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202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单选题(共98题,共98分)(1.)生殖权利的两个独立要素是指A.法律权利和社会权利B.自然权利和法律权利(江南博哥)C.行为权利和法律权利D.自然权利和社会权利E.自然权利和行为权利正确答案:D(2.)可导致漏出液产生的原因是A.细菌性感染B.静脉回流受阻C.外伤D.淋巴瘤浸润E.化学物质刺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导致漏出液产生的机制包括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淋巴回流受阻、钠水潴留等。(3.)前列腺液中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物质是A.卵磷脂小体B.红细胞C.白细胞D.精子E.淀粉样小体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淀粉样小体,体积较大,约为白细胞10倍,圆形或卵圆形,呈微黄色或褐色的同心圆线纹层结构。正常人前列腺液中可存在淀粉样小体,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一般无临床意义。(4.)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酶是A.ALTB.LDC.CK-MBD.ASTE.ALP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出现早,持续时间短。(5.)关于血液葡萄糖来源与去路的描述正确的是A.短期饥饿时,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B.短期饥饿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C.葡萄糖去路为大部分转变成肌糖原D.葡萄糖去路为大部分转变成肝糖原E.葡萄糖去路为大部分转变成乳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因为葡萄糖的来路中,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只能无氧酵解或有氧氧化。葡萄糖去路大部分是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脂肪,短期饥饿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6.)Km值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A.Km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B.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C.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D.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E.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适中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Km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用1/Km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更加直观,1/Km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强。(7.)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ST/ALT比值A.小于1B.大于1C.等于1D.大于3E.大于2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明显增高,AST较高升高且恢复早,AST/ALT比值小于1。(8.)LDL受体的配体是A.含Apo-B100的脂蛋白B.含Apo-B48的脂蛋白C.含Apo(a)的脂蛋白D.含Apo-C的脂蛋白E.含Apo-A的脂蛋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LDL受体对含Apo-B100和Apo-E的载脂蛋白有高度的亲和力。(9.)父母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A.A型B.B型C.O型D.B型或O型E.AB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父母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BO,显示为B型。(10.)当患者排尿困难,且尿标本需做尿培养时,常采用A.中段尿B.导管尿C.随机尿D.晨尿E.3小时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患者排尿困难情况下,由医务人员操作完成采集尿标本。(11.)在脱落细胞标本涂片制作过程中,为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或腐败,应采取的步骤是A.自然干燥B.细胞洗涤C.收集到细胞保存液中D.固定E.快速染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固定能沉淀和凝固细胞内的蛋白质,并能破坏细胞内的溶酶体,从而使细胞结构清晰并易于着色,所以固定愈快,细胞越新鲜,染色效果越好。(12.)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检查结果特点不符的是A.MCV>92flB.MCH>31pgC.RDW<15%D.MCHC320~360g/LE.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增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检查MCV>92fl、MCH>31pg、MCHC320~360g/L、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增多。由于存在红细胞体积的显著差异,故RDW显著增高。(13.)胞质中开始出现嗜碱性颗粒的阶段是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粒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粒细胞系统中,中幼粒细胞阶段胞质中开始出现中性、嗜酸性或嗜碱性颗粒。(14.)中性晚幼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反应的疾病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类白血病反应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病毒性感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中,除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外,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在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减低,但在类白血病时,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明显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15.)