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主备人徐永琼备课时间年月日

执教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L知识与技能: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

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

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

教学目标

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

句子的含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

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

教学重点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

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歌曲引入,介绍资料。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

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一一爱

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

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

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

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

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

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

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5.请大家读题。谁来

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大青树下的小学

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

这所小学的魅力。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2)勾画出不认识

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儿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

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

洁白认读形式灵活多样。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

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

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2)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5)景颇族傣族阿昌

族汉族德昂族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5.词语我理解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2.有的词语应该理

解在文中指什么?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1)

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7)①

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②形容色彩华丽。()③山间平整的场地。()④边防,边境。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6.生字我会写(课件出示8:生字田

字格课件)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1)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

住这些字?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又=汉”"打分=扮""1+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换一换:"报"

把"才"换成"月"就是"服"。⑵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9)

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

什么。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汉、扮、读、停"一一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艳、

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zdochenhanzuxianyanfuzhuang

()()()()

ddbananjingcuzhuang

()()()

2.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个。

3.填词练习。

()的服装()的小鸟

()的国旗()的铜钟

4.我能填。

pingdaihu

()坝()表()蝶

()果()领二()

()等爱()()水

参考答案:1.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安静粗壮

2.5655

3.鲜艳欢唱飘扬古老

4.坪苹平代带戴蝴胡湖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2、花的学校

主备人徐永琼备课时间年月日

执教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

泰戈尔,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哲学家和

印度民族主义者。他曾获若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

教材分析等五十多部诗集。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本

文选自他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学情分析

L知识与技能: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

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

教学目标

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

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

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简要介绍作者,使学生对泰戈尔有初

步的认识,丰富文学素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

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荒(hu百ng)野口笛(dD罚(fa)站放假(jia)衣裳(shang)

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裳"在"衣裳"中读轻声。

(2)去拼音读一读。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

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

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

(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

假:①一②府

真假()暑假()

假()发假()日

(5)理解"荒野"和"口笛"。

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

(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

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

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花们的妈妈是谁?

花们的老师是谁?・・・・・・

3.教师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相机写在黑板上。

4.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5.交流解疑。

(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

备在全班进行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

6.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

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落下的时候,.

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他们在——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他们

的家在。(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

天上。)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自主提问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促进其对诗歌的理解。同时,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清

思路。

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

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

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

笛:下边是“由”,不是“田”。

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

4.教师示范“舞”“扬”“臂”。

5.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书写。

6.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落叶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

7.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内容。

设计意图:注重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指导学生书写时,让学生独立进行观察,掌

握书写生字的要领;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易错的字进行指导;通过课件演示

笔顺、教师示范来指导学生书写,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从而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ludxiahuangyekouditiaowu

()()()()

kuanghuanfangJiacaichushoubi

()()()()

2.选字组词。

裳棠湿碰

海()衣()()撞()润潮()

3.找出下面花朵中不是同一季节开花的一项,用“—”标出。

(1)桃花杜鹃花梅花月季

(2)荷花菊花牡丹向日葵

(3)桂花牵牛花芙蓉百合

(4)腊梅水仙杜鹃马蹄莲

参考答案:

1.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放假猜出手臂

2.棠裳碰湿湿

3.(1)(2)萄花(3)牵牛花(4)X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3、不懂就要问

主备人徐永琼备课时间年月日

执教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

《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

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

的精神。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

教材分析

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不离开记事,

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

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学情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

教学难点

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师:老师让大家搜集孙中山的资料或图片,谁来介绍?

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图片。

2、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有关孙中山的那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中山

小时侯是怎样学习的?

板书课题:不懂就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试读课文,自学课后字条里的字,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内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看哪个小组合

作得最好。)

3、读词语比赛。(看谁能读正确,声音响亮。)

(1)小组比赛。

(2)男女生比赛。

(3)小老师领读。

4、认读字卡。(看谁交得生字朋友最多。)

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个别字进行组词,形近字比较。

5、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十几个生字朋友。老师相信大家再来读课

文一定会读得更流利。

三、熟读感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把不明白的问题用喜欢的符号标下来。

4、全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

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

(1)结合看图,小组讨论。

(2)班内汇报。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至5自然段,体会当时的紧张的气氛。

(1)试读。(2)指名读。(3)学生评价朗读。

6、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四、拓展延伸

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

(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小组讨论哪些字难记,怎么记。

2、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可以利用给基本字加偏旁、换偏旁、形近字比较等方法)

