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用类型/使用乙□丙□使用□Ⅱ类□Ⅲ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前身是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医院,1975年改为昌潍医学院附属医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是省卫生健康委委管的集教学、医疗、10个。医院设有院士工作站(于金明院士工作站—肿瘤学),联合申报并获批山东省精准肿瘤学重点实验室,拥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省高校、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2中心、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拥有61个市级重点学科、重点青创团队。医院现有三个院区,分别为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虞河路2428号的院本部、位于潍),序号核素类别活度Bq活动种类使用场所1Sr-90(Y-90)2.91×108使用院本部3号楼南楼一层东侧2Sr-90(Y-90)1.094×109使用院本部3号楼南楼一层东侧3Sr-907.4×108使用院本部3号楼南楼一层东侧4Ir-192Ⅲ类3.69×1011使用院本部7号楼放疗楼5Ge-685.5×107使用院本部3号楼南楼一层东侧6Ge-683.5×106使用院本部3号楼南楼一层东侧序号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活动种类使用场所场所等级1F-181.85×1064.62×1011使用院本部3号楼南楼一层东侧2Mo-997.4×1083.7×1011使用3Tc-99m7.4×1071.85×1012使用4I-125(粒子源)3.7×1065.04×1011使用5I-1311.7×1098.51×1011使用6Sr-892.96×1077.4×109使用7P-323.7×1079.25×109使用8I-1251.85×1049.25×106使用3序号射线装置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类别工作场所1口腔(牙科)X射线装置Kavo3DeXam1Ⅲ类院本部19号楼口腔科一楼北侧2口腔(牙科)X射线装置PaneXam1Ⅲ类3口腔(牙科)X射线装置PAYb8(M)1Ⅲ类4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DRXR-11Ⅲ类像中心5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ASR-4000E1Ⅲ类6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装置飞利浦Ingenuity1Ⅲ类7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装置Discovery75001Ⅲ类8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AXIONLuminosDRF2Ⅲ类9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DR)DigitalDiagnostTH1Ⅲ类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DR)Evolution1Ⅲ类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Osteocor1Ⅲ类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移动式C型臂X光机)ZiehmSolo1Ⅲ类术室内手术一室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DSA)ALLUraXperFD201院本部1号楼负一楼导管室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DSA)ArtisZeeCeiling1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DRXR-11Ⅲ类院本部2号楼病房楼8楼新生儿科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体外冲击波碎石机)SD9600-FXB1Ⅲ类石机室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Picke1800DRM1Ⅲ类院本部3号楼西侧感染性疾病科二楼放射治疗模拟定位装置(CT模拟定位机)QuantumCTQ5761Ⅲ类院本部7号楼放疗楼医用电子加速器VitalBeam2口腔(牙科)X射线装置(口腔CBCT)美亚1Ⅲ类浮烟山院区口腔科口腔(牙科)X射线装置(牙片机)Focus1Ⅲ类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DSA)UNIQFD201浮烟山院区综合门诊楼负一楼DSA机房4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体外冲击波碎石机)HK.ESWL-V1浮烟山院区综合门诊楼负一楼碎石机室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数字LuminosFusion1Ⅲ类浮烟山院区综合门诊楼负一楼影像中心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DR)KD-1500DR1Ⅲ类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CT)GEOptimaCT6701Ⅲ类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移动式C型臂X光机)ZiehmSolo1Ⅲ类浮烟山院区综合门诊楼三层手术室内手术二室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装置ElcentInfiniaHawkeye41Ⅲ类院本部3号楼南楼一层东侧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DSA)Azurion7M203院本部6号楼3楼导管室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OEC9900Elite1Ⅲ类院本部6号楼3楼内镜中心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装置NeuViz64In1Ⅲ类院本部6号楼1楼影像中心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装置UCT960+1Ⅲ类医院已成立有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潍坊市生态环境局于2022年8月24日以潍环辐表审[2022]013号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环评及批复中该工作场所涉及的5核素主要为99mTc、131I(甲功、甲亢、甲癌)、18F,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763×109Bq,属于9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由于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尚未使用核素18F开展显像诊场所进行改建,主要改建内容包括:拟拆除PET-CT机房与配电间之间现有墙体,拟将配电间墙体增加钡水泥防护、配电间室顶增加铅板防护,拟将配电图6、附图7,改建后PET-CT机房平面序号名称改建前改建后变动情况1房间名称PET-CT机房、配电间PET-CT机房PET-CT机房与