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高明一中2024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
A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向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乙醇、乙酸和碎瓷片,加热
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j溶液、浓硫酸的洗
B除去干燥CO2中混有少量的SO2
气瓶
向Na2s03溶液中先加入Ba(
C检验Na2s。3已经变质
NO0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常温下,将表面积相同的铁和铜投入到浓硝酸中,铁不能溶解,
D比较铁和铜的活泼性
铜能溶解,铜比铁活泼
B.BC.CD.D
2、己知HNO?在低温下较稳定,酸性比醋酸略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与溶液pH的关系
如下表。
pH范围>7<7
产物NOjNO、N2O、N2中的一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碱性条件下,NaNCh与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CKT=NO3-+C「
B.向冷的NaNCh溶液中通入CO2可得到HNCh
C.向冷的NaNC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得到HNCh
D.向冷的NaNCh溶液中加入滴有淀粉的氢碘酸,溶液变蓝色
3、科学家利用CH」燃料电池(如图)作为电源,用Cu・Si合金作硅源电解制硅可以降低制硅成本,高温利用三层液熔盐
进行电解精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d与b相连,c与a相连
B.电解槽中,Si优先于Cu被氧化
C.a极的电极反应为CH4・8e,+8OH-=CO2+6H2O
D.相同时间下,通入CH4、02的体积不同,会影响硅的提纯速率
4、设M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8由(:02和$0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4
B.2.241cl2与CK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HC1分子数为0.1NA
C.常温下,O.lmol环氧乙烷(/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3比
D.4.2gCaH?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
5、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蛟龙”号潜水器所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
C.北斗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处理器打造出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其主要成分为SiCh
D.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6、有一种线性高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K
ooHHoonU1oHo
.=b
I—
nIAI
YcCoccfoC
----OJ-v--
III—I
HCHUH
H3n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高分子由4种单体(聚合成高分子的简单小分子)缩聚而成
B.构成该分子的几种竣酸单体互为同系物
C.上述单体中的乙二醇,可被02催化氧化生成单体之一的草酸
D.该高分子有固定熔、沸点,Imol上述链节完全水解需要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5moi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L0.2moi/L亚硫酸钠溶液中H2SO3、HSOa一、SO?一的总数为O.2NA
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Hj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
C.向含1molFeb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100g9.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4NA
8、如图是N2(g)+3H2(g)=2NH3(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时,正方向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R.t2时,反应体系中NH3的浓度达到最大值
C.t2・ts时间段,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t2・t3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相等且不再发生变化
9、己知:①正丁醇沸点:H7.2C,正丁醛沸点:75.7。②CH3cH2cH2cH20H黑雅:CH3cH2cHzCHO。利
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计-温厦汁2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适量NazCnCh酸性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c左右时收集产物
C.向分谣出的像出物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D.向分离所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CaCb固体,过滤,蒸福,可提纯正丁醛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没有出现穆红色
A淀粉没有水解
时间后,再加入新制Cu(OH)z,加热沉淀
取少量Mg(OH)2悬浊液,向其中滴加CH3COONH4溶液
BMg(OH)2溶解
适量浓CH3COONH4溶液呈酸性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
酸性高镒酸钾溶石蜡油分解产物中
C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
液褪色含有不饱和燃
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
将海带剪碎,灼烧成灰,加蒸储水浸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
D泡,取滤液滴加硫酸溶液,再加入淀溶液变蓝
b
粉溶液
B.BC.CD.D
1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L6mol・L”的N(h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AH=56.9kJ・mol"。其中
N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60s后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B.0-60s内,NO2的转化率为75%
C.0・60s内,v(N02)=0.02mol・L」・5
D.a、b两时刻生成NO2的速率v(a)>v(b)
12、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得电子能力H+>Na+,故阴极得到H2
B.水电离平衡右移,故阴极区得到OIT
C.失电子能力C1>OH-,故阳极得到Ch
D.OH•向阴极移动,故阳极区滴酚猷不变红
13、中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活字”是由元代王祯创制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C2O3
C.“苏绣”是用蚕丝线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绣出图案的工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黑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测定等浓度的Na2cCh和Na2sCh溶液的