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B.凝血酶原活性减低C.巨球蛋白血症D.组织液混入血浆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TT主要反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的存在、血中FDP增高(DIC)。(16.)鉴别原发性纤溶症和继发性纤溶症的指标是A.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B.血浆纤溶酶原活性C.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D.FDPE.D-二聚体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的特有代谢物。D-二聚体在继发性纤溶症时阳性或增高,在原发性纤溶症时为阴性或不增高。故D-二聚体是鉴别原发性纤溶症和继发性纤溶症的可靠指标。(17.)各期粒细胞均呈阴性的化学染色是A.过氧化物酶染色B.过碘酸-雪夫反应C.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D.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E.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各期粒细胞均呈阴性反应,其他染色从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18.)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放射病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选项B、C、D、E均为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减低。(19.)缺血性脑卒中时水平或活性降低的指标是A.TXB2B.TFC.t-PAD.PAIE.vWF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t-PA减低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而在血栓性疾病或高凝状态时.由于血管损伤、血小板活化释放和纤溶活性减弱等改变.TXB2、TF、PAI和FDP均可显著增高。(20.)恶性组织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的化学染色是A.碱性磷酸酶染色B.酸性磷酸酶染色C.过氧化物酶染色D.过碘酸-雪夫反应E.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过碘酸-雪夫反应阴性至弱阳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酸性磷酸酶染色强阳性+++。(21.)区别过碘酸-雪夫反应阳性结果+和++的红色颗粒数量是A.3个B.5个C.7个D.9个E.10个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为胞质淡红色或有少量红色颗粒,通常(22.)叶酸在DNA合成中的作用是A.催化5-甲基四氢叶酸生成四氢叶酸B.缺乏时,则四氢叶酸减少,结果DNA合成障碍C.具有转运“一碳团”如甲基、甲酰基等的作用D.催化甲基丙二酸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辅酶AE.催化同型半胱氨酸变为蛋氨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叶酸经叶酸还原酶作用变为四氢叶酸,它具有转运“一碳团”如甲基、甲酰基等的作用。(23.)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粒细胞可有明显的A.核左移B.核右移C.核质发育不平衡D.中毒颗粒E.鼓锤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中性粒细胞重度减少时,其细胞核常固缩,胞质内出现空泡,在感染时,粒细胞可有明显中毒颗粒和空泡。(24.)蛔虫寄生导致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A.蛔蚴性肺炎B.肠穿孔C.胆道蛔虫症D.蛔虫性阑尾炎E.似蚓蛔线虫钻入气管,引起窒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胆道大出血、肝脓肿、胆结石、胆囊破裂、胆汁性腹膜炎,98%的患者有腹痛。(25.)不属于黑热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不规则发热B.贫血C.肝脾肿大D.腹泻E.血尿、蛋白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黑热病的临床表现有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肝、淋巴结肿大,其中脾肿大最为常见,出现率在95%以上,贫血也是黑热病重要症状之一:若患者发生肾小球淀粉样变性及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及血尿:(26.)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受支配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ACTHC.性激素D.肾上腺素E.前列腺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肾小管和集合管有调节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与ACTH、性激素、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无关。(27.)不属于α1区带的血浆蛋白质是A.AAGB.AFPC.HDLD.CpE.AAT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血浆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为五条区带,分别是清蛋白、α1区带、α2区带、β区带和γ区带。血浆蛋白质由于分子大小不同、所带电荷不同会泳在不同的区带上。Cp是在α2区带的血浆蛋白质。(28.)与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不符的指标是A.BE可能升高或降低B.PaCO2升高C.下降D.pH正常E.K-升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正常,、PaCO2升高,BE可能升高或降低。(29.)关于镁代谢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A.