配电间之合并为一个房间2尺寸(南北)东北墙、西墙长度均为4.8m,西北墙长度6.36m,东南墙长度4.55m,南墙长度1.9mPET-CT机房与配电间合并为一个房变大配电间:西墙长度4.8m,南墙长度2.65m,东南墙长度1.9m,东北墙长度4.8m3墙体屏蔽设计红砖+30mm硫酸钡砂东北墙: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西北墙:370mm红砖+3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80mm硫酸钡砂;东南墙: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70mm硫酸钡(其中原配电间防护门处为8mmPb)护能力不变,其余墙体防护能力增加配电间:东北墙:240mm红砖+3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80mm硫酸钡砂;北墙: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4室顶屏蔽PET-CT机房: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原PET-CT机房位置防护6设计配电间:120mm砌块混凝土原配电间位置防护能力增加5察窗PET-CT机房:大小防护门均为8mmPb、观察窗8mmPb大小防护门均为8mmPb、观察窗8mmPb窗防护能力仅对配电间防护门进行封堵配电间:南侧防护门为8mmPb6场所分区PET-CT机房:控制区控制区原配电间区域由监督区改为控制区配电间:监督区7核素使用类型使用99mTc、131I、18F,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763×109Bq使用99mTc、131I、18F,日等效最大操作量1.763×109Bq不变8场所等级不变9放射性废气收集和处理风系统出口处安装1套活性炭高效过滤装出口处各安装1套安装活性炭高效过滤装不变7放射性废液及废水集和处理变池满后封闭,废水排入第二个衰变池,排空第一个衰变池,以此类推交替使用,不变8放射性固体废物收理设施),),1个放射性废物污物桶用于收集含Tc、容积为5L于废物间内放置2个衰变箱一个满后封存,启用另一个,交替使用。),),1个放射性废物污物桶用于收集含Tc、容积为5L于废物间内放置2个衰变箱一个满后封存,启用另一个,交替使用。不变9其它措施不变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免于编),序号核素名称每日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操作量(Bq)操作方式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工作场所分级使用场所备注199Mo(淋洗母体)1.85×10104.625×1011源的贮存1.85×107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南楼一层东侧核医学工作场改建前后核素使用操作量不23.7×1099.25×1011简单操作3.7×107399mTc(诊断)3.7×1099.25×1011很简单操作3.7×10641.85×1094.625×10111.85×1065131I(甲功)3.7×1051.85×107简单操作3.7×104所变6131I(甲亢)3.7×1081.85×10103.7×1077131I(甲癌)1.665×10108.325×10111.665×109合计1.763×109注:根据GB18871-2002规定,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范围为2×107Bq~4 (Ⅴ类放射源),其中SPECT-CT装置已安装使用并登记入辐射安全许可证,PET-CT装置尚理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手续,本次评价不涉及放射),序号核素名称工作场所分级使用场所备注1本次评价涉及核素(99mTc、18F、1311.763×109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3号楼南楼一层东侧核医学工作场所改建前后核素使用类量不变289Sr2.96×107332P3.7×1074125I(粒子源)3.7×10651.85×104合计1.833×109家有关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在区域相对独立,其北侧(50m评价范围内)为医院空地、3号楼北楼、院内道路、磁共振救室,楼上为病房,楼下为土层。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位于该楼层的一端,不毗邻产科、儿科、食堂等部门及人员密集区,且与非放射性工作场所有明确的分界,并有单独的人员、物流通道,核医学工作场所最终排风口位于3号楼南楼北侧,高于楼顶3m,已尽可能远离周围高层建筑。满足《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中第5.1款“选址”且放射性废气经空气稀释和距离的双重作用,对周围环境及环境保墙体屏蔽后,本项目运行对周围环境辐射影响较小。因此本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委托山东益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其核医学工作场所改建项目进),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1贮存7.4×1097.4×1063.70×1011工作场所2使用3.7×1093.7×1079.25×1011简单操作使用3.7×1093.7×1069.25×1011很简单操作3衰变类型为β+使用1.85×1091.85×1064.625×放射诊断很简单操作4变使用1.70×10101.70×109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放射性废水液态////衰变池暂存时间超过180天后直接排放或暂存不满180天,经检测达标后排放99mTc、18F////暂存时间超过30天后直接排放放射性固废99mTc////放射性废物衰变箱达标后作医疗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衰变箱////放射性废物衰变箱暂存时间不小于180天,并检测达标后作医疗废物处理放射性废气气态主要为131I/////通过通风系统排至大楼顶部外部环境废活性炭18F、99mTc////放射性废物衰变箱达标后作医疗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衰变箱暂存时间不小于180天,并检测达标后作医疗废物处理衰变池沉积物////衰变池衰变后随废水一并排放,少量沉渣难于排出时,进行酸化预处理后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剩余放射性药物液态18F、99mTc////贮存于储源间铅罐内池////贮存于储源间铅罐内由供货厂家回收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9.《关于发布<放射性废物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4.《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4.