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浦区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一)语文学科2025.4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从今若许闲乘月,。(陆游《游山西村》)2.,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4.在“杨浦诗词大会”的飞花令环节,选手需要说出包含生死观的诗句。你想到《过零丁洋》中“,”这两句诗,既符合主题,又充满浩然正气。(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8题。(22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楚人伐宋以救郑。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丙】战长勺曹刿败齐鲍叔牙因乾时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曰:“齐师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注释】①不重伤,不禽二毛:指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拿头发花白的老者。②鲍叔牙:齐国大夫。③乾时:地名。5.【甲】【乙】两文节选自同一部著作,应是。(1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不以阻隘也()(2)下列选项中,对【乙】文“寡人虽亡国之余”中“余”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B.剩下的C.其余D.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8.小杨和小浦就文中曹刿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12分)(1)小杨:我认为曹刿是一个的人,【甲】文中两个“口口”和两个“口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小浦:我有不同的想法。从【乙】文中宋襄公的言论看,古时作战讲究摆好阵势,公平对决。曹刿在“”时才下令击鼓进军,这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小杨:此言差矣。(3)首先,从齐鲁两国的实力对比看,(4)其次,从【丙】文描述的作战过程看,曹刿只是采取了()(请从以下选项中进行多选,全部选对才得分。A避其锋芒B.示敌以弱C.敌疲我打D.后发制人)等战术,最终还是以战场对冲决胜负,谈不上不择手段;(5)再次,鲁国是被攻伐的一方,作战目的应是保家卫国。若像宋襄公一样口口口口(填写宋公的人物形象),将会导致将士死伤、国家受难,这是不可取的。(6)小浦:有道理。对比【甲】【丙】两文,我还发现了齐军战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鲍叔牙。二、现代文(3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14分)好文章要高屋建瓴梁衡①文章立意要有高度。什么是立意呢?通俗地讲,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②写作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说什么。一般来讲,作者要说的无外乎是一件事、一种思想、一种感情、一种景物、一种知识等等,所以文章经常分成了描写文、叙述文、抒情文、议论文。前提是这些景物、事情、道理都要有一个思想来贯穿,能立得起来,让人眼前一亮、一惊,可读、可叹,这就是立意。③人物、事件、背景、心情、相关的知识等等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一堆砖瓦材料,怎样才把“建筑材料”变成一座漂亮的楼房?在写文章前,作者脑子里事先应该有一个意图,就像建筑设计师画图一样。建筑师首先要解决的是房子的主体结构、梁、柱等。文章先要确立一个主题思想,如一座房子的大梁,要立意在先。主题确定之后,才会有后面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立意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图纸定不下来,这房子没法盖。④古人讲,文如看山不喜平,山峰总是有曲线的,如果是一条直线就不好看。就是说文章立意要高,要有棱角。像一座山,要有高峰凸起,给读者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王之涣有一首诗《登鹳雀楼》,非常出名。短短的四句诗,前两句描绘出一个宏大的场景,下面两句转而抒发内心的想法,那就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我们不断引用,正是因为它立意高远。⑤文章写作也是这样,当你拿到一堆材料后,要确定一个高屋建瓴的立意,方能把读者引领到一个新的视野。