体液中镁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内B.镁离子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C.血浆中镁主要是与血浆蛋白结合形式存在D.镁离子对神经、肌肉有兴奋性与抑制作用E.体内镁50%以上存在于骨骼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血浆中镁主要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占血浆总镁量的55%,与蛋白结合的占30%,其余的占15%。(30.)溶血标本对测定结果最有影响的是A.CKB.LDC.ALTD.ALPE.GGT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乳酸脱氢酶(LD)在红细胞中含量较高,溶血时对测定LD影响最大。(31.)关于铁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铁可分为功能铁和储存铁B.铁蛋白中的铁是可立即被利用的储存铁C.在小肠Fe3+较Fe2+易吸收D.铁主要从胃肠道、泌尿道黏膜脱落及皮屑丢失E.铁在血浆中与转铁蛋白结合运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食物中铁与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同时进食,还原性物质可使Fe3+还原成Fe2+,较易吸收。(32.)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血清检查特点是A.血清透明,胆固醇明显增加,甘油三酯正常B.血清乳白色,胆固醇正常或稍高,甘油三酯明显增加C.血清混浊,胆固醇稍高,甘油三酯增高D.血清混浊,胆固醇正常,甘油三酯稍高E.血清透明,胆固醇增加,甘油三酯增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病因为LDL受体缺陷或活性降低,LDL异化障碍,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较高,TG正常。(33.)ALP在人体各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是A.肺脏B.心肌C.脑组织D.红细胞E.骨骼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碱性磷酸酶在骨骼成骨细胞中合成较多,以上其他组织此酶含量较少。(34.)关于酶活性测定描述错误的是A.可测定产物生成量B.可测定底物消耗量C.与底物浓度无关D.需最适温度E.需最适酸碱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酶活性测定,底物浓度在Km10~20倍之间。(35.)在血糖质控图中,有连续10个数据落在均值一侧者可判断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偶然误差D.没有误差E.其他误差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干扰物引起的使测定结果恒定地偏向一方,随机误差与偶然误差是同一种,只是偶然误差这一术语不再使用,表示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的变化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着,时大时小,时正时负。(36.)TSH测定时有免疫交叉反应的激素是A.TRHB.MSHC.GHD.LHE.ADH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TSH、LH、FSH均由α和β两个多肽亚基组成,这三种激素的α亚基具有高度同源性.其生理活性主要取决于β亚基。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时易有免疫交叉反应而干扰测定结果。(37.)测定干扰素生物活性采用的方法属于A.细胞增殖法B.靶细胞杀伤法C.细胞病变抑制法D.免疫化学法E.细胞毒测定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干扰素生物活性表现为抗病毒效应。以Wish细胞为指示细胞,将细胞、VSV病毒与待测标本孵育,细胞病变程度与干扰素生物活性成反比关系。此种方法属于细胞病变抑制法。(38.)制备ABC复合物时,A和HRP-B的浓度比为A.1:2B.2:1C.1:1D.1:4E.4:1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BC复合物中的亲和素(A)与生物素(B)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产生理想的放大效应。A和HRP-B的浓度比为1:4。(39.)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是A.密度梯度离心B.流式细胞术C.亲和板分离D.水平离心E.免疫磁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单个核细胞的比重与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不同,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进行分离。(40.)散射比浊分析中,多采用A.Mile原理B.Rayleigh原理C.Fahey原理D.ManCini原理E.Sternberg原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当入射光通过时,如颗粒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小很多,则散射光的分布比较均匀,为Rayleigh散射。如颗粒直径接近入射光波长,则散射光分布明显不均匀,为Mile散射。(41.)应用单克隆抗体作为诊断试剂,提高了实验方法的A.灵敏度B.特异度C.重复性D.准确性E.简便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单克隆抗体只识别单一抗原表位,减少交叉反应,提高实验方法的特异性。(42.)在Ⅱ型超敏反应中A.细胞毒性抗体直接引起靶细胞溶解B.Tc细胞参与反应而导致细胞被杀伤C.组胺的释放在早期起重要作用D.补体活化导致细胞或组织损伤的机制E.中性粒细胞杀伤作用导致组织损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膜上;介导的抗体是IgG、IgM,有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参与,导致靶细胞破坏。(43.)在检测TSH时,分析灵敏性可满足一般临床要求应达到A.1B.0.1C.0.01D.0.001E.0.0001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方法学上所提及的灵敏性(度)通常包括分析灵敏度(analyticalsensitivity),又称最低检测浓度/极限,是反映最低可区别于零值的浓度,功能灵敏度(functionalsensitiVity)为当CV(44.)巨噬细胞吞噬试验中,共观察489个吞噬细胞,其中284个巨噬细胞吞噬了不同数量的鸡红细胞,被吞噬鸡红细胞的总数为312个。