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7-第1讲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考试说明]学问内容考试要求(1)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b(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a(3)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变更理解反应中的热效应b(4)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中能量变更的关系c(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b(6)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简洁计算c(7)合理利用化石燃料,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a(8)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a(9)生物质能的利用途径a(10)氢能的优点、开发与利用a(11)了解化石燃料的不行再生性及其给环境带来的问题a(12)反应热a(13)焓变的含义a(14)焓变与键能的关系c(15)中和热的测定b(16)标准燃烧热的概念a(17)热值的概念a(18)盖斯定律及其简洁计算b反应热与焓变能源[学生用书P38]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汲取的热量。(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ΔH,单位是kJ/mol。2.从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汲取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如图所示: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汲取的能量;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c表示反应热。(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如图所示:a表示反应的活化能;b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所释放的能量;c表示反应热。3.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ΔH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4.能源eq\a\vs4\al()(1)物质的物理变更过程中,也会有能量的变更,其不属于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但在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必须要考虑到物理变更时的热效应,如物质的三态变更。(2)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定联系,如吸热反应NH4Cl与Ba(OH)2·8H2O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发生反应,而许多放热反应须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3)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题组一反应热与焓变1.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更如图所示,若生成1molN2,其ΔH=________kJ·mol-1。答案:-1392.某反应运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更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B.运用催化剂后,活化能不变C.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D.ΔH=ΔH1+ΔH2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热反应,且ΔH=ΔH1+ΔH2,A、C、D项正确;运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项错误。3.美国探讨人员将CO和O附着在一种钌催化剂表面,用激光脉冲将其加热到2000K,胜利视察到CO与O形成化学键生成CO2的全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属于酸性氧化物B.CO与O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放出能量C.钌催化剂可以变更该反应的焓变D.CO与O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解析:选C。CO2为碳酸的酸酐,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正确;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放出能量,B项正确;催化剂不能变更反应的焓变,C项错误;CO与O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CO被氧化,O被还原,有电子转移,D项正确。eq\a\vs4\al()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2)在无催化剂的状况,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题组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4.(2024·浙江11月选考,T5)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C.自然气 D.甲醇答案:D5.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①资源丰富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便利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选A。氢能是易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的新能源;但它也有储存难、制备成本高等缺点。6.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不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自然气,以满意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削减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运用D.削减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运用,留意资源的循环再生答案:B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推断[学生用书P40]1.五个留意(1)留意ΔH的符号和单位若为放热反应,ΔH为“-”;若为吸热反应,ΔH为“+”。ΔH的单位为kJ·mol-1或kJ/mol。(2)留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3)留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不同。因此,必需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4)留意ΔH的数值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应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热量变更。由于Δ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需与ΔH相对应,假如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5)留意燃烧热和中和热2.记忆口诀热化方程要点多,漏掉一点分不得;标清状态配好平,焓变正负千焦摩;系数焓变成正比,逆向反应焓变号。