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满分120分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任务。我们徜徉梅园,听流水潺潺(),嗅蕴藻清香;漫步荡口古镇,看人头攒动,品烟火人间。我们还可以驻足于烟波浩miǎo()的太湖边,感受碧水无垠(),气象万千;流连于桨声灯影的大运河畔,探查悠悠历史,脉脉温情。行走在山水之间,风景孕育美好,震hàn()心灵,荡涤怅惘。我们用脚步丈量祖国春水初生、落英缤纷的春日大地。(1)给加点字注音。①潺潺()②无垠()(2)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浩miǎo()②震hàn()2.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春天到了,万花盛开。丁香花香得浓烈,桃花香得甜润,樱花香得淡雅,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芳香油不同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行文至此,作者终于大彻大悟,真正进入了忘却自我、超越功利的自由自在的境界。B.世上的事情能洞察了解,人情世故能熟悉通晓,这就是学问。C.这次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D.为了保护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他们在上海滩风云变幻的时局中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4.古诗文默写阅读,也是行走。文人笔下的美景,或红或绿,或动或静,无不令人陶醉。春秋时期的河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水鸟清脆的叫声,令人心生美好(《关雎》);唐代洞庭湖旁,有“③_________,④_________”的波涛汹涌澎湃之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王勃于送别之际,目光从煌煌京城移向迷蒙的蜀地,“⑤_________,⑥_________”气势宏伟,意境开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小石潭边树木枝条“⑦_________,⑧_________”姿态各异(《小石潭记》)。诗文之美景,身虽不能至,心却向往之。5.学校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剪纸知识】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1)缩写画横线的句子。(2)根据上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剪纸欣赏】(3)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咬春王倩①我姥姥是一个无比热爱春天的人。②隆冬大雪封门的时候姥姥会天天翻那个小小的日历本子,看看哪一天打春,哪一天雨水,哪一天惊蛰。小时候,我不懂这些节气的名称,我也曾问过姥姥,为什么要“打”春、“咬”春呢?春,不会疼吗?姥姥说,打春就是立春,打春的“打”可不是挨打的“打”,是打起精神的“打”。至于“咬”嘛,姥姥说,那是芒神愿意把好吃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呀。我知道芒神就是春神,但我还想知道芒神长什么模样。姥姥只告诉我,芒神肯定是带着光圈的、漂亮的、会飞的、温暖的、笑眯眯的。③我的姥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呀!她是个结实又利索的老太太,她总是扎着青布围裙,脸上带着微笑,不知疲倦地收拾这整理那的,尤其是在每一年春回大地的时候,她总是显得格外有精气神。④姥姥总是念叨着“春打六九头,来年吃喝不用愁”。整个冬天,我们的饭桌都是那么没有生气,除了大白菜,还是大白菜,而大白菜被吃完的时候,就只有咸菜了。⑤但是,春天来了,可就不一样了!⑥好日子就是从立春那天开始的。姥姥总是早早就在她的小日历上圈出打春的时辰。不知怎么,印象中,小时候立春的时辰,总是会在晚上。姥姥提前几天便会一遍遍地叮嘱家人,打春是决不能躺在炕上的,否则新的一年就会懒惰,一事无成!因此,即使是三更半夜,我们全家都要穿戴整齐,穿鞋下炕,恭敬地等着春神的到来。⑦我问姥姥,芒神在哪儿呢,我怎么没有看见呀?姥姥说屋后干枯的大树看见了,院子里鸡窝里的鸡看见了,村北冰封的大河看见了。我瞪着无知的眼睛看向那黑暗之中,小小的心里升腾起一种奇妙的心情。⑧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地降临,我们身边的事物正在无声无息地改变。⑨每当这时,姥姥就会把早就准备好的萝卜捧出来,这是立春日“咬春”时最重要的“嘉宾”。那是姥姥在上一个秋天珍藏起来的最好的萝卜。姥姥把萝卜切成小块,每个人分一块,咯吱一大口,带着微辣味的清甜一下子便把整个口腔充满,荒芜了一冬的味蕾一下子就被唤醒了。⑩春天就这样被我们咬进了嘴里。姥姥说,萝卜赛梨,这是春天的第一口鲜味。⑪太阳明亮、微风荡漾的好日子里,姥姥会把案板搬到院子里,抬出一只不常用的小灶,嘱咐我出门去堤堰上捡一抱干树桩回家。看到那只小灶,我的心就激动起来了,我知道姥姥要烙春饼了!⑫姥姥烙起饼来,可真是娴熟呢!面剂子在她手里,如同一捧云朵,揉揉、捏捏、擀擀,不断地变化着模样。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铁饼铛上的油花嗞嗞啦啦地冒着烟,烙饼的香味很快就会飘满整个院子。⑬饼一出饼铛,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拿起来送到嘴里,因为太烫,饼在手里一个劲地倒腾着,吃在嘴里我也被烫得咝咝地吸着气,龇牙咧嘴的模样把姥姥逗得笑个不停。蝉翼般薄弹的春饼,一抓是一团,放手是一片,暄香软弹。