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概况................................................................3
第一节概述............................................................3
第二节编制依据.........................................................3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3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3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5
第三节地质构造..........................................................7
第四节水文地质...........................................................7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设计....................................................7
第一节巷道布置...........................................................7
第二节矿压观测..........................................................8
第三节支护设计........................................................9
第四节支护工艺..........................................................13
第五节支护质量检查及监测..............................................23
第四章施工工艺.............................................................27
第一节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27
第二节装载及运输.......................................................28
第三节管线吊挂及轨道铺设..............................................29
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30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
第一节劳动组织.........................................................31
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图表.................................................32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32
第六章生产系统.............................................................33
第一节通风系统.........................................................33
第二节运输系统.........................................................36
第三节压风系统.........................................................37
第四节供、排水系统.....................................................38
第五节供电系统........................................................40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44
第一节施工准备........................................................44
第二节拨门措施........................................................45
第三节顶板管理........................................................45
第四节过地质构造措施..................................................46
第五节“一通三防”管理................................................46
第六节防治水管理.......................................................53
第七节机电管理.........................................................54
第八节运输管理.........................................................56
第九节刮板运输机使用管理措施...........................................61
第十节掘进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61
第十一节皮带机使用管理措施...............................................68
第十二节相关设备操作管理规定...........................................83
一、风动锚杆钻机操作规定.................................................83
二、风镐使用注意事项.....................................................84
三、气腿凿岩机(YT-28型)操作规定........................................85
四、风煤钻使用安全注意事项...............................................85
第十三节重物起吊管理规定...............................................86
第十四节锚索张拉机具使用安全技术措施...................................89
第十五节煤质管理措施...................................................92
