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支持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TOC\o"1-2"\h\u8635第1章引言 3183081.1研究背景与意义 3153511.2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312520第2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概述 441402.1产业定义与范围 4228582.2产业特点与分类 496272.3国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529785第3章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5115203.1产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552683.1.1产业规模 5267983.1.2增长态势 6198573.2产业结构与区域分布 6138903.2.1产业结构 6177453.2.2区域分布 6202693.3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654193.3.1竞争力提升 6159853.3.2国际地位提高 67957第4章政策支持体系 7156684.1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7251864.1.1发展规划 7299894.1.2政策措施 7294764.1.3财政投入 7242574.1.4科技创新 745564.1.5优化产业环境 7253334.2地方政策支持 732774.2.1发展规划 7252754.2.2政策措施 792854.2.3产业园区建设 873214.2.4产学研合作 8102334.3政策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分析 8264194.3.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826004.3.2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8126204.3.3产业结构优化 8138274.3.4产业链协同发展 8314654.3.5国际竞争力增强 811974第5章核心技术发展 8226445.1人工智能技术 8258025.1.1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9225465.1.2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9225445.1.3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 988375.2大数据技术 971735.2.1数据资源建设 9154485.2.2数据共享与开放 9119275.2.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9125795.3云计算技术 9258155.3.1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95475.3.2云计算应用场景拓展 94395.3.3云计算安全与合规 10149835.4网络安全技术 10285805.4.1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10243435.4.2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 1071825.4.3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1023587第6章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10112986.1上游关键设备与材料 10276146.1.1半导体设备 10154116.1.2光电器件 101376.1.3材料供应商 10101636.2中游软硬件产品 10228236.2.1硬件设备 1114456.2.2软件系统 11236896.2.3网络设备 1197146.3下游应用与服务 11301906.3.1消费电子 11322586.3.2云计算 11183296.3.3大数据 11101236.3.4物联网 1127390第7章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分析 12272587.1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12295637.1.1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2213297.1.2产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2204057.2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1285787.2.1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2182017.2.2竞争力现状分析 12300907.3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2317527.3.1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效率 1294217.3.2强化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2247567.3.3优化产业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1224457.3.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人才储备水平 12153027.3.5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136008第8章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138298.1国际产业发展趋势 134008.2我国产业发展趋势 13182098.3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325733第9章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13294439.1发展战略与目标 13165719.1.1强化核心技术研发 1393229.1.2优化产业结构 14106349.1.3拓展应用场景 1414239.2政策措施与建议 14316179.2.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4223009.2.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14147629.2.3优化产业环境 14268289.3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 14292319.3.1组织实施 14289.3.2监测评估 15196539.3.3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5259649.3.4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1514789第10章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152131110.1国内产业发展案例 151201210.1.1案例一:某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 15832610.1.2案例二:某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15179810.2国际产业发展案例 15154910.2.1案例一:美国硅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15104810.2.2案例二:德国工业4.0发展 16832410.3典型企业发展案例分析 161223510.3.1案例一:公司5G技术发展 16710910.3.2案例二:巴巴集团云计算业务发展 16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旨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支持及发展趋势,对于优化政策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2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政策支持的主要措施及成效,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内容框架如下:(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背景分析:梳理国内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为研究提供基础。(2)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支持措施及成效分析:从政策体系、政策工具、政策效果等方面,分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基于产业现状,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产业布局等方面。(4)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政策、技术、市场、产业等方面,探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5)政策建议: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优化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部门、产业界及研究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2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概述2.1产业定义与范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指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领域,涵盖硬件、软件、服务及网络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这一产业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业等,是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2产业特点与分类(1)产业特点(1)技术密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对研发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2)更新换代快:技术进步,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加快。(3)跨界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4)应用广泛: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影响。(2)产业分类(1)硬件产业: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智能终端、半导体等。(2)软件产业: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等。(3)信息服务产业:包括互联网服务、大数据服务、云计算服务等。(4)网络基础设施产业: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等。2.3国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发展现状(1)美国:作为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导者,美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2)欧洲:欧洲在通信设备、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3)亚洲: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半导体、通信设备、智能终端等领域有较快发展。(2)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产业升级。(2)应用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3)跨界融合:产业间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催生新的产业生态。(4)安全挑战: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产业安全提出更高要求。(5)绿色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趋势。第3章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3.1产业规模与增长态势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长态势明显。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驱动下,产业收入和利润保持较快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3.1.1产业规模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细分领域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迅速,逐步成为产业增长的新引擎。同时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加深,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3.1.2增长态势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产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3.2产业结构与区域分布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新兴领域发展迅速。同时产业区域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形成了若干产业集聚区。3.2.1产业结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中,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环节发展较为均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倾斜。3.2.2区域分布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形成了以研发、设计、总部经济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集聚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则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中西部地区在政策扶持下,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3.3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3.1竞争力提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市场规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3.3.2国际地位提高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企业逐步从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为产业发展赢得了更多话语权。第4章政策支持体系4.1国家层面政策支持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国家层面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支持。国家政策主要通过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1.1发展规划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划,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4.1.2政策措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4.1.3财政投入国家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投资基金等方式,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4.1.4科技创新国家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4.1.5优化产业环境国家通过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4.2地方政策支持各地区根据国家战略和地方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4.2.1发展规划地方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2.2政策措施地方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4.2.3产业园区建设地方积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4.2.4产学研合作地方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4.3政策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分析政策支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3.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支持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4.3.2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政策支持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我国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4.3.3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引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比重逐步提升。