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围绕“童年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

由《童年的水墨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肥皂泡》和《我不能失信》4篇课

文组成。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

多彩。

2.本单元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童年的水墨画》联系上下文,理解诗

句的意思。《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句子“到底怎么演完的,

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肥皂泡》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理解“五色的浮光,在

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我不能失信》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句子“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教学

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

活的美好。

(2)写一个熟悉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本单元安排了习作《身边那些

有特点的人》,找出关键词,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练习写作。

3.单元教学建议: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

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和感悟童年生活。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本课介绍了溪边、江上、林中的感情地朗读诗歌,想

1.《童年的水美好画面,重点是体会童年生活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

墨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

的意思。

本课介绍了“我”参加周会文艺反复诵读,通过品读,

2.《一只窝囊

表演的经历。重点是体会“我”2抓住重点词句,展开

的大老虎》

表演前后的心情变化。想象;小组讨论交流。

本课介绍了做肥皂泡、吹肥皂泡、朗读感悟,学习抓住

3.《肥皂泡》扇肥皂泡的事,重点是学习抓住2关键词句运用查阅资

关键词句,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料的方法理解句子。

本课介绍了宋庆龄童年的故事,通过默读,感受人

4.《我不能失

重点是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1物品质。

信》

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本次习作以《身边那些有特点的先选择一个有突出特

习作人》为题目,重点是把观察和感2点的人,抓住特点写

受到的写清楚。下来。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关1.学会关于理解句子

于理解句子的方法,学会在看图的方法。

自主识字,学会根据语境理解词2.小组合作探究法做

语,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好训练题。

语文园地学会积累和理解关于信用的名人2

名言。重点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

读和背诵,了解名言意思。学会

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学会围绕

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18.儿童水墨画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

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

特点。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

望。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

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设计意图:

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结合学生生活

(板书:童年的水墨画)实际,谈话导

2.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入,激发学习

乐兴趣,进入诗

歌的学习中。】

3.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设计意图:

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课件出示预习

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要求,放手学

放轻一些。生自学,让学

(课件出示2)生有据可依,

要求:体现了学生是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主体的教学理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念。】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3)生字,读生字。

morangansuilanghushuangmogutengbo

墨染竿碎浪葫爽蘑菇腾拨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爽”,

前鼻音“竿”,后鼻音“腾浪”等。“蘑菇”在一起时,“菇”

读轻声。

(2)(课件出示4)词语,读词语。

【设计意图:

水拳画染绿浪花溅起清爽打殍

鼓励学生自主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识字,互相交

注意读准:前鼻音“溅”,后鼻音“爽”。

流指正,培养

(开火车读,齐读)

学生的自学能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几首儿童诗(可以独

力、探究能

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印象深刻,

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力。】

4.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5.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篇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

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5)

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

绘画。

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蔑夹油纸或

箸竹的叶子等制成。

梳妆:梳洗打扮。

玉带: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水墨画、斗笠、梳妆、玉带”

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首儿童诗的主要内容。

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

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2.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3.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6生字田字格)会写字:

墨染竿碎浪葫爽蘑菇腾拨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2.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识字:竿浪葫蘑菇碎腾

(2)熟字比较。如:黑一墨醉一碎

(3)猜谜语:“飞刀投向人靶子:夺夺夺夺!”谜底是“爽”

“八点九点十点”谜底是“染、

3.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所读的字。

【设计意图: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会写字先读后

①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田字格中的

记,再书写,

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保证足够的时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间书写,使学

“墨染竿葫蘑菇”是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除了“墨”生能够培养良

是上宽下窄的字,其余都是上窄下宽的字。好的书写习

“碎浪”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惯。】

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爽蘑”:

“爽”的笔顺是:先写“大”,再写左边两个“X”,最后

写右边的两个“X”。

“蘑”注意字要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④学生再次练写。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

教师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写好

字的做法。

【板书设计】

18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上课伊始,谈话导入,然后出示预习要求,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扫

清阅读障碍。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质疑,养成从小动脑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8)【设计意图:

水墨画染绿浪花溅起清爽复习旧知,出

竹竿打碎葫芦蘑菇松针示字词,引入

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首儿童诗都写了课题,温故而

什么内容?知新。】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由读诗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

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

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

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赏析诗句(课件出示9:问题)

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设计意图:

(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学习课文,抓

(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

住诗句内容、

(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理解课文内

预设: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

容,培养了学

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生理解分析能

预设: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力、感悟能

预设: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

力。】

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

(板书: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3)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不知这

