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述、正家风、树清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好家风家训培训课件_第1页
“学论述、正家风、树清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好家风家训培训课件_第2页
“学论述、正家风、树清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好家风家训培训课件_第3页
“学论述、正家风、树清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好家风家训培训课件_第4页
“学论述、正家风、树清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好家风家训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论述、正家风、树清风”

好家风

好家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好家风家训金典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第八条即为“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金典摘要

译文:天下是由各个诸侯国组成的,因此天下的根本在于诸侯国;各诸侯国是由许多家庭构成的,因此诸侯国的根本在于家庭;而家庭又是由每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所组成的,因此家庭的根本在于个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家风是管理好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它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家庭成员有着直接的教育和影响。他不仅影响着整个家庭现在的风气,还会作用与家庭的未来。要形成好的家风,家长应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良好家风的作用名人家风故事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

父亲病逝后,吉鸿昌将“作官即不许发财”这七个字写在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还专门举行了一个赠碗仪式,分发给下属军官。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教诲,作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将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北西军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

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着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碗随吉鸿昌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牲名人家风故事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财轻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译文:家族保持俭朴的传统,就能够兴旺。人保持勤劳就能够健康。家族能够勤劳俭朴,那么生活就永不会贫贱。不看重钱财可以集聚众人,约束自己则可以使众人信服,放宽肚量便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凡事率先去做则可以领导他人。做官要廉洁奉公,不可贪不义之财;行军打仗不扰民是第一要义。曾国藩——八本家训名人家风故事

曾国藩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无论工作多么忙他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国藩有写家书的习惯,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253封家书,无论公务多忙,他都会坚持给子女写信,帮助他们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敦促他们每日学习,他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

曾国藩把做人与修身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虽官居要职,但却不准自己的子女滥用特权。在次子曾纪鸿奔赴长沙参加科考之时,曾国藩就教育他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递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这对于当今的“官二代”“富二代”很有警醒的作用。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十分注重子女美好品德的培养,他教育子女:“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通,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息,则难望有成”,使他们不因为生于官宦之家就养成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恶习,而是培养他们慎独、勤劳、俭朴和谦虚谨慎的好作风,这对于子女来说都是受益无穷的。

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在曾国藩看来,决定家族成败的是子孙们优秀的道德品质,而不在于给他们留多少钱,做多大的官。曾国藩——八本家训名人家风故事李大钊——勤政廉洁,慷慨助人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把工资都用来支持党的活动、帮助同志、救济贫苦青年,对自家生活却十分“小气”。李大钊提倡“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他教育孩子们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换来美好的生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仅是对友人的共勉,也是对他一生的写照。名人家风故事李大钊——勤政廉洁,慷慨助人

有一年冬天,天空下了鹅毛大雪,地上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李大钊让孩子们去扫雪。外祖母怕孩子们冻着,不同意让他们去扫雪。李大钊见岳母担心,立刻笑着说:“孩子们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李大钊带领孩子们到外面一边扫雪,一边给他们讲人生的道理:“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就没有饭吃!”有人说他家孩子穿着土里土气,不像北大知名教授的孩子,李大钊却认为“以有限之精力,有限之物质,应过度之要求,肩过度之负担,鲜不气竭声嘶,疲于奔命”、“虚伪、奢侈、贪婪种种罪恶,皆因此过度之生活以丛滋矣”。李大钊总是在日常点滴中教育、影响孩子。他和孩子们下的军棋,棋盘是自己画的,棋子也是自己做的。他对孩子们说:“自己做的军棋玩起来是不是更有意思呢?在任何小事上面去节省,余下来以后想必可以去做更大的事。”他简朴的生活作风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27年,先生被反动军阀杀害,家里的财产仅有一块大洋。由于没钱安葬,只好举行公葬。

通过对李大钊家训的解读,可以让我们对于勤政廉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要时刻以勤政廉洁作为行为准则,时刻警醒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做一个廉洁自律、慷慨助人的人,坚守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做到周敦颐所言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