4.3.4产业链协同发展政策支持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4.3.5国际竞争力增强政策支持提高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第5章核心技术发展5.1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正逐步改变着社会发展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以推动产业创新和应用。在本节中,我们将重点分析以下方面:5.1.1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重点关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核心算法的研究,提高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5.1.2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涵盖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金融等众多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5.1.3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从硬件、算法、平台、应用到服务,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整体竞争力。5.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对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5.2.1数据资源建设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持。5.2.2数据共享与开放推动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释放数据价值。5.2.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数据安全技术,制定数据安全法规,保护个人隐私,保证数据安全。5.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各类应用提供了弹性、高效、可靠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以下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5.3.1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云服务能力,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5.3.2云计算应用场景拓展推动云计算在政务、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5.3.3云计算安全与合规加强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制定云计算安全标准,保障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5.4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重点:5.4.1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提高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能力。5.4.2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构建网络安全监测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5.4.3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网络安全标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第6章产业链上下游分析6.1上游关键设备与材料本节主要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游的关键设备与材料进行分析。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光电器件、材料供应商等环节。6.1.1半导体设备半导体设备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包括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关键设备。我国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国产半导体设备在刻蚀机、离子注入机、光刻机等领域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国产替代。6.1.2光电器件光电器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光通信、激光雷达等。我国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业链逐渐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6.1.3材料供应商关键材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包括硅片、光刻胶、封装材料等。我国在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部分材料实现国产替代,降低了产业链对外部依赖。6.2中游软硬件产品本节主要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游的软硬件产品,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备等。6.2.1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包括智能手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我国产业链的完善,硬件设备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逐步扩大。6.2.2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我国在软件领域具有较强实力,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国产软件快速发展。6.2.3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光通信设备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我国在网络设备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市场份额持续增长。6.3下游应用与服务本节主要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下游的应用与服务,包括消费电子、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6.3.1消费电子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我国消费电子市场庞大,产业链成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6.3.2云计算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方向,为各类企业和个人提供弹性、高效、安全的计算服务。我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产业持续壮大。6.3.3大数据大数据产业涉及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环节。我国大数据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术创新不断,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价值。6.3.4物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实现万物互联。我国物联网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技术应用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第7章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分析7.1产业创新能力评价7.1.1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节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四个方面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7.1.2产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投入逐年增长,创新产出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创新环境优化和创新绩效提高方面仍有待加强。7.2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7.2.1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节从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产业生态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构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7.2.2竞争力现状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和产业生态环境竞争力,发觉我国在市场规模、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方面仍存在不足。7.3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7.3.1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效率提高引导基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7.3.2强化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导企业聚焦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7.3.3优化产业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完善产业生态系统,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7.3.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人才储备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7.3.5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提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第8章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8.1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智能制造、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全球范围内对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出台,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8.2我国产业发展趋势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驱动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二是产业链逐步完善,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三是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加深;四是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扩大。8.3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但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一是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部分领域存在“卡脖子”风险;二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三是产业链配套体系不完善,高端环节发展相对滞后;四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五是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高端人才短缺,制约了产业的长远发展。以上挑战与问题亟待在政策制定、产业协同、技术创新等方面加以解决。第9章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9.1发展战略与目标9.1.1强化核心技术研发我国应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具体目标如下:(1)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提高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2)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标准和专利。9.1.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向高端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具体目标如下:(1)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2)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9.1.3拓展应用场景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提高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具体目标如下:(1)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2)提高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9.2政策措施与建议9.2.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2)优化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9.2.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1)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2)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国发展。9.2.3优化产业环境(1)加强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2)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9.3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9.3.1组织实施(1)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2)制定分阶段、分领域的实施方案,保证各项任务有序推进。9.3.2监测评估(1)建立健全产业监测体系,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2)定期开展政策评估,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9.3.3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法律法规。(2)加强执法监管,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9.3.4加强信息安全保障(1)建立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2)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安全。通过以上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的实施,我国新一代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202504 202504高一物理期中调研试卷
- 2025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课件 02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检测设备和执行机构
- 渭南市临渭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科技(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华中学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4月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外环境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大学英语Ⅲ(艺体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秘书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扎兰屯职业学院《体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民航客舱服务艺术案例分析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GB/T 4857.7-2005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7部分:正弦定频振动试验方法
- GB/T 13936-1992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 GB/T 12689.1-2010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CAS分光光度法和EDTA滴定法
- GB/T 11344-2021无损检测超声测厚
- 生涯适应力量表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
- 正压空气呼吸器检查使用实操考评表
- 《严重创伤》课件
- 跨道施工保通方案(门洞式)
- 甲午中日战争-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