些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课件出示10:《溪边》图文)

生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

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

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

来了。

【设计意图:

生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

注重引导学生

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

谈自己的感

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

受,注重学生

(课件出示11:《江上》图文)

的主观体验。】

生3:这是一幅快乐的戏水画。水中鸭子拍着翅膀玩耍,孩

子们也用双手拨动着浪花,快乐地在水中嬉戏。

(板书:鸭子、孩子戏水)

(课件出示12:《林中》图文)

生4:这是一幅快乐的《采蘑菇》图,山林中,蘑菇点点,

人影绰绰。(板书: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设计意图:

小结: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

分析诗歌的表

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达特点,模仿

三、鉴赏写法,仿写诗歌

诗歌特点,练

1.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习写话,训练

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

学生的写话能

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力。】

2.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

童年趣事。

3.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4.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四、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

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

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溪边钓鱼: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江上戏水:鸭子、孩子戏水L童年的水墨画

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i.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

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

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

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视朗读训

练。

2.最后指导学生借鉴诗歌写法,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

及时抒于笔端。

不足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要想让

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

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

便是读。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组

儿童诗,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溪边》一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

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

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

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一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

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

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

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林中》孩子们戴着斗笠,冒着毛毛细雨,在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星罗

棋布,人影绰绰,布满林中,惊喜地叫声,收获的喜悦,响彻松林。

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呼朋唤

友去钓鱼、游泳、采蘑菇,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

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作者介绍】

张继楼,男,江苏宜兴人,1926年出生,汉族,大专学历,文学创作一级

职称,中国党员。

解放前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向民间艺人学

习曲艺创作,发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词(包括传统相声)。后从事儿童文学创

作,出版儿童文学集(包括儿歌、儿童诗、民间故事等)20多种。主编儿童文学

读物30多种,有20件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

中获奖(全国一等奖1件、三等奖2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获得荣誉称号(省市级及以上):获青少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次、重庆市文

艺界先进工作者2次、市级机关优秀党员1次。

国家级文艺协会职务: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

会会员。

市级文艺协会职务:曾任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

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社会职务(包括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团体兼职等):重庆市第八届人大代

表。作品《童年的水墨画》被选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中第

二首。

著有《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

来虫虫飞》《种子坐飞机》《彩色的童年》《张继楼儿歌》《金佛山下的传说》(合

出)《会唱歌的洒水车》(合出)《张继楼儿童文学选》等作品27种。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水葫芦:水葫芦的学名为“凤眼莲”,俗称:水葫芦、水风信子等,由于在

每个叶柄中部都有一个膨大似葫芦的球状体而得名,水葫芦也正是因为这个充有

空气的海绵体才使得整个植株能漂浮在水面上。水葫芦最早从南美巴西引进,主

要用于解决生猪的饲料问题。它喜欢高温湿润,在摄氏25〜35度下生长最快,

而且速度惊人,通常情况下在8个月内就能从10棵增至60万棵,是公认的生长

最快的植物之一。

也因此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由于目前已很少使用水葫芦作为猪饲料,

因此,水葫芦的泛滥堵塞河道、影响交通,其腐枝败叶污染水质,增加河床淤泥,

妨碍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而造成生态链失去平衡。我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葫芦

的泛滥,首先必须找到并确定黄浦江水葫芦灾害的成因;解决水葫芦专用打捞船

的设计和制造以及产业化问题;采取资源化综合利用。水葫芦具有一定的净水能

力,能吸收污染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用水葫芦进行污水处理;同时要避免在解

决了水葫芦泛滥问题之后带来的新问题。

【其他资料】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

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

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

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

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

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

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

作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汉字。

huluqingshuangsongzhenmogufeijian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浪(「碎()「溅()「墨()

[狼(-醉()L贱()1黑()

三'我是查字典小能手。

i.“浪”字是()结构,部首是(),第五国是()o

2.”染”字是()结构,部首是(),第五国是()o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重点段落。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本段写的是()。

2.说说诗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巧猜字谜

1.黯然无声等待中。

2.四方齐心安天下。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

葫芦清爽松针蘑菇飞溅

二、比一比,再组词。

「浪(浪花)「碎(打碎)「溅(飞溅)「墨(墨水)

L狼(灰狼)|醉(醉酒)1贱(贱种)1黑(黑白)

