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
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钱币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1元=()角10角=()元
2、请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
一、例3
1、引导学生思考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一张10元可以换()5元、一张10元可以换()2元和()张1元
2、学生之间进行换钱游戏
三、例4
面值最大的人民币是什么?人民币最小面值是多少?教师这有1角,谁能用分
币来和我换?1角二10分10分=1角
二、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P49做一做
师:10元能买什么?(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
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三、思维训练
1、盒子里有3个红球,1个白球,7个黄球,如果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
哪种可能性大?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人民币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了1元=10角
1%=10分,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10角=1元
I角=10分10分二I角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二」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
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
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
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
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
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便学牛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
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二10分,学会
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埋能力及合化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
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
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引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认得多
(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
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
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
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儿个5角,儿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儿个5角,几个2角,;L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
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教学随感:
1、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部分
知识。
2、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
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3.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其中包括课件和钱币的准备及后面游戏的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二()角50角二()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
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
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
1元2角二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口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
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
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
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o
(1)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
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
是几角?(5角+8角二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
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二1
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
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
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
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
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
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
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
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
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
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口答)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
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
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
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
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
(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
钱。
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
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
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
(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
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师:回家后,请用与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实施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如:CAI课件及上诛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时需要的物
品及每件物品的价格牌
2、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说明购物过程及思维过程。
3、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妁有
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止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练习中试试看放大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元8角=()角12角二()元()角
1元3角=()角15角二()元()角
二、新授。
教学例8。
课件演示(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
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儿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儿元?
学生:机器人比飞机贵5元。
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
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宜儿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儿元?
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课本第52页。
学生独立填,再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1)出5元,要买的东西3元,应找回2元。
(2)出20元,要买的东西10元,应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买的东西0.50元,应找回1元5角。
2元二20角0.5元二5角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练习九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
第10题: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3角+2角=5角。
(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同一桌同学讨论
一下如何列式计算?钱该怎么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角+2角+6角=11角=1
元1角
(3)抢答比赛:付给售货员2元钱买以上3种物品,应找回
多少钱?
2元T元1角=20角T1角=9角
3、试试看。
(1)可以买()块这样的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角。
(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
(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三」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材30〜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二10角、1角二10分。
3、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换钱”。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购物情景图:
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会用到什么?
课前你们对钱还有哪些了解?
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儿来认识人民币
贴近儿童生活,自己获取信息、,课内外资源有机结合。
探究与体验
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认识它们。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内讨论分的标准,再动手操作。
组内讨论后到前面说结果。投影反馈,一一展示。
生答:元、角、分.
生数一数有多少,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用各种方法和老师换钱。10个1角、2个5角的、5个2角的,分别投影
演示。
生答:答角。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回答。
1、要求学生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人民币,给大家介绍拿的是什么、你是怎么
看出来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逋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和汉语拼音来认识它。
2、分一分
师:你会把小组内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
教师巡视。
3、人民币的单位。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的人民币,谁说说人民币都用什么做单位?
板书:元、角、分。
4、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这些人民币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①分与角。
出示10个1分硬币。
(电脑逐一演示)
总结:10个1分是1角。
思想教育:一分钱虽然很少,如果我们把零钱都积攒起来,就会越来越多了。
②角与元。
师问:谁会用你们手里1角1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
师:无论哪种换法,都要凑够几角?
总结、板书:1元=10角
③元与分。
师:咱们一起研究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角与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想知
道谁和谁之间的关系?(元与分)
猜猜元与分之间有叶么关系?
用课件演示此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数、形”
美。
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许多有规律的排列现象。
从观察到操作,感悟有规律的排列。
从直观到抽象,使生明白10个1分是1角。
学生每种换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
让学生在大量的体验与感悟中得出I元=10隹的结论
实践与应用
生小组合作、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去和师换钱。
生充分思考后说出方法。
1、换钱游戏
师拿出1张1元、1张10元。
1张50元的纸币,让生来换钱。
后出示p31练•练第一-题,独立完成。
2、出示制成课件的练一练第二题。
师注要求:从下面的人民币中凑出一元钱。
说出各种做法,师随机演示。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即巩固了所学的
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布置作业:课本第31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反思】
本节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
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
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
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个人民币分类等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
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使学生从小懂
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行心理教育渗透。整个教学活动过
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新翼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这篇教案
共4838字,适合用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学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四」
课时
1课时
设计人
陈雪原
教学目标设计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级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操作法:通过操作人民币,初步感知人民币,认识人民币。
2、观察法:通过观察发现各种面值的热民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人民
币。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观察情境图
2、提出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你存了多少钱”。
从了解本班学生的存钱罐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由情境图回到现实中来,一本班同
学的存钱罐为素材开展学习活动。
提出的问题:
你存了多少钱?