吞噬率为A.284/489B.312/489C.489/284D.489/312E.284/312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吞噬率为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量占整个巨噬细胞数量的百分率。因此,答案为284/489。(45.)血清学分型法鉴定HLA,待检细胞通常为A.肾组织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血小板E.红细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淋巴细胞丰富表达HLA分子,获取容易.可作为待检细胞。(46.)在检测非抗原特异CIC的方法中需进行活细胞培养或细胞分离的方法是A.SPA夹心ELISAB.Raji细胞法C.mRF固相抑制试验D.PEG沉淀法E.C1q固相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Raji细胞是由Burkitt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Raji细胞有FcR,能结合免疫复合物。(47.)诊断结直肠癌联合应用的肿瘤标志物是A.CEA+CA242B.CA125+CA242C.CEA+CA15-3D.CA125+CA19-9E.CEA+CA125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CEA为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结合CA242或CA19-9可提高诊断效率。(48.)Levey-Jennings质控图以为A.警告限B.失控限C.在控限D.误差限E.系统误差限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Levey-Jennings质控图以五±3S为失控限。(49.)能反映T细胞免疫活性的实验项目为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B.T细胞计数C.Ig含量测定D.B细胞增殖试验E.溶血空斑试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T细胞表面具有PHA受体,能与PHA结合,促进体外培养的T细胞发生转化并增殖。这一过程称为淋巴细胞转化,常用于反映细胞免疫的功能。(50.)不属于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指标是A.T细胞数量B.T细胞亚群C.溶血空斑试验D.OT试验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其功能检测包括体内试验(OT试验)和体外试验(T细胞及其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等)。溶血空斑试验为检测B细胞功能的试验。(51.)用碘原子标记多肽或蛋白,是因为这类分子上有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是A.赖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E.亮氨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正1价或0价状态,碘原子可以取代酪氨酸分子上羟基邻位的氢原子而标记在蛋白或多肽上。(52.)以磷酸盐作为包被缓冲液,最佳pH为A.5.6B.7.4C.7.0D.8.6E.9.6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采用磷酸盐作为包被缓冲液一般选择中性条件,即pH7.2~7.4。(53.)免疫透射比浊分析应保证A.抗原过量B.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C.抗体抗原反应温育时间要短D.足够的触酶E.固相载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免疫透射比浊分析实验要求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分子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54.)荚膜肿胀试验可以快速鉴定的细菌是A.化脓性链球菌B.淋病奈瑟菌C.大肠埃希菌D.伤寒沙门菌E.肺炎克雷伯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肺炎克雷伯茵有荚膜,当其与相应的抗血清反应时,在显微镜下见荚膜明显增宽。方法:先在玻片两端加标本,后在一端加肺炎克雷伯茵荚膜抗血清,另一端加正常血清作对照,再各加美蓝混匀,加盖玻片,置湿盒中室温5~10分钟即可观察结果。(55.)关于幽门螺杆菌生化反应正确的是A.氧化酶(-)、过氧化氢酶(+)B.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氧化酶(+)、过氧化氢酶(+)D.氧化酶(+)、凝固酶(+)E.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幽门螺杆菌是螺杆菌属细菌,微需氧菌,革兰阴性细菌,营养要求高,其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均阳性,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凝固酶试验主要用于鉴定葡萄球菌属细菌。(56.)对副流感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单正链RNAB.单链RNAC.单链DNAD.单负链RNAE.双链DNA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副流感病毒属于单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直径只有150~300nm,属于副黏液病毒科。(57.)下列变化中表示DNA酶试验阳性的是A.培养基变蓝色B.培养基变粉红色C.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D.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混浊环E.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沉淀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试验阳性菌产生DNA酶,可使长链DNA分解为寡核苷酸链。长链DNA可被酸沉淀,而寡核苷酸链溶于酸,故当在菌落平板上加入酸后,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58.)RDW是反映A.红细胞数量的多少B.血细胞比容的大小C.红细胞体积平均大小D.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性E.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59.)下列细菌形态染色一般呈双球菌排列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淋病奈瑟菌C.四联球菌D.化脓性链球菌E.表皮葡萄球菌正确答案:B(60.)下列对细菌质粒生物学特性叙述正确的是A.质粒DNA复制为自主复制B.质粒DNA复制为非自主复制C.