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复习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1页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2页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3页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4页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等。2.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3.培养学生运用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系统梳理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深入理解各种表达技巧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及效果。2.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判断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引导学生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深入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着我们。在诗歌鉴赏中,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深入领会诗歌内涵的关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系统复习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技巧。(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修辞手法比喻定义: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举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比作一江春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作用: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拟人定义: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举例:"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意志等,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同时也能更好地抒发情感。夸张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举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瀑布之长,展现出瀑布的雄伟壮观。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对偶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举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作用: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内容凝练,概括力强,能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排比定义: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举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描绘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使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设问定义: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举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通过设问引发读者思考,突出愁绪之深。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强调某些内容,使文章层次分明,波澜起伏。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举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和不屈的精神。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表现手法衬托定义: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分类:正衬和反衬。举例:"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衬静,用鸟的鸣叫突出了山间夜晚的宁静。作用:突出主体,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对比定义: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举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与穷人的悲惨遭遇进行对比,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作用: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象征定义: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举例:梅花常常象征高洁的品格。作用:使抽象的思想情感具体化,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富有哲理,引人联想。托物言志定义: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举例:于谦的《石灰吟》,借石灰来表达自己坚守高洁品格的志向。作用:将个人之"志"依托在具体事物上,使表达更加含蓄、深沉,富有感染力。借景抒情定义: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举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作用: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委婉,富有韵味,同时也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动静结合定义: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举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突出山林的幽静。作用:使诗歌画面富有生机与活力,动静相衬,相得益彰,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虚实结合定义: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等。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丰富诗歌的内容。举例:"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前一句是虚写,想象天亮后花朵盛开的景象,后一句是实写眼前的景象,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滋润万物的喜悦之情。作用:丰富诗歌内容,拓展诗歌意境,使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和主旨。3.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定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借助任何外物。举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傲岸不屈。作用:情感表达直接而强烈,能让读者迅速感受到诗人的真实情感。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前面已讲)借物抒情定义: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情感。举例:郑燮的《竹石》,借竹子来表达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作用: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委婉,富有韵味。托物言志(前面已讲)(三)典例分析(30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诗中描绘了在春夜中,悠扬的笛声飘散在洛阳城的春风里的情景。诗人借这笛声,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笛声在春风中传播,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氛围,使思乡之情更加深沉、悠远,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答: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二字将"海日"和"江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问: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首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抒情手法。词人以梅花自喻,通过描写梅花生长在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放,饱受风雨摧残,却无意与群芳争春,即使凋零成泥,香气依然如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虽仕途坎坷,屡遭排挤打击,但仍坚守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和情怀,以及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四)课堂练习(20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五)课堂小结(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系统复习了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抒情手法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诗歌鉴赏中,能够准确判断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歌内容深入分析其作用和效果,从而更好地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六)布置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中关于诗歌表达技巧的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