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〇二五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30分)1.实验室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3%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 B.托盘天平 C.量筒 D.玻璃棒2.民以食为天,人体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牛肉 B.青菜 C.米饭 D.豆腐3.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操作现象结论A探究分子运动试管中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B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长颈漏斗内形成稳定水柱气密性良好C探究物质溶于水时的热量变化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搅拌溶液温度降低盐类物质溶于水都是溶液温度降低D检验某水样是否是硬水取少量该水样于试管中,滴加少许肥皂水,振荡无泡沫产生,并起浮渣该水样不是硬水A.A B.B C.C D.D4.甘坑客家小镇的一些民间工艺制作与生产,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编织凉帽

B.手工剪纸

C.'绘制糖画

D.酿造米酒

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稀有气体、氧气、氮气 B.混合物:空气、粗盐、海水C.合金:生铁、黄铜、赤铁矿 D.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硫酸铜6.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 B.金刚石 C.干冰 D.银7.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几个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只有固体和气体可以作为溶质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8.初中化学我们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选项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赤铁矿石炼铁的原理 B.稀有气体作保护气C.实验室制氢气 D.铝制品表面形成薄膜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素养之一。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物质甲的化学式为C2H4C.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该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均为氧化物10.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关于下列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2N2②Al3+③2H④Cl-⑤CH4A.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⑤B.①表示两个氮气分子C.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AlClD.⑤中数字“4”的含义是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1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A. B.C. D.12.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是39C.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13.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是镁,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丙、丁分别是化合物和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若甲乙质量均为10g,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是20gA.侗族木构建筑 B.中国结编制 C.玉屏箫笛制作 D.唐三彩烧制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做发酵粉焙制糕点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C.铝锅用完要立即用钢丝球擦洗至光亮,这样更美观耐用D.石墨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利用了它的导电性15.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相符的是A.图①: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B.图②:向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图③:向一定质量的CaCl2溶液中不断通入CO2D.图④:向H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二、非选择题(40分)16.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衣:洗衣服时常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的作用。(2)食:青少年摄入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3)住:新装修的房子为了除去屋内的异味常在室内放置活性炭包原因是。(4)行:提倡绿色出行是践行低碳理念。“低碳”就是较低的排放。(5)用:铝制炊具不能用来装酸性食品是因为。17.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1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2)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图3中用到的碳单质是,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3)CO和CO2是碳的两种氧化物。其中CO2可用来制作碳酸饮料,请写出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填字母)。(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4)为了避免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B装置加液体时应注意。19.“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一)“碳”排放: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的排放。(1)海洋能吸收,原因之一是能与反应生成。(2)下列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D.电脑不用时长时间开着(二)“碳”转化:(3)一定条件下,可将H2和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碳”利用(4)超临界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5)2022年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利用了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进而缓解了温室效应,如图是小科同学验证该问题的实验装置,在(填“阳光”或“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填“左”或“右”)移动。20.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水的组成,他们对水的组成展开探究:【提出疑问】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作出猜想】猜想(1):水是由氧元素组成;猜想(2):水是由氢元素组成;猜想(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现象】(1)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2)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实验验证】(3)如何鉴别试管b产生的气体:。【实验结论】(4)水是由组成的。(5)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实验拓展】(6)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在微观模型A、B、C、D中,表示水分子的是(填字母)。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21.竹子(如图1)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中空”的竹子里主要含有三种气体: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平均密度大于空气。为研究该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定性分析(1)小明取适量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证明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二】定量测定小红欲粗略测定竹子里气体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①收集一瓶竹子里的气体。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总体积为250mL的集气瓶收集一瓶竹子里的气体。方法如图2。按照图3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②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一段时间,发现白磷燃烧,同时螺旋状铜丝的颜色由亮红色变成黑色(成分为氧化铜)。③白磷燃烧停止后撤离酒精灯,等到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有水倒吸入集气瓶内,倒吸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为25mL。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所占体积成正比。实验中忽略竹子里的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2)如上排水法收集好气体的集气瓶应(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3)步骤②中,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能引燃瓶内的白磷是利用了铜丝的性。(4)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5)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O2在竹子里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约为。经过后面多次实验测定发现这次测定结果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DBCADDC题号1112131415答案CABCA16.(1)溶解(2)碘/I(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4)二氧化碳/CO2(5)铝制炊具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7.6二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O2+H2O=H2CO318.(1)酒精灯(2)BE(3)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集满(4)液体至少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形成液封19.20.气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