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D.细菌内结构相似的质粒都能稳定共存E.质粒DNA不能复制正确答案:A(61.)补体系统经典与替代途径级联反应的共同路径起始于A.C1B.C2C.C3D.C4E.C5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补体的激活途径主要有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及MBL途径。经典与替代途径级联反应的共同路径起始于C3。(62.)属于耐氧菌的是A.丁酸弧菌B.乳酸杆菌属C.溶组织梭菌D.弯曲菌属E.消化链球菌正确答案:C(63.)与血细胞生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是A.白细胞介素B.肿瘤坏死因子C.集落刺激因子D.干扰素E.生长因子正确答案:B(64.)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免疫球蛋白类别为A.IgAB.IgGC.IgMD.IgDE.IgE正确答案:B(65.)弧菌科共同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两个菌属B.含有三个菌属C.一群氧化酶阴性革兰阴性菌D.一群氧化酶阳性革兰阴性菌E.一群氧化酶阳性革兰阳性菌正确答案:D(66.)下列不属于血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的是A.脑膜炎奈瑟菌B.大肠埃希菌C.伤寒沙门菌D.福氏志贺菌E.铜绿假单胞菌正确答案:D(67.)凝血机制的共同途径是指A.从Ⅶ激活到Fb形成阶段B.从Ⅻ到Ⅹ激活阶段C.从Ⅻ激活到Fb形成阶段D.从Ⅹ激活到Fb形成阶段E.从Ⅶ激活到Ⅹ激活阶段正确答案:D(68.)为粒-单核细胞共有的标志是A.CD7B.CD8C.CD10D.CD19E.CD68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粒-单核细胞有些共有的标志如CD11b、CD31~CD36、CD64、CD68等,这些标志在淋巴系无交叉表达(个别除外)。其他选项均为T、B细胞标志。(69.)根据Km值大小可以选择酶的最合适的A.时间B.pHC.温度D.浓度E.底物正确答案:E(70.)精子活动率检查时,需要在高倍镜下观察的精子数为A.20个B.50个C.100个D.200个E.500个正确答案:C(71.)缓冲液溶质作为影响电泳的重要因素,缓冲液的离子活度直接影响到电泳速度,离子价数与离子活度的关系为A.离子价数低,离子活度低B.离子价数高,离子活度高C.离子价数低,离子活度高D.离子价数与离子活度无关E.离子价数高,离子活度低正确答案:C(72.)放射免疫分析中标记物为A.125IB.131IC.51CrD.60CoE.3H正确答案:A(73.)能够定量测定待检标本的试验是A.间接凝集试验B.协同凝集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对流免疫电泳正确答案:C(74.)以下结果符合亚临床甲减的诊断的是(↑表示升高,↓表示下降,不变表示正常)A.T3↑,T4不变,TSH不变B.T3不变,T4↑,TSH不变C.T3不变,T4不变,TSH↑D.T3不变,T4不变,TSH↓E.T3↑,T4↑,TSH不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亚临床甲减的定义,是指TSH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正常,一般出现在早期甲减,患者无自觉症状,故选择C。(75.)以下衣原体和病毒相似的共同特征是A.含两类核酸B.专性活细胞内寄生C.独特的繁殖方式D.对多种抗生素敏感E.细胞质内含有核糖体正确答案:B(76.)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血管炎型超敏反应B.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C.速发型超敏反应D.刺激型超敏反应E.迟发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A(77.)关于CO2在血液中的运输表述错误的是A.有少量的物理溶解形式B.有少量的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C.大量的进入红细胞与水结合成H2CO3形式D.H2CO3解离出由红细胞弥散进入血浆E.红细胞中的K+随等量弥散进入血浆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红细胞中的弥散进入血浆,血浆中就有等量的Cl-进入红细胞,此现象为氯离子转移。红细胞中的K+不能随HCO3等量弥散进入血浆。(78.)肠球菌区别于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点是A.革兰阳性球菌B.触酶阴性C.短链状排列D.无芽胞E.在高盐(6.5%NaCl)、40%胆汁培养基能生长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肠球菌在高盐(6.5%NaCl)、40%胆汁培养基能生长。(79.)释放人血的下列成分中生理活性最大的是A.MITB.DITC.T3D.rT3E.T4正确答案:C(80.)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的原因是缺乏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葡萄糖激酶正确答案:D(81.)共用题干分化好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能被氟化钠抑制。A.过氧化物酶染色B.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C.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D.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E.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氟化钠抑制试验仅与酯酶染色相关,但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不涉及氟化钠抑制试验;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或阳性反应。符合本题特征的为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可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恶性组织细胞病相鉴别,异常组织细胞也可呈阳性,但阳性反应不能被氟化钠抑制。(82.)共用题干分化好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能被氟化钠抑制。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浆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氟化钠抑制试验仅与酯酶染色相关,但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不涉及氟化钠抑制试验;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或阳性反应。