题组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1)肼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更如图所示,写出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Q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在25℃、101kPa下,Q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Q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依据题干图示可知,肼充分燃烧的产物是N2(g)和H2O(g),1mol肼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752kJ-2218kJ=534kJ,依据要求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由信息知Q为Si,其气态氢化物SiH4与O2反应生成SiO2和H2O,1molSiH4完全反应转移8mol电子,故1molSiH4参与反应放出1520.0kJ热量,即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1)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1(2)SiH4(g)+2O2(g)=SiO2(s)+2H2O(l)ΔH=-1520.0kJ·mol-12.(1)已知1mol钠的单质在足量O2中燃烧,复原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温度为T时:CH4(g)+2H2O(g)=CO2(g)+4H2(g)ΔH=+165kJ/molCO(g)+H2O(g)=CO2(g)+H2(g)ΔH=-41kJ/mol解析:(1)1molNa的单质在足量O2中燃烧,放出255.5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s)+O2(g)=Na2O2(s)ΔH=-511kJ/mol。(2)由题意知CH4(g)+2H2O(g)=CO2(g)+4H2(g)ΔH=+165kJ/mol①CO(g)+H2O(g)=CO2(g)+H2(g)ΔH=-41kJ/mol②应用盖斯定律,由②-①可得CO、H2合成CH4的反应:CO(g)+3H2(g)=CH4(g)+H2O(g)ΔH=-206kJ/mol。答案:(1)2Na(s)+O2(g)=Na2O2(s)ΔH=-511kJ/mol(2)CO(g)+3H2(g)=CH4(g)+H2O(g)ΔH=-206kJ/mol题组二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推断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肯定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367.0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中和热)C.2NO2=O2+2NOΔH=+116.2kJ/mol(反应热)D.S(s)+O2(g)=SO2(g)ΔH=-296.8kJ/mol(反应热)解析:选D。燃烧热是指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而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A错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故B错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需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错误。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3kJ·mol-1,则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解析:选D。A项,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水为气态,不属于稳定的氧化物,应为H2O(l);B项,由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可知放出19.3kJ的热量时生成NH3的量肯定小于1mol,故N2(g)+3H2(g)2NH3(g)ΔH<-38.6kJ·mol-1;C项,中和热是指酸、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故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学生用书P41]1.盖斯定律的应用(1)理论依据: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详细反应的途径无关。(2)计算模式(3)主要应用:计算某些难以干脆测量的反应热。(4)留意事项: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洁计算,关键在于设计反应途径。①当反应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Δ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②热化学方程式加减运算以及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ΔH都要带“+”“-”号计算、比较,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推断。③在设计的反应途径中常会遇到同一物质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更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④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其ΔH与正反应的Δ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2.反应热计算的四种方法(1)依据两个公式计算反应热①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②ΔH=E(反应物的键能之和)-E(生成物的键能之和)(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焓变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3)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若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可通过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加减而得到。表示方法:,ΔH=ΔH1+ΔH2。(4)依据比热公式计算反应热Q=cmΔT,ΔH=eq\f(Q,n)。题组一利用盖斯定律求焓变1.(2024·浙江11月选考,T19)依据Ca(OH)2/CaO体系的能量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5>0B.ΔH1+ΔH2=0C.ΔH3=ΔH4+ΔH5D.ΔH1+ΔH2+ΔH3+ΔH4+ΔH5=0解析:选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则ΔH1=-(ΔH3+ΔH2+ΔH4+ΔH5),故ΔH1+ΔH2+ΔH3+ΔH4+ΔH5=0,D正确。2.已知298K和101kPa条件下:N2(g)+3H2(g)=2NH3(g)ΔH12H2(g)+O2(g)=2H2O(l)ΔH22H2(g)+O2(g)=2H2O(g)ΔH34NH3(g)+O2(g)=2N2H4(l)+2H2O(l)ΔH4则N2H4(l)的标准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__。解析:写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N2H4(l)+O2(g)=N2(g)+2H2O(l),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对所选择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合理的“变形”。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①、②、③、④,将④式反写并乘以1/2,将①式反写,将②式乘以3/2,ΔH也做相应的变更。然后将变形的三个式子相加,可得目标热反应方程式。答案:eq\f(3,2)ΔH2-ΔH1-eq\f(1,2)ΔH43.(1)①2O2(g)+N2(g)=N2O4(l)ΔH1②N2(g)+2H2(g)=N2H4(l)ΔH2③O2(g)+2H2(g)=2H2O(g)Δ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ΔH4=-1048.9kJ·mol-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动剂的主要缘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aq)=SOeq\o\al(2-,3)(aq)+H2O(l)ΔH1ClO-(aq)+SOeq\o\al(2-,3)(aq)=SOeq\o\al(2-,4)(aq)+Cl-(aq)ΔH2CaSO4(s)=Ca2+(aq)+SOeq\o\al(2-,4)(aq)ΔH3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________________。