伟大的探险家。然而,作为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它的梦想总是被其他动物嘲笑。一天晚上,当月光洒满大地,森林中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时,米米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它遇到了一位慈祥的森林精灵,精灵告诉米米:“勇敢的心比任何体型都重要,我愿意赐予你一次变形的机会,让你体验不同的生活。”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树梢,米米醒来,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变得比大象还要庞大!它兴奋地走出蚁穴,周围的树木变得如同小草一般矮小,原本需要仰望的鸟儿现在只能仰望它。米米决定利用这次变形的机会,去完成它的探险梦想。它首先来到了森林深处那条湍急的河流边,那里是许多动物都不敢涉足的地方。米米深吸一口气,轻松地跨过了河流,连水花都没有溅起。接着,它攀上了最高的山峰,从山顶俯瞰整个森林,那种壮阔的景象让它心旷神怡。在探险的过程中,米米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它都凭借着巨大的体型和坚定的意志一一克服。更重要的是,它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其他弱小的动物,比如帮助小兔子过河,为迷路的松鼠指引方向。米米的行为赢得了所有动物的尊敬和感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米米开始怀念起自己作为小蚂蚁时的生活。它意识到,无论体型大小,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它向森林精灵祈求恢复原来的样子。当米米再次醒来时,它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蚁穴,但心中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气。从此以后,米米不再羡慕别人的体型,它用自己的方式继续着探险的梦想,成为了森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一:第2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第2课时)教案
- 新疆科信职业技术学院《外国文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RF同轴电缆投资市场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运行新形势与投资前景报告
- 邢台学院《编程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N甲基哌嗪行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TPMS市场竞争格局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厂级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山东省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5年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答案
- 序段外包合同协议
-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药品网络交易服务三方平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B2B平台(完整版)
- 【MOOC】跨文化交际-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护士延续注册体检表
- CJJ 82-20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服装导购工作合同范本
- 第一步登录山东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许可申报审批系统
- DBJT5302 昆明市城市道路路缘石、人行道标准图集21
- 民法典试题题库300 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