符合本题特征的为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可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恶性组织细胞病相鉴别,异常组织细胞也可呈阳性,但阳性反应不能被氟化钠抑制。(83.)共用题干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小于或等于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正常。A.完全缓解B.部分缓解C.未缓解D.复发E.长期存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完全缓解: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小于或等于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正常。部分缓解: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大于5%且小于或等于20%。
完全缓解: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小于或等于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正常。部分缓解: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大于5%又小于或等于20%。(84.)共用题干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小于或等于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正常。A.完全缓解B.部分缓解C.未缓解D.持续完全缓解E.长期存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完全缓解: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小于或等于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正常。部分缓解: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大于5%且小于或等于20%。
完全缓解: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小于或等于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正常。部分缓解: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大于5%又小于或等于20%。(85.)共用题干原始细胞>30%,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或阳性率<3%,无Auer小体,免疫细胞化学MPO阳性,CD13、CD33、CD14、CD15、CD11b中至少有一种阳性。不表达B系和T系特异性抗原,可表达CD34、TdT、HLA-DR。A.M0B.M1C.M2aD.M3E.M5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M0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T、B淋巴细胞标志,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MPO阳性。
M0型血象表现为,白细胞数较低,外周血原始细胞百分数较低,血小板可较低或正常,伴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M0型白血病细胞形态较小,亦可较大,核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少,嗜碱性,无颗粒,亦可透明。无Auer小体,易误诊为ALL的L2型或L1型。(86.)共用题干原始细胞>30%,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或阳性率<3%,无Auer小体,免疫细胞化学MPO阳性,CD13、CD33、CD14、CD15、CD11b中至少有一种阳性。不表达B系和T系特异性抗原,可表达CD34、TdT、HLA-DR。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D.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M0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T、B淋巴细胞标志,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MPO阳性。
M0型血象表现为,白细胞数较低,外周血原始细胞百分数较低,血小板可较低或正常,伴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M0型白血病细胞形态较小,亦可较大,核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少,嗜碱性,无颗粒,亦可透明。无Auer小体,易误诊为ALL的L2型或L1型。(87.)共用题干原始细胞>30%,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或阳性率<3%,无Auer小体,免疫细胞化学MPO阳性,CD13、CD33、CD14、CD15、CD11b中至少有一种阳性。不表达B系和T系特异性抗原,可表达CD34、TdT、HLA-DR。A.M2aB.M4C.M5D.L2E.L3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M0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T、B淋巴细胞标志,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MPO阳性。
M0型血象表现为,白细胞数较低,外周血原始细胞百分数较低,血小板可较低或正常,伴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M0型白血病细胞形态较小,亦可较大,核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少,嗜碱性,无颗粒,亦可透明。无Auer小体,易误诊为ALL的L2型或L1型。(88.)共用题干一多发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PT、APTT延长,血小板数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血浆D-二聚体测定B.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C.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D.狼疮抗凝物质筛检试验E.束臂试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大约有1/3的狼疮抗凝物质(LA)阳性的患者发生血栓,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发性流产、多发性血栓形成和恶性肿瘤等,血栓类型常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浆中特异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过结合磷脂复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发生凝血反应来干扰凝血过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过程均依赖磷脂参与,故这些患者在体外试验中表现为抗凝效应,而在体内可刺激凝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