第十六节防止冲击矿压措施........................................92
第十七节文明生产.......................................................95
第八章六大安全系统、避灾方法及路线.........................................96
第一节六大安全系统....................................................96
一、井下紧急避险系统.....................................................96
二、压风自救系统.........................................................97
三、供水施救系统........................................................98
四、通讯联络系统........................................................99
五、人员定位系统.........................................................100
六、监测监控系统.........................................................103
第二节避灾方法及路线..................................................108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本工作面所掘进的巷道为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位于井田西翼,东边为北翼回风大巷,
西边为北翼辅运大巷,北部为未开采区,南边为北翼三号大巷联巷。
二、巷道用途:北翼辅运大巷回风、行人等。
三、巷道设计长度、服务年限:
1、设计长度: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设计长度:82.7m(平距)。
2、服务年限:北翼盘区工作面回采年限。
四、巷道性质:本工作面所掘进的巷道为开拓巷道。
五、预计开、竣工时间:开工日期2015年7月,预计竣工2015年8月。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根据崔木煤矿生产技术部业务联系单(编号:JSB-JJ-2015-)和设计图纸,设计图
纸:2015年7月22日下发的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平面布置图。
二、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地质说明书。
三、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安全生产岗
位制》、《煤矿操作规程》等。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北翼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位于井田西翼,东边为北翼回风大巷,西边为北翼辅运大巷,
南边为北翼四号大巷联巷,北部位未开采区。本次掘进起止标高671〜678.4m。
井上下对照:地面主要为山地、沟壑、陡坡等地貌,树木茂密,草本、灌木植被较为发
育。
附图1: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施工预想地质平、剖面图
38608003860700
,.999:T
6S9,0£9:l0-U9:X65£7/.9:l
Q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0U
s
f北翼回风大巷
8
a
北翼皮带大花
北翼辅运大巷
0
84
至
1S0
38608003860700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层赋存状况
3煤属黯淡型煤-半暗淡型煤,条痕黑褐色,油脂光泽,沥青光泽,层里面有植物性化石,
裂隙较发育,煤层厚度约23.5〜25.7m;
二、地质情况
设计巷道开窝和施工位置均位于3煤煤层中,按设计坡度掘进施工。
顶板:煤层顶板为炭质泥岩2.6〜3m,黑褐色,水平层理,可见植物化石,上覆细-中砂
岩,灰白色,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分选性中等,次圆状-次棱角状,块状层理,含黄
铁矿结核;
底板:煤层底板为炭质泥岩3.6〜4.3m,黑褐色,水平层理,可见植物化石,其下部
为泥岩及铝质泥岩3.9〜4.4m,褐灰色铝质泥岩,质较纯,微有滑感,含粉砂,块状层理,
含植物根系化石,下部粉砂含量较高,与下伏底层接触不显。
附图1: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综合地质柱状图
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综合柱状图
1?500
地层系统综合柱状层岩性岩性
厚
系组
(m)名称描述
藐蕨1:5001
直
罗
紫红色依白色,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分选性
差,次棱角状,斜层理,薄状层理,变形层理,中央
侏组12.7—22
17.3517.35细制砂岩灰白色粗砂岩薄层,含少量黄铁矿结核。
—
!).G—14.S
延10.227.55泥岩浅褐色,块状层理,与下接触不明显。
——
灰白色,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分选性中等,次
26-9L8
5373292粉魂1砂岩圆状,块状层理,可见黄铁矿结核。
——
_L1-12.,灰白色,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分选性中等,次
553842粉T砂岩圆状,块状层理,可见黄铁矿结核。
—
罗1.8-iaJ7
7.44582泥岩灰黑色,团块状,可见滑面。
安
--
灰白色,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分选性中等,次
10.35612细砂岩圆状歆棱角状,块状层理,含黄铁矿结核。
1
26T0
zS5892炭质泥岩黑褐色,水平层理.,可见植物系化石。
组
2aMS7暗淡型亭暗淡型煤,条痕黑褐色,油脂光泽,沥青光
2468356您泽,层里面有植物性化石,裂隙较发育。
Z
系a6-43
—Z—
一,一a958Z47炭质泥岩黑褐色,水平层理,可见植物系化石。
一◎一
◎一◎褐灰色铝质泥岩,质较纯,微有滑感,含粉砂,块状层
理,含植物根系化石,下部粉砂含量较高,与下伏底层
a44T9
\,L159L62铝质泥岩接触不显。RQDR1%
县---
7.8褐灰色铝质泥岩,质较纯,微有滑感,含浅灰色粉砂
组床见底)9a42粉细砂岩岩,块状层理,底部含杂色角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地质构造
从已施工的北翼回风大巷和北翼辅运大巷实际揭露地质资料分析,该巷道自拨门至贯通