三,我是查字典小能手。

1.“浪”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d),第五画是(横折)。

2.“染”字是(上下)结构,部首是(木),第五画是(横折弯钩)。

四、以下不光是我国历史遗产,还是全世界的历史遗产。

1.3溪边钓鱼图

2.人倒映在绿色的溪水中。

五、1.墨2.爽

19.剃头大师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

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

过程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

解句子,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

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心感受。

1.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重点难点

2.分析总结“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

1可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2)出示理发图片【设计意图: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创设情境,调

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动学生的生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剃头大师)。体验,鼓励学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使学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生兴趣浓厚地

(1)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目?投入到新课的

(2)“剃头大师”剃出的头很好看吗?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

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

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

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

剌头热木尺否则与人仇人习帙堂刑厘米摸耳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受、仇、执",前鼻

日1贝。

5.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设计意

表胆鬼理夺骂仇差付倍虽件图:字词的学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习,放手给学

注意读准:平舌音“虽",翘舌音“差仇”,前鼻音“胆、生,只需出示

件”。要求即可,训

(2)学生写生字。练学生的自

A.识记生字主、合作、探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究的能力。】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胆理骂仇倍

(2)熟字比较。如:麦一表兔一鬼奇一夺着一差

(3)组词扩展:虽然一件文件付钱付出

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

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表”一一上面的竖压住竖中线,下面别漏掉一撇。

“鬼”一一第六笔的撇从口中而出,第七笔是竖折弯勾,

第八笔是撇折。【设计意图:

“虽”的第八笔是提。把生字词放到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具体的语言环

F.展示学生作品。境中去学习,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并且在学习生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字词的过程中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达到正确朗读

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课件出示6)课文的目的。

噩梦:做内容恐怖的梦,并引起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渗透给学生学

障碍。习生字新词的

监督:察看并加以管理。方法。】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设计意图:

耿耿于怀: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以自然段为单

时髦:新颖符合时势潮流。位把课文拆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分,在概括每

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7)个自然段的内

第一部分(1自然段)表弟小沙胆小,什么都怕,尤其是怕容的同时理清

剃头。课文的顺序。】

第二部分(2~6自然段)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情况。

第三部分(7~18自然段)“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板书:小沙怕剃头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我”给

小沙剃头的经过)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0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2

个字,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19剃头大师

小沙怕剃头一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一“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

学习的能力。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基础。

不足之处:如何很好地组织教学,合理维护课堂秩序的问题。放手给学生,

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

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

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9)

剃头执木尺否则骂人仇人习惯受刑厘米摸耳朵

表弟胆小鬼理发眼神差付钱双倍虽然一件【设计意图:

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给小复习导入,出

沙剃头的事情,现在,我们继续探究“我”是怎么当“剃头大示字词,引入

师”的。课题,引起学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生学习的兴

1.自由读文,看看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趣。】

什么不同?从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1)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课件出示9)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给头

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

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

样。”

老师傅剃头,小沙的感受是?(跟受刑一样。)为什么会这

样?

预设:因为老师傅的老掉牙的推剪,会咬住一给头发不放,

让小沙吃尽苦头。

【设计意图:

预设: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

学习课文,抓

里,痒得小沙哧哧笑。(板书:害人精:小沙吃尽苦头受刑一

住重点句子,

样)

对比阅读,训

(2)“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课件出示9)

练了学生理解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

分析能力,文

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本主观体验能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

力。】

落,真比那剃头老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

我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短的只剩下

一厘米。”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

【设计意图:

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

学生回答内

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容,课件出示

2.“我”和剃头师傅谁剃得好?

出来,更加具

预设:当然剃头师傅剃得好,因为“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

体可感,易于

预设:而我剃完头发之后,小沙“一照镜子,大叫一声,

分析和理解。】

像见了鬼一样。”

(板书:剃头大师:熟练随意乱剪见了鬼)

3.“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

他们?