4、学生练习书写。

5、全班展示、评议。

六、总结,布置作业。

1、谈收获。

2、把《不懂就问》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堂()戒()厉()既()

常()械()历()即()

详()塾()涂()提()

祥()熟()途()题()

参考答案:

课堂戒尺严厉既然详细私塾糊涂提出

经常机械经历立即慈祥成熟前途问题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4、古诗三首

主备人蔡龙备课时间年月日

执教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

写《山行》。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的读音和用法。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

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重点

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对秋

教学难点

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

天的诗歌。

板书,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

二、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陕西西安)

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

预设:《清明》、《秋夕》等。

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山行》: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

重复。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径、斜-。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径:小路。

斜:不正。

石径斜:石板小路弯弯曲曲。

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

预设: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读古诗

(-)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预设: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结合图片,解释重点词语。

寒山:深秋的山。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风景。

学生结合景物提示,描述风景。

(三)小组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晓诗意。

1.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白云深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

预设:

"深”是浓厚,浓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

动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红于"改为"红如"效果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然后表达观点。

预设: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

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入诗境,悟诗情。

1.出示古诗,简析诗歌中的风景。

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景有何不同?前两句和后两句诗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预设:

前两句抓住"寒"字,描绘了一种辽阔深远的远景。

后两句抓住"红"字,描写了一种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欢哪两句?为什么?

预设:

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对比,用红叶比春花,在美的基础上渲染了一层坚强。诗

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古诗中写秋的诗文大多是悲凉的,而这首诗却表达了一种喜爱的

情感。古诗的诗意富有哲理,这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枫叶经霜

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因而,这句诗就有了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

五、学写生字

美好的诗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现,这首诗中还有这几个生字需要我们会写,现在让我们

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寒、径、斜、霜”等4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寒"宝盖儿宽,三

横紧凑,撒捺要舒展。"径”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又"。"斜"左右结构,注意两部分的高度。

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指导学习《赠刘景文》

过渡:诗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红叶,就送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晚秋,其实秋天的美景有很

多,喜欢秋天的诗人也有很多。课文第二首诗歌《赠刘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先来

认识作者一一苏轼。

(一)认识作者。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

(二)感知古诗。

出示诗歌,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预设: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三)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想一想:《山行》这首诗我们是从哪几方面来欣赏的。

预设:字、景、情、理。

1.小组长领学生字。

(1)出示会认的生字“犹、傲、橘"。

(2)出示会写的生字"赠、刘......”等7个生字,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生字讲解,并示范书

写,直至完成任务。

(3)小组挑战,听写生字。

2.一起赏景。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预设:荷叶、残菊、黄橙、绿橘等。

(2)联系诗句说一说,诗中的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导悟情。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作者写枯败的荷叶、傲霜的残菊有什么用意?又为什么写到了橙黄橘绿?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点拨。

预设:刘景文当时已经58岁了,有些迟暮之感。作者写这首诗告诉他秋天正是收获的

季节,勉励刘景文奋发有为。

4.诗歌中有没有一句话让你觉得包含道理?

预设: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气节。

七、总结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名句,其实秋天不只有火红的枫叶,

灿烂的菊花、还有很多像橙黄橘绿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让我们去寻找诗意的秋天吧。说一

说你眼里的秋天。

作业设计-

1.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参考答案:

(1)远上寒山石径斜

(2)白云生处有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到

主备人蔡龙备课时间2019年9月10H

执教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三年级(2)班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L知识与技能:.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

字。正确读写“排列、规则”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

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

教学重点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

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

教学难点

美。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课件出示2)同学们,见

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法国梧桐树•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3)法国梧

桐树,大乔木,高可达2O-3O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

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花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呈刺毛状,

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对多种有毒气

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3.谈话导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课题:铺满

金色巴掌的水泥道。(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疏疑:巴掌为什么是金

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

起来,说一句话。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二、学习生字、

认读新词。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字词(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生字)punijingjinyuanyinpailieguTzeluanzongchi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指名领读,正音。"则"是平舌音,"迟"是翘舌