不受地质构造影响,煤层赋存情况稳定。
巷道施工附近将不揭露任何地质及水文地质钻孔。
第四节水文地质
巷道设计位于3煤层中施工,局部可能受顶板砂岩裂隙水影响,出现少量淋、滴水现象,
预计掘进期间涌水量约0.5~lm3/h0
存在问题及建议
1、巷道开窝拨门前,需编制专项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方可掘进施工;巷道与北翼辅运大
巷贯通前,需提前编制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方可贯通施工,并重点做好贯通处超前
安全加固和警戒工作。
2、巷道在煤层中掘进,需加强顶、帮支护管理;加强顶板和中腰线管理,严格按巷道设
计和质量标准化要求施工。
3、巷道掘进期间,局部可能有少量顶板淋水,施工期间按设计要求敷设PVC水槽,确保
积水能自流至北翼回风大巷水沟。
4、巷道掘进过程中,冲击地压、煤炮、掉顶、片帮和底鼓现象均有可能发生,在施工期
间应加强巷道支护质量,同时加强巷道安全隐患巡查,重点是三岔门管理,确保巷道安全。
5、巷道掘进过程中将从北翼皮带大巷底部通过,应加强该段巷道支护管理。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设计
第一节巷道布置
1、说明
1)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从北翼回风大巷内F20点前75.1m左帮位置开窝,方位角N263°
先以+3%。掘进10m,再以+7.5°上山掘进52.7m落平,然后以+3%。掘进20m与北翼辅运大巷
贯通,总工程量82.7m。
2)巷道设计如有改动,以生产技术部业务联系单为准。
附图3: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平面位置示意图
II
II,
d〜一
II
Vr^
北翼五号上卷联卷
[一所一霸一
20600H52703I
/一二一+1^-:.爆高4.5m助尿16.粕忌煤厚度24.2・
irT
iii
ii
近
窘
曾
JL北_
9.2巷nII
图
翼
8北翼皮带大卷飞前翼前撬
73IIu
SIii每—
第二节矿压观测
根据《锚杆支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该施工巷道要进行顶板离层监测,观测内容、目的
及手段见下表:
矿观测内容、目的及手段•览表
序”观测内容观测目的测试手段
1顶板离层监测顶板稳定状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离层指示仪
2螺母拧紧力检查锚杆安装质量扭矩扳手
3锚索预紧检查锚索安装质量锚索张拉机具
矿压观测仪器一览表
序号名称及规格数量备注
1顶板离层指示仪3
2锚杆拉力计21台备用
3扭矩扳手21台备用
4锚索预紧器21台备用
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锚杆支护设计依据及思路
1.设计依据
锚杆支护设计依据的煤层顶板综合柱状图。
设计锚杆长度等参数引用的理论为悬吊理论、松动圈理论和锚杆支护强化理论。
2.设计的主要思路
由于巷道埋藏深度大,为了降低支护成本,使设计做到科学性和可靠性,本设计的主要
思路如下:
根据工程类比法采用锚杆支护,顶板锚杆采用端锚,顶、帮锚杆杆体选用左旋无纵筋高
强螺纹钢锚杆配合钢筋网、平钢带梁。
二、锚杆参数的确定
锚杆长度是锚杆支护参数中关键参数之一,就巷道支护整体而言,锚杆长度太短,其在
巷道内所形成的加固厚度较小,难以承受围岩压力,不利于巷道的稳定。
1.锚杆长度的计算
按照经验公式计算
L=K(1.1+B/10)
L—锚杆杆体长度,m
K一围岩类别系数,(取1.2)
B一巷道跨度,取5.2
则L=L2X(1.1+5.2/10)=1.94m
此外,设计的锚杆长度考虑巷道实际断面尺寸和施工技术条件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
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顶、帮锚杆长度均为2.0m以上,取锚杆长度为2.4m锚杆。
2.锚杆间排距的计算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SWL/2=2.4/2=1.2m
S—锚杆间排距
L—锚杆杆体长度
根据计算结果,锚杆间距不大于1.2m,因此确定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锚杆间距800mm可
以满足要求。
3.锚杆、梁、网的规格、材质的计算、选择与确定
由经验公式知,锚杆直径<1=(L/100-L/110)=(0.024〜0.022m)。
因此取d=22mm满足设计要求,由于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属IV类围岩,且服务年限在十年
左右,而巷道顶压较大,由工程类比法,顶板锚杆杆体拟采用直径22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
锚杆,杆体抗拉屈服强度不小于320MPa,抗拉极限强度不小于500MPa,延伸率不低于16%;
锚杆杆体尾部螺纹必须采用滚丝工艺加工。顶帮均选用①22、L=2400mm左旋无纵筋高强螺纹
钢锚杆支护,顶板配合钢筋、平钢带护表,帮部配合钢筋网、平钢带护表,顶板及帮部锚杆
间排距800X800mm。
4.托盘的选择经分析比较,顶板采用碟型托盘,规格为150X150X10mm。
5.锚固剂、钻孔直径的选择与确定
经分析研究确定顶板与两帮锚杆均采用直径28mm的孔径,为了防止顶板的离层变形,顶
板及帮部锚杆均采用1卷K2350、1卷Z2350型树脂药卷,凝胶时间快速为41s〜90s,中速为91s〜
180s,搅拌时间均为10s〜15s。
6.锚杆锚固力
巷道选用的①22mm的左旋无纵筋高强螺纹钢锚杆极限载荷不小于160KN,锚杆抗拔力不
小于锚杆极限载荷的50%,确定锚杆抗拔力不小于80KNo
三、锚索长度及锚固力
锚索的主要作用是把冒落拱中的岩石悬吊起来,在锚杆支护失稳时能悬吊冒落拱中岩石
的重量,继续起作用,提高巷道维护的可靠性。
1、顶板冒落拱高度计算
根据公式
①
a+htan(450——)
H=------------------
f
H——冒落拱高度,m;
h——巷道高度;取平均值,取巷中高4.3m;
a——巷道跨度之半,2.6m;
①——煤体内摩擦角5。;
,——顶板煤层的坚固性系数,3〜6,取最小值3;
故计算可得冒落拱高度为2.3m。
2.锚索自由段长度
。卷•/卷232x(4x500)
=2264.1mm>900〃〃%
22
(。孔2"J)(28-17.8)
6卷一药卷直径;
1—药卷长度;
6孔一眼孔直径;
4U—锚索直径;
可得:锚索自由段长度为2264.7mm。
3.锚索深入岩体长度:L=H+La
式中:La---为锚索锚固长度,mm;
H——锚索岩体内自由段长度。
锚固长度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La是按树脂与钢绞线的粘接强度计算的锚索锚固长度,
Lb则是按树脂与孔壁岩石的粘结强度计算的锚索锚固段长度,选计算最大值。
按树脂与钢绞线的粘接强度计算的锚索锚固长度:
KN!