但姥姥会劝我少吃一点,留着肚子,因为后面还有更好吃的春卷呢。烙好的春饼,卷上荠菜、香椿、鸡蛋——它们炒在一起成了一盘喷香的杂味菜,这就是春天里最上等的佳肴——春卷。⑭每年姥姥做好了第一批春卷,是不允许我偷吃的,她盛在大盘子里,先走出家门,送给左邻右舍尝一尝。她说,这叫“送春盘”。乡邻们也会把他们的春盘送到我家来。每一家的春盘都代表各家不同的口味,各有各的特色。⑮如今,姥姥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就像温暖的春天。我们这些后辈,已经把姥姥那套立春的仪式完完整整地承袭了下来。⑯我想,我亲爱的姥姥,她早已化作了芒神,有着金光闪闪的羽翼,有着慈爱的目光,她庇荫护佑着我们,带给我们福祉,让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的春天里,吃饱喝足,怀揣梦想,继续赶路。(有删改)在“伴随民俗成长”主题活动中,语文老师分享了散文《咬春》,请你阅读文章完成下面问题。【懂民俗看形象】6.请你结合选文,将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文章情节姥姥形象姥姥描绘芒神形象;姥姥解释“打春”“咬春”。(1)(2),,姥姥劝我少吃烙饼,不许我偷吃春卷,要“送春盘”。讲究仪式、勤劳手巧【赏词句知情意】7.请按照要求赏析下面词句。(1)每当这时,姥姥就会把早就准备好的萝卜捧出来,这是立春日“咬春”时最重要的“嘉宾”。(从修辞角度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饼一出饼铛,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拿起来送到嘴里,因为太烫,饼在手里一个劲地倒腾着,吃在嘴里我也被烫得咝咝地吸着气。(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8.作者说“我想,我亲爱的姥姥,她早已化作了芒神”,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美文爱生活】9.下面语段从视觉、听觉、味觉多角度再现姥姥烙饼的过程,请你仿照这种写法,描写生活中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姥姥烙起饼来,可真是娴熟呢!面剂子在她手里,如同一捧云朵,揉揉、捏捏、擀擀,不断地变化着模样。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铁饼铛上的油花嗞嗞啦啦地冒着烟,烙饼的香味很快就会飘满整个院子。《诗经》中的饮食文化①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博大精深、内涵深厚的特点在《诗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涉及烹饪手法、饮食习惯、制作方法等各个方面。因此,对《诗经》中的饮食文化进行梳理,有助于当代人了解先秦时期的饮食文化。②粮食在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诗经》中出现的粮食作物有粟、麦、黍、稷、稻等十余种。书中还记载了粮食的形态、分布、生长习惯等多种信息,以及粮食的加工工艺和烹饪方法,陶器的发明是烹饪技术的第一次飞跃,人类真正进入烹饪时代,“煮”法也成为主食烹饪的主要方法。《大雅·生民》中有记载:“释之叟叟、蒸之浮浮”即将淘洗干净的米进行蒸煮后用以祭祀。③相对于主食,先民获取副食的渠道和途径也相对较多,如种植瓜果,采摘野菜,狩猎等,仅涉及的蔬菜种类就有葵、韭、菲、芹、笋等十几种。《诗经》中不仅记载了先秦时期人们可以自由种植的蔬菜种类,还涵盖了可以采摘的野菜。这些蔬菜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周南·关雎》中记载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荇菜就是野菜的一种。肉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先秦人民主要的食物源之一。而猪肉是当时先民生活中较为普遍的肉食品种。《诗经》中关于肉类食品的记载大多与祭祀有关,西周礼制规定,太牢是最隆重的祭礼,即准备好牛、羊、猪三种肉食进行的祭祀活动。④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先民已不满足食物本身的味道,各种调味品的运用为人们制作食物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也使食物更加美味。⑤《商颂·烈祖》中有记载:“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和羹是指不同调味品制作成的汤菜。《尚书》中的“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则进一步提到想要制作羹,就必须用盐和梅进行调和,盐的出现结束了我国先民有烹无调的时代,是我国饮食文化一个质的飞跃。梅则是在醋诞生之前,人们获取酸味的来源。在我国多地出土的墓葬、陶罐中均有梅核和兽骨,足以证明梅子浆在先秦时期已得到广泛应用。早期调味品中的糖则被称为“饴”,主要是用麦芽或谷芽熬制的糖浆或糖稀,也是早期人们重要的调味制品之一,出自《大雅·绵》的成语“甘之如饴”便沿用至今。⑥饮食习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天之中饮食的次数、饮食的时间在我国饮食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规定。先秦时期的平民一天两食,分别是被称为“饔”的“朝食”和名为“飧”的“飧食”。如《魏风·伐檀》中有“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的说法。贵族则一天三食甚至四食,这是根据先民自身所处的阶级或家中的粮食存量来决定的。