A前者pH比后者大非金属性:S>C
pH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
B试纸不变蓝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NHJ
试纸置于试管口
用生烟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
C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将淀粉溶液与少量稀硫酸混合加热,然
D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未发生水解
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A.AB.BC.CD.D
15、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X和Z同族,X的简单离子和Y的简单离
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和X、Z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W和X、Y分别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均呈碱性。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4种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X
C.简单汨离子氧化性:
D.W和Y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
1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铁粉、硅胶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B.乙醇溶液、双氧水均可用于杀菌消毒,但原理不同
C.纯碱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SiOz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17、下列实验I〜IV中,正确的是()
A.实验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实验II:除去Ch中的HCI
C.实验HI:用水吸收NH3
D.实验N:制备乙酸乙酯
18、下列物质在生活或生成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葡萄糖中添加二氧化硫用于杀菌、抗氧化
B.在含较多Na2c03的盐碱地中施加适量熟石灰降低了土壤碱性
C.陶瓷用摒不能用于熔融烧碱
D.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废弃的甲烷可用于生成甲醇
19、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合成氨反应的微粒变化历程如图所示。
ou”uuuu
一①一~"0Q可
下列关于反应历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①②C.③④②(DD.④③0①
20、某学生探究0.25mol/LAb(SO4)3溶液与0.5mol/LNa2c。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A.实验1中,白色沉淀a是Al2(C(h)3
B.实验2中,白色沉淀b一定是A12(OH)2(CO3)2
C.检验白色沉淀a、b是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
D.实验1、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无关
21、己知:CH3cH(OH)CH2cH金雪上CH3cH=CHCH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CHC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CH3cH=CHCHj和HBr加成产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CH3cH(QH)CH2cH3与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D.CH3cH(OH)CH2cH3、CH3cH=CHCH3均能使酸性高傲酸仰溶液褪色
2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2cCh)和C(HCO3-)之和为Imol的NaHCXh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NA
B.5g21H和3]H的混合物发生热核聚变反应:2]H+3]H—42He+i0n,净产生的中子Con)数为NA
C.ILO.lmol/L乙醇溶液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0.8NA
D.56g铁与足量氯气反应,氯气共得到3NA个电子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1,6.己二酸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尼龙的重要原料之一,可用六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氧化制备。如图是合成
尼龙的反应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反应②o
(2)A和B的结构简式为、o
(3)由।二^二合成尼龙的化学方程式为_。
(4)由A通过两步制备1,3.环己二烯的合成线路为:
24、(12分)合成有机溶剂M和高分子材料N的路线如图:
己知: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
0十RX鲤虫!十HX
⑴写出反应类型.反应I反应n。
(2)写出D的分子式o写出G的结构简式o
(3)写出E生成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o
(4)E在浓硫酸作用下转化为F时,除生成副产物G,还会生成高分子副产物,写出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⑸属于酯类且含甲基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⑹写出高分子化合物N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A有2种结构,可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其准确结构,
该定量实验可通过A与(填写物质名称)反应来实现。
25、(12分)辉铜矿与铜蓝矿都是天然含硫铜矿,在地壳中二者常伴生存在。现取一份该伴生矿样品,经检测后确定
仅含Cu二S、CuS和情性杂质。为进一步确定其中C^S、CuS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6g样品,加入200.0mL0.2000mol/L酸性KMnO4溶液,加热(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漉去不溶杂质;
②收集滤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③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FcSOj溶液滴定,消耗20.00mL;
④加入适量NH4HF?溶液(掩蔽Fe3+和Mi?+,使其不再参与其他反应),再加入过量KI固体,轻摇使之溶解并发生
2+
反应:2Cu+4r=2CuI+I2;
22
⑤加入2滴淀粉溶液,用O.lOOOmoLLTNaS。.、溶液滴定,消耗30.00mL(已知:2S2O;l-4-I2=S4O6-+2F)0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2s溶于酸性KMnO«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配制O.lOOOmolLFeSO,溶液时要用煮沸过的稀硫酸,原因是,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
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外还有O
(3)③中取25.00mL待测溶液所用的仪器是。