La>--------=500mm
7T-n-d-ra
上式计算中:K为安全系数,K=1.4;
Nt:锚索设计载荷,Nt=120kN;
n:钢绞线根数,n=2;
d:钢绞线直径,为17.8mm;
了":树脂与钢绞线粘结强度,MPa,Ta=2MPa
按树脂与孔壁岩石的粘结强度计算的锚索锚固段长度:
KN
L.>-------=631mni
兀①工
上式计算中:K为安全系数,K=1.4;
Nt:锚索设计载荷,Nt=120KN;
D:锚固体直径,mm,孔径D=28mm(药卷直径23mm);
松:树脂与孔壁岩石(接触面钢绞线较大)粘结强度,MPa,Tb=3MPa
选计算最大值,并参照国内外成功经验,取锚固长度不小于900mm。
根据以往的实际经验,选用规格为2根K2350型一卷、2根Z2350型•卷进行锚固,采用中
28钻头打孔,则实际锚固长度为:
_232x(4x500)
=2264.1mm>900mm
L;=-(282-17.82)
满足要求。
根据文件规定要求锚索施工应生根于顶板稳定岩层中,且生根长度不小于1000mm,由于
直接顶厚度为最厚3.0m,锚索的长度根据钻孔探查取为6〜8m满足要求。
4.锚索的排距确定
冒落拱最大面积大约为:
/?tan(45--)
2[a+------------
S=----------------1-----------------=7.6
3
上述计算中,a=2.9,h=5,H=l.641,f=3
按每排一根锚索布置,锚索直径确定为17.8mm,材料为钢绞线,破断载荷为363KN,则锚
索排距:
D=Q/KSY
式中:
Q——锚索悬吊力,363KN;
即:
取D=L6m,锚索排距为L6m,间距取1.6m,按照“五四”型布置锚索满足设计要求。
以上为基本锚索支护参数,二次锚索加强支护参数参见:本章第四节永久支护。
四、施工工艺
1.施工机具
顶板锚杆和锚索采用MQTT20型锚索钻机钻孔,采用锚索钻机安装锚杆和锚索,锚杆采用
专用风动扳手进行二次紧固,二次紧固时间以注入锚杆等待固化480s后进行二次紧固,确保
锚杆锚固力、螺母扭矩达到设计要求。锚索采用FBD0.5X63型风动油泵进行张拉,确保锚索
张紧力、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
2.施工工艺
顶板锚杆施工:钻孔一装入树脂锚固剂及锚杆一用锚杆将锚固剂推至眼底一用钻机连接
锚杆f启动钻机连续搅拌20〜30s-等待凝胶时间f铺网f上钢带一紧固。
帮部锚杆施工:钻孔一装入树脂锚固剂及锚杆一用锚杆将锚固剂推至眼底一用风煤钻机
连接锚杆一启动钻机连续搅拌25〜30s一等待凝胶时间一铺网一上钢带一紧固。
锚索施工:钻孔一装入树脂锚固剂及锚索一用锚索将锚固剂推至眼底一用钻机连接锚索
f启动钻机连续搅拌20〜30s-退下钻机一等待固化时间一张拉紧固。
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规定各控制指标的控制值。
序号控制指标控制值
1顶板离层总量40mm
2左旋螺纹钢锚杆锚固力80KN
3左旋锚杆螺母扭矩力250N•m
4锚索最大抗拔力120KN
第四节支护工艺
一、巷道支护形式及断面
1、采用锚网梁索支护
掘进断面净断面
巷道名称断面形状支护形式
掘宽掘高掘进净宽净高净断
断面积面积
(m)(m)(m.)(m)(m)(mb
直墙半圆拱锚网梁索喷5.24.319.455.04.217.81
矗络藉
2、巷道顶板破碎、过断层及锚网梁索支护不能满足安全支护要求时,另补充专项加强支
护安全技术措施。
后附图4:北翼五号大巷联络巷支护断面图
IT断面锚杆支护图A
:50
脂杆♦平钩带L-lfiOOm.
