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军公共安全文化_第1页
王亚军公共安全文化_第2页
王亚军公共安全文化_第3页
王亚军公共安全文化_第4页
王亚军公共安全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平安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管理甘肃行政学院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王亚军主要内容一、公共平安文化与教育理论前沿二、公共平安文化教育现实与问题三、校园平安文化管理实践与对策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2021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连续发生了六起校园血案,死亡和受到伤害的大都是无辜的孩子。常识和常理有资料显示,灾害发生时,只有约12%-25%的人能够保持头脑清醒,把握事态开展,采取主动行动;而75%的人出现情感错乱、茫然失措或精神麻木,其中一些人出现严重行为混乱、惊恐。有效的灾害教育,可以帮助更多人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做出正确选择。触目惊心的一组数字2005年山西沁源特大车祸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市二中

“9.23〞特大学生伤亡事故

2002年9月23日19时许,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市〔县级市〕第二中学发生因学生拥挤踩踏,造成21人死亡(男7人,女14人),43人受伤〔4人重伤〕的特大伤亡事故。

2021甘肃半月内发生8起校园平安事故

造成8死21伤

2021年03月13日兰州晚报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全省教育系统接连出现打架致死、自缢身亡、溺水事故、踩踏事件、意外伤害、离校出走等8起平安事故,造成8死21伤3出走。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严肃查找制度不完善和执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严肃责任和发生事故后的责任追究,指导事故发生的市州依法规及时处置,结果要回应社会关切〞。2021年甘肃校园平安工作重点3月4日,省教育厅发布,这也是省教育厅专门就校园平安发布的第一个专题工作重点。“护校安园〞活动多部门联动、校园及周边专项整治行动、“打非治违〞和“扫黄打非〞行动深入落实校舍、食品、交通、营养餐、消防等工作运行过程的平安工程启动建立教育系统平安稳定工作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学校平安教育督导、协调工作机制日本从娃娃抓起:逃生意识和逃生技能训练新鲜的记忆:叶志平﹠1分36秒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四川省优秀校长“5.12〞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一、公共平安文化与教育理论前沿平安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在解决生活及生产中的平安问题。从文化溯源的角度可以将其起源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的防灾害活动。公共平安文化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平安,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所谓公共平安文化,有四个层次,它的核心是公共平安文化理念,也就是人们公共平安文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这是公共平安文化的灵魂。其次是公共平安行为,包括人们的行为习惯、行为模式。三是公共平安制度。四是物化的平安标识、宣传物等等。所谓校园平安文化就是在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被全体成员所认可并自觉遵守有关平安问题的价值观、行为准那么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成员关于平安问题的价值观、行为准那么、规章制度、教育活动、管理活动以及外在物质设施等有形或无形的东西,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平安文化气氛。我国历史上的公共平安文化特点责任意识。?周易?里面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还说:“其亡,其亡,系苞桑。〞说的是总是担忧要灭亡,要灭亡,但是国家却会像栓在桑树上一样牢靠预防意识。也就是古人讲的“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思想反思意识。比方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说的是平安事故发生之后要善于反思,及时改正规律意识。老子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从祸害当中吸取教训可以获得幸福,相反幸福安乐的状态中,其实也潜伏着祸害,这就有助于我们把握安危变化的规律。学校教育在公共平安文化建设中的四大作用根底性,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带动性,可以带动家庭和社区平安意识和防灾减灾水平的提高示范性,可以对社会其他部门起到示范作用战略性,最终对全社会平安文明素质的提高作出奉献。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李雪峰博士两个小故事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

公共平安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应对灾害的脆弱性程度;公共平安教育的缺乏,很可能导致灾害后果的加重。国际社会降低灾害损失的根本经验: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有钱买棺材,没钱买药〞;“灾害来跟着来,灾害走跟着走〞;“好了伤疤忘了疼〞;“吃一堑、长一智〞。创立平安校园二、公共平安文化教育现实与问题调查说明,困扰校园平安的四因素:传染病

