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检验(士)专业知识考前冲刺卷3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C.普通琼脂(江南博哥)培养法D.液体培养法E.半固体培养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细菌的生长现象。解析: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利用半固体培养基动力实验可对其进行检测。(2.)关于致病菌错误的描述是A.致病菌的致病具有种属特异性B.少数能形成芽胞C.适合中性偏碱环境D.多数为厌氧菌E.最适生长温度为37℃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致病菌多为兼性厌氧菌,少数为厌氧菌。(3.)细菌H-O变异指细菌的哪种结构的变化A.菌毛B.细胞壁C.芽胞D.鞭毛E.荚膜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H抗原存在于鞭毛蛋白,不耐热,60℃30分钟即被破坏。细菌失去鞭毛后,运动随之消失,同时O抗原外露,即H-O变异,属于鞭毛变异。(4.)副溶血性弧菌培养基为A.巧克力色血平板B.嗜盐菌选择培养基C.血琼脂培养基D.SS培养基E.碱性蛋白胨水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副溶血性弧菌的营养要求不高,但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适量NaCl,NaCl最适浓度为35g/L,无盐或100g/LNaCl培养基中不生长。(5.)经蚊吸血传播的病毒A.脊髓灰质炎病毒B.脑炎病毒C.乙型肝炎病毒D.麻疹病毒E.轮状病毒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脑炎病毒在机体主要存在于血液,经蚊吸血传播。蚊为该病毒的储存宿主。(6.)关于白血病发病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血病发病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肿瘤中居首位B.欧美国家白血病发病率较我国为高C.我国多种白血病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多见体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成人与儿童接近E.我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而欧美国家则相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7.)以下疾病哪种属于Ⅱ型超敏反应A.支气管哮喘B.血清病C.接触性皮炎D.新生儿溶血症E.SLE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型疾病包括: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等。(8.)用下列何种方法检测HCG可免除黄体生成素的干扰A.β-HCG单克隆二点酶免疫测定B.α-HCG单克隆免疫测定C.胶乳凝集抑制稀释试验D.胶乳凝集抑制试验E.胶乳凝集抑制浓缩试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HCGα亚基抗体可与FSH、LH、TSH的α亚基2发生交叉反应,而HCGβ亚基羧基端最后的28~32个氨基酸为其所特有,不存在于其他糖蛋白激素中,从而决定了其生物学活性及免疫学的高度特异性。因此,临床上均采用高效的抗HCGβ亚基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HCG检查。(9.)补体总活性测定采用A.凝集法B.沉淀法C.溶血法D.电泳法E.标记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一般采用溶血法测定总补体活性(CH50)。(10.)分离血清免疫复合物一般采用的PEG的最终浓度为A.1%~2%B.3%~4%C.5%~7%D.6%~8%E.7%~1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分离血清免疫复合物采用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聚乙二醇(PEG)。用终浓度3%~4%的PEG沉淀免疫复合物,未结合的抗原和抗体留在溶液中。按此原理设计了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法。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B。(11.)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属于A.Ⅲ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Ⅳ型超敏反应D.Ⅰ型超敏反应E.非超敏反应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Ⅱ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或者组织损伤。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属于此类疾病。(12.)下列不属于细菌L型特性的是A.形态多样性B.染色不确定性C.具有遗传变异性D.对渗透压敏感E.对万古霉素具有抵抗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L-型细菌由于无细胞壁故细胞呈多种形态,革兰染色阴性,需要高渗环境培养,对抑制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13.)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重要的试验是A.触酶试验B.氧化酶试验C.血浆凝固酶试验D.耐热核酸酶试验E.蔗糖发酵试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血浆凝固酶是指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性葡萄球菌多能产生,是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标志。(14.)以下可传播阿米巴病的医学昆虫是A.白蛉B.中华按蚊C.淡色库蚊D.微小按蚊E.苍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苍蜗可通过携带有阿米巴包囊污染的粪便传播阿米巴病。(15.)