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DB36T-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DB36T-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DB36T-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DB36T-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标准编制组2020年5月目前国内的矿物掺合料以粉煤灰和矿渣粉为主,受地域和工业生产体系限制,很多地区的粉煤灰和矿渣粉价格较高,江西省粉煤灰平均价格在200元/吨(到厂价),而矿渣粉平均价格在500元/吨(到厂价),甚至高于水泥价格。由于掺合料价格较高,且天然资源越来越有限,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许多掺假产品应运而生,以次充好,搅乱市场,对水泥和混凝土性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铜尾矿是选矿固废,一直以来大量堆存于尾矿库中,未得到大规模的有效利用,经过研究发现,铜尾矿化学成分与矿物掺合料相似,无放射性,经过预处理、适度粉磨后其28d活性指数在70%以上,三氧化硫含量可以控制在3%以下,虽然含有微量重金属,但通过水泥水化固化,无安全性危害,初步具备作为混凝土、砂浆掺合料的可行性。如果其能大量开发应用,可缓解相关地区掺合料供应紧张情况,同时稳定相关产品价格,规范市场,并缓解矿企尾矿堆存难题,一举多得,市场前景较好。一、工作概况1、任务来源《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计划项目是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下达的2019年第六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赣市监局函〔2019〕22号,项目标号:DB36-2019-6-06),该标准的提出单位为江西省工信厅,归口单位为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该标准由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并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完成。本标准是铜尾矿加工成为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推广的基础性标准。2、制定本标准的背景与意义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迫使矿石资源的开采量不断增加,伴随矿石精选所产生的选矿尾矿也持续累积[参考文献[]\t"21:8080/ermsras/fffg208e51c2dd88406685526280e50de659//KXReader/_blank"陈军,成金华.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11-119.]。根据《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M],北京,地质出版社]统计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已经发现的矿产种类高达173种,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约为5377.8万吨,增长3.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金属矿山与非金属矿山每年排放尾矿量近15亿吨,全国累计尾矿堆存量近600亿吨,废石堆积近400亿吨。其中金属尾矿中铁、铜、铅和锌尾矿占总金属尾矿量的近80%。但是,尾矿利用量与产出量相比,综合利用率不容乐观,而生产建筑材料约占利用总量的43%[[参考文献[]\t"21:8080/ermsras/fffg208e51c2dd88406685526280e50de659//KXReader/_blank"陈军,成金华.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11-11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M],北京,地质出版社[]《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铜尾矿,又称铜尾砂,是铜矿石经选矿后的细粉沙粒。铜矿的种类有很多,我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除此之外,还有自然铜、黝铜矿、蓝铜矿和孔雀石等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我国的铜矿主要集中在安徽铜陵、山西中条山、云南东川、黑龙江多宝山以及江西德兴等地。我国铜矿基本上都是伴生矿:除主要元素铜外,常伴生钼、钨、铅、锌、铁、镍、金、银、铬、镉和硫等多种有价组分。我国铜资源较为贫乏,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易处理富矿越来越少,贫、细、杂等难处理矿产资源已成为当前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目前,铜的选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复杂共生、低品位、微细粒嵌布的铜矿产资源比例日益增大,该类铜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也带来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铜矿选矿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有三种,主要是浮选法,重选和磁选也有应用。一般情况下,硫化铜矿石、易选的混合铜矿石和易选的氧化铜矿石都采用浮选法处理。而对于难选的混合铜矿石和难选的氧化铜矿石,则多采用湿法冶金或湿法冶金与浮选联合的方法处理。铜矿石浮选常用的捕收剂是黄药类,其次是黑药类、硫氮类、酯类、黄药与其有机组合的组合药剂和一些代号捕收剂(MAC-l2、EP、MOS系列、MA系列和MB系列)等。黄药类捕收剂主要有乙基、丁基、异丁基、异戊基黄药和Y89等;黑药类捕收剂主要有208号、238号、242号、甲動黑药、丁胺黑药等;硫氮类捕收剂用主要有SN-9号和OSN-43号等;酯类捕收剂主要有Z-200、S-3302等。常用的起泡剂有松醇油、1l1号油、MI-BC、T-66、道-250、Aerofroth73、38y和重吡啶等。常用的PH调整剂有硫化钠、石灰、腐殖酸钠、亚硫酸钠、水玻璃、羧甲基纤维素和氰化物等。铜矿石浮选常用工艺流程就选别段数而言,主要是一段和多段选别流程,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和阶段磨矿集中选别流程。