(4)⑤中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o
(5)混合样品中Cu2s和CuS的含量分别为%、%(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6)判断下列情况对样品中Cu2s和CuS的含量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量取酸性KMnO4溶液时
俯视读数,则最终结果Cu2s的含量o若用Na2s2。;溶液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则最终结果CuS的
含量O
26、(10分)苯甲酸乙酯可由苯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反应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省略),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①向三颈烧瓶内加入12.2g苯甲酸、25mL乙醇、20mL苯及4mL浓硫酸,摇匀,加入沸石。
②装上分水器、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分水器下层液体接近支管时将下层液体放入量筒中。继续蒸储,蒸出过
量的乙醇,至瓶内有白烟(约3h),停止加热。
③将反应液倒入盛有80mL冷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溶液无二氧化碳逸出,用pH试纸检验至
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醛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CaCL干燥,粗产物进行蒸储,低温
蒸出乙酸。当温度超过140℃时,直接接收210・213℃的馈分,最终通过蒸馈得到纯净苯甲酸乙酯12.8mL。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nP)沸点/6溶解性
苯甲酸1221.27249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醛
苯甲酸乙酯1501.05211-213微溶于热水,溶于乙醇、乙醛
乙醇460.7978.5易溶于水
乙醛740.7334.5微溶于水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装置中分水器上方的仪器名称是,其作用是一
⑵步骤①中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加沸石的目的是一
⑶步骤②中使用分水器除水的目的是_________o
(4)步骤③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o
⑸步骤④中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选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6)本实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是________%o
27、(12分)(NH4)2Fe(SO416H2O(M=392g/mol)又称摩尔盐,简称FAS,它是浅蓝色绿色晶体,可溶于水,难溶于水
乙醇。某小组利用工业废铁屑进行下列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FAS的制取。流程如下:
15mL10%Na2cO3溶液15mL3mol/LH2sO4溶液一定量(NH口:SO4固体
小火加热70—75X?.加热
工业废铁附处理后铁屑FAS
过淀、洗涤①鼻一浓液
(1)步骤①加热的目的是
(2)步骤②必须在剩余少量铁屑时进行过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NH4+含量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
XNaOH溶液
*
Nj—>1
弹簧夹>,0
硫酸,「'Z
实验步骤:①称取FAS样品ag,加水溶解后,将溶液注入Y中
②量取bmLcimol/LH2sO4溶液于Z中
③向Y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充分反应后通入气体Nz,加热(假设氨完全蒸出),蒸氨结束后取下Z。
④用C2in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Z中过量的硫酸,滴定终点时消耗dmLNaOH标准溶液。
(3)仪器X的名称;N2的电子式为
(4)步骤③蒸氨结束后,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需要对直形冷凝管进行处理的操作是;NFU+质量百
分含量为(用代数式表示)
m.FAS纯度的测定。称取FASmg样品配制成500mL待测溶液。分别取20.00mL待测溶液,进行如下方案实验:
(5)方案一:用0.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过程中需用到的仪器中(填图中序号).O滴定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⑤⑥⑦⑧
(6)方案二:待测液-•二,•DY固体n2;则FAS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用代数式表
示).
(7)方案一、二实验操作均正确,却发现方案一测定结果总是小于方案二的,其可能的原因是;为验
证该猜测正确,设计后续实验操作为,现象为,
28、(14分)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需采用催化工艺。
I.(1)催化剂的选择性指在能发生多种反应的反应系统中,同一催化剂促进不同反应的程度的比较,实质上是反应系
统中目的反应与副反应之间反应速度竞争的表现。如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ImolCH30H与Ch发生反应时,生成CO、
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z(g)和生成物H2O(g)略去]。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0H与02反应主要
生成(选填"CO或CO2或HCHO")。
(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
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埃特尔研究的氮气和氢气分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发生的部分变化过程
如图所示:
①
•表示N0表示HW表示催化剂表面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o
A升高温度可以提高一段时间内NH3的生产效率
B图示中的②一③以及后面几个过程均是放热过程
C此图示中存在H-H键断裂和N-N键断裂,以及N-H键的形成过程
②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醋酸二氨合亚
铜,Ac代表醋酸根)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
Cu(NH)Ac+CO+NH,5=*[CU(NH3)JACCOJH<0
生产中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Cu(NH3)2AC溶液吸收原料气中的CO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一J
II.氮循环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存在较多蓝、绿藻类的酸性水体中
存在如有图所示的氮循环,请回答相关问题。
人机物上空
反硝化加菌硝酸葡
而
+
(3)NH「硝化过程的方程式是2NHJ+3O2,2HNO3+2H2O+21I,恒温时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发生该反应,能
说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一(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改变
BNHJ的消耗速率和H+的生成速率相等
C溶液中NH4+、NH3*H2O>HN6、NO2-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实验测得在其它条件一定时,NIU硝化反应的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A所示,温度高于352时反应速率迅速下
降的原因可能是_。