双缩脲反应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其主要成分含有()A.MnB.CuC.MgD.ZnE.Ca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首先推荐的蛋白质定量方法。方法操作简便,虽然双缩脲试剂有大同不异。其中酒石酸钾纳可以稳定在碱性溶液中的铜离子,含有碘化物作为抗氧化剂。(16.)T、B淋巴细胞分离不能用的方法是A.E花环沉降法B.自然沉降法C.尼龙毛柱分离法D.亲和板结合分离法E.流式细胞仪分离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T、B淋巴细胞分离可根据细胞特性和不同的表面标志加以选择性纯化:常用方法有:E花环沉降法(绵羊红细胞与T细胞结合而不与B细胞结合)、尼龙毛柱分离法(混合单个核细胞悬液在通过尼龙毛柱时,B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一些辅助细胞被选择性黏附于尼龙毛上,而多数T细胞则通过尼龙毛柱)、亲和板结合分离法和流式细胞仪分离法。故正确答案为B。(17.)下列有关细菌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相容性B.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C.质粒为环状双股结构D.小质粒一般属于非结合性质粒E.结合性耐药性质粒又称R质粒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形闭合的双股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性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质粒具有可自主复制、传给子代也可丢失及在细菌之间转移等特性,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18.)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A.浑浊生长B.沉淀生长C.菌膜生长D.浑浊生长和沉淀生长E.链状生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结核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多为表面生长,形成菌膜。(19.)以下人疟原虫中,有新月型配子体的是A.人恶性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E.所有四种人疟原虫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四种疟原虫中,只有恶性疟原虫的配子体是新月型。(20.)临床上测定血清总蛋白首选的常规方法是()A.酶试剂法B.双缩脲法C.磺柳酸法D.凯氏定氮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首先推荐的蛋白质定量方法。方法操作简便,虽然双缩脲试剂有大同不异。其中酒石酸钾纳可以稳定在碱性溶液中的铜离子,含有碘化物作为抗氧化剂。双缩脲反应生成的复合物其吸收峰为540nm.可采用公认的标准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标准品,经精确称量,必要时用凯氏定氮法标定。各地质控中心提供的混合标准血清可作为第二参考,血清用量100μl,在10-120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批内CV值(21.)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因为存在A.同种异型抗原B.同种抗原C.异种抗原D.共同抗原E.异嗜性抗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不同的抗原物质可具有相同或结构类似的表位称为共同表位,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不同远缘种属中存在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的物质基础是因为有共同表位的存在。(22.)不符合浆细胞白血病病人检查结果的是A.血沉增高B.尿本-周蛋白试验阴性C.血清β2-微球蛋白增高D.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E.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浆细胞白血病患者尿本-周蛋白试验阳性。(23.)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毒素,这种现象称为A.转导B.转化C.结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溶原性转换是指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24.)HS试验阴性的细菌是A.普通变形杆菌B.甲型副伤寒沙门菌C.乙型副伤寒沙门菌D.丙型副伤寒沙门菌E.鼠伤寒沙门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硫化氢试验为阴性。(25.)疟疾在人群之间传播是通过A.雄库蚊B.雌库蚊C.雄按蚊D.雌按蚊E.所有蚊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只有雌按蚊吸入血,能够在人群之间传播疟疾。(26.)测定血清载脂蛋白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其特点。如考虑测定速度及自动化程度,则临床实验室最可能选择的方法是()A.单向免疫扩散法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火箭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测定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po的特异抗体与血清中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并形成微细颗粒,混悬于溶液介质中,光线通过这种浑浊介质溶液时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在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抗原越多,抗原抗体复合物越多,溶液越浑浊,吸收光越多,以此对抗原进行定量,这种通过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该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快速准确,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作批量检测。