《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沿线土壤的放射性水平》(邓大平);《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保护目标人数相对方位及距离环境特征职业人员核医学工作场所内的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营养餐厅核医学工作场所东侧约50m地上单层建筑核医学工作场所东南侧约20m地上16层建筑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所在楼南楼为地上2层建筑,北楼为地上5层建筑教学科研病房综合楼核医学工作场所北侧约35m地下2层建筑磁共振楼核医学工作场所北侧约45m地上单层建筑评价范围内其他——场所周围0~50m范围内经过的非本项目医护人员、其他就诊患者、慰问者及偶然经过的其他公众成员——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4×109乙2×107~4×109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操作量(B毒性组别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极毒高毒10.1低毒0.01操作方式放射源状态表面污染水平较低的固体悬浮液表面有污染的固体气体,蒸汽,粉末,压力很高的液体,固体源的贮存1很简单的操作10.1简单操作10.10.01特别危险的操作10.10.010.001毒性组别常用核素名称毒性组别修正因子高毒90Sr122Na、32P、63Ni、67Ga、89Sr、90Y、99Mo、111In、125I、131I、153Sm0.1低毒13H、11C、11CO、11CO2、14CO、14CO2、18F、51Cr、99mTc、111mIn、123I、127Xe、133Xe、201Tl0.01活动类型核素及状态操作方式界定操作方式修正因子发生器淋洗母体(液态)贮存子体(液态)简单操作1医疗机构使用18F、99mTc很简单操作放射性药品生产分装、标记(液态)简单操作1核素治疗131I(液态)简单操作表面类型α放射性物质β放射性物质极毒性其他工作台、设备、墙壁、地控制区1)44×1014×101监督区4×10-144工作服、手套、工作鞋控制区4×10-14×10-14监督区手、皮肤、内衣、工作袜4×10-24×10-24×10-1注:1)该区内的高污染子区除外。作普通物品使用。”a)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24小时的放射性固体第7.2.3.2款不能解控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应该按照放射性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予以收表面污染水平对β和γ发射体以及低毒性α发射体应小于4Bq/cm2、其他α发射体应小于a)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24小时的放射性废液暂存时间超过b)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24小时的放射性废液暂存时间超过10倍最长半衰期排放。放射性废液总排放口总α不大于1Bq/L、总β不大于10Bq/L、碘-2.《关于核医学标准相关条款咨询的复函》所的气流,对排出工作场所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避第7.4.2款应定期检查通风系统过滤净化器的有效性,及时更换失效的过滤器,更换根据该标准,本项目131I公众居留区域导出空气浓度DAC=ALI/(8760×1.2)≈);监测内容范围平均值标准差4.30~16.266.16道路3.35~17.706.076.84~23.8910.572.12注:表中数据摘自《山东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报告》,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1989年。现场勘查照片见图6-1,四周相邻情况见表6-1。医院院本部总平面布置见附图3,3号拟拟拆除墙体拆除墙体PET-CT机房拟改建区域配电室拟改建区域核医学工作场所所在3号楼南楼核医学工作场所南侧-院内道路东东核医学工作场所东侧-营养餐厅核医学工作场所东南侧-2号楼核医学工作场所东北侧-教学科研综合楼核医学工作场所北侧-3号楼北楼北北核医学工作场所北侧-磁共振楼核医学工作场所楼上-病房衰变池用于处理含99mTc放射性废水衰变池用于处理含131I放射性废水工作场所方向周围场所名称(0~50m,地上)核医学工作场所北侧医院空地、3号楼北楼、院内道路、磁共振楼东侧连廊、院内道路、营养餐厅等院内建筑南侧院内道路、院内停车场西侧3号楼南楼、门厅、药房、候药厅、门厅、诊室、注射室、治疗室等东南侧2号楼(20m)东北侧教学科研病房综合楼(35m)楼上病房表面污染水平:于核医学工作场所(99mTc、18F工作区域)共布设31个监测点,核医学工由具备监测资质的山东丹波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对核本项目所用主要监测仪器技术参数均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设备名称:便携式X-γ剂量率仪设备型号FH40G+FHZ672E-10设备编号JC01-09-2013测量范围系统主机测量范围:10nGy/h~1Gy/h;探测器测量范围:1nGy/h~100μGy/h;系统主机能量范围:36keV~1.3MeV;探测器能量范围:30keV~4.4MeV;检定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证书编号Y16-20232972检定有效期至设备型号BG9611型设备编号JC01-13-2022测量范围0.1~99999cps探测效率检定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证书编号Y15-20240116检定有效期至设备名称:低本底αβ计数仪设备型号MPC9604设备编号17019477核医学工作场所及周围剂量当量率、β表面污染水平、土壤中总β监测结果分别见表点位编号点位描述监测结果剂量率(nGy/h)标准偏差A1储源间东墙外30cm152.93.03A2储源间南墙外30cm152.32.58A3储源间西墙外30cm142.92.31A4储源间北墙外30cm133.72.87A5储源间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41.3A6储源间楼上1m处133.7A7储源间楼下1.7m140.5A8废物间东墙外30cm133.42.37A9废物间南墙外30cm132.02.44A10废物间西墙外30cm130.4A11废物间北墙外30cm138.82.77A12废物间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28.4A13废物间楼上1m处117.32.67A14废物间楼下1.7m114.4A15分装质控室东墙外30cm107.9A16分装质控室南墙外30cm108.0A17分装质控室西墙外30cm105.5A18分装质控室北墙外30cm109.9A19分装质控室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15.0A20分装质控室楼上1m处118.3A21分装质控室楼下1.7m119.5A22运动负荷兼抢救室东墙外30cm118.3A23运动负荷兼抢救室南墙外30cm119.5A24运动负荷兼抢救室西墙外30cm128.6A25运动负荷兼抢救室北墙外30cm113.02.42A26运动负荷兼抢救室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53.32.60A27运动负荷兼抢救室楼上1m处117.92.10A28运动负荷兼抢救室楼下1.7m120.1A29SPECT-CT注射候诊室东墙外30cm130.02.01A30SPECT-CT注射候诊室南墙外30cm129.42.33A31SPECT-CT注射候诊室西墙外30cm123.6A32SPECT-CT注射候诊室北墙外30cm136.8A33SPECT-CT注射候诊室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40.72.30A34SPECT-CT注射候诊室楼上1m处129.1A35SPECT-CT注射候诊室楼下1.7m123.9A36留观室东墙外30cm118.8A37留观室南墙外30cm119.82.01A38留观室西墙外30cm127.5A39留观室北墙外30cm114.4A40留观室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07.1A41留观室楼上1m处118.0A42留观室楼下1.7m120.22.66A43SPECT-CT机房东墙外30cm116.42.17A44SPECT-CT机房南墙外30cm110.92.36A45SPECT-CT机房西墙外30cm110.3A46SPECT-CT机房北墙外30cm108.1A47SPECT-CT机房防护门30cm(巡测最大值)128.7A48SPECT-CT机房楼上1m处116.83.79A49SPECT-CT机房楼下1.7m117.4A50SPECT-CT机房观察窗外30cm(巡测最大值)140.1A5199mTc注射时工作人员手部A5299mTc注射时工作人员身体部位0.04A53工作人员摆位358.8A54手套箱表面114.52.30A55铅罐外5cm处A56铅罐外1m处203.2A57放射性废物桶表面109.1A58患者入口处140.2A59患者出口处167.6A60患者走廊内部152.2A61患者走廊楼上1m处107.4A62患者走廊楼下1.7m处110.92.21A63放射性废水衰变池位置166.22.39105.5nGy/h~30.4μGy/h注:1.