⑥也许同学们会说,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是不是也含有思想,日常写作时也能找到高一点的立意?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去发现和提炼。下面我举一个小例子。⑦北京某中学一个数学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是现场直播。她怕学生紧张,就告诉大家今天教室里面虽然有摄像机,但只录像,如果上课时发挥不好,后期制作可以把那一段剪掉。下课后,她才告诉学生刚才是直播。接着她说:“人生不是录像,没有修剪和重来的机会。”⑧班长记当天的班级日记时也很有想法。他写道:“人生不是草稿纸,不能写错了,划掉重来,当你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生活时,等到发现出了错,想擦也擦不掉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十分认真,培养好习惯和端正的态度,才能铸就非凡。”⑨你看,这个孩子的这一段日记,显然找到了一个很高的立意,能提炼出一种思想。所以,不管是文学创作中的平凡题材,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细微小事,都要尽量找到一个高的立意,这样你的文章就高屋建瓴,超凡脱俗了。9.本文中作者的观点是:。文章第①-③段论述了两方面的内容:(1)立意是;(2)。(6分)10.根据文章的论述内容和语言风格,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刊登在以下哪份报纸或刊物上?()(2分)A.《文艺评论周刊》B.《校园生活》C.《中国作家报》D.《中学生学习报》11.以下这段材料应放到文中哪两段之间?请说明理由。(6分)我(梁衡)创作《青山不老》时,从平凡中提炼思想,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虽然是写一个普通的种树老农,但实际上是讲生死观。后来这篇文章入选语文课本,可见是抓住了立意的制高点。应放到第段与第段之间。(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2-16题。(22分)我是春天梅子涵那年去上海乡下劳动,到的时候,仍是冬天。初到的几日,厚厚的灰黑云块总堆在那儿不动弹,接连着阴冷。风撕不开高处的灰黑,就待在低处刮动枯草,也刮人,刮可以刮到的一切。总有不躲藏的麻雀,朝着高处飞去,稍许一会儿又返回,站立于悬空的电线,叫着自己的清脆,一声一声的亮晶晶,是最普通的悦耳。不明白它们的意思,却总要看它们一眼,心里想着,那两只脚丫,怎么立得住那高高的一根电线上?其实是多么地奇异、奇幻,只因为是每一天的情景,所以习以为常,不去想此处正可写出诗。我独自在田间路上晃荡。仍是歇冬期,地里没有活。我看见唐队长从他家那个宅地走来,肩上扛着个锄头。他个子比别的农民高,脖子微微缩进棉袄领,背略躬。我喊道:“唐队长!”我蛮喜欢这个唐队长,接触一两次,就知道他为人的明白和爽快。他也朝我半喊道:“天气冷来兮,你不蹲在屋里,跑出来做啥?”我说:“我想看看春天啥时候到。”我算是说得很认真呢,还是也有些玩笑意?年代很久了,我已经不能准确说出那时的感觉。但我说出后的确有些想偷笑,因为总觉得有些不三不四。唐队长这个人好就好在你在他面前不会畏缩,真诗意、假玩笑,说出也就说出了。他笑出来,农民式的不掩饰,说:“书笃头的话,春天啥时候要等的?锄头扛在肩胛上就是春天,你们这些小青年跑到乡下来也是春天。”书笃头是乡下话,是读书读呆了的意思。我有些镇住,觉得好高级!既是话,更是诗。春天啥时候要等的,锄头扛在肩胛上就是春天!这样的话和诗,教科书里没有。我们从小就是等的,等候小草绿了,柳树发芽,小蝌蚪找妈妈,然后发发自己的嗲。我们是在等候春天到来的朗诵中训练着抒情和诗意,成年之后顺口而出,以为多有水平。我看看唐队长,他完全没有流连在刚才的高级话里,一副说完便拉倒的神情。我问:“今天不出工,你扛着锄头做啥?”他说:“不做啥,走了看看。”我让唐队长等我,然后奔回住处,取了锄头,扛着奔回来,跟在他身后。唐队长这儿锄一下,那儿刨几记,像个田野修理工。我也跟着锄一下,刨几记,模仿他的轻盈。心里和脚下都是生动的感觉,呼出、吸入的都是清新。只觉得原本灰黑云块的笼罩在淡了去,可是抬头看看,天空却依然是老样子。唐队长不多话,或者干脆不说话,走走停停,看看近处,望望远处。锄头时而在肩上,时而拿在手里,目光里的语言一句一句不知如何写成他心里的一行一行。一个农民生产队长,没有上过多少学,并未出工的日子,独自扛着锄头,春天在肩,种下了什么呢?它们在未来的收获里吗?谁看得见他的诗,他的天空的麻雀和温暖的光?也许他自己也看不见,一切只是他习惯的生活,农民不站在台上朗诵,不捧着书,句子比“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朴实得多。我跟着唐队长往回走。脚下的路亮起来。抬头看,灰黑的云块开了口子,阳光透出来。我在唐队长的乡下待了一年,冬天去,下一个冬天返回。那一年,给我留下了一个真正的春天,我知道了春天在哪里。我记住了唐队长的圣句。后来,我成为写文学的人,我的文字、故事里,无法总是避开“冬日”灰黑的沉重,人的岁月不会四季都是春天,但我总要飞起来,如同麻雀,站牢在空中那根高高的线上,虽会有些摇晃,虽是只能唱出最普通的悦耳,可是悦耳就是悦耳,无需奖赏,我心安理得!