当光线通过含抗原体复合物的浑浊介质溶液的混悬颗粒时,出现光散射作用,散射光强度与溶液中混悬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散射强度的方法称为免疫散射比浊法。该法的进行,需要有具备测定散射光的仪器如散射比浊仪等。(27.)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升高的情况,不正确的是A.高雌激素状态B.妊娠C.用雌激素治疗的患者D.口服避孕药的妇女E.低清蛋白血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升高常见于高雌激素状态、妊娠、用雌激素治疗的患者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28.)Ccr在哪个范围即表明肾小球已有轻度损伤A.>70ml/minB.51~70ml/minC.31~50ml/minD.21~30ml/minE.11~20ml/min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肾小球损害程度:Ccr51~70ml/min为轻度损害;50~31ml/min为中度损害;<30ml/min为重度损伤;<20ml/min为肾功能衰竭;<10ml/min为终末期肾衰。(29.)下列哪些情况应进行骨髓检查A.不明原因发热B.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C.周围血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D.周围血细胞单项或多项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在本题的A、B、C、D4个选项的情况均需要做骨髓检查。(30.)在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中A.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的红细胞内B.前鞭毛体寄生在人的单核巨噬细胞内C.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的有核细胞内D.前鞭毛体寄生在人的有核细胞内E.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的单核巨噬细胞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无鞭毛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在人体的巨噬细胞内的病原体。(31.)利用黏附贴壁法可以从单个核细胞中去除A.单核细胞B.浆细胞C.血小板D.粒细胞E.吞噬细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单核细胞具有黏附玻璃、塑料和葡聚糖凝胶的能力,通过单个核细胞与玻璃或塑料平皿的黏附作用,采集的非黏附细胞即为淋巴细胞。(32.)1999年2月WHO接受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关于糖尿病分类的新建议,将糖尿病分为A.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B.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C.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D.IDDM、NIDDM、糖尿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E.临床类型和统计学危险性两大类糖尿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故正确答案为B。(33.)不属于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检测方法的是A.细胞增殖法B.靶细胞杀伤法C.细胞因子诱导产物分析法D.细胞病变抑制法E.溶血空斑试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生物活性检测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胞增殖法:许多细胞因子具有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特别是白细胞介素,如IL-2刺激T细胞生长、IL-3刺激肥大细胞生长、IL-6刺激浆细胞生长等。利用这一特性,现已筛选出一些对特定细胞因子起反应的细胞,并建立了只依赖于某种因子的细胞系,即依赖细胞株(简称依赖株)。这些依赖株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存活,只有在加入特定因子后才能增殖。例如IL-2依赖株CTLL-2在不含IL-2的培养基中很快死亡,而加入IL-2后则可在体外长期培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增殖与IL-2量呈正比,因此通过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如使用3H-TdR掺入法、MTT法等)鉴定IL-2的含量。除依赖株外,还有一些短期培养的细胞,如胸腺细胞、骨髓细胞、促有丝分裂原刺激后的淋巴母细胞等,均可作为靶细胞来测定某种细胞因子活性。2.靶细胞杀伤法:是根据某些细胞因子(如TNF)能在体外杀伤靶细胞而设计的检测方法。通常靶细胞多选择体外长期传代的肿瘤细胞株,利用同位素释放法或染料染色等方法判定细胞的杀伤率。3.细胞因子诱导的产物分析法:某些细胞因子可刺激特定细胞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如IL-2、IL-3诱导骨髓细胞合成胺、IL-6诱导肝细胞合成α1-抗糜蛋白酶等。通过测定所诱生的相应产物,可反映细胞因子的活性。4.细胞病变抑制法:病毒可造成靶细胞的损伤,干扰素等则可抑制病毒所导致的细胞病变,因此可利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这类因子。故正确答案为E。(34.)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制备描述正确的是A.斜面培养基的长度不超过试管的2/3B.双糖铁培养基底层至少有1cm的直立段C.除M-H平板外,其他平板的厚度一般为3mmD.配制完成的培养基pH应与规定的pH相差在±0.2之内E.一般平板培养基在2~8℃可贮存2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一般平板培养基2~8℃可贮存1~2周,兔血平板至多保存一周。故正确答案为E。(35.)