食物中毒校园暴力意外伤害:车祸、溺水、窒息、中毒、烧伤、跌伤等。现实与问题教育缺失“包办代替〞、“处处设防〞、“身体平安〞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中国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在所有儿童交通意外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孩子是在道路上受伤的。儿童发生道路交通意外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儿童突然出现在机动车道上,二是儿童从车前或车后突然蹿出。在儿童事故中,约半数是由于儿童自身违法行为而引起的。中午和下午放学时段是事故的高发时段,而且事故一般发生在步行、骑车及乘车时。三、校园平安文化管理实践与对策

1、平安文化理念2、平安意识教育3、平安技能培训树立平安文化理念五型学校建设学习型、平安型、创新型、特色型、和谐型三不伤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平安意识教育“伤后知痛〞危机意识人防、物防与技防平安技能培训普及维护校园平安的几个方面

楼道平安校园平安得注意,上楼下楼有秩序;楼道平安最重要,靠右行走不要跑;遇上拥挤停三分,主动谦让路畅通。课间平安

课间游戏不可少,有趣正规不打闹;要想跑步上操场,场地宽大最理想;楼梯扶手不要趴,掉下容易摔傻瓜。校外平安不玩猫,别逗狗,黄蜂毒蛇性凶猛;动物一旦变了脸,抓伤咬伤把病得。用电平安实践路径一是构建管理模式二是建立规章制度三是总结自救定律

三是总结自救七定律

Page

42Page

43如何防止交通意外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结伴外出时,不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平安措施。Page

44乘坐校车本卷须知一、候车在候车时,等车停稳以后,按先后顺序上车。上车以后需要下车必须跟接送教师报告。二、乘车1.在乘车过程中不能睡觉、看书,不要在车内随意走动、打闹。要坐稳、扶好,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受伤。2.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勿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勿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三、下车1.下车时,记得带好自己所带物品。须等车停稳后再依顺序下车。需横过车行道时,切不可贸然通过。应在跟车教师护送下,选择适当时机过马路。2.下车后,没见家长不能自行回家,不能跟陌生人或邻居回家,要求跟车教师跟家长联系。2021年2月27日7时许,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4名学生死亡,多名学生受伤。课间活动的平安要求1、在教室门口或者楼道内,不能推搡、拥挤,猛冲猛跑,追逐打闹以免摔伤自己或撞伤别人。2、上下楼梯要自觉排队,靠右慢行,不要坐滑楼梯扶手,或用力趴在楼梯扶手上。3、课间活动不做危险游戏,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不要在教室打闹,玩弄教具或拖把扫把等。5、进出教室时要轻推轻关防止撞伤他人。体育活动与平安管理校园劳动与平安管理校园食品与卫生平安

公共场所与平安教育①在校园醒目处,设置“110〞“119〞“120〞等常用求助号码,在楼梯、过道、食堂设置警示标语,如“先上后下〞、“靠右行走〞、“切勿拥挤〞、“谨防地滑〞等。②加强门卫制度。与保安公司签约,聘请两名保安,负责学校大门看管工作。重视学生公寓区管理,设立内、外传达室,学生出入寝室实行登记备案制。③加大校园巡查力度。由专业指导组安排人员采取定时与不定时巡查相结合方式,对校园实行巡查,对男女生公寓,那么聘用治安人员实行通宵值班,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平安。④校外寄宿学生名册每学期据实建立,并依照住宿区域,实施平安互助编组,专业指导组适时访视寄宿生住宿地点,了解寄宿学生的平安情况。⑤及时收缴学生中的管制刀具,杜绝隐患。⑥落实体育器材设施及各种运动场所定期实施检查,对有碍学生平安的器材、设施及运动场所,及时维修或停用,对于较具危险性的运动指导教师需在场指导和保护。⑦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及时更换消防药品。⑧大型活动,事前制订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落实应急反响机制。心理健康平安教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根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