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14.8nGy/h,宇宙射线响应值的屏蔽修正因子,原野及道路取1,平房取0.9,多层建筑物取0.8。2.监测工况:患者最大注射20mCi99mTc药物,每天最多5人,储存量最大为100mCi99mTc药物。点位编号点位描述监测结果剂量率(nGy/h)标准偏差B1甲功室东墙外30cm103.0B2甲功室南墙外30cm108.3B3甲功室西墙外30cm105.2B4甲功室北墙外30cm103.8B5甲功室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09.5B6甲功室楼上1m处103.2B7甲功室楼下1.7m100.1B8废物间东墙外30cm156.5B9废物间南墙外30cm168.42.42B10废物间西墙外30cm129.2B11废物间北墙外30cm143.02.66B12废物间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219.5B13废物间楼上1m处123.62.15B14废物间楼下1.7m118.3B15储源间东墙外30cm113.4B16储源间南墙外30cm111.22.02B17储源间西墙外30cm108.7B18储源间北墙外30cm117.2B19储源间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30.8B20储源间楼上1m处112.32.02B21储源间楼下1.7m110.1B22药物分装室东墙外30cm275.7B23药物分装室南墙外30cm139.1B24药物分装室西墙外30cm266.5B25药物分装室北墙外30cm237.7B26药物分装室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341.2B27药物分装室楼上1m处167.4B28药物分装室楼下1.7m160.92.55B29甲癌病房(双人间)东墙外30cm164.72.77B30甲癌病房(双人间)南墙外30cm153.72.04B31甲癌病房(双人间)西墙外30cm146.8B32甲癌病房(双人间)北墙外30cm145.42.85B33甲癌病房(双人间)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294.0B34甲癌病房(双人间)楼上1m处142.5B35甲癌病房(双人间)楼下1.7m142.32.30B36甲癌病房(单人间)东墙外30cm141.82.10B37甲癌病房(单人间)南墙外30cm134.42.21B38甲癌病房(单人间)西墙外30cm130.72.67B39甲癌病房(单人间)北墙外30cm130.22.01B40甲癌病房(单人间)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26.7B41甲癌病房(单人间)楼上1m处112.4B42甲癌病房(单人间)楼下1.7m118.2B43抢救室东墙外30cm140.92.49B44抢救室南墙外30cm134.8B45抢救室西墙外30cm133.62.32B46抢救室北墙外30cm127.9B47抢救室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26.1B48抢救室楼上1m处114.2B49抢救室楼下1.7m114.24.30B50留观室东墙外30cm166.62.27B51留观室南墙外30cm346.22.18B52留观室西墙外30cm197.6B53留观室北墙外30cm591.32.85B54留观室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495.5B55留观室楼上1m处128.0B56留观室楼下1.7m120.7B57被服间东墙外30cm122.13.03B58被服间南墙外30cm115.5B59被服间西墙外30cm110.7B60被服间北墙外30cm108.32.17B61被服间防护门外30cm(巡测最大值)118.0B62被服间楼上1m处111.12.15B63被服间楼下1.7m108.42.01B64患者入口处131.82.58B65患者出口处138.8B66衰变池位置152.53.43B67铅罐外5cm处0.56B68铅罐外1m处0.09B69放射性废物桶表面0.05B70自动分装仪表面86.72.21B71131I铅罐打开时工作人员手部290.83.96B72131I铅罐打开时工作人员身体部位131.886.7nGy/h~67.9μGy/h注:1.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14.8nGy/h,宇宙射线响应值的屏蔽修正因子,原野及道路取1,平房取0.9,多层建筑物取0.8。2.监测工况:甲功测定,患者最大用药量为3.7×105Bq(10μCi),每周1人;甲亢患者最大用药量为3.7×108Bq(10mCi),每日最多1人;甲癌患者最大用药量为5.55×109Bq(150mCi),每日最多3人;131I储存量最大为1.702×1010Bq(460.01mCi)。点位编号点位描述监测结果剂量率(Bq/cm2)标准偏差C1储源间地面0.260.09C2储源间墙面0.230.03C3废物间地面0.250.05C4废物间墙体0.240.02C5分装质控室地面0.310.04C6分装质控室地墙体0.570.02C7注射室内设施表面0.330.08C8注射室内地面0.280.02C9注射室内设施墙体0.260.07C10运动负荷兼抢救室内设施表面0.300.05C11运动负荷兼抢救室内设地面0.270.04C12运动负荷兼抢救室内墙体0.270.04C13SPECT-CT注射候诊室内设施表面0.260.04C14SPECT-CT注射候诊室内地面0.260.09C15SPECT-CT注射候诊室内墙体0.300.08C16留观室内设施表面0.310.05C17留观室内设施地面0.270.03C18留观室内设施墙体0.260.03C19SPECT-CT机房内设施表面0.330.04C20SPECT-CT机房内地面0.290.04C21SPECT-CT机房内设墙体0.280.03C22手套箱表面0.300.04C23铅罐表面0.290.02C24放射性废物桶表面0.280.07C25楼上0.240.04C26楼下0.260.03C27患者走廊地面0.260.02C28患者走廊墙体0.260.03C29患者入口处0.260.03C30患者出口处0.260.03C31放射性废水衰变池位置0.410.270.23~0.57点位编号点位描述监测结果剂量率(Bq/cm2)标准偏差D1甲功室内设施表面0.420.02D2甲功室内地面0.310.05D3甲功室内墙体0.370.05D4储源间地面0.360.04D5储源间墙面0.260.05D6废物间地面0.240.04D7废物间墙体0.250.05D8药物分装室地面0.280.03D9药物分装室墙体0.260.04D10甲癌病房(双人间)内设施表面0.330.06D11甲癌病房(双人间)内地面0.230.04D12甲癌病房(双人间)内墙体0.260.03D13甲癌病房(单人间)内设施表面0.160.05D14甲癌病房(单人间)内地面0.180.07D15甲癌病房(单人间)内墙体0.180.04D16抢救室内设施表面0.250.03D17抢救室内设施地面0.250.05D18抢救室内设施墙体0.250.29D19留观室内设施表面0.240.07D20留观室内设施地面0.240.02D21留观室内墙体0.220.04D22被服间内设施表面0.250.06D23被服间内地面0.240.05D24被服间内墙体0.250.03D25患者入口处0.240.02D26患者出口处0.340.14D27衰变池位置0.340.11D28铅罐表面0.280.09D29放射性废物桶表面0.410.07D30自动分装仪表面0.410.05D31楼上0.220.04D32楼下0.250.040.16~0.42表6-7土壤中总β含量检测结果测点编号点位描述检测结果(Bq/kg)34108核医学工作场所西北侧(下风向)622注点及控制区外关注点(监测点位为A1~A50、A58~A63)辐射剂量率为(105.