纸片琼脂扩散法简称A.M-H法B.KB法C.MBC法D.BCG法E.MIC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目前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是Bauer-Kirby建立的纸片琼脂扩散法,简称KB法。(36.)用10g/L次氯酸钠消毒盛尿容器,消毒时间至少A.10分钟B.30分钟C.60分钟D.90分钟E.120分钟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用10g/L次氯酸钠消毒盛尿容器,消毒时间至少120分钟。(37.)下列哪项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A.CK、GGT、ALP、AMYB.ALT、AST、ALP、GGTC.AMY、LDH、α-HBD.GGTDACP、AST、Lipase、LDHE.TnI、AST、ACP、CK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ALT是肝脏特异性酶,临床上常用于肝脏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各种急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肝损害时,血清ALT水平可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前就急剧升高。一般而言,急性肝炎时血清ALT高低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且往往是肝炎恢复期最后降至正常的酶,是判断急性肝炎是否恢复的一个很好指标。用ALT+r-GT+ChE联合检测,作为肝胆疾病的甄别指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2、DeRitis比值(即AST/ALT之比)DeRitis比值对于急慢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转归有特别价值。急性肝炎时DeRitis比值(38.)红细胞释入血液后,平均寿命为A.40dB.60dC.80dD.100dE.120d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成熟红细胞自骨髓释放入血液后,平均寿命约为120d。(39.)下列不属于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B.粒/红比例为1∶1~1∶4C.粒系占有核细胞的50%~60%D.晚幼红细胞为主E.单核和浆细胞系统均为成熟阶段的细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骨髓象粒/红比例为2∶1~4∶1。(40.)L-J质控图中,警告线为A.±1SDB.±2SDC.±3SD.±4SDE.±SSD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传统上,为L-J质控图上的警告线(41.)不属于MM的特点是A.外周血片可能见到骨髓瘤细胞,小于20%B.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增生的一种恶性实体瘤C.“缗钱状”排列的红细胞是本病特有的形态学改变之一D.骨髓中见到异常形态浆细胞,且比例高于20%,对本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E.所有患者尿蛋白电泳可检出B-J蛋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约有75%的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时检测到M蛋白,90%的患者有蛋白尿,70%的患者尿中发现B-J蛋白。(42.)抗核抗体(ANA)主要见于A.胰腺炎B.糖尿病C.骨髓瘤D.系统性红斑狼疮E.过敏性鼻炎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抗核抗体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43.)抗破伤风免疫的免疫学基础是A.抗菌体抗体B.抗鞭毛抗体C.抗毒素抗体D.抗荚膜抗体E.抗菌毛抗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机体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44.)确诊霍奇金病的依据是A.临床征象B.血沉加快C.血涂片检查D.骨髓涂片检查E.病理组织活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诊断霍奇金病关键性依据是病理组织活检。(45.)酸性磷酸酶染色可区分A.红细胞管型和白细胞管型B.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C.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D.蜡样管型和脂肪管型E.宽大管型和结晶管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用酸性磷酸酶染色,可区分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颗粒管型经染色后可生成棕黄色或棕黄色的硫酸铅沉淀。(46.)正常骨髓象的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A.50%~60%B.20%~30%C.30%~40%D.40%~50%E.10%~2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正常骨髓象的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50%~60%。故正确答案为A。(47.)作为判别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指示之一,积液总蛋白与血清总蛋白的比值,其界线为A.0.3B.0.5C.0.6D.0.7E.0.9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因为血清的蛋白质正常参考值为60~80g/L,而漏出液蛋白质<25g/L、渗出液>30g/L,所以判断积液总蛋白与血清总蛋白的比值界线为0.5。(48.)关于RF的检测,一般不被采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胶乳凝集法C.ELISA法D.金标法E.放射免疫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检测方法一般有胶乳凝集试验、金标法、双抗原夹心ELISA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故正确答案为E。