(3)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H2(g)+A(l)=B(l)ΔH1O2(g)+B(l)=A(l)+H2O2(l)ΔH2其中A、B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H2(g)+O2(g)=H2O2(l)的ΔH________0(填“>”“<”或“=”)。解析:(1)依据盖斯定律,由③×2-②×2-①可得④,则ΔH4=2ΔH3-2ΔH2-ΔH1;联氨和N2O4反应释放出大量热、产物无污染、产生大量气体等,故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动剂。(2)设三个反应依次为①、②、③,依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得: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ΔH=ΔH1+ΔH2-ΔH3。(3)题中的两个反应都是熵减的反应,由于两个反应均能自发进行,所以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即ΔH1<0、ΔH2<0。依据盖斯定律,将题中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叠加得:H2(g)+O2(g)=H2O2(l)ΔH=ΔH1+ΔH2<0。答案:(1)2ΔH3-2ΔH2-Δ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2)ΔH1+ΔH2-ΔH3(3)<题组二反应热的计算及比较4.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215kJ·mol-1,若肯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kJ B.220kJC.550kJ D.1108kJ解析:选A。丙烷分子式是C3H8,燃烧热为ΔH=-2215kJ·mol-1,1mol丙烷燃烧会产生4mol水,放热2215kJ。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g水,水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Q=0.025mol×2215kJ·mol-1=55.375kJ,则放出的热量约为55kJ。5.(2024·浙江4月选考,T23)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ΔH1(MgCO3)>ΔH1(CaCO3)>0B.ΔH2(MgCO3)=ΔH2(CaCO3)>0C.ΔH1(CaCO3)-ΔH1(MgCO3)=ΔH3(CaO)-ΔH3(MgO)D.对于MgCO3和CaCO3,ΔH1+ΔH2>ΔH3答案:C6.(2024·浙江11月选考,T21)已知:H2O(g)=H2O(l)ΔH1C6H12O6(g)=C6H12O6(s)ΔH2C6H12O6(s)+6O2(g)=6H2O(g)+6CO2(g)ΔH3C6H12O6(g)+6O2(g)=6H2O(l)+6CO2(g)Δ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1<0,ΔH2<0,ΔH3<ΔH4B.6ΔH1+ΔH2+ΔH3-ΔH4=0C.-6ΔH1+ΔH2+ΔH3-ΔH4=0D.-6ΔH1+ΔH2-ΔH3+ΔH4=0解析:选B。在H2O(g)=H2O(l)中,ΔH1<0;在C6H12O6(g)=C6H12O6(s)中,ΔH2<0;在C6H12O6(s)+6O2(g)=6H2O(g)+6CO2(g)中,ΔH3<0;在C6H12O6(g)+6O2(g)=6H2O(l)+6CO2(g)中,ΔH4<0,C6H12O6(s)转化为C6H12O6(g)须要汲取热量,H2O(g)转化为H2O(l)须要放出热量,所以ΔH3>ΔH4,故A不正确;依据盖斯定律可知B正确,C和D都不正确。7.(2024·浙江4月选考,T21)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ΔH1<0B.相同条件下,HCl的ΔH2比HBr的小C.相同条件下,HCl的(ΔH3+ΔH4)比HI的大D.肯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olH—X键放出akJ能量,则该条件下ΔH2=akJ·mol-1答案:Deq\a\vs4\al()计算反应热时常出现的错误(1)依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清晰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物质的量与已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进行计算。(2)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在调整方程式时,要留意ΔH的正负和数值也要随之调整。(3)依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更计算反应热时,需留意断键和成键的总数,必需是断键和成键时汲取或放出的总能量。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15(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A.氢气 B.石油C.煤 D.自然气解析:选A。氢气燃烧发热量高;生成物是水,无污染;生成的水可以再次分解生成氢气。因此氢气是一种完全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已知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2和液态H2O,放出890.3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1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1D.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答案:B3.依据下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更状况,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g)与O2(g)反应生成NO(g)是放热反应B.2mol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须要汲取498kJ能量C.1mol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须要汲取632kJ能量D.N2(g)+O2(g)=2NO(g)的反应热ΔH=+1444kJ·mol-1答案:C4.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ΔH<0;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值与反应物用量无关B.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汲取能量解析:选D。反应放出或汲取的热量与反应物的用量成正比,但ΔH值是与化学方程式相对应的,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故A对;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能可以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故B对;ΔH<0,说明反应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对;断键时汲取能量,成键时放出能量,故D不对。5.2A(g)B(g)ΔH1(ΔH1<0);2A(g)B(l)ΔH2。下列能量变更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选B。由于以上两个化学反应肯定都是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由于同种物质的能量E(g)>E(l)。6.(2024·浙江4月选考,T19)已知断裂1molH2(g)中的H—H键须要汲取436.4kJ的能量,断裂1molO2(g)中的共价键须要汲取498kJ的能量,生成H2O(g)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62.8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1molH2O中的化学键须要汲取925.6kJ的能量B.2H2(g)+O2(g)=2H2O(g) ΔH=-480.4kJ·mol-1C.2H2O(l)=2H2(g)+O2(g) ΔH=471.6kJ·mol-1D.H2(g)+eq\f(1,2)O2(g)=H2O(l) ΔH=-240.2kJ·mol-1答案:B7.