1-1断面锚索支护图A
M
'p心l
羽
IT断面锚杆支护图B
1:50
共16叁4-22L-2400m
拔杆行叁:长x宽x用TWxIWxlOttD
死&布臣:SOOxSOCtm
W-S-L-260&irixJ
*:0¥4次含
锦杆+平林带k26lHirn、端杆,平锢节"26QOMI
二、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
1、超前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采用戴帽点柱形式。
采用戴帽点柱作为超前临时支护,点柱采用DWB35-30/100型玻璃钢轻型单体,柱帽的规
格为长X宽X厚=500X200X150mm优质木材;布置方式为双排矩形布置,每排两根,间、排
距为1.2X0.8m(必要时间距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布置),共4根,点柱必须打在实底上,无
法打在实底上的要穿木鞋(木鞋规格为长X宽X厚=300X300X100mm的优质方木)。
打点柱时,每根点柱要由三人操作,找净活研危岩后,由两人把单体液压支柱抬到指定
地点扶起,底不实时,第三人垫好鞋;抬支柱的其中一人扶正支柱,另一人拿起柱帽放于柱
杆顶端,活柱头要处在柱帽中间,单体液压支柱垂直巷道顶、底板。升柱时将管路系统中的
注液枪插入三向阀注油阀体,挂好锁紧套,操作注液枪,泵站高压液经注液枪顶开三向阀中
的球形单向阀,进入支柱,迫使活柱升高,初撑力达到2.5Mpa。若柱帽折断必须更换一块,
戴帽点柱施工结束后,及时在点柱柱头处拴防倒绳,将所有点柱连成整体。打锚杆钻孔、施
工锚杆或打迎头进尺眼等时,不得碰松或碰倒点柱,否则重新打戴帽点柱。
支柱回收时,将卸载手把插入三向阀右阀筒的卸载孔中,转动卸载手把,迫使阀套、连
接螺杆、注油阀体等整体轴向移动,压缩卸载阀弹簧,卸载阀垫离开左阀筒的密封面,卸载
阀被打开,支柱内腔工作液,经左阀筒喷入迎头侧,活柱在自重和复位弹簧作用下回缩。只
有在迎头永久支护结束或将柱帽周围永久支护结束(因柱帽碍事)后,方可逐一拆除点柱。
单体液压支柱使用注意事项:①支柱使用时,应先升、降柱一次或二次,以排除缸体内
空气;②将支柱卸载阀朝向迎头--侧,以保证人员安全;③绝对禁止用锤、镐等金属物体猛
力敲砸支柱任何部位,以免损坏支柱;④不能将支柱水平放置作推移千斤顶用,尤其不能以
支撑手把作为推移千斤顶的支点;@回撤下来的支柱,顶盖朝上立放,不得随意的抛置,防
止煤粉进入支柱内腔。
迎头必备2根同种型号的玻璃钢轻型单体。
临时支护所用的支柱、柱帽距综掘机15〜25m,靠帮放在安全地点。
2、临时支护的技术要求
(1)严禁空顶作业。
(2)施工前,用长度不低于2m的专用找顶工具进行敲帮问顶,找顶工作应由当班班队长
和一名有经验的工人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找顶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观察顶板
的人应站在找顶人员的对面安全地点,并要保证后路安全畅通,找净帮部、顶板活肝、危岩
后,及时打设玻璃钢单体作临时支护。
(3)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为1.9m(两排锚杆加300mm),若顶板不稳定,正规循环进尺不能
保证顶板施工安全时,应逐排掘进、逐排支护。
附图5:戴帽点柱临时支护图
戴帽点柱临时支护示意图
平面图剖面图
单位:mm单位:mm
^1900
3、永久支护
1)永久支护的形式、规格、材料
锚杆支护:全断面采用左旋螺纹钢锚杆,断面每两排15、16根居巷中对称矩形布置,规
格为直径6=22mm、长度L=2400mm,锚杆托盘形状为鼓型,规格为长X宽X厚=150X150X10mm;
每根锚杆使用1卷K2350(上)、1卷Z2350(下),共2卷树脂锚固剂,锚杆间排距为:800
X800mm,每排锚杆使用(2600、3400)X100X5mm的平钢带。(具体详见施工图)
锚杆拉拔力不小于80KN(24MPa),扭矩不小于250N•m。