(49.)下列可作厌氧菌培养的标本为A.气管抽取物B.前列腺分泌物C.阴道分泌物D.胸腔积液E.中段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为保证培养成功,必须注意标本采集和运送时不能被正常菌群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故仅有D项满足。故正确答案为D。(50.)人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方式为A.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B.生食或半生食溪蟹C.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E.生食水生植物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卫氏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主要为甲壳类的淡水蟹类,且主要是溪蟹科。明白这一点对于预防卫氏并殖吸虫感染很重要。(51.)诊断疟疾最常用的方法是A.皮内试验B.骨髓穿刺C.生理盐水涂片法D.加藤厚涂片法E.厚薄血涂片染色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诊断疟疾最常用的方法是厚血膜涂片染色查找疟原虫。(52.)浑浊尿加热、加酸后变清,且有气泡产生,提示尿中含有A.磷酸盐B.尿酸盐C.碳酸盐D.细胞E.细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碳酸盐浑浊加热加酸有气泡产生,浑浊消失。(53.)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无抗原诱导的其他黏膜部位是否同样产生抗原活化细胞()A.同样产生B.不产生C.不一定D.微量产生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共同膜免疫机制:某一克隆淋巴细胞在某部位粘膜滤泡中受抗原诱导而分化增殖后,很快就会在全身其他粘膜淋巴组织发现同样抗原反应性和相似分布的致敏淋巴细胞。粘膜的这种免疫共享机制称为共同膜免疫机制(commonmucosalimmunemechanism)。某部位粘膜受抗原刺激后与无抗原诱导的部位可以分布数目相似的抗原活化细胞,说明这种免疫共享不是由抗原分散刺激引起,而是由淋巴细胞迁移引起的。现已证明在Peyer结和其他MIS中诱导的淋巴细胞表面有特殊的归巢受体CD49d(VLA-α4);而在粘膜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内皮细胞上有相应的配体VCAM-1,又称定居素(addressin);这样,活化增殖的粘膜淋巴细胞进入再循环池以后,经由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媒介可使淋巴细胞定居在粘膜组织中。实际上,在以前接触过该抗原的部位,免疫应答会比其他部位稍微强一些。答案选A(54.)微生物分类可依据A.形态B.革兰染色C.细菌的核酸和抗原结构D.生化特性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生态习性、血清学反应、噬菌反应、细胞壁成分、红外吸收光谱、GC含量、DNA杂合率、核糖体核糖酸(rRNA)相关度、rRNA的碱基顺序。(55.)闪光细胞主要见于A.急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肾小管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尿道炎E.膀胱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闪光细胞主要见于急性肾盂肾炎。(56.)糖化血清蛋白的浓度反映测定日前多长时间的血糖水平A.2~3周B.4~6周C.4~8周D.8~12周E.12~16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糖化血清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末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清蛋白。由于血清中白蛋白的半衰期约21天,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故正确答案为A。(57.)人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细胞培养时间为A.4小时B.8小时C.24小时D.36小时E.72小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其原理是T细胞与培养体系中的PHA结合,导致细胞活化、增殖。一般情况下,细胞培养时间为72小时才能达到最大增殖。(58.)抗酸染色法的染色程序是A.5%苯酚复红液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3%盐酸酒精脱色→亚甲蓝液复染B.5%苯酚复红液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5%盐酸酒精脱色→亚甲蓝液复染C.5%苯酚复红液染色→3%盐酸酒精脱色→亚甲蓝液复染D.5%酸性复红液染色→3%盐酸脱色→亚甲蓝液复染E.亚甲蓝液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3%盐酸酒精脱色→5%苯酚复红液复染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抗酸染色法的染色程序是:5%苯酚复红液加温并延长染色时间→3%盐酸酒精脱色→亚甲蓝液复染。故正确答案为A。(59.)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感染途径是A.经皮肤感染B.经口感染C.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D.接触感染E.经胎盘感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多种寄生虫的感染期可以通过食物、饮水、污染的手指、玩具或其他媒介经口进入人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方式。如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猪囊尾蚴等。(60.)Addis计数的标本通常用A.1小时尿B.3小时尿C.12小时尿D.24小时尿E.首次晨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ddis计数的标本通常用12小时尿。(61.)荚膜染色方法较多,但都属于A.单染法B.复红染色法C.