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第三单元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科粤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级:********时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讨论法:针对实验现象、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讲授法:对燃烧的概念、实验原理等重要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燃烧的现象、火灾事故案例等,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酒精灯、镊子、坩埚钳、烧杯、三脚架、薄铜片、白磷、红磷、热水、滤纸。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资料:与燃烧和灭火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火灾事故统计数据等。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火灾现场的视频,视频中熊熊燃烧的火焰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燃烧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做饭、取暖等,也可能引发灾难。那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引发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图片,如篝火晚会、蜡烛燃烧、炉灶生火等,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燃烧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二)燃烧的概念(5分钟)举例分析:列举一些常见的燃烧反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反应的特点,分析它们的共同点。概念讲解:讲解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强调燃烧的三个关键要素:可燃物、氧气、发光放热和剧烈的氧化反应。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区别。(三)燃烧条件的探究(2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验演示:选择一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演示。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块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现象:白磷很快燃烧起来,红磷需要加热较长时间才燃烧。说明不同的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不同。实验2:在三脚架上放置薄铜片,将少量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端,然后在铜片下方加热,观察现象。现象: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实验3: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用导管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现象:白磷在水下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分析归纳: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燃烧所需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燃烧才能发生。(四)燃烧条件的应用(10分钟)生活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和防火、灭火案例,如森林火灾、家庭火灾等,让学生运用燃烧条件的知识进行分析。例如,森林火灾发生时,消防员会开辟隔离带,其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阻止火势蔓延;家庭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防火、灭火和火灾自救的方法,并分析其原理。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知识拓展:介绍一些新型的防火、灭火材料和技术,如防火涂料、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五)课堂小结(5分钟)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以及燃烧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六)课堂练习(5分钟)展示几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关于燃烧条件的选择题、根据燃烧现象分析燃烧条件的简答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六、板书设计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燃烧条件的应用:防火、灭火和火灾自救措施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通过实验探究和生活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时存在困难,对燃烧条件的综合应用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实验设计方法的指导,增加生活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酒精可以燃烧,前面我们也进行过木炭、硫、铁丝等物质的燃烧实验。那么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消毒酒精喷雾遇到明火为什么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发生爆炸?小面积的失火为什么可以用湿布盖灭?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8-90页的有关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探究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假设1: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假设2:物质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3:物质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一定温度接触空气(或氧气)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氧气能助燃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1.学生实验探究假设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将小石块、火柴、细沙,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小石块无明显现象;火柴加热一段时间后开始燃烧;细沙无明显现象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1.学生实验探究假设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三个火柴头,火柴头A放在实验台的陶土网上,火柴头B和C放在三脚架的陶土网上,且火柴头C用细沙覆盖。用酒精灯加热B与C的中间位置,观察现象。(1)对比火柴头A和B,得出的结论是
(2)对比火柴头B和C,得出的结论是火柴头A和C不燃烧,火柴头B燃烧物质燃烧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一定温度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物质燃烧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1.实验结论中的条件是否要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燃烧?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会怎样?请尝试用上面的实验现象证明你的观点。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燃烧,缺少其中一个条件便无法燃烧。实验中小石块缺少“可燃物”的条件,火柴头A缺少“达到一定温度”的条件,火柴头C缺少“与空气接触”的条件,结果都不燃烧;而火柴头B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发生了燃烧,由此可以证明。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2.讨论与交流2.影响燃烧的条件有多个,在设计实验探究其中一个时,其他几个条件需要怎样设计?其他几个条件需要保持不变。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2.讨论与交流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白磷红磷硫木材木炭无烟煤着火点/℃40240260250~330320~370700~750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通常状况下)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3.燃烧需要的条件着火点: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应该采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特别提醒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3.燃烧需要的条件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在研究这类含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再综合分析。这就是控制变量。合作探究探究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4.思路与方法导引——控制变量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1.
[2024·运城期末]火折子堪称古代“打火机”。简易的火折
子是将纸卷点燃后,使其半灭(仅剩火星),装入竹筒中保
存。需要点火时打开竹筒盖,向其中吹气,使纸复燃,这
是为了(
C
)C123456789101112A.
提供其他可燃物B.
降低纸卷的着火点C.
使纸卷接触更多空气D.
增强纸卷的导热性返回2.
[2023·乐山]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某同学点燃装有半杯水
的纸杯,发现纸杯盛水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D
)A.
纸杯的着火点变高B.
纸杯不是可燃物C.
纸杯未与氧气接触D.
温度低于纸杯的着火点D【点拨】因为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纸杯的着火点,故
纸杯不会燃烧。123456789101112返回3.
[荣德原创]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两个实
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123456789101112A.
实验一中火柴燃烧,小石块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
要可燃物B.
实验二中,火柴头A和火柴头C均不燃烧,说明火柴不
是可燃物C.
实验二中火柴头A不燃烧,火柴头B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实验二中火柴头B燃烧,火柴头C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123456789101112【点拨】实验二中,火柴头A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火柴
头C未与氧气接触,变量不同,不能根据实验结果说明火
柴不是可燃物。【答案】B123456789101112返回4.
[2024·南阳一模改编]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1)实验中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试管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123456789101112(2)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
。(3)装置中瘪气球的作用是
(填字母)。A.
平衡气压B.
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提供热量,隔绝氧气AB
123456789101112返回知识点2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5.
[荣德原创]下列关于自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自燃又叫作“天火”B.
物质的着火点越高,越容易发生自燃C.
缓慢氧化一定会引发自燃D.
自燃现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巨大危害D123456789101112返回6.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人的呼
吸、食物腐烂,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
B
)①放热
②发光
③都有氧气参加④反应速率都很快
⑤都属于缓慢氧化A.
①③④B.
①③C.
①②④D.
②③⑤B123456789101112返回纠易错不能正确认识燃烧7.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C.
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D.
物质燃烧一定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23456789101112【点拨】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A错误;物质燃烧一定要同时满足
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B错误,D正确;燃烧不一定是化合反
应,如蜡烛燃烧,C错误。123456789101112(1)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缺少
一个条件,都不能发生。(2)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一般不随外界的条件而
改变。(3)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
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并没有发生燃烧。【点易错】正确理解燃烧及燃烧的条件。【答案】D123456789101112返回8.
[2023·湘潭]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工具)引燃易燃
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
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
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123456789101112【点拨】“木燧”中的“木”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A正
确;钻木头时,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钻木是机械能转化
为热能的过程,B正确;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一般不会改变,C错误;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
了助燃物,D正确。【点方法】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会
改变。【答案】C123456789101112返回9.
[新考法创新实验][2023·安徽]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B.
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C.
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D.
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123456789101112【点拨】通入氧气后,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
点,因此白磷燃烧,但不能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氧
气,B错误。【答案】B123456789101112返回
123456789101112①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②氯气具有可燃性③燃烧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④氮气、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B
)A.
①②④B.
①④C.
①③④D.
②④123456789101112【点拨】根据已知信息(1)(2)(3)可以发现,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氯气、氮气、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有些物质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钠是可燃物,氯气能支持燃烧,不是可燃物,没有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漱口水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投资运作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注塑涂料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能农业产业规划及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建材批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程绘图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园林绿化工程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制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互联网家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趋势前景与投融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黄牡蛎蘑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马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采油工程试题及答案
- 小学科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 找最小公倍数案例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
- 基因组学在临床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试题(有答案)
- 企业供应商管理制度
- 新生儿早产儿个案护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第七章-第九章)
- 维修人员管理奖惩制度3篇1
- 《2025年CSCO肾癌诊疗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