锚索支护:全断面锚索采用直径为中17.8mm钢绞线制作,长度为7300mm,断面每两排4、
5根居巷中对称矩形布置,间排距为1600X1600mm。锚索托盘采用18#B槽钢,L=360mm,在
中间穿一个直径18mm的圆孔;锁具为QVM15-1单孔锁具,锁具与槽钢托盘之间加一块规格为
长X宽X厚=100X100X6mm的平垫板,钢带每排使用2根、和1根长X宽X厚=3400X180X
5mm、长X宽X厚=5000X180X5mm“W”型钢带进行支护。锚索采用K2350(2支上)型和
Z2350(2支下)共4支型树脂锚固剂锚固,安装时先放快速药卷,后放中速药卷,锚固长度
2000mm。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20kN(34MPa),锚索外露长度为150〜250mm。顶板稳定时,锚
索滞后迎头不大于5m0
巷道全断面采用钢筋网,规格为长X宽2000义900mm,网片搭接不小于100mm,网片搭接
处用14#铁丝双股绑扎,绑扎间距为100mm,每排锚杆必须打设在网片压茬处。
喷浆:喷砂厚度100mm,强度C20。
水沟设计在左帮,规格为:宽(净)X深(净)=500X500mm,采用混凝土浇筑。
2)永久支护技术要求
(1)锚杆的施工应拉线作业,间排距允许偏差±100mm,锚杆眼孔深度允许偏差。〜-50mm,
锚杆与巷道轮廓线法线夹角不得小于75°,螺母外露锚杆丝扣长度为10〜40mln。
(2)锚索的施工应拉线作业,间排距允许误差±100mm,垂直于巷道顶板或巷道轮廓线,
安装角度允许偏差±2°,锚索眼孔深度误差0〜+50mm,外露长度150〜250mm。
(3)锚索生根硬(煤)岩中的长度不小于1m,锚索生根硬(煤)岩中的长度不够时,
加长锚索长度应以生产技术部业务联系单为准。
(4)加强支护锚索位置原则上滞后迎头100m,具体施工时间由技术部现场勘查后确定。
(5)每班施工前,巷道顶板永久支护距迎头不大于300mm。
(6)掘进施工最大控顶距不大于1900mm。巷道掘进后,在临时支护掩护下,顶部锚杆
必须由外向里逐排逐根施工到迎头,每排锚杆由中间向两帮施工,施工好的锚杆孔必须及时
安装锚杆。
(7)顶板锚杆必须紧跟迎头,逐排由外向迎头顺序施工,每排锚杆必须由中间向两帮顺
序施工。煤壁松软易片帮时应紧跟迎头;底脚锚杆距底板距离应不大于500mm,并且宜向底
板倾斜15°,倾斜锚杆宜与异形托盘配套使用。过断层或顶板破碎时,要短掘短支施工。
(8)顶部钢带垂直巷道中线布置,严禁吊斜,帮部钢带应垂直于巷道顶、底板,且与顶
部钢带对齐,严禁错茬;帮、顶部锚杆、锚索均应成排、成行。
(9)施工帮部锚杆时,应先用风煤钻打最上一根锚杆眼,然后挂网、上钢带,安装树脂
锚固剂及锚杆,紧锚杆螺帽,依次从上到下按照锚杆间距施工。
(10)若巷道帮部煤、岩性较稳定,在确保不发生片帮情况下,帮部最上两根锚杆滞后
迎头距离不得大于1.9m,下部锚杆滞后迎头不大于5排排距;锚索滞后迎头不大于5m,顶板
破碎时应紧跟迎头,如巷道帮部易片帮,帮部锚杆必须紧跟迎头且一次性支护齐,严禁空帮、
空顶作业。
(11)锚杆托盘将平钢带与钢筋网压紧贴实煤(岩)面;帮、顶部钢带要对齐、成排压
茬长度不小于100硒,严禁出现错茬、吊斜。
(12)若顶板锚杆、锚索眼出水时,锚杆进行全长锚固,锚索间排距及时更改为1.2X
1.6m,配合“W”钢带支护,并在淋水段安装顶板离层仪,同时在锚索眼旁边300mm处施工一
个放水孔,放水孔应比锚索眼深500mm,采用导管排水。
(13)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器、扭矩扳手,用专用工具箱存放,
且存放在指定地点,位置距迎头不超过100m。
(14)严禁用支护锚杆或锚索进行起吊物件、吊挂保险挡等工作。如需使用,必须专门
施工起吊锚索,起吊锚索必须满足起吊要求;起吊锚索规格巾=17.8mm,L7300;锚索每孔
4卷树脂锚固剂,并做拉拔力检测,锚索拉力大于100KN并满足物件起吊要求时才可使用,
不合格的外露部分必须截掉(需经现场安检员同意)。
(15)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如果发现锚网梁索支护巷道出现异常情况,例如:顶板出现