革兰染色D.特殊染色法E.抗酸染色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荚膜主要成分为多糖,很难着色,通过简单染色无法染出荚膜,导致荚膜和背景均为透明的,因此无法观察到荚膜。故采用特殊染色法。故正确答案为D。(62.)血沉测定中,错误的要求是A.采血后室温下必须2小时候内完成B.避免阳光直射C.测定时最好是18~25℃D.37℃测定的结果可直接报告E.37℃测定的结果需校正后报告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血沉测定要在18~25℃测定,温度过高时需要校正后才能报告。(63.)患者女,28岁,教师。乏力、头晕近一年,近日加重入院。查体:贫血貌,余无异常。外周血检查结果:MCV103fl,MCH36pg,MCHC350g/L。该患者贫血属A.巨幼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色素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D.正常细胞性贫血E.大细胞均一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MCV升高,MCH升高,MCHC正常,属于大细胞性贫血,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64.)关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敏感度高,仅次于酶免法B.试剂稳定无毒害C.测定用时短D.测定项目多E.可自动化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敏感度比酶免法高很多。故正确答案为A。(65.)选择性地将大分子免疫复合物(IC)沉淀下来的PEG浓度为()A.1%~2%B.2%~3%C.3%~4%D.4%~5%E.5%~6%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聚乙二醇(PEG)是乙二醇聚合而成的无电荷形多糖分子,分子量变化范围较大,常用的分子量是6000.用3%~4%浓度的PEG可以选择性地将大分子免疫复合物沉淀下来,其作用机制尚不甚清楚。将PEG溶液与待检血清混合,置4℃冰箱过夜后离心,将沉淀物用PEG溶液充分洗涤,重新溶解于0.01mol/L的NaOH中,在波长280nm下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也可利用散射比浊法直接测定PEG沉淀的免疫复合物;以不同浓度的热聚合IgG作为参考标准来计算CIC的含量。答案选C(66.)不属于培养基保存法的是A.普通琼脂斜面保存法B.血液琼脂斜面保存法C.巧克力色琼脂斜面保存法D.干燥保存法E.半固体穿刺保存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培养基保存法:利用各种斜面和半固体培养基,加上石蜡油保存菌种,是一种最常用而又简易的保存方法。分类:1.普通琼脂斜面保存法:肠道杆菌、葡萄球菌等一般细菌可接种于不含糖的普通琼脂斜面上,斜面底部应加少许无糖肉膏汤,以防干涸。经35℃培养18~24h后,移种于4℃冰箱中,一般可保存一个月,每月传代一次。2.血液琼脂斜面保存法: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应接种于血液琼脂斜面上,35℃培养生长后,置4℃冰箱中保存,链球菌须半个月至1个月移种一次,肺炎链球菌的新分离菌株须2~4天移种一次,以后逐渐延长移种时间,在适应后可延至半个月移种一次。3.巧克力色斜面保存法:宜保存脑膜炎奈瑟菌,并在35℃孵箱中保存,一般每2天移种一次。4.鸡蛋斜面保存法:适于保存含有Vi抗原的沙门菌属及其他含表面抗原的细菌,一般可保存一个月。5.半固体穿刺保存法:将细菌接种于琼脂半固体或血清琼脂半固体内,经35℃培养18~24h,再以无菌方法加入灭菌的液体石蜡,高度约lcm,置4℃冰箱保存。保存时间可达3~6个月。故干燥保存法不属于。正确答案为D。(67.)卡他莫拉菌是()A.革兰阳性球菌B.革兰阴性球菌C.有芽胞D.革兰阳性杆菌E.革兰阴性杆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卡他莫拉菌(Moraxellacatarrhalis,简称MC)首次发现于1896年,当时称之为卡他微球菌,其革兰氏染色显示为阴性,故为革兰氏阴性非发酵菌。故正确答案为B(68.)与鼻咽癌有关的病毒是A.巨细胞病毒B.单纯疱疹病毒C.EB病毒D.鼻病毒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EB病毒(EBV)是一种嗜B细胞的人疱疹病毒,在B细胞中可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增殖感染和非增殖感染(潜伏感染和恶性转化)。EBV不能用常规的疱疹病毒培养方法培养,一般用人脐血淋巴细胞或用含EBV基因组的类淋巴母细胞培养EBV.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我国3~5岁儿童的EBV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受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青春期发生原发感染,约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病毒可从口咽部排出达数周至数月。原发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虽能防止外源性再感染。但不能完全清除潜伏在细胞中的EBV.在体内潜伏的病毒与宿主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少量的EBV在口咽部继续发生低滴度的增殖性感染。这种持续感染的状态可保持终身。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主要有三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69.)测定抗核抗体常用的方法是A.直接荧光法B.间接荧光法C.补体结合法D.免疫电泳法E.流式细胞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测定抗核抗体常用的方法是间接荧光法。(70.)病理性酸性尿见于A.低钾性碱中毒B.严重呕吐C.肾盂肾炎D.肾小管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低K,使得细胞内K向外移出,同时细胞外的Na、H进入细胞内。使得细胞外H减少导致低钾性碱中毒时。同时在远曲小管,因为钾缺少,Na,K交换减少,使得Na、H交换增加,H排出增多,从而出现反常性酸性尿。(71.)间接胆红素增高主要见于A.