就选别顺序而言,包括混合浮选法、优先浮选法、优先-混合分步浮选法、快速浮选、分步优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异步混合浮选等流程。如前所述,对于不同类型铜矿石的浮选方法各不相同,用得最多的是硫化-黄药浮选法,在该法选别易选混合铜矿石和易选氧化铜矿石的工艺中,往往添加无机铵盐、有机胺盐及其组合药剂等,以强化选别效果。对于难选混合铜矿石和难选氧化铜矿石,由于其直接浮选的技术指标低,药剂消耗量大,故常常采用湿法冶金或湿法冶金与浮选联合的方法处理。对于难选氧化铜矿石则来用湿法冶金处理。在湿法冶金工艺中,依据浸出剂的不同,又有酸浸、碱浸和微生物浸出等不同方法;在产品制取上,有化学沉淀、置换沉淀和萃取-电积等不同方法。对于难选混合铜矿石,一般采用湿法冶金与浮选联合的方法进行处理,这有利于提高铜的回收率和伴生有益元素的综合利用。从铜尾矿的产生过程以及特有性质等方面可以推断:(1)无论哪类铜矿,莫氏硬度基本上在3-4之间,相对较低,且经过浮选后,表面经过了药剂腐蚀,因此产生出的铜尾矿易磨性相对较好且表面有一层腐蚀疏松层。(2)铜矿伴生矿多,成分复杂,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种类多但含量微量,经过多段粉磨,粒度偏细。由于粒度过细,出来的铜尾矿容易泥化,可能会对烘干和粉磨造成不利影响。(3)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与硅酸盐材料、矿物掺合料成分相似,适合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制定标准编制的原则我国目前并没有铜尾矿的相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因此主要参照国家标准《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100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等标准,结合我国铜尾矿的利用现状和矿物掺合料的使用现状,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力求达到以下几点:(1)满足当前国内铜尾矿掺合料生产制备工艺的共性要求,并安全、合理、有效应用在混凝土、砂浆中,引领技术发展;(2)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先进、合理;(3)标准可操作性强,检验试验方法适用、可靠;此外,本规范的严格按照GB/T1.1中给出的规定起草。4、主要工作过程为顺利完成标准制定任务,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牵头成立了《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组。标准编制组由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江西万铜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及江西省各地区大型商砼公司。标准编制组涵盖了江西省主要的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的科研单位、铜尾矿掺合料生产厂家和部分应用单位、施工单位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主要开展工作情况:1、开展调研工作根据赣工信节能字[2011]37号文,《关于配合开展江西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现状调查的函》的相关要求,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受工信委委托,开展了江西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现状调查,并申请了科技厅立项,完成了软科学研究及成果鉴定。赣科软评字[2013]5号鉴定结论中对全省主要14种工业废渣的组成和性能特征进行分析测试,专题对铜尾矿渣、钨尾矿渣等多种工业废渣进行机械加工和化学活化处理研究,将其用于新型墙体材料、水泥混凝土等方面。江西省铜尾矿的大储量及污染问题,引起了江西省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委托我院进行前期江西省铜尾矿的研究及开发利用。项目组自2014年开始,先后到德兴、城门山、武山等铜矿区调研取样,与矿区了解调研数十次,取样数十吨,取样种类数十种,样品时间跨度5年,部分分析研究的尾矿渣现已经复垦。从2017年起,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开始调研并收集有代表性铜尾矿,与矿山交流并了解选矿方式,并了解矿山当地尾矿综合利用以及矿物掺合料使用情况。2、收集相关标准本标准所需引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收集齐全。3、成立标准起草工作小组4、试验验证阶段2014年-2018年小试:实验室小磨试验并进行砂浆、混凝土对比实验。2019年中试:立磨、辊压磨等中试粉磨并在混凝土搅拌站、干混砂浆站试配。2020年小规模化试产:搅拌站生产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并在实际工程使用。二、条文说明本标准共分六章: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原材料技术要求;5、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6、铜尾矿掺合料砂浆;附录:试验方法。现将标准有关条文说明如下:1范围矿物掺合料已经成为现代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展开,粉煤灰、矿渣粉等传统矿物掺合料在一些地区日益紧缺。而铜尾矿掺合料作为容易获取、质优价廉的新型矿物掺合料已在行业内逐步得到应用。掺用铜尾矿掺合料,可以节约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技术性能优良,经济效益明显。但在此之前,我国尚没有标准对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的应用技术给予明确的规定。