射性废物桶(监测点位为A57)表面辐射剂量率分别为114.5nGy/h(0.1145μGy/h)、及控制区外关注点(监测点位为B1~B66)辐射剂量率为(100.1~591.3)nGy/h[(0.1001~核医学工作场所(131I治疗区域)自动分装仪(监测点位为B70)、放射性废物桶(监测点位为B69)表面辐射剂量率分别为86.7nGy/h(0.0867μGy/h)、1.82μGy/h,换算监测结果为(40Bq/cm2)。监督区内部(监测点位为C25~C26、C29~C30)β表面污染水平为(0.24~根据表6-6可知,核医学工作场所(131I治疗区域)控制区内部(监测点位为D1~D24、C27~C30)β表面污染水平为(0.16~0.42)Bq/cm2,均低于控制区β表面污染控制水平(40Bq/cm2)。监督区内部(监测点位为D25~D26、D30~D31)β表面污染水平为(0.22~根据表6-7可知,核医学工作场所周围土壤中总β含量为622Bq/kg,根据《南水北调卷第4期),南水北调沿线土壤中总β活度浓度均值范围为(0.63~50.76)×102Bq/kg,处于衰变池排放口废水中总β检测结果见表6-8。序号参数名称单位结果1总β放射性Bq/L0.500由上表可知,核医学工作场所用于处理含99mTc、18F放射性废水衰变池排放口放射性废水中总β现状检测结果为0.500Bq/L,低于《山东省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施工期主要包括拆除PET-CT机房及配电间之间现有墙体、在配电间南墙增加钡水泥防护、室机房改造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噪声、扬尘、生活噪声、固体废物污水、固体废物 ),核素每人最大用量疗人数日实际最大操作量排年最多诊断人数年最大用量99mTc7.4×108Bq(20mCi)53.70×109Bq(100mCi)5天/周9.25×1011Bq(25Ci)3.7×108Bq(10mCi)51.85×109Bq(50mCi)5天/周4.625×1011Bq(12.5Ci)3.7×105Bq13.70×105Bq1.85×107Bq(5mCi)3.7×108Bq(10mCi)13.70×108Bq(10mCi)1.85×1010Bq(0.5Ci)5.55×109Bq(150mCi)31.665×1010Bq(450mCi)8.325×1011Bq(22.5Ci)合计//2.257×1010Bq//2.239×1012Bq(610.01mCi)(65.505Ci)注:一年按50周计。射窗口处对患者进行注射,注射后患者根据疾病类型于PET-CT注射后候诊室休息一定时间,),),核素每人最大用量疗人数日实际最大操作量排年最多诊断人数年最大用量3.7×108Bq(10mCi)51.85×109Bq(50mCi)5天/周4.625×1011Bq(12.5Ci)注:一年按50周计。境产生外照射辐射污染,但β+粒子发生湮灭反应后产生的γ光子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外照射影响。18F半衰期为109.8min,最大电子能量为0.63MeV,光子能量为0.511MeV,参考《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GBZ120-2020)附录H中的表H.1,18F空气吸收剂量率常数Γ=0.143μ一对γ光子,这两个γ光子的运动方向相反,能量均为0.511MeV,用两个位置相对的探测器),机房,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内对患者进行摆位,之后离开机房、关闭防γ射线、γ射线、β射线、表面污染、放射性固体废物、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废气 核素99mTc、18F工作区域根据诊疗流程合理设计各功能区域的布局,控制区相对集中,分装质控室设置在两侧场所一端,防止交叉污染。核素99mTc、18F工作区域设有废物间和分诊室等房间能够限制给药后患者的活动空间。故核素99mTc、18F工作区域布局满足HJ验收监测报告表》,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各房间屏蔽设计具体见表8-1。房间名称尺寸(m)面积(m2)四周墙体室顶门铅当量窗铅当量SPECT-CPET-CT分装质控室4.80×3.0614.69北墙:24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80mm硫酸钡砂南墙:37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西门:15mPb3个东门:10mmPb40mmPb储源间3.00×1.514.53北墙: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东墙:370mm红砖+3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3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5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10mmPb——废物间3.00×1.504.50北墙:240mm红砖+50mm硫酸钡砂东墙:37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南墙:37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10mmPb——注射室4.69×1.959.15北墙: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东墙:240mm红砖+8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东门:8mmPb西门:10mmPb40mmPb运动负荷兼抢救室4.80×3.0214.50北墙: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东墙:37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北门:10mmPb西门:8mmPb——SPECT-CT注射后候诊室4.80×3.0614.69北墙: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东墙:37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8mmPb——PET-CT注射后候诊室4.80×3.0614.69北墙: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东墙:37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10mmPb——SPECT-CT机房6.36×4.8030.53北墙、东墙:240mm红砖+30mm硫酸钡砂西墙:370mm红砖+3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大防护门:6mmPb小防护门:5mmPb5mmPbPET-CT机房为4.8m,西北墙长度6.36m,东南墙长度4.55m,南墙长度43.37东北墙: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西北墙:370mm红砖+3