白血病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铁粒幼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溶血性贫血胆红素升高,并且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72.)"酶胆分离"通常是哪种疾病的征兆A.急性心肌梗死B.肝癌C.脂肪肝D.肝坏死E.胆石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酶胆分离的发生机制。酶胆分离多发生在急性大面积肝坏死。(73.)分离细菌L型常用的高渗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营养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殊培养基包括厌氧培养基和细菌L型培养基,以及运输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等。厌氧培养基是培养专性厌氧菌的培养基,除含营养成分外,还加入还原剂以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细菌L型培养基是针对细胞壁缺损的细菌L型,由于胞内渗透压较高,故培养基必须采用高渗低琼脂培养基。故正确答案为E。(74.)外周血涂片中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的疾病是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类白血病反应D.红白血病E.白血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受到阻碍,幼稚红细胞不会出现。(75.)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最适宜的标本为A.首次晨尿B.随机尿C.3小时尿D.12小时尿E.24小时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最适宜的标本为首次晨尿。(76.)下面属于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的方法是A.胰蛋白酶解离法检测HbAgD-CICB.捕获法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Ag/IgE和Ag/IgD-CIC.PEG比浊法D.C1q固相法E.抗C3-CIC-ELISA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是同一抗原与Ig类型如IgD或IgE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分别用抗人IgD、IgE包被,待测血清中免疫复合物中的IgD、IgE的Fc段与之结合,加酶抗抗体,底物显色,根据颜色深浅反映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存在。(77.)低渗尿液中可出现A.大红细胞B.小红细胞C.棘形红细胞D.影细胞E.新月形红细胞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低渗尿液中可出现影细胞。影细胞就是胀破的红细胞。(78.)通常情况下,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基本一致的是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红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通常情况下,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基本一致的是中性粒细胞。(79.)制备抗体酶结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哪一种()A.戊二醛交联法B.糖原染色法C.免疫印迹法D.酶偶联测定法E.捕获竞争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戊二醛是一种双功能团试剂,可以使酶与蛋白质或其他抗原的氨基通过它而偶联。戊二醛交联可用一步法(如连接AP),也可用二步法(如连接HRP)。戊二醛一步法操作简便、有效,而且重复性好。缺点是交联时分子间的比例不严格,大小也不一,影响效果。制备HRP抗体结合物也可用二步法,即先将HRP与戊二醛作用,透析除去戊二醛,在pH9.5缓冲液中再与抗体作用而形成酶标抗体。此法的效率可高于一步法l0倍左右。答案选A(80.)胆固醇结石胆汁中胆汁酸组成发生如何改变A.胆酸比例减低B.脱氧胆酸比例减低C.鹅脱氧胆酸比例减低D.鹅脱氧胆酸比例升高E.胆汁酸组成基本无改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肝细胞内合成的叫初级胆汁酸,其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内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形成的为次级胆汁酸,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81.)血气分析仪直接测定的三项指标是A.pH、PCO、TCOB.pH、PO、SaOC.pH、PO、PCOD.pH、SB.ABE.pH、PCO、AB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血气分析仪中能够直接测定的是pH、PO、PCO,其余指标则可以计算出现。(82.)患者,女性,25岁。15岁时开始乏力,头晕,月经量过多,曾服用铁剂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检:皮肤黏膜苍白,贫血貌,余无异常。外周血检查结果:Hb82g/L,RBC3.2×10/L,Hct0.29,RDW18.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急性失血性贫血E.慢性感染性贫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患者临床表现贫血,补充铁剂得到改善表明机体缺铁,RDW升高,表明不均一性贫血,其中最有可能的诊断为缺铁性贫血。(83.)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升高最明显的是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B.急性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急性溶血大量失血促使红细胞系快速增生,网织红细胞升高明显。(84.)ELISA法检测抗-HBc,其操作原理为()A.双抗体夹心法B.双位点一步法C.间接法D.竞争法E.