本规程根据我省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标准规范,意在指导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的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应用,保证混凝土质量,促进固废资源化利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14684建设用砂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902预拌混凝土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204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3439混凝土膨胀剂GB/T25181预拌砂浆GB/T27690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8293钢铁渣粉GB/T30190石灰石粉混凝土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JC475混凝土防冻剂JC/T2469混凝土减胶剂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98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105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206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T22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4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T315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317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486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3术语和定义3.2铜尾矿是选矿固废,一直以来大量堆存于尾矿库中,未得到大规模的有效利用。铜矿石经选矿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粉磨制成的以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规定细度的粉状材料。3.4铜尾矿掺合料影响系数的含义类似于粉煤灰影响系数、矿渣粉影响系数,可参见《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4原材料技术要求4.1-4.2铜尾矿掺合料及其试验方法结合实际应用,本规程中铜尾矿掺合料分为两个等级,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参照其它矿物掺合料。包含:比表面积、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含量、28d活性指数、氯离子含量、安定性(雷氏法)、放射性、可浸出重金属含量、碱含量等。具体说明如下:(1)由于铜尾矿原矿(未经粉磨)表面疏松多孔,需进行适度粉磨后,改善表面形态,根据实际应用中对铜尾矿掺合料比表面积要求制定指标。(2)考虑到铜矿石开采中可能混入的含硫矿物,导致成分不稳定,对铜尾矿粉中三氧化硫含量做出限定。(3)28d强度活性指数是铜尾矿掺合料应用的基础条件,大部分铜尾矿掺合料活性较低,可视为惰性填充材料,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微集料填充作用。(4)铜尾矿掺合料的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氯离子含量、安定性、放射性等基本指标不能超过现有矿物掺合料的基本规定。(5)铜尾矿中含有一定量的碱,当铜尾矿掺合料用于有碱活性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碱含量,宜限制铜尾矿掺合料的碱含量。(6)考虑到铜尾矿中含有微量重金属,铜尾矿掺合料可浸出重金属含量规定了碱性环境下铜尾矿粉的环境安全性,和实际使用环境相符。4.3其它原材料水泥、骨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钢渣粉、磷渣粉、硅灰、钢铁渣粉、外加剂、拌合用水和施工用水等其它原材料均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4.4验收要求4.4.1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的检验批次划分。4.4.2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的取样规则。4.4.3-4.4.4需要检验把关,不合格的铜尾矿掺合料不能出厂、使用。5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5.1一般规定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64的规定。5.2配合比设计5.2.1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设计,并应使混凝土性能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5.2.2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55的规定。5.2.3配制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时宜进行系统配合比试验需按经试验建立的强度关系式计算混凝土的胶水比、胶凝材料用量及其它组份的用量。5.2.4本条规定了各类混凝土中铜尾矿掺合料的最大掺量,是根据混凝土结构类型、水胶比及水泥品种确定的。铜尾矿掺合料最大掺量的确定,除了与强度、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等有关外,也关系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抗冻性、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等耐久性指标。试验表明,适宜的铜尾矿掺合料掺量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影响不大,掺量过大则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及抗冻、抗硫酸盐等耐久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对复合掺合料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本规程规定了复合掺合料中铜尾矿掺合料的掺量不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例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在水胶比大于0.40的情况下,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为45%,如复合掺量料为铜尾矿掺合料与矿渣粉等,其中,铜尾矿掺合料不超过20%(即单掺时的上限值)。5.2.5在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计算中,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值宜根据试验确定,在试验无实测值时,铜尾矿掺合料影响系数可按本条规定取值。