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日三餐”逐渐被固定下来,并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规律。⑦饮食习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精神的重要传承,“席地而坐”“分食”等习惯在《诗经》中均有记载。“分食制”是我国饮食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逐渐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了由总到分的结构形式介绍了《诗经》中的饮食文化。B.在“一日三餐”被固定下来之前,先秦的劳动人民一日三食或四食。C.第④段由先民已不满足食物本身的味道,引出对下文调味品的介绍,使文章衔接自然。D.第⑤段加点词“主要”和“之一”起限定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1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相对于主食,先民获取副食的渠道和途径也相对较多,如种植瓜果,采摘野菜,狩猎等,仅涉及的蔬菜种类就有葵、韭、菲、芹、笋等十几种。12.在“探究先秦饮食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小夏请大家品尝了自己烹饪的酸汤丸子和炒米饭,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判断这些美食的制作在当时能否实现。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改)【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寻向所志/寻病终B.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乡邻之所贵C.屋舍俨然/环堵萧然D.忘路之远近/则抚而和之1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5.读完【甲】文,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美在何处?至少要说出三点。16.请从【乙】文中找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7.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二)(共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叙事诗。B.诗中“蒹葭”“白露”等景物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形成和谐的画面。C.这首诗描摹“伊人”忽隐忽现,若即若离,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D.“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19.这首诗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四、名著阅读(5分)20.作者在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捕鱼的竹器)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作者的“一只船”“以筌为鱼”的比喻对我们阅读《经典常谈》这本书有什么指导意义?五、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作。春天的郊外,花桃、果桃竞相绽放,游人如织。果桃羡慕地对花桃说:“同是桃花,你花朵繁硕,娇艳无比,而我的花朵却浅浅淡淡,无人问津,真是惭愧啊!”花桃枝叶低沉:“可是你能结出甜美的果实,我只会消散在风中……”看花人停下脚步,认真说道:“无论如何,你们都对得起这个春天!”是的,它们都在努力用最美丽的姿态绽放在春天里。花桃的价值在于供人欣赏,果桃的价值在于果实甜美。由此可知,每一个人在看到别人的好时,也要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22.行走在天地间,风光无限;行走在文字中,风景美妙。边游边学,且行且思,回眸间,其实我们自己也在创造着各种美丽的风景。请以《这风景,由我创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满分120分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题答案】【答案】(1)①.chán②.yín(2)①.渺②.撼【2题答案】【答案】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①.关关雎鸠②.在河之洲③.气蒸云梦泽④.波撼岳阳城⑤.城阙辅三秦⑥.风烟望五津⑦.蒙络摇缀⑧.参差披拂【5题答案】【答案】(1)中国剪纸是民间艺术。(2)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3)示例: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6~9题答案】【答案】6.示例:(1)博学多识、想象丰富(2)姥姥叮嘱家人恭迎春神,分萝卜给家人“咬春”7.(1)贵客之意,比喻手法把萝卜比作嘉宾,生动写出了萝卜是立春日最重要的贵客,突出萝卜在咬春这个仪式时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萝卜迎春的期盼和虔诚(敬意)。(2)本句运用动作描写,通过“迫不及待地拿”“一个劲地倒腾着”“咝咝地吸着气”几个动作的细节,写出了“我”吃春饼时迫不及待的样子,也侧面体现了姥姥烙的春饼好吃。8.姥姥口中的芒神会“分享美食”给大家,芒神是“温暖的,笑眯眯的”,我的姥姥也是这样,她总是面带微笑,“显得格外有精气神”,而且姥姥经常给“我”做美食,分享给左邻右舍,所以在“我”眼中,姥姥就像芒神一样,体现了“我”对姥姥的怀念和尊敬。