音。"紧、院、舌L"是前鼻音,"晶"是后鼻音。(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词语)wayinling

z@ngz6ngxu百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增、棕"

是平舌音,"E|T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3.自由练读。开火车读。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

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5.(课件出示6)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交流一下。(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

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预

设: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

放晴了"。预设:"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预设:"凌乱"就是"杂

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

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2.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课

件出示7)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第二段(第2至9自然段):"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一一铺满金色巴掌的水

泥道。第三段(第10至11自然段):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3.熟读课文。四.识记生字,

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

院、列、棕、迟。如"铺","?"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排:才+非规:见+夫则:贝+IJ(3)组词巩固:如"铺满

水泥泥塘水晶院墙规则排列凌乱棕红色迟到"3.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1)引

导学生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弄清生字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铺、泥、院、

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印列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

后一捺变成点。师重点指导"规、Eh泥"。"规"左右结构,左边的"夫"的捺变成了点,右

边是"见",不是"贝”。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E|J"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耳

旁,不是双耳。"泥"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4.学生在《习字册》上

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五.反馈检查,比赛认读。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

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

多。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设计

意图: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介绍,通过课题质疑,提高

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课堂作业新设计】1.读拼音,写字词。nitiishuTjTngjTn

zhangjiaoyin()()()()chidaopailieguTze()()()2.照样子写

词语。亮晶晶金黄金黄闪闪发光3.连线,组成恰当的短语。明朗的水洼亮晶晶的天

空小小的叶子金黄金黄的蓝天湿漉漉的地毯彩色的小巴掌金色的水泥道仔细地

歌唱愉快地数着参考答案1.泥土水晶紧张脚印迟到排列规则2.红彤彤急匆匆黑

乎乎白茫茫懒洋洋绿油油慢吞吞金灿灿考虑考虑活动活动比划比划打扫打扫商

量商量研究研究步步为营彬彬有礼楚楚动人绰绰有余咄咄逼人喋喋不休3.明朗的天

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金黄金黄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

学仔细地数着愉快地歌唱。

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字词。

,,V

nitushuljingjinzhangJiaoyin

()()()()

chidaopdili6guize

()()()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6、秋天的雨

主备人蔡龙备课时间2019年9月10日

执教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

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

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

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

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

教材分析

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

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

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

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

学上的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

个字•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一曲"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儿

教学目标方面写到秋天的雨,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

秋雨的喜爱。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

教学重点

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

教学难点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激趣导学。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

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2.(课件出示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

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3.引导交流,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4.学生交流看

法和感受。5.想象导学:(1)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

的眼前?(2)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板书课题,学生

齐读课题。)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读通课文,认识字词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3)(1)框出生字,在生字框中给

生字注音。(2)标出段号,读通句子。把理解的或不理解的字词、句子标上记号,以备讨

论交流。(3)把你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4)说说这篇文章

介绍了秋雨的哪些方面?2.学生按要求自学,批注或利用学习工具解惑,师巡视,了解学

情。3.反馈学生自学情况。(1)检查字词的认读。(课件出示4)钥匙缤纷邮票丰收

颜料飘哇飘哇争着勾住喇叭一盒一枚仙子淡黄好闻香梨厚厚的一曲自由读,

小组交流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指正:注意读好翘舌音"匙",同时在"钥匙"里读轻声。前

鼻音"缤、颜、仙、淡、闻",后鼻音"丰、争"。(2)鼓励学生说说识字的方法,师适时点拨。

熟字带生字:是-匙宾一缤合一盒彦一颜形近字比较识字:枚-枝勾-句形声字识字:香

梨,木本植物,"梨"是木字底。仙子,是人,所以"仙"是单人旁。三、抓总起句,理清脉

络。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再自主读文,画出自己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逐段读课文,读不好的地方教师再指导,示范。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第一自然

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轻轻地,轻轻地"读出秋雨的润物细无声,抓住"趁你没留意"读出秋

雨的调皮可爱。为全文的朗读定下情感基础。3.学生再快速读课文,并画一画1-5自然段

分别写了什么?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后教师用课件出示:(课件出示5)