(4)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和动植物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因此要对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废水进行处理。处理
亚硝酸盐的方法之一是用次氯酸钠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反应方程式是CIO+NO2=NO3+C10在25C和35c下,
(C1O)
分别向NO?•初始浓度为5x10-3mol/L的溶液中按不同的投料比西加人次氯酸钠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平衡时NO?•的去除率和温度、投料比的关系如上图B所示,a、b、c、d四点C1O・的转化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一,
354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一(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9、(10分)有研究表明,内源性H2s作为气体信号分子家族新成员,在抗炎、舒张血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而笼状COS(炭基硫)分子可作为H2s的新型供体(释放剂)。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OS的分子结构与CQ相似,COS的结构式为o
已知:_1-1
(2)©COS(g)+H2(g)=H2s(g)+C0(g)AHF-lSkJ-mol,@COS(g)+H2(g)tH2s(g)+CO2(g)△H2=-36kJ*mol,
@C0(g)+为0(g)=氏(g)KO2(g)Alt,则AL=o
可由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
(3)COSCOH2sCO<g)+H2S(g)=COS
数据如表所示、据此填空
(g)+H2(g),
起始时平衡时
实验温度/C
n(CO)/moln(HzS)/moln(COS)/moln(H2)/moln(CO)/mol
115010.010.0007.0
21507.08.02.04.5X
340020.020.00016.0
①该反应为(选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②实验2达到平衡时,x7.0(选填“>”、"V”或“二”)
③实验3达到平衡时,C0的转化率a=
(4)已知常温下,H2s和旭叫2。的电离常数分别为向pH=a的氢硫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氨水,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
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酸/碱电离常数
K=1.0X10-7Q=7.0X10T5
H2Snl
K=1.0X10-5
NH3*H2Ob
①若c(HzS)为0.Imol/L,则a=
②若b点溶液pH=7,则b点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5)将也S通入装有固体FeCL的真空密闭烧瓶内,恒温至300C,反应达到平衡时,烧瓶中固体只有FeCb和FeS,
(x并非整数),另有H2S、HC1和此三种气体,其分压依次为0.30P。、0.80P。和0.04P。(P。表示标准大气压)。当化学
方程式中FeCL的计量数为1时,该反应的气体压强平衡常数记为计算:
①x=(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数字用指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A.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且浓硫酸和乙醇混合放出大量的热,若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容易引起液体飞溅,故先加
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避免浓硫酸和乙酸混合时产生的热量使乙酸大量挥发,即制备乙酸乙酯时药品添加
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A错误;
B.SO2和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除去,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可得纯净的CO〉B正确;
C.即使没有变质,Na2s0.3和Ba(NO.3)2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BaSO)加入HCL1/存在下,溶液中的NO3-将BaSCh
氧化成BaSCh,白色沉淀依然不溶解,该方法不能检验Na2sCh是否变质,C错误;
D.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浓硝酸将Fe钝化,不能比较Fe和Cu的活泼性,D错误。
答案选Bo
【点睛】
NO3•在酸性环境下有强氧化性。
2、B
【解析】
由表中数据知,碱性条件下,HNOz可被氧化为NOn而CKT有强氧化性,A对;HNO2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比硫酸弱,
故CO2不能与亚硝酸盐作用而硫酸能,B错、C对;酸性条件下,NaNO?有氧化性,而「具有强还原性,N(h-能将I
一氧化成L,D对。本题选B。
3、C
【解析】
A.图2是甲烷燃料电池,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图1中d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b相
连,c电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a相连,故A正确;
B.d电极为阳极硅失电子被氧化,而铜没有,所以Si优先于Cu被氧化,故B正确;
C.通入甲烷的a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8e-+4O2-=co2+2H2O,故C错误;
D.相同时间下,通入CH«、02的体积不同,电流强度不同,会导致转移电子的量不同,会影响硅美纯速率,故D正
确;
故选C。
4、A
【解析】
40fx2,N40fx32N
A.4.0gC(h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N.,4.0gS(h中含有的质子数为「;J=2N”因此4.0g由CO2
和S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也为2NA,故A正确;
B.未说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故B错误;
C,不要忽略C-H键,O.lmol环氧乙烷(/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应该为7NA,故C错误;
D.4.2gCaH2与水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lb+ZFhOCa(OH)2+2H2t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2gx2,
--=0.2mol,故D错误;
42g/mol
答案:A
【点睛】
易错选项C,忽略CH键的存在。
5、C
【解析】
A.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选A;
B.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故不选B;
C.“中国芯,,主要成分为半导体材料竽,不是Si02,故选C;
D.因为铝比铁活泼,所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铁做正极被保护,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不选D;
答案:C
6、C
【解析】
A.该高分子由乙二醇、乙二酸、1,2.丙二醇、对苯二甲酸、丙二酸5种单体缩聚而成,故A错误;
B.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酸、丙二酸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乙二醇可被02催化氧化生成草酸,故C正确;
D.高分子化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故D错误;
答案选C
