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福建省历史会考卷_第1页
2015年1月福建省历史会考卷_第2页
2015年1月福建省历史会考卷_第3页
2015年1月福建省历史会考卷_第4页
2015年1月福建省历史会考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1月福建省历史会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早设立的科举考试是:A.进士科B.举人科C.明经科D.解元科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3.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是:A.南京B.北京C.苏州D.泉州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A.徐霞客B.李时珍C.邓稼先D.钱学森A.五卅运动B.长沙工人运动C.安源路矿工人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运动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北伐战争A.上海B.北京C.广州D.武汉A.《中美联合公报》B.《中美贸易协定》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D.《中美科技合作协定》A.乒乓球B.游泳C.田径D.羽毛球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村人民公社化C.农村合作医疗D.农村税费改革A.深圳B.厦门C.珠海D.汕头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A.林则徐B.严复C.陈嘉庚D.郑成功A.福州西湖B.厦门鼓浪屿C.泉州开元寺D.莆田湄洲岛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泉州元宵节A.闽南文化B.岭南文化C.吴越文化D.巴蜀文化A.福州战役B.厦门海战C.泉州港开放D.闽台关系发展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2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____。23.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被称为:____。25.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年。2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____。27.新中国成立后,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是:____。2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是:____。29.我国农村改革的开端是:____。30.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____。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31.请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32.请简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其重要事件。33.请简述福建省的历史文化特点。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34.请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一、选择题答案:1.A2.C3.D4.A5.A6.C7.D8.A9.B10.A11.B12.A13.D14.B15.C16.A17.B18.C19.A20.D二、填空题答案:21.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2.进士科23.郑和船队24.《南京条约》25.192126.平型关大捷27.《中美联合公报》28.容国团2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深圳经济特区三、简答题答案:3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明清两朝,最终在清末废除。3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其重要事件:开端是鸦片战争,重要事件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33.福建省的历史文化特点:福建省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特点,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四、论述题答案:3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发生变化,实行“全方位外交”,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原因主要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国家利益的调整、外交政策的调整等。1.中国古代史:科举制度、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等。2.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3.福建省历史:历史文化特点、重大事件等。4.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及其原因等。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条约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示例:选择题第1题,考察学生对古代科举制度的了解。2.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年代等基础知识的记忆程度。示例:填空题第25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年份的记忆。3.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特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