(2024·丽水高三质检)已知:①H2O(g)=H2O(l)ΔH=-Q1kJ·mol-1;②C2H5OH(g)=C2H5OH(l)ΔH=-Q2kJ·mol-1;③C2H5OH(g)+3O2(g)=2CO2(g)+3H2O(g)ΔH=-Q3kJ·mol-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酒精的燃烧热ΔH=-Q3kJ·mol-1B.由③可知1molC2H5OH(g)的能量高于2molCO2(g)和3molH2O(g)的总能量C.H2O(g)→H2O(l)释放出了热量,所以该过程为放热反应D.23g液体酒精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释放热量为(0.5Q3-0.5Q2+1.5Q1)kJ解析:选D。C2H5OH(g)+3O2(g)=2CO2(g)+3H2O(g)ΔH=-Q3kJ·mol-1,反应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该反应的焓变不是燃烧热,A项错误;③是放热反应,1molC2H5OH(g)和3molO2(g)的总能量高于2CO2(g)和3H2O(g)的总能量,B项错误;H2O(g)→H2O(l)是物理变更,C项错误;依据盖斯定律:③-②+①×3得:C2H5OH(l)+3O2(g)=2CO2(g)+3H2O(l)ΔH=(-Q3+Q2-3Q1)kJ·mol-1,23g是0.5molC2H5OH,所以释放出的热量为(0.5Q3-0.5Q2+1.5Q1)kJ,D项正确。8.(2024·舟山高三选考模拟)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H2(g)+I2(?)2HI(g)ΔH1=-9.48kJ/mol②H2(g)+I2(?)2HI(g)ΔH2=+26.48kJ/mol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B.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C.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D.1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35.96kJ解析:选C。依据反应热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1<0、ΔH2>0,说明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由于物质在气态时的能量大于在固态时的能量,则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A项、B项正确;由于两个反应的产物相同、状态相同,故热稳定性也相同,C项错误;依据盖斯定律,②-①即得I2(s)I2(g)ΔH=ΔH2-ΔH1=26.48kJ/mol-(-9.48kJ/mol)=35.96kJ/mol,说明1mol固态碘升华为碘蒸气须要汲取35.96kJ的热量,D项正确。9.已知H2(g)+Br2(l)=2HBr(g)ΔH=-72kJ/mol,蒸发1molBr2(l)须要汲取的能量为30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2(g)Br2(g)HBr(g)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须要汲取的能量/kJ436a369则表中a为()A.404 B.260C.230 D.200解析:选D。首先依据盖斯定律求出H2(g)+Br2(g)=2HBr(g)的ΔH为-102kJ/mol,然后依据反应热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则436+a-369×2=-102,解得:a=200,故D项正确。10.依据能量变更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2(g)+3H2(g)=2NH3(g) ΔH=-(b-a)kJ·mol-1B.N2(g)+3H2(g)=2NH3(g) ΔH=-(a-b)kJ·mol-1C.2NH3(l)=N2(g)+3H2(g) ΔH=2(a+b-c)kJ·mol-1D.2NH3(l)=N2(g)+3H2(g) ΔH=2(b+c-a)kJ·mol-1答案:D11.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更的关系。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1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放热反应B.由图2知,S(g)+O2(g)=SO2(g)ΔH1,S(s)+O2(g)=SO2(g)ΔH2,则ΔH1<ΔH2C.由图3知,白磷比红磷稳定D.由图4知,CO(g)+H2O(g)=CO2(g)+H2(g)ΔH>0解析:选B。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A不正确;固态S的能量低于气态S的能量,所以气态S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ΔH越小,B正确;白磷的能量高于红磷的能量,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C不正确;D项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D不正确。二、非选择题12.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更如下图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2)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上升还是降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ΔH=________kJ·mol-1;(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ΔH=-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1molSO3(g)的ΔH(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无影响(2)降低催化剂(V2O5)变更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3)-198(4)S(s)+O2(g)=SO2(g)ΔH1=-296kJ·mol-1,SO2(g)+1/2O2(g)=SO3(g)ΔH2=-99kJ·mol-1,S(s)+3/2O2(g)=SO3(g)ΔH=ΔH1+ΔH2=-395kJ·mol-1。13.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洁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1是1molNO2与1molCO恰好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更示意图。(1)试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课件 第2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 液化石油气安全知识培训
- 骨科导管安全护理查房
- 2025国家能源集团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迪佳通电子有限公司招聘采购管理岗等岗位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神经病学必考大题与名词解释
- 中秋节校园游园活动策划书
- 2025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9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员工心态培训演讲
- 2025上半年上海闵行区区管国企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9 Learning Lesson 3 The Secrets of Your Memory教案
- 股东借款转为实收资本协议书
- 中班美术课件《好心的长颈鹿》
- 8.3.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
- 体外诊断试剂-C反应蛋白(CRP)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临床评价报告-血清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 使用危险化学品擦拭岗位安全操作手册
- 备品备件保障方案
- 中国邮政社招笔试题库
- DL∕T 802.7-2023 电力电缆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塑料电缆导管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刘卫国第2版)(含视频教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汇 习题1-1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