怎么能总是等呢?春天是可以写出来的。(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12.第⑨段“高级”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13.“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文中多次描写云块,景中含情。请做梳理,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景语情语初到的几日,厚厚的灰黑云块总堆在那儿不动弹,内心感到沉重而压抑接连着阴冷内心感到沉重而压抑只觉得原本灰黑云块的笼罩在淡了去,可是抬头看看,天空却依然是老样子抬头看,灰黑的云块开了口子,阳光透出来‚14.唐队长不仅是一位农民,更是一位诗人、哲人(智慧卓越的人)。请就其不同的形象进行分析。(6分)15.文中第③、②段两次提到麻雀,下列对麻雀象征意义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③段中,麻雀象征着困境中的自由和坚韧。B.第21段中,麻雀象征着平凡中的坚持和诗意。C.作者借麻雀表达自己对挣脱现实束缚的渴望。D.作者借麻雀表达了“但问耕耘”的人生态度。16.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段的作用。(7分)三、综合运用(19分)根据要求,完成第17-20题。(19分)同学们正围绕“留白”艺术展开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参与。17.小杨想借南宋画家马远所作《寒江独钓图》向同学们介绍何谓“留白”,请帮助他将查找到的文字信息有序组合起来。以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画家通过渔竿弧度、波纹走向等动态细节,引导观者将空白联想为浩渺寒江。②这正合宋代郭熙所言“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的虚实相生之理。③所谓留白,即作画时刻意保留素绢底色,留出空白。④画面仅绘一叶扁舟,舟上老翁俯身垂钓,船侧以淡墨勾出数道波纹,而余者皆留素绢。⑤这一技法源于中国古代绘画,目的是使观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⑥如这幅南宋画家马远所作的《寒江独钓图》,取意《江雪》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境。A.③⑤⑥④①②B.⑥④①⑤②③C.⑥①④②③⑤D.③②⑤⑥①④18.同学们发现古诗词中也有留白。诗人常常通过刻意省略或单纯的意象组合等方式,有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大家搜集了相关诗句,其中运用了留白手法的两项是()()(4分)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E.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19.小杨发现《海底两万里》和《骆驼祥子》两部小说的结尾方式截然不同:《海底两万里》结尾留白,问而不答;《骆驼祥子》的结尾却对祥子的命运盖棺定论。请结合两部小说的类型和主题分析原因。(6分)《海底两万里》结尾:但“鹦鹉螺号”船只现在怎么样?它能挣脱大漩流吗?尼摩船长还活着吗?他还会在海底继续他那种可怕的复仇行为吗?还是在那最后一次大屠杀后,他就洗手不干呢?水波会不会有一天把那本记载着他的全部生活经历的手稿带到人间呢?我最终会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吗?那艘沉没的战舰,能否通过说明它的国籍,来告诉我们尼摩船长的国籍呢?《骆驼祥子》结尾: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20.班级正在编辑《毕业纪念册》,小杨负责“启程”单元,收录同学们对未来的憧憬。请你运用学到的留白技巧,给小杨一些改进版面设计的建议,并阐述理由,80字左右。(6分)四、写作(60分)21.请以“生活给我的留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参考答案一、古诗文(一)默写与运用1.拄杖无时夜叩门2.浮云游子意3.万钟于我何加焉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8题6.《左传》6.(1)凭借,依靠;(2)A7.(楚军)已经渡过了河还没有摆好阵势,(司马)又把(这种情况)报告给宋襄公。8.(1)有卓越军事才能、冷静谨慎;未可;可矣;(2)既陈而后击之;(3)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鲁国处于劣势;(4)ACD;(5)迂腐守旧、墨守成规;(6)骄傲轻敌二、现代文(一)9.文章立意要有高度:文章立意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贯穿文章的核心:确立立意对文章谋篇布局等起决定性作用10.D11.⑤:⑥:这段材料通过梁衡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