筛检试验为阳性的血浆,若属于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者,则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长的APTT被纠正,此为确诊试验。狼疮抗凝物质筛检试验测定值/确诊试验测定值为0.8~1.2。若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都延长,且比值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被检血浆中无狼疮抗凝物质存在,可能有其他异常抗凝物质存在;若筛检试验凝固时间延长,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缩短(被纠正),提示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
狼疮抗凝物质的检测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释试验进行检测,该试验不受FⅦ及FⅫ异常的影响,受检血浆中肝素含量(89.)共用题干一多发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PT、APTT延长,血小板数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B.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D.血小板生存时间E.狼疮抗凝物质确诊试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大约有1/3的狼疮抗凝物质(LA)阳性的患者发生血栓,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发性流产、多发性血栓形成和恶性肿瘤等,血栓类型常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浆中特异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过结合磷脂复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发生凝血反应来干扰凝血过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过程均依赖磷脂参与,故这些患者在体外试验中表现为抗凝效应,而在体内可刺激凝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
筛检试验为阳性的血浆,若属于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者,则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长的APTT被纠正,此为确诊试验。狼疮抗凝物质筛检试验测定值/确诊试验测定值为0.8~1.2。若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都延长,且比值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被检血浆中无狼疮抗凝物质存在,可能有其他异常抗凝物质存在;若筛检试验凝固时间延长,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缩短(被纠正),提示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
狼疮抗凝物质的检测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释试验进行检测,该试验不受FⅦ及FⅫ异常的影响,受检血浆中肝素含量(90.)共用题干一多发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PT、APTT延长,血小板数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FⅦ及FⅫ异常的影响B.FⅡ及FX异常的影响C.FⅤ及FⅧ异常的影响D.FⅢ异常的影响E.FⅦ及FⅧ异常的影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大约有1/3的狼疮抗凝物质(LA)阳性的患者发生血栓,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发性流产、多发性血栓形成和恶性肿瘤等,血栓类型常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浆中特异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过结合磷脂复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发生凝血反应来干扰凝血过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过程均依赖磷脂参与,故这些患者在体外试验中表现为抗凝效应,而在体内可刺激凝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
筛检试验为阳性的血浆,若属于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者,则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长的APTT被纠正,此为确诊试验。狼疮抗凝物质筛检试验测定值/确诊试验测定值为0.8~1.2。若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都延长,且比值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被检血浆中无狼疮抗凝物质存在,可能有其他异常抗凝物质存在;若筛检试验凝固时间延长,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缩短(被纠正),提示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