预设:在小沙的嘴里,“害人精”是剃头的师傅,因为小沙

害怕理发,他们给他理发,弄疼他,让他很不舒服。

预设:“剃头大师”是我对自己的称呼,以为自己能理发,【设计意图:

特像“剃头大师”的架势。指导全文朗

4.其实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精”?读,进行口头

(老剃头师傅是“剃头大师”,“我”不会乱剪才是“害人表达训练,训

精”。)练学生朗读能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力和语言表达

1.自由读文,读出感情。能力,同时也

2.题目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为题目?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是对全文教学

法。的总结。】

预设: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装懂,硬冒充

“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不成样子。

预设:通过这件事,是在回忆童年的趣事,表达对童年的

怀念。

【板书设计】

19剃头大师

害人精:小沙吃尽苦头受刑一样

剃头大师:熟练随意乱剪见了鬼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以重点句子理解为主线。

本文以“我”和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对比描写,交代了谁是“剃头

大师”,谁是“害人精”。教学时,抓住重点句子对比阅读,联系上下文,找出事

情的本质。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

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现代著

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这篇短文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

的过程。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沙胆小,害怕剃头;第

二部分写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全文充

满童趣,描写童年的模事,读后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介绍】

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出版作品600多万字,作品先后50余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0余次被改编成

影视剧,1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10多部作品出版了日文版、

英文版、德文版、韩文版、荷兰文版等发行到海外。2017年11月16日,获得

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著有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

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宝贝当家》、《调皮的日子》、《小丫林晓梅》、

《小香咕新传》、《俞林•留汉》、《十六岁少女》等五百余万字。1996年获意大

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2年获国际青少年读物联盟(IBBY)的〃国际安徒

生奖提名奖《宝贝当家》、《男生贾里全传》先后获第六届、第七届精神文明〃

五个一工程〃奖,《男生贾秦文君在常州花园小学里全传》获〃共和国五十年优秀

长篇小说〃称号。《秦文君文集》、《天棠街3号》等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

《少女罗薇》、《男生贾里》、《小鬼鲁智胜》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作家

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奖。其他作品分别获宋庆龄儿童文学优秀小说奖、冰心儿童图

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园丁奖、上

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上海青年文学奖、〃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

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近50种奖项。

作品《表哥驾到》被选为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文。《〃病人〃》被选为上海

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伟人细胞》被选为苏州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文。《一诺千金》

被选为河北五年级第一学期课文。《选举风波》被选为语文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课

文。

2016年12月,秦文君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推剪手动推剪是一种理发剪。上下有各有一排参差相间的牙状钢齿,用手

将两边的把柄向中间合去,参差相见的牙状钢齿就来回移动将头发推掉。电推剪

未推广之前所用的理发工具。

跳蚤在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

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腹部宽大,有9节。

后腿发达、粗壮。完全变态昆虫。蛹被茧所包住。跳蚤为属于蚤目的完全变态类

昆虫。成虫体型微小或小型,无翅,体坚硬侧扁,外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体上,

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虫无足呈圆柱形,营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

以成虫血便或有机物质为食。

【其他资料】

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有: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檄。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7.《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锌。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执行(zhizi)否则(fudfou)堂刑(soushou)

里然(shuisul)一件(jidnJan)胆小用(giugui)

二、先辨字,再组词。

胆乂二二>理乂二>付乂二>倍乂二二>

但乂二>埋乂二二>村乂二>陪乂二二>

三、读一读,用加点的字造句。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

短,摹羊露出了头皮。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缙(lit!Hii)头发不放,

让小沙吃岑(jinjing)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学(chachai)了点儿,

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含外痛;舍儿痒

的,跟受刑一样。

1.给上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

2.结合上文,说一说小沙害怕理发的理由是?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小时候最怕做什么?和他大家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

一、执(zhi)否(fiu)受(sh6u)

虽(sui)件(jidn)鬼(gui)

二、先辨字,再组词。

胆乂也歹理乂整7付㈤倍乂理5^

但埋乂甄7也[碇7陪乂二1春7

三、他病得太严重了,虚弱得甚至连呼吸都很艰难。

四、1.缗(lit!)尽(jin)差(chd)

2.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猴子,一会儿变老象。

3.常常会咬住一缙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

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五、(略)

20.肥皂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廊若”等8个生字,会写“皂廊”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肥皂廊子透明娇软”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感受吹肥皂泡

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利用连接词进行有序表达的方法;

2.在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

1.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重点难点

2.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廊若”等8个生字,会写“皂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肥

皂廊子透明娇软”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觉得怎么【设计意图:

样?(泡泡很美妙,吹肥皂泡很有意思!)创设情境,联

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系学生生活,

(做过!)效果怎么样?(抽生回答)导入课题,激

(课件出示2:吹泡泡图)发学生学习兴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肥皂泡)趣。】

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3:出示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

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

廊子若是好软脆厚颤巍巍山颠翠儿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若颤”,前鼻音“巅",后鼻音“廊婴”

等。

4.学习生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