7、A
【解析】
A.根据物料守恒,1L0.2moi/L亚硫酸钠溶液中H2s。3、一、S(V—的总物质的量为ILxO.2moi/L=0.2moL其含
硫微粒总数为0.2N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Ha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因两者的物质的
量不一定是Imol,则不一定均为4NA,故B错误;C.向含1molFeb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I2,ImolCL全部
被还原为C「,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错误;D.100g9.8%的疏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磷酸的总质
量为9.8g,物质的量总和为O.lmoL酸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4NA,但水中也有氧原子,则总氧原子数大于0.4NA,故D
错误;故答案为A。
8、D
【解析】
A.匕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正方向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正确;
B.1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体系中NH3的浓度达到最大值,B正确;
C.t2-t3时间段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正确;
D.t2・t3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不一定相等,D错误。
答案选D。
9、C
【解析】
A.NazCrzO?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醛,为防止生成的正丁醛被氧化,所以将酸化的NazOzCh溶液逐滴加入正
丁醇中,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保持在90~95C,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
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c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B不符合题意;
C.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C符
合题意;
D.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正丁醇,向粗正丁醛中加入CaCL固体,过滤,可除去水,然后利用正丁醇与正丁醛的沸点
差异进行蒸馆,从而得到纯正丁醛,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10、C
【解析】
A.应加入碱溶液将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调节成碱性,才可以产生红色沉淀,选项A错误;
B、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取少量Mg(OH)2悬浊液,向其中滴加适量浓CH3COONH4溶液是由于钱根离子消耗氢
氧根离子,使氢氧化镁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Mg(OH)2溶解,选项B错误;
C、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钵酸钾溶液,高
镒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烧,选项C正确;
D、灼烧成灰,加蒸储水浸泡后必须加氧化剂氧化,否则不产生碘单质,加淀粉后溶液不变蓝,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1、D
【解析】
A.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量增加,颜色变深,A项正确;
B.设容器体积为V,0・60s内,生成NQ4的物质的量为0.6VmoL则消耗的NO2的物质的量为1.2Vmol,NO2的转化
率为L2VmHxi()()%=75%,B项正确;
1.6Vmol
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时间段内v(N2O4)=.=2^^=0.01mol-Lfsl则v(NO»=2
V(N2O4)=2X0.01mol,L-1,s-,=0.02mol,L-1s-1,C项正确;
D.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NO?的浓度越来越小,生成NO2的速率即逆反应速率越来越大,因此a、b两时刻生成
NO2的速率:v(a)<v(b),D项错误;
答案选D。
12、D
【解析】
+
A.得电子能力H+>Na+・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2H+2e=H2f,故A正确:
B.电解饱和食盐水过程中,H+被消耗,促进水的电离,阴极消耗H+同时得到OH;故B正确;
C.失电子能力cr>OH-,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2Cl-2e=Cl2T,故阳极得到C12,故C正确;
D.D.电解池中,阴离子会向阳极移动,而阴极氢离子放电,使整个溶液显碱性,因此阳极区滴酚酣也会变红,故D
错误;
故选D。
13、B
【解析】
A.木材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A正确;
B.“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O4,故B错误;
C.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C正确;
D.“黑陶”是陶瓷的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D正确;
答案选及
14、B
【解析】
A.测定等浓度的Na2cCh和Na2s03溶液的pH,可比较碳酸氢根离子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酸性;
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
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1的外面;
D.淀粉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
【详解】
A.测定等浓度的NazCCh和Na2s03溶液的pH,可比较HCO3•与HS(h•的酸性,不能比较S、C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强弱,A错误;
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试纸不变蓝,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NHJ,B正确;
C.加热A1,表面的A1被氧化产生AI2O3,ALO?是离子化合物,熔点高,包裹在A1的外面,使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
落下来,C错误;
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应该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检验,未将催化剂硫酸中和,操作不合理,因
此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o
15、B
【解析】
\V和X、Z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则W、X、Z很可能均为非金属元素,考虑到W原子序数最小,可推断W为H元
素;W和X、Y分别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均呈碱性,X为非金属,可推测化合物中有NH3,则X为N元素,又X和Z
同族,Z为P元素;W和Y同族,X的简单离子和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推知Y为Na元素。综上
推测满足题干信息,因而推测合理,W为H,X为N,Y为Na,Z为P。