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与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一致。5.2.6-5.2.8进行试生产并对配合比进行相应调整是确定施工配合比的重要环节。5.3生产和施工5.3.1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的计量方法与误差范围。5.3.2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的搅拌程序。5.3.3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的运输要求。5.3.4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的浇筑要求。5.3.5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的养护要求。5.4质量检验5.4.1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的标准依据。5.4.2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拌合物性能检验的标准依据。5.4.3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的标准依据。5.4.4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验评定的标准依据。6铜尾矿掺合料砂浆6.1一般规定6.1.1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砂浆的分类。6.1.2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砂浆的性能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依据。6.2配合比设计6.2.1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依据。6.2.2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抹灰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依据。6.2.3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机械喷涂抹灰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依据。6.3生产和施工6.3.1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砂浆生产的标准依据。6.3.2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砂浆施工的标准依据。6.4质量验收6.4.1本条规定了铜尾矿掺合料砂浆的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附录:试验方法技术指标试验方法详见标准正文。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采用江西铜业集团旗下江西省典型铜矿山的选铜尾矿,进行了相关验证试验,得出适宜的技术指标。本标准根据市场需求规范了适合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铜尾矿掺合料相关技术指标。在确保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各应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混凝土和砂浆生产中掺加铜尾矿掺合料。由于不同产地铜矿石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复杂、选矿工艺不同等原因,导致铜尾矿的矿物相类型、化学组成不尽相同[[]LamEJ,GálvezME,CánovasM,etal.Evaluationofmetalmobilityfromcopperminetailingsinnorthernchile[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2016,23(12):11901-11915.],但其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似,由SiO2、Al2O3、Fe2O[]LamEJ,GálvezME,CánovasM,etal.Evaluationofmetalmobilityfromcopperminetailingsinnorthernchile[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2016,23(12):11901-11915.江西省铜尾矿矿物组成以脉石矿物为主,其他为岩石矿物、硫化物矿物等,具体为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白云母、绿泥石、黄铁矿、磁铁矿、滑石、长石等。经多次取样并测试,江西主要矿区铜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范围如表1所示。表1江西省主要矿区铜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范围(%)矿区名称SiO2Al2O3Fe2O3K2OCaOSO3Na2O德兴铜矿65-7510-155-103-82-52-60-1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40-505-810-200-120-302-60-1从表1可以看出,江西铜尾矿SiO2、Fe2O3和Al2O3的含量较高,有研究表明Fe2O3、Al2O3和SiO2的含量总和可以评价铜尾矿潜在的活性。且由于武山铜矿经过了后期处理,因此CaO含量较高,并不能作为代表,且总体产生量江西省每年在5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德兴铜矿(每年排3000万吨以上)和城门山铜矿(每年排150万吨以上),且发现后期取样中SO3含量不太稳定会造成其他性能影响,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很容易脱硫并稳定含量,所以规定SO3含量≤3%。江西省铜尾矿的粒径主要在2~500μm,若不经过处理,由于其表面疏松多孔,需水量大,但其具有较好的易磨性能,30min内球磨粉磨后的铜尾矿粒度接近粉煤灰的粒径分布。以下是铜尾矿掺合料(粉磨后)性能以及应用于混凝土、砂浆中试验验证情况:1、放射性检测:每次取样随机抽样做放射性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测所有铜尾矿样品放射性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即内照射指数≤1,外照射指数≤1。