捕获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竞争法测抗原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因缺乏可作夹心法的两个以上的位点,因此不能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可以采用竞争法模式。其原理是标本中的抗原和一定量的酶标抗原竞争与固相抗体结合。标本中抗原量含量愈多,结合在固相上的酶标抗原愈少,最后的显色也愈浅。小分子激素、药物等ELISA测定多用此法。竞争法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以测定抗原为例,受检抗原和酶标抗原竞争与固相抗体结合,因此结合于固相的酶标抗原量与受检抗原的量成反比。答案选D(85.)男,15岁,发热,全身骨关节痛,腋窝,腹股淋巴结肿大如指头大小,肝肋下3cm,脾肋下4cm。WBC4.2×10/L,原+幼占≥73%,此类细胞胞体大小不一,核稍圆,染色质较粗,核仁小,不清,胞质少,浅蓝色,POX(-),CD10(+)、CD19(+)、该病人可能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D.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E.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从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结果POX(-),CD10(+)、CD19(+),可推断为ALL,而原始细胞形态特点符合ALL-L。(86.)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常用于A.定性测定B.定量测定C.定性和定量测定D.定性和半定量测定E.半定量测定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将一定量抗体混匀在琼脂凝胶中,继而加待测的抗原溶液使其单独在凝胶中扩散,在抗原抗体相遇比例合适的部位,两者结合形成沉淀环,沉淀环大小与抗原的浓度成正相关。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最常应用于补体单一成分及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87.)最适用于管型、细胞等有形成分检查的标本为A.随机尿B.餐后尿C.首次晨尿D.3小时尿E.24小时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晨尿标本中的成分较为浓缩和恒定,其中的血细胞、上皮细胞、病理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结构也较为完整。2.餐后尿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3.尿中的某些成分24小时不同时间内的排泄浓度不同,如肌酐、总蛋白质、电解质等,为了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这些成分,必须采集24小时尿。故正确答案为C。(88.)当怀疑患有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时应首先考虑进行A.SmIg的检测B.CD的测定C.同种血型凝集素测定D.Ig浓度测定E.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的测定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由性联隐性遗传,其缺陷在于前B细胞分化为B细胞的分化过程发生障碍。其表现:①血清IgG很低,而IgA和IgM正常,②外周血中B细胞计数正常,③淋巴结活检虽缺少成熟浆细胞,但有浆细胞样淋巴细胞,④一般不超过18个月即可恢复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故怀疑其症状时应先进行Ig浓度测定。故正确答案为D。(89.)尿胆红素的定性筛选试验是A.泡沫试验B.干化学试带法C.碘氧化法D.Smith碘环法E.Harrison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目前多用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尿液胆红素,此法作定性筛检试验,且可用于尿自动化分析仪。(90.)冷凝集素测定不增高的疾病是A.淋巴瘤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多发性骨髓瘤E.冷凝集素综合征正确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低血糖的急救与护理
- 郑州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内镜下EMR术的术后护理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名校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历史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武汉工程大学《分镜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古典舞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科技学院《工程制图及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新世纪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第九次模拟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威海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聘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血脂高血压护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实数单元检测(含答案)
- 2025年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膀胱癌部分切除护理查房
-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关系
- 2025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人体捐献协议
- 《法律职业伦理》课件-第二讲 法官职业伦理
- 《专业咖啡制作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