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11-T0011-2021-盘锦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规范-盘锦市_第1页
DB2111-T0011-2021-盘锦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规范-盘锦市_第2页
DB2111-T0011-2021-盘锦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规范-盘锦市_第3页
DB2111-T0011-2021-盘锦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规范-盘锦市_第4页
DB2111-T0011-2021-盘锦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规范-盘锦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CCSB52DB2111盘锦市地方标准DB2111/T0011—2021盘锦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breedingofChinesemitten-handedcrabintheearthenpondatPanjinarea2021-10-24实施发布盘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DB2111/T0011—2021前言本文件依据 GB/T1.1 — 2020 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文件由盘锦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盘锦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由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胥、孙娜、刘乃更、白永安、刘富、李鹏、耿丹。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盘锦市农业农村局,通讯地址: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辽东湾新区行政中心�座,联系电话:������������。标准起草单位: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通讯地址: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湖滨路��号,联系电话:������������。IDB2111/T0011—2021盘锦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盘锦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以下称河蟹)土池生态育苗的术语与定义、条件与设施、亲蟹培育、幼体培育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盘锦河口区自然半咸水、海水土池生态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9783中华绒螯蟹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NY/T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T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078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SC/T1099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34环境条件应符合NY5362、NY/T5361的要求,池塘地点选择海、淡水水源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1DB2111/T0011—20214.2池塘育苗池面积 1000 m ~ 7000 m,淡化池面积 500 m ~ 1500 m,池形均为正方形,池深 2 m ~ 2.5 m、2222蓄水深度可达1.5 m ~ 2 m为宜。4.3水质要求淡水水源水质应符合NY/T5361的规定,海水水源水质应符合NY5362的规定,海水盐度控制在 15 ‰ ~ 28 ‰ 之间。4.4配套设施4.4.1增氧设施育苗池配置水车式增氧机或者增氧泵和相关配件,功率按照每 667 m配备1kW计算,另配抽水2机械。淡化池额外配置底部增氧设施,每 667 m配置 10 个直径为 40 cm的纳米充气盘。24.4.2防逃设施亲蟹培育池四周围防逃膜布,高度符合 SC/T1099的要求,防逃膜下埋不能有漏洞、缺口及破损。5亲蟹亲蟹要求种质来源清晰,种质应符合GB/T19783的要求,雌蟹体重不小于 70 g,雄蟹体重不小于 90 g,雌雄比例为 2 ~ 2.5 : 1。要求螯足齐全,体表干净无溃烂,镜检附肢及腹部刚毛、鳃部饵料以蛋白含量高于 30 % 的配合饲料为主,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SC/T1078的要求。首次投饵量为入池亲蟹重量的 5 % ~8 %,每天投喂前检查饵料剩余情况,根据摄食情况进行增减。2DB2111/T0011—20215.3交配10 月下旬,亲蟹的性腺指数达到 11 %以上,水温降至 17 ℃ ~ 20℃ 时交配。将池水排干,捡出死亡个体,雌蟹池中加注提前三天用50mg/L漂白粉处理的海水,雄蟹起捕移入雌蟹池塘,检查交配成功率达到 90 % 以上或者交配时间超过 15 天时进行起捕。5.4抱卵蟹管理池塘封冰前适量投喂,要求同 5.2.3,每天监测DO、水温,每 3 天测定一次NH4-N,当NH4-N > 1.5 mg/L 时进行换水;下雪后及时清雪,保持透光冰面积在 1/3 以上。控制水中浮游植物量,确保封冰后水中溶氧不超过 16 mg/L。溶氧高于 16 mg/L,应减少扫雪面积,或者采取倒水、冰面开槽等措施。6幼体培育6.1进水翌年 4 月上旬,水温达到 10 ℃时开始池塘进海水。敌害生物防控6.2育苗池在布苗前 15天 用 15 mg/L ~ 2 5mg/L 的茶籽饼处理池水预防沙蚕和才女虫等多毛类;布溞状幼体以摄食单细胞藻类、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为主。在溞状幼体出膜前第 10d ~ 15 d施布苗镜检胚胎发育情况,心跳约 150 次/min ~ 180 次/min 时开始布苗,将胚胎发育一致的抱卵蟹装入网笼排幼,抱卵蟹用量为 100 只/667m ~ 130 只/667m,蚤状幼体密度为 3万只/m ~ 4 万只223在 Z1 ~ Z4 阶段投活体轮虫(溞状幼体I期简称Z1,Ⅱ期简称Z2,Ⅲ期简称Z3,Ⅳ期简称Z4,V期简称Z5),苗池内轮虫密度保持在 300 个/L ~ 500 个/L。Z5阶段若轮虫不足,可以补充投喂活体3DB2111/T0011—20216.6.1PH调控每天中午测定水温与pH值,pH控制在 9.2 以下,pH持续升高的池塘加大轮虫的投喂量,或者使用乳酸菌等生态制剂调节pH。6.6.2氨氮控制当水体氨氮高于 0.5 mg/L 时,往苗池中适当补充小球藻,小球藻密度 20 万个/mL ~ 40 万个/mL。6.6.3赤潮藻类防控苗池中出现甲藻等有害藻类时增加轮虫投喂量,通过轮虫摄食可以减少水体中的害藻生物量。对于卵甲藻等个体较大的甲藻,可以采取投放卤虫幼体摄食藻类的方法降低生物量。6.7淡化6.7.1时间、盐度在 Z5 期变为大眼幼体的第 2 d ~ 3 天,采用灯诱的方式出苗运至淡化池集中淡化,密度在 0.75 kg/m 以下。向淡化池逐步加入淡水,同时在淡化池另一侧排水,淡化时间为3d~4天,最后3盐度符合SC/T1099的要求。饵料以活轮虫和大卤虫为主,前两天投喂量在苗体重的 50 % ~ 100 %,第 3 d ~ 6 天不超过苗体重的 100 %。pH值控制在 6.5 ~ 8.7 区间,DO ≥ 4 mg/L。超出范围时采取加大换水量,投放生态制剂类水出苗大眼幼体第 7 日龄开始出苗,采用灯诱的方式收苗。出售蟹苗要求活力好、体表干爽、镜检无4DB2111/T0011—2021附录A(资料性)天然饵料生物培养A.1小球藻培养A.1.1培育池要求饵料池靠近育苗池,饵料池总面积与苗池总面积比例为 2.5 : 1,单个饵料池面积 5000 m ~2 7000 m。2A.1.2接种在布苗前 45 d 开始接种小球藻,选择两个池塘进行初始接种,提前 7 d 用 80 mg/L 的漂白粉处理水,初始接种密度不小于 300 万个/mL。接种后的池塘每 1 ~ 3 d 施无机肥碳酸氢胺 5 mg/L、过磷酸钙 3 mg/L。A.1.3扩大培养小球藻扩种以点带面,布苗前 20 d 大规模扩培,接种后培育模式同 A 1.1。在接种轮虫前小球藻密度最低达到 1000 万个/mL 以上。接种小球藻之前用 15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