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80mm硫酸钡砂东南墙: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70mm硫酸钡(其中原配电间防护门处为8mmPb)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大小防护门:8mmPb8mmPb留观室4.80×3.0614.69北墙: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东墙:37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南墙:240mm红砖+12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8mmPb——患者走廊18.44×2.7049.79东墙: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西墙:240mm红砖+120mm硫酸钡砂北墙(西端配电间):240mm红砖北墙(东端卫生间):24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东防护门(入口):15mmPb南防护门(中门):8mmPb南防护门(出口):18mmPb注:1.硫酸钡砂密度为3.8g/cm3;12mm厚钡板=1mm铅。2.为方便叙述,SPECT-CT区域东墙为东北侧墙体,西墙为西南侧墙体,北墙为西北侧墙体,南墙为东南侧墙体。3.核医学工作场所房间净高为2.72m。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附录C中对非密封放射性物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具体计算结果见表8-2。核素日最大操作量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操作方式修正因子日等效最大操作量99Mo1.85×1010Bq0.1(中毒)100(淋洗,贮存)1.85×107Bq3.7×109Bq0.01(低毒)3.7×107Bq99mTc3.7×109Bq0.01(低毒)10(很简单操作)3.7×106Bq1.702×1010Bq0.1(中毒)1(简单操作)1.702×109Bq1.85×109Bq0.01(低毒)10(很简单操作)1.85×106Bq合计1.763×109Bq注: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来源于HJ1188-2021附录A表A.1;核素操作方式修正因子来源于HJ1188-2021附录A表A.2。场所涉及使用核素89Sr、32P、125I,与本次评价核素99mTc、131I、18F的日①控制区:对于SPECT-CT、PET-CT区域,将场所内的储源间、废物间房、PET-CT机房、留观室、患者走廊、洁具间划定为控制区;此外,将场所西北侧的放射控制区内防护及管理措施如下:a、控制区入口和出口设置单向有关职业人员严禁入内,不允许服药的患者随便出入,除特别需要外不允许亲友陪护;b、染水平的指示;c、控制区出入口设立卫生缓冲区,为职业人员和患洗衣物、冲洗设施和表面污染监测设备,同时控制区内设有给药后患定执行;e、及时清理放射性固废,患者痰液、呕②监督区:对于SPECT-CT、PET-CT区域,将场所内控制室、接诊室、卫标明监督区的标牌;c、监督区与控制区分割处设置有防护门本项目为对核医学工作场所内PET-CT机房、配电间区域进行改建,项目改建区域对人),本项目为对核医学工作场所内PET-CT机房、配电间区域进行改建,项目改建区域对防),本项目为对核医学工作场所内PET-CT机房、配电间区域进行改建,场所内核素用量、防护措施等均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放射性废气治理、放射性废水治理进行回顾性1、放射性固体废物转移至衰变箱中进行暂存衰变,衰变至解控水平后,按医疗废物处2、衰变池内的大部分沉渣经设定周期存放后可达到解控水平,由切割式潜水泵粉碎后中7.2.3a)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24小时的放射风装置,排风管道风速不低于0.5m/s,总排风口位于所在楼楼顶上方,高于屋脊3m,排风管道安装有活性炭高效过滤装置。本项目通风类放射源的场所,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物及废水。施生活污水排入院内厕所然后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废水上清水重期用作回填土;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和无利用价值根据《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及验收意见:在患者最大注射20mCi99mTc药物所(SPECT-CT诊断区域)手套箱、放射性废物桶表面辐射剂量率分区内部β表面污染水平为(0.23~0.57)Bq/cm2,均低于控制区β表面污染控制水平根据《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及验收意见:在甲功患者最大用药量3.7×105Bq(10μCi)、甲亢患者最大用药量为3.7×108Bq(10mCi)、甲癌患者最大用药量为5.55×109Bq(150mCi)、131I储存量最大为1.702×外关注点及控制区外关注点辐射剂量率为(0.1201~0.70956)μSv/h,均低于标准限值治疗区域)控制区内部β表面污染水平为(0.16~0.42)Bq/cm2,均低于控制区β表面污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进行评价并已取得环评批复(潍环辐表审[2022]013号),其他房间布局及屏蔽设计、核素用量等无影响,故本次评价对于改建区域进行预测分析,其他部分引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距离变化的剂量率计算公式见公式9-1。x屏蔽体实际屏蔽厚度,单位为毫米(mm);TVLγ射线的十分之一值层厚度,单位为毫米(mm);A单个患者或受检者所用放射源的最大活度,单位为兆贝可(MBq);距源1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常数,单位为μH0);r参考点与放射源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根据预约量,药物当天早上经药物通道暂存于分装质控室手工分装。分装后的药物从手套箱转移至西侧的注射窗口施药工作人员操作位及非正对人员操作位表面的剂量率满足HJ1188-2021第6.1.6款要求。工作过程点位描述X-γ辐射剂量率药物分装(75mCi)身体24.87手部1597.5取药(10mCi)身体5.31手部212.9药物注射(10mCi)身体2.15手部213.0核素活度考察点屏蔽厚度Gy/h)剂量率控制目分装质控室(注射Sv/h)南墙外30cm24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0.332.5北墙外30cm37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0.112.5西墙外30cm240mm红砖+80mm硫酸钡砂0.402.5东墙外30cm24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0.442.5东侧3个防护门外30cm10mPb2.5西侧防护门外30cm15mPb2.252.5注射窗外30cm40mmPb注射窗0.0702.5室顶上方30cm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0.362.5注射室(注射后30.4μSv/h)南墙外30cm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0.352.5北墙外30cm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0.542.5西墙外30cm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0.232.5东墙外30cm240mm红砖+80mm硫酸钡砂0.402.5西侧防护门外30cm10mmPb2.102.5东侧防护门外30cm15mmPb2.252.5注射窗外30cm40mmPb0.072.5室顶上方30cm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0.362.5PET-CT注射后候诊室Sv/h)南墙外30cm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0.622.5北墙外30cm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0.622.5西墙外30cm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0.442.5东墙外30cm37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0.142.5防护门外30cm10mmPb2.082.5室顶上方30cm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0.722.5留观室Sv/h)南墙外30cm240mm红砖+120mm硫酸钡砂0.112.5北墙外30cm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0.402.5东墙外30cm37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0.092.5西墙外30cm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0.282.5防护门外30cm8mmPb当量2.5室顶上方30cm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0.462.5运动负荷兼抢救室Sv/h)南墙外30cm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0.322.5北墙外30cm240mm红砖+60mm硫酸钡砂0.322.5东墙外30cm37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0.072.5西墙外30cm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0.222.5北侧防护门外30cm10mmPb2.342.5西侧防护门外30cm8mmPb2.5室顶上方30cm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0.362.5患者走廊Sv/h)北墙外30cm(配电间)240mm红砖10(配电间)北墙外30cm(卫生间)240mm红砖+20mm硫酸钡砂0.902.5东墙外30cm240mm红砖+40mm硫酸钡砂0.942.5西墙外30cm240mm红砖+120mm硫酸钡砂0.172.5东侧防护门外30cm15mmPb2.252.5南侧防护门外30cm26mmPb0.022.5室顶上方30cm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0.362.5核素在房间内的位置以核素常处位置计,距地高度按1m考虑。根据式9-1,改造后核素活考察点考察点到源的最近距离(m)屏蔽厚度剂量率 Sv/h)剂量率控制PET-CT机房(7.29mCi)西墙外30cm3.50240mm红砖+80mm硫酸钡砂0.072.5东北墙外30cm5.65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0.032.5东南墙外30cm2.70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0.152.5南墙外30cm3.50240mm红砖+70mm硫酸钡砂0.092.5南墙外30cm(原配电间防护门处)3.508mmPb2.5西北墙外30cm2.70370mm红砖+30mm硫酸钡砂0.112.5大防护门外30cm2.708mmPb2.5小防护门外30cm5.658mmPb0.402.5观察窗外30cm5.658mmPb0.402.5室顶上方30cm(东侧)2.42120mm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0.722.5PET-CT为Ⅲ类射线装置,医院拟安装使用的PET-CT最大管电压为140kV,PET-CT机砌块混凝土+12mm钡板+15mm铅板(相当于16mmPb),保守按照受有用射束照射考虑,依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表C.6,140kV管电压条件下,受有用射束根据《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响较小。因此须对患者提供有关注射药物初期患者与其他人员接触时的辐射防护措施的书核医学工作场所评价范围内存在5处环境保护目标:东北侧教学科研病房综合楼、北侧3号楼和磁共振楼、东南侧2号楼、东侧营养工作场所的最近距离为20m,距离较远,经距离衰减和墙体阻隔后各环境保护目标处的附),场所居留因子示例本项目典型值范围全居留11管理人员或职员办公室、治疗计划区、治疗控制室、护士站、咨询台、有人护理的候诊室以及周边建筑物中的驻留区1:控制室、病房部分居留1/2~1/2:相邻的治疗室、与屏蔽室相邻的病人检查室1/5:走廊、雇员休息室、职员休息室1/5:门厅、连廊偶然居留1/8~1/8:各治疗室房门1/20:公厕、自动售货区、储藏室、设有座椅的户外区域、无人护理的候诊室、病人滞留区域、屋顶、门岗室1/40:仅有来往行人车辆的户外区域、无人看管的停车场、车辆自动卸货(卸客)区域、楼梯、无人看管的电梯1/40:院内夹道、院内停车场、院内空地等过程受照射时间为0.14h/a;在甲癌患者出院扫描时需要医师或护士进行摆位指导,摆位描过程约20min/例。医院年最大诊疗人数1250人,年工作时间250天,则取药时间为等内容,因此使用核素131I、99mTc时辐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引用《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根据《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及射等药物操作,技师交替负责摆位和扫描,医师和护师身体所受最大年有效剂量为0.4405mSv、手部所受最大当量剂量为0.0218mSv,技师身体所受最大年有效剂量为0.1424mSv、手部所受最大当量剂量由表9-1及式9-4计算得工作人员分装、取药及注射、摆位过程手部和身体所受年有诊疗过程身体部位接触时间(h)年有效剂量(mSv/a)分装身体24.875.210.13手部1597.58.32取药身体5.313.470.018手部212.90.74注射身体2.1510.420.022手部213.02.22摆位身体35.9920.830.75手部35.990.75和护士的手部年当量剂量为(8.32+0.74+2.22)/2≈5.64mSv/a,躯干年有效剂量为(0.13+0.018+0.022)/2控制室内技师受到北侧SPECT-CT机房及南侧PET-CT机房的叠加影响,根据《核);扫描过程技师的手部年当量剂量附加值和年有效剂量附加值均为0.248×416.67×1÷1000描,则本项目对技师的手部年当量剂量附加值和年有效剂量附加值均为的技师手部、躯干剂量均为0.1424mSv/a,操作PET-CT的技师手部、躯干剂量均为0.85mSv/a。