作业设计

看拼音写汉字。

ydnliaowendanhou

()好()()黄()的

2.本文从()方面写了秋天的雨,分别是()、()、()、

()、()o

3.从课文中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参考答案:

1.颜料闻淡厚

2.五一把钥匙一盒颜料许多好闻的气味金色的小喇叭一首歌

3.略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7、听听秋的声音

主备人蔡龙备课时间年月日

执教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

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春天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夏天到处是异常茂盛的绿树,冬天遍地纷纷扬扬的雪花,那么

秋天呢?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1:秋天硕果累累;2:秋天瓜果飘香;3:秋天天高云淡;4:秋天庄稼大丰收,

农民伯伯可高兴了。)(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

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

2、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

秋天的世界,去听听秋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这是一首现代诗,谁来读课题?

生:听听,秋的声音。

师:后面的"听"要轻声;注意题目中的逗号,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听,秋的什

么?生:秋的声音师:听听,谁的声音?生:秋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好重音)三、初读,

听秋声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秋的声音吧!打开语文书第46页,

1.初读。

要求: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在每一小节前标上

序号。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这首诗很美吧,诗人运用的词语也很美。让我们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手臂刷刷蟋蟀振动

歌韵叮咛掠过歌吟

辽阔大厅绽开匆匆

3、通过初读课文,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

(生说,师随机板书。)

板书:

黄叶刷刷

蟋蟀口瞿口瞿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

(学生都会说到这四种可以用耳朵听到的声音,而不可闻但可感觉的声音在第5段)

师:秋的声音只有这些吗?还藏在哪儿了?(引导读第5节)

板书: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师:前四种声音是我们可以用耳朵具体听见,后面的声音是我们听不到,但可以感受到的,

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这是秋天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感觉。

四、品读,说秋景。

那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声音呢?为什么?

(预设:1、我喜欢"蝴蝴’的声音,因为蟋蟀的叫声想唱歌一样好听。2、我喜欢刷刷的落叶

声,这告诉我们秋天来了。)说得好!

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或默读课文1至4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说说"你仿佛听到什么声音?

看到什么景象?”

1.读的很认真,谁先来读第一节?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别的话音。)

黄叶和大树在道别时,他们说了些什么话?

(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大树说:黄叶你不要走,你走了我会想你的。)

(黄叶说:大树,你不要伤心了,我落到地上,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肥料•,到时你会长得

更茁壮,我也会更茂盛。)

瞧!大树听了黄叶的话乐了,大家也乐了。所以咱们读这一小节时,一方面要读出他们道别

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还要读出对黄叶的赞美之情。

学生齐读第一节诗。

2、在黄叶和大树告别的同时,看蟋蟀它在干什么?谁来读第二节。

学生: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你仿佛听到了蟋蟀在说什么?

学生:我仿佛听见蟋蟀说:再见了,阳台,我明年春天还回来唱歌给你听。

"歌韵"在这里指什么?

(学生1:歌声、歌曲。)

老师知道大家个个都能歌善舞,其实蟋蟀也是动物界一位非常出名的歌唱家,它的叫声非常

动听,好像在唱歌。"歌韵"在这里指的就是蟋蟀的歌声。

看,秋天多美好,黄叶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我们一起来当当可爱的小蟋蟀吧!(男女生

赛读)要读出它对秋天的留恋,喜爱之情。

3.这时大雁来了,它又在和谁告别呢?谁来读一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大雁对白云说了什么?一一

学生1:白云,再见了,我要去南方过冬。

她还要"叮咛"几句什么?一一

学生2:天凉了,要加衣裳,别着凉。

这就是"暖暖的叮咛"。白云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

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谁来读一读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风在歌唱什么?一一

它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

(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1.“丰收了,丰收了,快到田里收稻谷吧!"2、玉米丰收了,农民伯

伯快来采收吧。3、大豆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收割吧。)

这真是一片丰收的美景啊!农民伯伯们乐得嘴都合不住了,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之

情吧!

生分两组比赛读课文第三节。

4.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

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全班朗读。

五、续写,写秋声

1.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其实秋的声音还有许多,你

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苹果成熟后掉在地上的"扑咽"声。小溪流水的“哗哗"声。收割机的"隆隆”声。青蛙的叫声

"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哗啦哗啦"稻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