裂隙、顶板来压、遇断层、顶板离层仪的离层量大于临界值40mm等异常时,立即停止该巷道
施工,安全撤离人员,并及时向生产技术部及有关领导汇报。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地质、技
术、安全监察部共同到现场进行鉴定,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再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或支护
形式,然后恢复该巷道正常施工。
(16)锚杆及锚索锚固力:左旋螺纹钢锚杆锚固力为80kN,锚杆扭矩:250N-m;锚索
孔内的树脂药卷锚固需养护15min后,再装托盘、锁具,并使托盘紧贴巷壁,用张拉千斤顶
张拉,张拉力不小于设计预紧力120KN(34MPa)。
(17)班队长对锚杆(索)的施工质量负有现场管理责任,每根锚杆(索)要责任到人,
工作面现场必须建立锚杆(索)施工台帐,台帐由当班班队长填写、移交、管理,以便监督
管理人员检查,填写时要做到内容真实;跟班队长负责对当班施工的锚杆(索)进行自检,
当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口寸,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进行补打;每班应安排专人对所有
破断或失效的锚杆(索)及时进行补打工每班交接班前,必须安排专人对松动的锚杆螺母及
锚索锁具应及时进行二次紧固。
(18)锚杆逐排编号,锚索应逐根编号。锚杆、锚索编号用白色油漆及时喷(写)在托
盘上。
4、喷浆
1)喷浆前先敲帮问顶,找掉活肝危岩,用水冲刷岩壁,对锚杆(索)进行检查,发现扭
矩和预紧力不足的必须进行二次紧固,确保螺母扭矩不低于250N•m0
2)采用人工上料,配合比为水泥:黄砂:石子=1:2:2,水泥标号为P-042.5,速凝剂的
掺量为水泥量的3〜5虬
3)喷射工作应配备两人,一人持枪,一人辅助照明并观察顶板及喷射情况,以保证安全
和喷射质量;喷射口与喷射面尽量保持垂直,距离800〜1000mm,喷头一般按螺旋形轨迹运行,
螺旋圈径为200〜250mm,一圈压半圈,均匀缓慢移动。
4)喷射过程中应先墙后拱,喷墙时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喷拱时,先拱帮后拱顶。
5)喷浆前应严格将水灰比控制为0.4(用手一揉一团,松手似散非散),若发现表面干燥
松散,下滑和裂纹时,应先调整水灰比,然后进行补喷。
6)回收的潮料停放2h后不得再使用。
7)开机作业时,先给水再开风,最后送电给料,停机时应先停料,料用完后,停机并关
闭风水。
8)在喷射过程中,如果发生堵管或突然停风、停电时,应立即关闭喷头水阀,并将喷头
向下放置以防水倒流至输料管中。
9)发生堵管时,可采用敲击法或高压风吹法处理,但风压不大于0.4MPa,同时要放直输
料管,按住喷头,喷头前方及其附近严禁有人。
10)停机前应吹净机内余料,停机后必须将喷浆机及周围清理干净,软管要盘放整齐。
11)做好回弹料的回收利用。
12)喷嘴出口处的风压应控制在0.15〜0.18MPa,当喷射距离发生变化时,工作风压也相
应变化,水压应比风压大0.IMPa左右。
13)加强个人防护,现场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三、支护工艺
1、打锚杆眼
1)锚杆布置方式为菱形布置,具体见支护图,墙基锚杆距底板距离不大于500mm,下扎
角度不小于15°。
2)开工前,当班班队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找顶结束后及时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3)根据设计要求,先检查巷道规格,然后再拉线定眼位打眼,眼位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值