均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的工作人员四肢本次核素操作过程中人员受照剂量率检测为在个人防护用品外进行检测,因此计算偏保守,本评价建议辐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个人防护,熟练操作过程,综合采用根据《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及根据表9-2、表9-3,本项目99mTc、18F工作区域周围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计算结果详位置对应区域场所名称18F年有效剂量99mTc年有效剂量(mSv)年有效剂剂量率最大居留因子99mTc、18F工作场所东侧连廊250×47.339×10-2①0.08199mTc、18F工作场所南侧院内停车场0.33250×47.920×10-3②0.01699mTc、18F工作场所东南侧院内停车场0.14250×4130.0×(1/40)×250×4/1000/1000=3.25×100.00799mTc、18F工作场所西北侧院内空地0.11250×47.416×10-3③0.01099mTc、18F工作场所楼上病房0.7211.004×10-2④0.096注:1.因99mTc、18F分别安排在上午、下午,故18F居留时间按每天4h计。2.病房内患者一般住院不超过1个月,保守按1个月计,18F每天诊疗时间按4h计,则居留时间为4×30=120h。3.表中①②③④数据引用自《核医学工作场所及DSA装置应用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报告表》。根据上表计算可知,公众人员所受年有效剂量最大为0.096mSv/a,不超过本评价提出低,经距离衰减和多面墙体屏蔽,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基本不会受到9.2.5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水、反射性固体废物和通风设计、放射性废液收集和处理系统、放射性固废收集和处本项目医护人员在核素操作过程中,可能对台面、设备、2.操作放射性物质在易去污的工作台上进3.如有核素洒落等操作,医护人员用棉布或吸水4.工作人员进出工作场所需更衣,操作时穿防护服;本项目控之间的接缝无缝隙设计施工;设置易清洗、防污性能好的墙在严格落实以上措施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表面污染带来的辐射所内的表面污染水平进行自主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在采取上污染控制水平40Bq/cm2(控制区内工作);9.3事故影响分析1.在取放射性药物等过程中,由于职业人员或患者违规操作、误操作,引起放射性药2.由于管理不善,发生放射性药物失窃,导致3.放射性废水未经足够的时间衰变进行排放,使排放超出规定的限值,可能对环境或4.放射性固体废物未经足够的时间衰变进行擅自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公众8.放射性废气收集管道或废水收集管道破裂,导致公众应及时用棉布或者吸水纸等擦拭,擦拭物收集放出院或离开场所时的放射性药物携带量,并对有药患者提供与他人的书面指导,使患者明白并自觉做到短期内不到公共场所去活动,8.放射性废气收集管道及废水收集管道采用加厚材按照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医院签已签订了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明确法定代表人为辐射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了辐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部,张培荣兼任办公室主任,刘2.根据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做好辐射安3.组织并督促辐射、放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落实辐射、放射工作安全条例,并定期参7.做好辐射、放射装置日、周、季的维护和保9.遇到事故发生,指挥立即关闭辐射、放射装置电源;紧急疏散相关人员并立即报告上),事核素操作的4名医师和技师均已参加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均在有效期内;从事SPECT-CT装置及PET-CT装置操作的2名辐射工作人员19日通过医院辐射安全自主培训。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情况详见表序号姓名性别从事工作成绩报告单编号有效期至备注1刘志翔男核医学FS22SD03001562027.9.13核医学科2刘元奎男核医学FS21SD03001342026.6.8核医学科3徐杨杨女核医学FS21SD03001332026.6.8核医学科4谢海男核医学FS21SD03001392026.6.8核医学科5高珊珊女核医学放射诊断//通过医院辐射安全自主培训6赵荣荣女核医学放射诊断//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单位,在现有辐射项目运行过程中,目前已制定的制度主要有《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核医学科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环境监测计划》、《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医院已制定及拟制定的各项辐射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满监测类型监测对象布点覆盖区域监测项目频次监测单位监测依据辐射环境监测射以射线装置所在机房为中心50m范围内在射线装置所在机房周围巡测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控制室操作位、各观察窗、各防护门门缝、防护门外上、楼下相邻房间,射线装置机房外人员经常驻留的位置。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HJ61-2021第5.3.3.2款HJ1188-2021第8.3款以核医学工作场所工作场所为中心50m范围内控制区的每个区域、监督区的每个区域、衰变池上方、衰变间内,以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HJ61-2021第5.3.1.2款HJ1188-2021第8.3款土壤以核医学工作场所工作场所为中心50m-300m范围内土壤中总β或应用核素HJ61-2021第5.3.1.2款废水放射性废水衰变系统排放口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写作》试卷
- 五人股协议合同样本
- 冷库设备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定增协议范本
- 317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回顾性研究
- 票务预定与取消协议
- 中软国际劳务合同样本
- 冷水机组维修合同标准文本
- 不同砧木对藜蒿营养物质的影响及类黄酮合成调控机制初探
- 机构入驻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CAE软件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术前讨论制度课件
- 2025-2030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购物卡采购合同
- 2025年光伏项目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2024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秋季社会招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对口招生(农林牧渔类)《农业经营与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学习汇报
- 2024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教学案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