狼疮抗凝物质的检测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释试验进行检测,该试验不受FⅦ及FⅫ异常的影响,受检血浆中肝素含量(91.)共用题干患者男性,15岁,河北省某县农民。1985年9月中旬自感头痛、发热、乏力,服用APC等药无效,已持续2周。体温39.2℃,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住院。体检:血压12/8kPa(90/60mmHg),脉率120次/分,贫血面容,牙龈少许出血,两肺有轻度啰音,心脏(一),肝肋下2cm,脾肋下8cm,质软,腋下及腹股沟处可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化验:RBC220*1010/L(220万/mm3),WBC2.0*109/L(2000/mm3),血小板5.0*1010/L(5万/mm3),Hb40g/L(4.0g/dl),A/G=0.58。病原学检查:检出杜氏利什曼原虫。诊断:内脏利什曼病。问题:A.骨髓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体B.骨髓穿刺涂片查到无鞭毛体C.脾脏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体D.脾脏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体与无鞭毛体E.穿刺物培养检出无鞭毛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骨髓穿刺最为常用,因此骨髓穿刺涂片查到无鞭毛体即可确诊。
贫血是黑热病重要症状之一,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即全血象减少,这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脾内遭到大量破坏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产生贫血的重要原因。(92.)共用题干患者男性,15岁,河北省某县农民。1985年9月中旬自感头痛、发热、乏力,服用APC等药无效,已持续2周。体温39.2℃,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住院。体检:血压12/8kPa(90/60mmHg),脉率120次/分,贫血面容,牙龈少许出血,两肺有轻度啰音,心脏(一),肝肋下2cm,脾肋下8cm,质软,腋下及腹股沟处可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化验:RBC220*1010/L(220万/mm3),WBC2.0*109/L(2000/mm3),血小板5.0*1010/L(5万/mm3),Hb40g/L(4.0g/dl),A/G=0.58。病原学检查:检出杜氏利什曼原虫。诊断:内脏利什曼病。问题:A.无鞭毛体可破坏血细胞B.前鞭毛体可破坏血细胞C.脾功能亢进D.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E.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均可破坏血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骨髓穿刺最为常用,因此骨髓穿刺涂片查到无鞭毛体即可确诊。
贫血是黑热病重要症状之一,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即全血象减少,这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脾内遭到大量破坏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产生贫血的重要原因。(93.)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7岁,四川人,因5天来间歇热住院。住院前四天早晨体温正常,但下午发热(38.8℃),寒战,晚上退热。住院前2天再次发作,症状同前。两次发作之间体温正常。在不发热期间,患者感觉良好,入院前经医师诊断为流行性感冒,经治疗无效。入院当天左侧胸痛伴轻度咳嗽,体温升至40.5℃伴寒战而入院。物理检查:血压19.42/11.97kPa(146/90mmHg),心率120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40.3℃,急性病容,心脏检查正常,左肺可闻及少量啰音,腹部检查正常。血涂片检查显示一个油镜视野中有4个红细胞内有原虫寄生,虫体均有一个细胞核和多量细胞质,细胞质形态不规则,有空泡和伪足,其上有棕黄色小点,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变浅,其上有红色小点。入院后检查脾可触及,质软。A.间日疟B.黑热病C.恶性疟D.弓形虫病E.三日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此发作具有周期性,此周期与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确诊的最可靠依据是从受检者外周血液中检出疟原虫,其形态为:在红细胞内可见胞质较多,胞核亦增大,有时伸出伪足,胞质中开始出现疟色素。被间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以变大、变形,颜色变浅,常有明显的红色薛氏点。因此可确定该患者所患疾病是间日疟。
间日疟原虫的滋养体有早、晚期之分。早期滋养体胞核小,胞质少,中间有空泡,虫体多呈环状,也称环状体。以后虫体长大,胞核亦增大,胞质增多,有时伸出伪足,胞质中开始出现疟色素,称为大滋养体,此时被寄生红细胞胀大、变浅,出现红色薛氏小点。故根据镜下所见形态可确定为大滋养体。(94.)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7岁,四川人,因5天来间歇热住院。住院前四天早晨体温正常,但下午发热(38.8℃),寒战,晚上退热。住院前2天再次发作,症状同前。两次发作之间体温正常。在不发热期间,患者感觉良好,入院前经医师诊断为流行性感冒,经治疗无效。入院当天左侧胸痛伴轻度咳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葡萄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 《自救技能get》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 13 猫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13《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肥胖患者的气道管理
- Unit 1 My school Part B Read and write Part C Story ti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一 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信息窗2 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课件】高二下学期《清明祭英烈 共筑中华魂》主题班会课件
- 银行账户借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2-2023年棉花行业洞察报告PPT
- 《工程质进度-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 精神科症状学演示课件
- 2.抗美援朝课件(共25张PPT)
- 运动特质自信量表
- 《CSS样式表的使用》教学设计
- 养老护理员考试多选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 专利权转让合同-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21110917340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