9.示例:妈妈做的炒饭真是一绝!“当当当”手起刀落间,一样样配菜便整整齐齐码在盘子里,红的萝卜、绿的黄瓜、粉的火腿让人眼前一亮。油锅一热,裹着蛋液的大米滑入锅,顷刻之间大米仿佛裹了金,各种配菜着料随着叮叮当当的炒菜声混人米饭,不需多久,一阵香气就扑面地袭来,瞬时间我的口水就来了。【10~12题答案】【答案】10.B11.①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②列举种植瓜果,采摘野菜,狩猎的例子、列“十几种”这一数字,③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相对于主食,先民获取副食的渠道和途径也相对较多。12.示例:可以制作“酸汤丸子”,因为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可以种植、采摘多种蔬菜,而肉食也是当时的主要食物之一,酸味可以用梅来调制。无法制作“炒米饭”,先秦时虽然有粮食作物“稻米”,但“煮”法是主食烹饪的主要方法,所以米饭只能蒸煮不能炒。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共12分)【13~17题答案】【答案】13.C14.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15.①自然环境:景色优美、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民风淳朴、安定祥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丰衣足食;④精神状态:怡然自乐、自由幸福。1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7.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思对即可)(二)(共4分)【18~19题答案】【答案】18.A19.运用了兴(托物起兴)或(比兴、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以蒹葭、白露、秋水意象,描写了深秋的景色,点明时令,营造出凄清朦胧的氛围,景物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写出诗人对伊人的执着追求及深情厚谊。四、名著阅读(5分)【20题答案】【答案】[示例]作者把《经典常谈》这本书比喻成“一只船”是希望读者能以此书为向导,获得阅读门径,在经典的世界里去发现,去思索,去体悟。“以筌为鱼”是说如果读者读了《经典常谈》就以为是读过书中所介绍的经典,从而止步于此,那就有悖于作者写作这本书的初衷。对于我们来说,要以《经典常谈》为导引,去接触古书,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古为今用。五、作文(50分)【21题答案】【答案】例文:绽放自己的光芒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曾无数次在别人的光芒下黯然神伤,直到那一次,我才真正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那是学校举办文化节的时候,班里要出一个舞蹈节目。小丽是班里公认的舞蹈天才,她身姿轻盈,动作优美,每一个眼神都仿佛带着故事。当老师宣布由她领舞时,全班都欢呼起来,我也在心底默默羡慕着她。我被安排在后排伴舞,看着在前面光彩照人的小丽,我觉得自己就像一颗黯淡的小星星,根本没人会注意到我。排练的时候,我总是心不在焉,动作也越来越不标准。老师批评我,我心里委屈极了,觉得反正自己也跳不出彩,何必那么认真。直到有一天,文化节的预演开始了。当音乐响起,小丽带领着大家翩翩起舞,我机械地做着动作,眼神空洞。突然,我看到台下的妈妈,她正专注地看着舞台,目光在人群中努力寻找着我。当她看到我时,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还向我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的心猛地一颤。预演结束后,妈妈来到后台,她轻轻地拉着我的手说:“宝贝,妈妈知道你羡慕小丽,可你在妈妈眼里是独一无二的。你看,你每一个动作都很认真,虽然没有站在最前面,但你也是这个舞蹈不可或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宝山同洲模范学校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影视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办公空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14)含解析
- 汽车配件零售店市场营销策划考核试卷
- 畜牧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考核试卷
- 电子清洗设备考核试卷
- 中国团膳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潍坊临朐招聘卫生教育系统部分事业编制及控制总量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中级维保全部抽考题
- 2025年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
-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SLT 836-2024》知识培训
- 固定收益投资合同范本
- 夏季军营安全教育
-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 2025年度高校与公益组织合作项目合同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