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下 8.1《日本》 第1课时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地理七下 8.1《日本》 第1课时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地理七下 8.1《日本》 第1课时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地理七下 8.1《日本》 第1课时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地理七下 8.1《日本》 第1课时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Situationalintroduction情境导入LearningObjectives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区域认知)2.比较与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根据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和相关资料,概括日本的地形特点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CONTENTS目录位置与范围Positionandrange01地形与气候Terrainandclimate02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03位置与范围PART011.位置半球位置0°20°W160°E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读图,说出日本所处的位置。东半球北半球1.位置读图,说出日本所处的位置。145°E130°E30°N45°N经纬度位置130°E—145°E经30°N—45°N,北温带纬1.位置海陆位置读图,说出日本所处的位置。海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南临东海、北临鄂霍次克海陆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隔东海与中国相望1.位置对比非洲轮廓图,说出日本分析国土及海岸线特点并分析及影响。对发展造船业、海上运输、渔业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评价分析2.范围读图,找出日本的四大岛,分析领土组成。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国土南北狭长。四大岛中面积最大四大岛中纬度最大地形与气候PART021.地形读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广布,平原面积狭小。最大平原关东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日本最高峰富士山2.气候读图,找出日本主要的气候类型。南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部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城市最冷月(1月)均温最热月(7月)均温年降水量东京3.7℃25.1℃1610毫米北京-4.7℃26.1℃636毫米1.读东京和北京气温和降水量对比表格。思考下列问题。(1)从降水量、气温变化幅度两方面比较东京和北京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合作探究与北京相比,东京降水量大,气温变化小。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海洋性2.读右图,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吗?日本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推迟。原因:日本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春季升温早,北部春季升温晚。3.结合日本的地形、气候特征,从河流的多少、水量大小、流程长短、水流急缓等方面分析日本河流的特点。河流多;水量大;流程短;水流急。降水多面积小,多山地、丘陵4.日本白川乡传统建筑多为木制,呈人字形的屋顶如同双手合十,被称为“合掌造”。阅读图文资料,举两例说明“合掌造”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从房屋建材、屋顶坡度、抗灾能力等方面思考)当地森林茂密,合掌造为木制建筑物,便于就地取材;冬季积雪深厚,屋顶坡度大,利于积雪滑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人”字形结构稳定,木材质地轻,可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自然灾害PART031.地质灾害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读图,找出日本所处的板块位置,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读图,分析日本火山、地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御岳山火山喷发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合作探究火山喷发造成人员伤亡、航班延误、交通受阻、作物减产。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交通中断。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核泄漏,危害环境安全。日本地震思与学日本人为什么爱泡温泉泡温泉是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日本人为什么爱泡温泉呢?这与日本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多,且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日本人认为,温泉是大自然的恩赐,沐浴温泉有利于人体健康。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日本逐渐形成独特的温泉文化。活动……了解日本的防震减灾措施建筑物的防震设计、防震减灾设施的配备、避灾场所的建设、防震演习与教育等,能够最大程度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地震,日本采取了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1.结合图8.6说一说为了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民居多使用质地轻、强度高的建筑材料,结构设计耐震、减震能力强。制作防灾手册,提供灾前准备、灾时应对、灾后恢复等多方面实用信息。每年9月1日,日本全国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提高公民防灾意识。城市公园建有防灾减灾设施,可作为避难、急救、临时生活场所。活动……了解日本的防震减灾措施2.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日本哪些防震减灾措施值得我们学习?社会教育如在道德课、综合学习课、课外活动等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讲解日常生活中防灾的注意事项、灾害发生时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以提高学生的放在技能,定期进行防灾演习。活动……了解日本的防震减灾措施2.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日本哪些防震减灾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完善建筑物高层建筑普遍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缓冲装置来缓冲地震带来的晃动。其次,建筑在选材上也格外讲究,尽量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活动……了解日本的防震减灾措施2.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日本哪些防震减灾措施值得我们学习?提高防灾意识完善预警系统3.你参加过地震演习吗?地震时怎样做更安全?2.气象灾害2024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于9月14日接近日本冲绳地区和鹿儿岛县的奄美地区,给当地带来局部大风和强降雨,日本气象厅发布针对此次台风的“严重预警”。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范围: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地形: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明显位置纬度位置:23°N~46°N,位于北温带地质灾害:多火山、地震气象灾害:多台风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归纳总结自然灾害当堂检测读“日本示意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全部位于南温带 D.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D当堂检测读“日本示意图”,回答1-3题。2.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国家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C.多火山、地震 D.多长河、水量大D当堂检测读“日本示意图”,回答1-3题。3.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的亚洲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C当堂检测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这里有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合掌造”建筑村落。“合掌造”以木造建筑,屋顶以茅草覆盖,又厚又陡,呈人字形,如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下图为“日本简图、‘合掌造’景观图和白川乡气候统计图”,完成4-6题。4.“合掌造”以木材、茅草等材料建造,造型呈人字形,主要是因为日本多()A.地震 B.洪涝 C.雨雪 D.泥石流C当堂检测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这里有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合掌造”建筑村落。“合掌造”以木造建筑,屋顶以茅草覆盖,又厚又陡,呈人字形,如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下图为“日本简图、‘合掌造’景观图和白川乡气候统计图”,完成4-6题。5.“合掌造”屋顶又厚又陡,屋顶坡度达60°,利于()A.房屋稳定 B.防火防潮

C.屋内采光 D.排水和积雪滑落D当堂检测6.白川乡成为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的原因有()①位于日本西侧,濒临日本海②位于日本东侧,濒临太平洋③气温在0℃以下,以降雪为主④位于冬季风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当堂检测7.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形成原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 B C DAD当堂检测8.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在室内,迅速躲到墙角②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③在室外,迅速撤离到高大建筑物附近④在野外,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当堂检测(1)日本位于

(大洲)东部,领土由岛屿构成,面积最大的是

岛。(2)日本地处

板块与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由于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