由于放射性属于强制性要求,仍需对铜尾矿的放射性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与限定。表2放射性检测结果样品编号内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10.20.620.20.630.30.640.20.650.20.560.30.670.30.580.30.690.20.5100.20.62、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每次取样都会随机抽样做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检测,铜尾矿掺合料可能主要会含有Cu、Zn、Cd、As等元素,检测结果显示,所测所有铜尾矿样品可浸出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即Cu≦100mg/L,Zn≦100mg/L,Cd≦1mg/L,As≦5mg/L。由于可浸出重金属含量会影响铜尾矿掺合料使用的安全性,因此需对铜尾矿掺合料的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与限定。表3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样品编号Cu(mg/L)Zn(mg/L)Cd(mg/L)As(mg/L)10.0370.072ND0.00152520.0220.014ND0.00460530.0340.053ND0.00311240.0410.067ND0.00879250.0360.069ND0.00441560.0340.029ND0.00310570.0280.055ND0.00329880.0310.065ND0.00882390.0290.051ND0.004456100.000.061ND0.0066733、基本性能: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含量、28d活性指数、氯离子含量、安定性表4需水量比试验方法胶砂种类对比水泥试验样品标准中砂对比水泥铜尾矿掺合料对比胶砂250——750试验胶砂—17575750表5活性指数试验方法胶砂种类对比水泥试验样品标准砂水对比水泥铜尾矿掺合料对比胶砂450——1350225试验胶砂—3151351350225表6其它性能检测结果编号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28d活性指数氯离子含量安定性12.705341032.90.6710.2合格22.695501022.70.5720.232.715451022.90.8720.142.705761012.90.7730.252.705901012.70.9750.262.696001012.80.7770.172.725871012.90.5750.282.705981012.91.6760.292.706351012.91.5770.1102.716501012.81.5770.14、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情况:商混站1:设计等级水泥粉煤灰钢渣粉铜尾矿掺合料1-3碎石1-2碎石瓜米机制砂+河砂减水剂减胶剂水初始1h7d28d碳化深度标养28d碳化深度室外28d电通量28dC30245525802006302008082.4%0.6%165220/590200/4004.5945245055552006302008082.5%0.6%165220/600215/55027.339.03.14.5899245065452006302008082.5%0.6%165220/600215/54028.8900245045652006302008082.5%0.6%165220/600215/54026.9912C40315556002006501807552.3%0.6%163220/580220/53539.4820315060552006501807552.3%0.6%163220/590220/54036.5812商混站2:设计等级水泥粉煤灰矿粉铜尾矿掺合料1-2碎石瓜米机制砂山砂细砂减水剂减胶剂自来水初始1h7d28d碳化深度标养碳化深度室外电通量28dC30250605007003204202002002.5%0.6%170220/600195/50030.142.03.54.8956250040707003204202002003.0%0.6%170220/600215/52524.6901250050607003204202002002.9%0.6%170220/600220/5204.8900250060507003204202002002.8%0.6%170220/600210/53027.7890C5038550900774300河砂:6402.2%0.6%155220/600210/5804867.12.02.975638509050774300河砂:6402.4%0.6%155220/600210/57045.9742可浸出重金属含量检测(均为替代100%粉煤灰测试):编号龄期Cu(mg/L)Cd(mg/L)Zn(mg/L)As(mg/L)限定值≦100≦1≦100≦5基准3d/7d/28dNDC30C40C50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等同于目前广泛使用的Ⅱ级粉煤灰,流动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均可以满足混凝土行业对矿物掺合料的要求,且碱性环境下可浸出重金属含量合格。5、铜尾矿掺合料在砂浆中应用情况:砌筑砂浆:铜尾矿掺合料取代水泥用量的15%-25%;抹灰砂浆:铜尾矿掺合料取代水泥用量的15%-25%;机械喷涂抹灰砂浆:铜尾矿掺合料占胶凝材料的用量的10%-20%;通过上述不同配比实验,结果表明铜尾矿掺合料砂浆保水性更好,稠度、28d抗压强度、14d拉伸黏结强度、干燥收缩率、耐久性等性能与水泥粉煤灰基准砂浆相当,均可以满足砂浆行业对矿物掺合料的要求,且碱性环境下可浸出重金属含量合格。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不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矿物掺合料虽然品类多、储量大、对混凝土性能改善作用明显,但是随着环保越来越严格、天然资源日益匮乏,以及各类建设的不断增长,其需求量呈持续增长状态,而铜尾矿经过处理后与矿物掺合料有着各方面比较接近的性能,因此铜尾矿作为掺合料在技术上以及市场需求上都是可行的。中国目前的国家标准《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1003未体现对铜尾矿混凝土、砂浆的应用的指导作用。国内工程业界急迫需要《铜尾矿掺合料在混凝土、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来规范与指导铜尾矿混凝土、砂浆的应用。相信随着本技术规程的推出,可使铜尾矿在规程上有理可依,应用上更加合理、施工上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