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自考汉语言文学主题复习与试题答案_第1页
小自考汉语言文学主题复习与试题答案_第2页
小自考汉语言文学主题复习与试题答案_第3页
小自考汉语言文学主题复习与试题答案_第4页
小自考汉语言文学主题复习与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自考汉语言文学主题复习与试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部作品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2.《诗经》中的“赋、比、兴”是哪一种文学手法?

A.描写手法

B.表现手法

C.叙事手法

D.修辞手法

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的是什么字?

A.通灵宝玉

B.玉通灵

C.宝玉通灵

D.通灵宝玉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首诗?

A.李白《静夜思》

B.王之涣《登鹳雀楼》

C.杜甫《登高》

D.李商隐《无题》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首词?

A.李煜《虞美人》

B.晏殊《浣溪沙》

C.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D.姜夔《扬州慢》

6.《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结义发生在哪里?

A.蜀地

B.吴地

C.汉中

D.许昌

7.《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是在哪一情节?

A.大闹天宫

B.火焰山取经

C.悟空拜师

D.西天取经

8.《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什么?

A.及时雨

B.行者无疆

C.智多星

D.闪电手

9.《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哪里?

A.大观园

B.荣府

C.宁府

D.江南

1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

A.孟浩然《春晓》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王之涣《登鹳雀楼》

1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是什么?

A.寻找长生不老药

B.去西天取经

C.求得真经

D.获得神通

12.《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母是谁?

A.王夫人

B.贾母

C.贾政夫人

D.李纨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月夜忆舍弟》

C.王之涣《登鹳雀楼》

D.白居易《琵琶行》

14.《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哪个战役中使用了草船借箭?

A.赤壁之战

B.夷陵之战

C.长坂坡之战

D.桃花源之战

15.《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

A.108人

B.72人

C.100人

D.50人

16.《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恋情受到了哪些人的阻挠?

A.贾政、王夫人

B.贾母、王熙凤

C.贾宝玉、林黛玉

D.贾母、王夫人、贾政

1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出自哪首诗?

A.王之涣《登鹳雀楼》

B.杜甫《登高》

C.李白《将进酒》

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8.《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什么?

A.金箍棒

B.钢叉

C.铁棒

D.金鞭

19.《水浒传》中,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A.贪污腐败

B.害民欺主

C.家族矛盾

D.官场斗争

20.《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与谁结为夫妻?

A.林黛玉

B.薛宝钗

C.贾迎春

D.贾探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诗经》?

A.《关雎》

B.《国风》

C.《小雅》

D.《大雅》

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楚辞》?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九辩》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史记》?

A.《太史公自序》

B.《项羽本纪》

C.《高祖本纪》

D.《孔子世家》

4.下列哪些作品属于《三国演义》?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空城计》

D.《草船借箭》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红楼梦》?

A.《黛玉葬花》

B.《宝钗扑蝶》

C.《刘姥姥进大观园》

D.《宝玉挨打》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抒情长诗。()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三国演义》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的兴衰为背景。()

5.《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具有七十二变的能力。()

7.《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

8.《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具有通灵宝玉。()

9.《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

10.《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诗经》中的“赋、比、兴”各有何特点?

答案:《诗经》中的“赋、比、兴”是三种基本的文学表现手法。

赋:直接陈述事物,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特点是平铺直叙,语言质朴。

比:通过类比,借物抒情,增强表达效果。特点是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特点是意境深远,引发联想。

2.题目: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具有以下性格特点:

贾宝玉聪明伶俐,富有同情心,对待爱情专一。他性格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对封建礼教的反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既追求自由、真我,又深受家族束缚,这种矛盾构成了他独特的性格。

3.题目:解释《三国演义》中“卧薪尝胆”的成语典故。

答案:“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典故讲述了越王勾践在败给吴国后,为了报仇,每天卧薪尝胆,激励自己不忘国耻,最终成功复国的故事。这个成语比喻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4.题目:简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

答案:《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各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唐僧:慈悲为怀,忠诚善良,但有时过于固执。

孙悟空:机智勇敢,忠诚护师,但有时骄傲自大。

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享乐,但心地善良,有正义感。

沙僧:憨厚老实,沉默寡言,但忠诚可靠,执行力强。

五、论述题

题目:《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悲剧命运有哪些原因?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悲剧命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的影响:贾宝玉出生在封建大家族贾府,家族的衰败和内部的腐败使得他从小就目睹了家族的兴衰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这种环境使他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2.个性与封建礼教的冲突:贾宝玉性格中的反叛和追求自由与封建礼教的束缚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厌恶虚伪、追求真实,却无法在封建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个性与环境的冲突导致了他的悲剧。

3.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黛玉的早逝和薛宝钗的婚姻,都让贾宝玉感受到了爱情的无奈和悲剧。

4.社会现实的压迫:贾宝玉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控制力极强。这些社会现实使得贾宝玉无法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5.精神世界的孤独:贾宝玉在精神世界中追求真善美,却常常感到孤独。他无法与周围的人沟通,也无法找到知音,这种精神上的孤独加剧了他的悲剧。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A。《史记》由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D。《诗经》中的“赋、比、兴”是修辞手法,其中“赋”是直接陈述,“比”是类比,“兴”是先言他物。

3.A。《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通灵宝玉”四字。

4.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

6.A。《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结义发生在桃园。

7.A。《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是在大闹天宫的情节中。

8.A。《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

9.A。《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大观园。

10.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孟浩然的《春晓》。

11.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是去西天取经。

12.A。《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母是王夫人。

13.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14.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夷陵之战中使用了草船借箭。

15.A。《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108人。

16.D。《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恋情受到了贾母、王夫人、贾政的阻挠。

17.A。“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8.A。《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金箍棒。

19.B。《水浒传》中,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害民欺主。

20.B。《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与薛宝钗结为夫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雅合称“国风”。

2.ABCD。《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包括《离骚》、《九歌》、《天问》等。

3.ABCD。《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记载历代帝王。

4.ABCD。《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包括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等著名情节。

5.ABCD。《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包括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情节。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2.×。《楚辞》并非抒情长诗的总集,而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体的文学作品。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所著。

4.√。《三国演义》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的兴衰为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