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框文化教化革新[见学生用书P96]一、背景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外,__文化教化__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二、表现1.西学的传播(1)概况:鸦片斗争后,一些重要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起先被翻译成中文。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2)影响: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地变更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1)创办报刊①传入:近代报刊领先在西方社会发展成熟,__鸦片斗争前后__,起先传入中国。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最初都是由__外国人__创办的,到19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②《申报》创办时间、地点1872年,《申报》由外国商人创办于__上海__刊登内容除了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通讯,发表闻名人士文章、宣言之外,后来还增加篇幅,辟出专栏和副刊影响它的办报形式大都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__中国大众传媒__的__先驱__。《申报》前后刊行78年之久,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地位由于它见证、记录了近代中国曲折困难的发展历程,被誉为__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__(2)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①概况:和近代报刊一样,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最初也是由外国人创办的。19世纪末,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起先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②__商务印书馆__:1897年,__夏瑞芳__等人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后来,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__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__,与__北京高校__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__双子星座__”。③影响: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为__开启民智__、普及学问、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3.教化革新(1)创办学堂: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__京师高校堂__。(2)推行新式教化制度:1901年起先,清政府接连颁布了一些改革科举和兴办学堂的谕令和章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__奏定学堂章程__》,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化制度,标记着__中国近代教化体制__的确立。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3)废除__科举__: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其次年起先,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今,中国历史上持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化的发展。一、选择题1.近代学者严复曾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的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此事”是指(D)A.建立了京师高校堂B.颁布《奏定学堂章程》C.在全国建立新式学堂D.宣布废除科举制度2.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的是(D)A.《申报》、商务印书馆B.京师同文馆、京师高校堂C.《申报》、京师高校堂D.商务印书馆、北京高校3.下列报纸被誉为“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B)A B C D4.1917年商务印书馆在《申报》登出新书广告:特编适合共和宗旨之教科书,分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四种,学生用书及老师用书均全,一律呈经民国教化部审定公布……今日教化家欲同心同德,盖此维护共和之责,则采纳此种教科书最为适宜。可见,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A)A.建立近代教化体系B.维护共和制度C.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改革社会习俗【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主要是教化问题,A项符合题意。5.1905年5月,照旧被称为“老爷”的京师高校堂学生,穿起了短衫,起先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高校堂(B)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化学制【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了“照旧被称为‘老爷’”和“穿起了短衫,起先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高校堂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6.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称:“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记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起先。”从教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B)A.京师高校堂的成立B.科举制度的废除C.《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D.京师同文馆的建立【解析】本题可依据题干中的“1905年”这一时间点进行推断。京师高校堂是1898年设立的新式学府。A项不符合题意。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其次年起先,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今,中国历史上持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化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化制度,标记着中国近代教化体制的确立。C项不符合题意。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D项不符合题意。7.近代前期,我国的教化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教化改革。下列教化改革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C)①开设京师同文馆②宣布废除科举制度③设立京师高校堂④颁布《奏定学堂章程》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解析】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1898年设立京师高校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进入近代以后,猛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须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照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中国传统教化体制是一种培育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育近代好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化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学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化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斗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留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学问和政治制度方面。——方建春《近代中国教化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制约中国近代教化发展与人才培育的主要因素。【答案】科举制的实行(或:八股取士)。(2)依据材料二,从人才培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概括近代中国教化改革的特点。【答案】①人才培育目标上,从培育官僚士绅到培育近代化人才。②教学内容上,从侧重西方科技学问转向关注西方社会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