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
们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首先是策略问题,即怎样才能
知道存了多少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
2、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相同的
人民币放在一起。
3、夹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可以从人民币上的面值、正反面的
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辨认。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出示第一个红点问题“你存了多少钱”。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存了多少
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
生:给人民币分类。
生: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师;教师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2、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
4、认识乐园、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的活动,如:“1角兑换多
少分?”“1元兑换多少角?”从而得出1元70角,1角-10分。
5、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红点标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在认识人民
币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展示学生的发现。在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
系后及时组织自主练习,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第一个红点问题“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旨在引导学生对2元及2元以上
人民币进行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
自主练习第1题是认识现在流通的不同面值、版别的人民币及兑换人民币的题
R,其中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是重点。练习时,教师仿照此题设计出更多的活动,
尤其要重视“你还能怎样换”这个环节,提高联系的灵活性。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生:兑换人民币。
师:组织交流1元=10角,1角二10分。
师:引导解决“你存了多少钱”这个问题。
生:解决问题后交流。
师:出示第二个红点问题“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生:自主练习
生:交流收获体会。
板书设计
我的存钱罐
1元二10角1角=10分1元二100分
人民币的面值有:1分2分5分
1角2角5角
1元2元5元10元
20元50元100元
课后反思
由于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在生活中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已有一
定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是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地、有趣
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系
统的学习有关人民币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五」
一、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进率,简单的购物。
分两段安排:
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
的简单购物(P68〜70);
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
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
二、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1.以购物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
币的进率。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
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
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
实的购物问题。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
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
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
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
印象。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
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
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
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
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
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在交流时
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
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至于人民币的颜
色、形状、图案、印制三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提出了就让他说说,没提到
不要往上面引导,鉴定真假人民币显然不是一年级学生的工作职责。还有的把人民
币上的盲点也教给学生,这更是多此一举,因为教师如果不看资料也未必了解。数
学课上的认识人民币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要
突出数学内容。
4.要利用练习题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分析和推理能力。
如P70③、⑤,让学生从给出的人民币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
多样的,题目极具开放性,要让学生思考出尽量多的组合,并通过交流得到比较全
面的认识。不能只图课堂上热闹,过多地安排排队购物,而把这些题目弃之不用。
P72⑤需要想像,P73⑥⑦⑧题也都具有开放性,也是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良
好素材,都应认真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以发展思维能力。
5.要认真组织实践活动。
P74〜75“小小商店”属于综合型的实践活动,前半部分是情境问题型,让学
生面对提供的情境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的活动提供经验支持。后半部分属于动手
操作型,组织学生进行现实的或模拟的购物活动。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经济状况
安排活动,可以从商店批发一些便宜的文具,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购买活动,或让学
生自带玩具标出价格在教室里买卖,也可以发些写有币值的纸片模拟购物。在活动
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准确计算,正确付币、找币,活动结束后还要让学生
说说买东西的经过,也就是让学生反思购物过程,积累购物经验。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介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
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
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
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
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教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o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C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不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佶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
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教学设计(2)
《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教学设计(2)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
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三)回顾总结
1、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臼象?
2、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
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
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一调整”策略。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二10角、1角
=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
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
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
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
算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
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
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
课的探究XX了动力。】
二、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认识人民币
1、元、角、分
(1)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
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人民币单位:元
(3)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单位:角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
角而不是1元?)
(6)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I.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I角二10分,I元
no角。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系统掌握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操作法、谈话法
教学用具:
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出示口答题。
1元=()角10角=()元
2.操作:请你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
(出示实物投影)学生到台前来,边摆边说。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师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老师分别出示面值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
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换几换?
学生把换的摆在桌上,老师指名让3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并说出思考的过
程。
2元是2个1元,一张2元可以换(2)张1元的。
5元是5个1元,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的。
10元是10个1元,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的。
(2)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5元的。
一张10元可以换5张()元的。
一张5元的可以换()张2元和()张1元的。
一张10元的可以换()张2元和()张1元的。
请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
注意后2道题的答案不惟一,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多种解法,并能有规
律地把这些答案排列开来。
(3)学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老师再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
民币与同桌兑换。学生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时,可以帮助他们联系整十数的组成来思
考。
20元是2个十元,一张20元可以换(2)张十元。
50元是5个十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十元。
100元是10个十元,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十元,(2)张50元。(4)
继续想还可以想到什么?
一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的。
一张100元可以换1张50元,1张10元和2张20元的。
师:面值最大的人民币是什么?人民币最小的面值是多少?以分为单位的分币
有什么?老师这里有1角,谁能用分币来和我换。
老师提问:1角二()分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角=10分10分;1角10分二()角
三、拓展
1本练习本1元,1个转笔刀2元,1个铅笔盒9元,1支钢笔4元,小灵通有
10元能买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还想学习什么知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九」
本单元的内容是: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
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
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基本知识和懂得如
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
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
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物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
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
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
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单位是元、
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二10分,学会兑
换人民币,知道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演示:点击出现蓝
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
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
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
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
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
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
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师:看完了这个片段,
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1角=10分)问:你知道1元=()
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师:1元钱能买什
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
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略)
1、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部分
知识。
2、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
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十」
课题一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
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
“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
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
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
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
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
师:“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
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电脑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谁能给同学介绍一卜这几种人民币?”
c.归纳整理。
师:“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
师:“你能把人民币分类吗?”
学生可能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可能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
角、分再细分。
师:“老师想知道以元为单位有几种,以角为单位有几种,以分为单位有几
种。谁可以帮助老师?”
学生进行介绍。
2.人民币兑换。
师:“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
说‘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课件同时出示一分一分硬币),你去买一
块橡皮吧!'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谁能帮帮
他?”
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I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师:板书1角=10分
师:“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
样付钱?”
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书1元=10角)
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5元等于几角
10角等于几元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
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_____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_____张10元。一张50
元可以换_____张10元。
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压与液力技术在地质勘探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派遣员工关系管理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选型与配置考核试卷
- 纺纱工艺对纱线柔软性的调控考核试卷
- 上海高三语文各区作文题
- 毛皮制品的工伤保险制度考核试卷
- 毛皮制品加工车间布局设计考核试卷
- 有机化学原料的绿色化学标准制定考核试卷
- 电视设备智能安全防范技术考核试卷
- 胰岛素皮下注射团体标准解读
- 初中学生成长评价方案
- 工程项目档案归档方案
- 智慧教育下的小学生德育策略创新实践案例分享
- 种植土施工方案
- 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样本与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
- T-GDCKCJH 090-2024 微生物电化学法水质生物毒性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因介绍
- 2024配电网行波故障测距功能规范
- 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知识培训
- 管道支吊架调整施工方案
- 船舶运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