A.4种元素中只有Y是金属元素,即Na,因而金属性最强,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X)>P(Z),因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物的酸性:Z<X,B错误;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简单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Na(Y)>H(W),因而简单阳离子氧化性:W>Y,C正确;
D.W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NaH,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为还原性气体,D正确。
故答案选Bo
16>B
【解析】
A.铁粉是抗氧化剂,不是干燥剂,A项错误;
B.乙醇溶液和双氧水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但原理不同,B项正确;
C.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C项错误;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纤,但无导电性,D项错误。
答案选B。
17、B
【解析】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把溶液或蒸储水加入容量瓶中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A错误;
B.HC1极易溶于水,CL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中的HC1杂质,故B正确;
C.NM极易溶于水,把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发生倒吸,故C错误;
D.制备乙酸乙酯时缺少浓硫酸,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并且导管直接插入液面以下,会发生倒吸,
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18、B
【解析】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葡萄糖中添加二氧化硫用于杀菌、抗氧化,故A正确;
B.熟石灰与Na2c0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在含较多Na2c03的盐碱地中施加适量熟石灰提高了土壤碱性,
故B错误;
C.陶瓷生埸中二氧化硅能与烧碱反应,故C正确;
D.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废弃的甲烷可用于生成甲醇,故D正确;
故选Bo
19、A
【解析】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重新组合的过程,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构
成新的物质.氢分子和氮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它们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会分解成单个的原子,原子再组合成新
的氨分子,据此解答。
【详解】
催化剂在起作用时需要一定的温度,开始时催化剂还没起作用,氮分子和氢分子在无规则运动,物质要在催化剂表面
反应,所以催化剂在起作用时,氢分子和氮分子有序的排列在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分子
先断键形成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氮原子结合成氨分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结束后脱离催化剂表面形成自由移动的
氨气分子,从而完成反应,在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中,反应物先由无序排列到有序排列再到无序排列,分子先分成原
子,原子再结合成新的分子,A项正确;
答案选A。
20、C
【解析】
由现象可知:实验1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生成A1(OH)3,实验2过量的Na2c03与完全双水解反应生成A1(OH)3发生反
应。
【详解】
A.实验1中,沉淀溶解,无气泡,白色沉淀a是A1(OH)3,故A错误;
B.实验2中,沉淀溶解,少量气泡,该气体是COz,但不能说明白色沉淀b一定是AL(OH)2(CO3)Z,故B错误;
C.检验白色沉淀a、b是否洗涤干净,即可检验有无SO4%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k溶液检验,故C正确;
D.实验1、2中,过量AIMSOS溶液显酸性,过量Na2c03溶液显碱性,不能确定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
溶液的pH有关,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注意D项中,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21、D
【解析】
A.乙烯为平面型结构,CH3cH=CHCH3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选项A错误;
B.CH3cH=CHCH3高度对称,和HBr加成产物只有2-溟丁烷一种,选项B错误;
C.CH3cH(OH)CH2cH3与乙二醇、丙三醇都属于醇类物质,三者所含羟基的数目不同,通式不同,不互为同系物,选
项C错误;
D.CH3cH(OH)CH2cH3、CH3cH=CHCH3中分别含有醇羟基和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选项D正
确。
答案选D。
22、D
【解析】
A.n(H2co3)和n(HCO»之和为Imol的NaHCOj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含有Na+数目大于NA,A错误;B.不能
确定5g21H和3用的混合物各自微粒的质量,因此不能计算产生的中子数,B错误;C.溶剂水分子中还存在共价键,
C错误;D.56g铁是ImoL与足量氯气反应,氯气共得到3NA个电子,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的关系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
胶体、化学键等知识点。与微粒数的关系需要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即时通信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与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卧式车床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医疗旅游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化学制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借条延伸合同标准文本
- 2025-2030农场动物饲养管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农村种地转包合同样本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鱼钩和鱼饵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精致休闲餐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公会纸质版合同样本
- 2025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港口装卸工艺》课件chap3 件杂货
-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及检验规程
- 建设单位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图
- 压力管道检验计算案例
- 碎石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解读
- 聚苯胺的结构和形貌表征分析结果
- 初中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4.狂欢之歌(15张)ppt课件
- 常用标准波导和法兰尺寸
- 改良ADA法脱硫原理
- (最新)四星级酒店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