的±50mm,垂直巷道轮廓线,角度误差不得大于±5°,锚杆眼深度应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深
度误差0〜-50mm。
4)打眼之前,应检查钻机所有的操作控制开关,均应处于“关闭”位置,所有通水通气
管路确保清洁,以免损坏钻机。
5)先将顶部锚杆支护完毕后,再支护帮部锚杆。打顶部锚杆时必须由外向里,由中间向
两边进行。如戴帽点柱占据锚杆位置,可以先施工其它锚杆,拆除戴帽点柱后再施工剩余锚
杆。
6)必须采用湿式打眼,锚杆眼打好后,应将眼内的岩粉、积水用压风清理干净。
7)锚杆眼的深度、间距、排距及布置形式要符合设计规定。
8)钻机打眼时,风压应控制在0.4〜0.65Mpa,水压控制在0.6〜L2Mpa,钻机钻头要
完好不堵塞。
9)钻机开钻时,应先给水后开风,停机时先停风后停水,钻机钻进时,钻机操作臂半
径以内严禁有人,以防钻机突然停机手把摆动伤人。
10)钻机钻进时,不能用大力推进,以防卡钻;钻机收缩时,手不能触碰伸缩的气腿;
钻机长时间不用时,应将机体内的水用压风吹干。
11)操作钻机者应注意机构的尾端,将操作臂置于身前右侧,且操作者距钻机机身的距
离大于臂长,两腿分开站稳,扶稳钻机,钻机运行时,严禁用手摸钻机的钻杆。
12)在软岩条件下,钻机用高转速钻进,调整支腿推力,防止糊钻。
13)在硬岩条件下,钻机用低转速钻进,要缓慢增加支腿推力。
14)退钻机时,应关闭气腿进气,调小出水量,减慢转速,使钻机靠自重平稳地带着钻
杆回落(接钻杆、完成最终钻孔),钻机回落时,手不得扶在气腿上,以防伤手。
2、安装锚杆
1)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
侧,正对眼孔方向不得有人。
2)锚杆托盘周围的浮煤(砰)必须找掉、找平等,锚杆托盘应压紧钢筋网,使其紧贴巷
道煤(岩)面。
3)对锚杆眼及锚杆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进行处理。
4)按规定数量放入树脂锚固剂,提前将锚杆托盘、减摩垫圈、螺母上好后,用专用转换
套筒将锚杆与钻机联接,开动钻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轻轻送入眼底,不
可强推硬送,防止提前破坏锚固剂,并进行均匀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哈尔滨工业大学《钢琴即兴伴奏(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给排水施工与监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益阳箴言中学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河海大学《发酵食品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口经济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微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溶栓病人高血压管理
- 2025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十四周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
- 2025年初中地理中考押题卷(含解析)
- 老人预防电信诈骗
- 2024年11月-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经济学原理》课件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火锅店创业计划书:营销策略
- 交通大数据分析-深度研究
-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