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1页
重力-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2页
重力-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3页
重力-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4页
重力-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4重力第七章力教科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级:********时间:********《7.4重力》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重力的概念,明确重力产生的原因,能准确说出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解并运用公式​G=mg

进行简单计算,知晓​g

的物理意义。​知道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理解重心的概念,能确定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了解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物理规律。​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和数形结合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和重心。​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解并运用公式​G=mg。​(二)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产生原因,以及重力与地球引力的关系。​理解重心的概念,能确定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并运用重力知识解释相关现象。​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重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让学生直观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激发思维活力。​直观演示法:借助多媒体动画、实物演示,将抽象的重力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视频展示:播放一段苹果从树上落下、瀑布倾泻而下、人从高处跳下的视频。​提问引导:教师提问:“为什么苹果会落向地面,而不是飞向天空?瀑布的水为何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人跳下后为什么会落回地面?”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重力。​(二)重力的概念讲解(8分钟)​重力定义与产生原因:结合视频中的现象,讲解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

表示。强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上或地球附近的物体。进一步说明重力是地球引力的一个分力。​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物体受重力的例子,如吊灯受到的重力、汽车受到的重力等,加深对重力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太空中,物体是否还受重力作用,通过对比,强化对重力产生条件的认识。​(三)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20分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越大的物体,感觉越重,那么重力大小与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定量关系?​猜想假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如重力大小可能与质量成正比。​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采用控制变量法,只改变钩码的质量,测量对应的重力大小。教师展示实验器材,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要缓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实验步骤:逐次将1个、2个、3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并记录重力大小,同时记录对应的钩码质量。​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操作规范,提醒学生爱护实验器材。​分析数据:实验结束后,各小组绘制重力​G

与质量​m

的关系图像。引导学生分析图像,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约为​9.8N/kg,用​g

表示,即​g=mG​

,变形可得​G=mg。​单位讲解:介绍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重力​G

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m

的单位是千克(kg),​g

的单位是牛每千克(N/kg)。讲解​g=9.8N/k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在粗略计算时,​g

可取​10N/kg。​(四)重力的方向与重心(15分钟)​重力方向:​实验演示: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然后改变重物的位置,再次观察细线的方向。引导学生发现,无论重物位置如何变化,细线总是竖直向下的,从而得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生活应用:介绍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工人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用水平仪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等。让学生分组制作重垂线,并尝试用重垂线检查教室墙壁是否竖直,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重心:​概念讲解:讲解重心的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长方体的重心在其对角线的交点。​确定方法:介绍确定形状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悬挂法。教师演示悬挂法确定薄板状物体重心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其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两次悬挂的交点即为重心。​(五)课堂小结(2分钟)​知识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和重心,以及公式​G=mg

的应用。​总结提升:强调重力是生活中常见且重要的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与重力有关的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重物、薄板状物体等。​教学资料: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六、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验操作能力、讨论发言情况等,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作业评价: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生活应用分析题等,通过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感受重力,认识重力的存在。(素养)2.在掌握重力概念的基础上,理解重力产生原因。(重点)

3.知道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并学会计算日常中的“重力”问题。

(难点)熟透的苹果为什么向地面下落?衣服上的水为什么落到地面上?运动员跳上去,又落回地面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球飞得很高,但总会落回地面

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表示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的单位:牛重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地球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学生活动一: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1个或者多个钩码所受的重力,并把数据填入下表,分析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钩码个数质量m/kg重力G/NG与m之比/(N/Kg)10.0520.1030.1540.20实验记录表格分析论证:钩码个数质量m/kg重力G/NG与m之比/(N/Kg)10.050.499.820.100.989.830.151.479.840.201.969.8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你发现什么?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0.050.510.10.151.5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关系。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于___N/kg,是个定值。正比9.8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有关。

如果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比值9.8N/kg,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或G——m——重力——牛顿(N)质量——千克(kg)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450g,受到重力的大小是多少?(g=10N/kg)2.若两个鸡蛋重力为1N,则每个鸡蛋质量约为多少g?(g=10N/kg)学生活动二:【体验活动】重力的方向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做竖直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例:如图甲所示,砌墙时常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

;如图乙所示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查工作台面

;如图丙所示,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查画是否水平;这些应用均可说明重力的方向

。是否竖直是否水平竖直向下学生活动三:【实验】找物体的重心(1)让学生找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它的圆心、球心、几何中心。(2)让学生找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确定。重心的意义重心位置在工程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例如起重机在工作时,重心位置不合适,就容易翻倒;高速旋转的轮子,若重心不在转轴上,就会引起剧烈的振动。增大物体的支撑面,降低它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冲浪者弓着腰,叉开腿,更有助于在惊涛骇浪中保持平衡知识点1

什么是重力1.簸箕是农村家庭农业生产和各种手工坊离不开的农具。如图所示,簸起的谷物受____力的作用下落,风吹走质量轻的谷皮,达到“去粗留精”的目的;使谷物下落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重地球返回2.

关于重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

物体只有接触到地球,才会被地球吸引B.

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以后不受重力C.

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吸引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返回知识点2

重力的大小3.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不使用其他物体而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读出______;使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钩码,还需要____________。质量弹簧测力计(2)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请在坐标图中作出重力大小随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比

钩码个数/个质量

重力

10.11.020.22.030.33.040.44.0如图所示(3)

实验完成后,小华想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她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同组同学指出她的实验方案有误,这是因为她没有控制橡皮泥的______一定。质量返回

C

返回知识点3

重力的方向(第5题)5.

墙体的竖直性是房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________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是运用了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图中所示的墙体向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铅垂线竖直向下左返回知识点4

重心6.

[2024·无锡期中]

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5次技术性的革命。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A.

采用“背越式”技术,目的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高出横杆很多B.

“背越式”跳高时,人跃起后不再受重力C.

“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可以低于横杆D.

“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一定在运动员身上√(第6题)【点拨】同一个运动员在跳高的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差不多,采用不同姿势过杆时他们的重心距横杆的距离不一样,“跨越式”过杆的时候,人体的重心必须在横杆上面几十厘米,而“俯卧式”或“背越式”

返回7.

[2024·广州期末]

故宫博物院有收藏品《康熙帝御用弓》,根据记载该弓为“七力弓”。“力”是当时描述弓的拉力的一种单位,1力大约可以提起6千克的重物。则拉开这把“七力弓”需要的拉力大约为(

)C

返回

CA.

重力大小变小,方向不变B.

重力大小变小,方向改变C.

重力大小不变,方向不变D.

重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返回9.

[2024·武汉期中]

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第9题)A.

铅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B.

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C.

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逆时针转动,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铅垂线重合D.

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铅垂线,使铅垂线与年画的竖直边重合

(第9题)返回(第10题)10.

[2024·九江期末]

小明同学在扫地时无意中发现能把扫把立起来。他观察到此扫把头很宽大,且比把柄那一头重。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时,能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