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说课教案稿
10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
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
我精心整理的10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10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㈠教学内容
《6—10的认识》是西师版一年级上册24页一27页的内容,是儿
童已经认识0—5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本节内容着重解决三
个问题:一是创设情景,让学生会摆、数、认、比、划、读、写6—10
之间的各数,重点是10的认、读、写,会用6—10之间的各数表示日
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二是让儿童结合情
景,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出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物
体的顺序、位置;三是通过学习6—10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对
《6—10的认识》教材安排了5个例题和一个课堂活动,例1是数一
数,说一说,是让儿童整体地感受6-10各数,例2是“摆、数、
认”6—10各数,例3是“比、划、读、写“6—10各数,逐步推进对
6—10各数的认识。例4是认识几和第几。例5是结合直尺图完整地
认识10以内的数。课堂活动有5个练习题,笫1题是巩固6—10的认
识,第2、4、5题是从基数与序数两个方面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突
出几和第几。第3题是10以内数的组成,这样安排有利于儿童牢固掌
握教学内容。
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摆、数、比、划、读、写等活动达到能
准确认识、读写6—10之间的各数,会用第几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
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
2•过程与方法: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整理,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思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情感与态度:通过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儿童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有好奇心,能积极
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理念: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确定的要求,确定三维目标。
㈢重点:掌握6—10各数的认、读、写,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日
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
㈣难点:了解基数和序数,会用第几表示物体的顺序。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能激发学生兴
趣,激活学生思维,
2.示范教学法,儿童的摩仿能力较强,教学中设计教师示范,会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示范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的、宽松的、平等
的、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手、脑、口、耳、眼齐用,主动参与,积
极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
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
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
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实践、自主
探究、亲身体验等活动,发现新知,构建新知,掌握新知。
2.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
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学习
中,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以致用,巩固练习。在学完新的知识以后,及时引导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即课堂活动),不仅使学生巩
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
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㈠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L教学例1
⑴师生谈话引出教学情境。课件出示我校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
参加“绿色小天使”活动劳动的一幅画面。
师:你能用一个数字说一句话表示图上的一部分内容吗?
生:(说话)
师:你能按6-10的数字顺序把画面口的人、事、物说一遍吗?。
生:(说话),教师相机鼓励,板书6、7、8、9、10
意图:教师创设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绿色小天使”活动是我
校的一个特色活动,学生非常熟悉,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生活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融入生活;再按数字说话,让学
生学会从不同方面看待同一事物,又蕴涵了数字大小的顺序。
2、教学例2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数字“6”说:如果我们要用磁性小圆片
(师手上出示磁性小圆片)来表示“6”,你准备用几个?
(6-10的认识)说课讲稿,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
说课稿,
生:(6个)。
教师抽生把6个磁性小圆片摆放在数字“6”的下方,并相机表扬,
教师继续指着“7、8、9、10”说,你还可以用小圆片表示这几个数吗?
生(答)。
师:你准备摆几?抽生摆,其他学生为上讲台摆的学生加油。
(2)教师指着圆片问:6个圆片用几表示?生答;师带领学生用
数空的方式写“6”,用同样的方式教学后面的“7、8、9、10”。
意图: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物体和数字有机
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数感。
3、教学例3(教师谈话)
(1)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生
答)。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两双小手,用手指表示我们今天学的“6、7、
8、9、10”各数,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学,然后设计两个课堂活动加以
巩固。
集体活动:教师说,学生比。
分组活动: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人说数字,另一人比手势,
比完了之后相互交换。
(2)课件出示例3的方格纸和“田”字格,指导学生看书,会用
涂“小方格”的方法表示6—10各数,指导学生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
6—10各数(课件示范,重点是“10”的写法,学生边看边读边数空),
强调每个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边写边读
“6—10”各数,教师巡视指导。
意图:设计游戏活动,自主探究,数形结合,让学生把数和形有
机联系起来,牢固掌握6—10的认识
(二)巩固深化,运用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相
互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在做第2题之前,可组织学生集体数数
1-10,也可用开火车的形式数1—10,为完成该题作好充分的准备。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意图: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诃题
(三)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回家后和
爸爸妈妈交流比赛6—10可以表示什么,看谁说得多,说得好,明天
来告诉老师好吗?
意图:(1、巩固延伸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牢固掌握;2、教育
的民主化讲求平等,家庭教育的民主能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尊重的氛
围中发展,有利于养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0的认识说课稿2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中
的《10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
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
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
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
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
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
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
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0的组成。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二、说教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
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
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
作用。
三、说学法
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
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整节课以小朋友们为国庆节学校所举办的活动而积极准备为主线,
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
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脸数学
的魅力。同时增进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引出“10”
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为庆祝祖国的生日要举办放飞和平鸽的仪
式。一3班的老师和同学正在为活动而做准备,一起去看看!一一出
示主题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观察、操作,认识“10”
1、引导观察从主题图发现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初步
认识10o
2、多媒体情境:吴瑾同学为学校准备了一大堆气球,数数,是几
个?怎么数的?
揭示课题:10的认识
3、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取出10根小棒。
4、联系生活,找找有关10的事物。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由具体有趣的事
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
用数表示事物和数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个环节,通过
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
程。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
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的例子,感悟数与生活的联
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三)演示、思考,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比较
1、多媒体情境:小朋友们已经为学校的布置折了9朵花,这时陈
丽同学又折了一朵,现在有几朵呢?(思考领会,9添上1是10)
2、多媒体情境:礼仪小天使排队(结合练习九第1题)
小天使们按号码排队,可其中的几名队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请
你帮帮他们!
(为了帮助他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配
合多媒体的演示,体验成功的喜悦。从中掌握了1T0的顺序。)
3、多媒体情境:学校演播厅里正在准备试播,一起倒计时。(结
合练习九第2题,倒数10T)
4、多媒体情境:郭名负责清点乐器队的人数,可发现打鼓队和敲
锣队中的一队人数给少了,是哪队人数少了?(合作探究,得出9<10,
10)9)
(生动情境的营造,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在交流、暗示、
移情等心理作用下,注入热情,积极参与学
习活动。在解决情境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沟通
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四)学习迁移,掌握10的组成
1、多媒体情境:林可看大家准备得很辛苦,便从家里带了10瓶
饮料要个伙伴们喝,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想分为两个袋子装,她可
能会怎样装呢?
2、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不同的分法。(结合汇报情况,多媒体演示10的组成)
4、同桌交流:月什么方法记住10的组成?
5、游戏:师生互动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
10o
生生互动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合起来是10。
(从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都体现了使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允许学生用自
己已有的数的分成经验,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
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并在游戏中化抽象为具
体,化枯燥为愉悦,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五)学写“10”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说10的书写,后由老师讲解示范,生练习在田
字格写10o
(六)儿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XXX
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边做拍手游戏边念儿歌,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
学。)
10的认识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是在学习1——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代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
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认识10的组成和写出数。
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
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自然数的序
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没有像前面那样具体介绍。
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而将写10安排在认识数的最,
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
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集中练习10的书写。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
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
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认识数字10
难点:区别10基数、序数的含义。
关键:通过看图,说力,操作认识数字10。
二、教法学法
作为刚进校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他的思维过程都是以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要思维特点。因此,根据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
时,教师引入主题图,再通过学生观察图、说图、数点子图、抽象出
数字10,并通过摆事实花朵加深学生对10的认识,最后通过教师演
示计数器,让学生观察直尺图,点子图以及摆小棒让学生了解10的数
序,比较大小。学生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说、
操作达到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新知,分工合作的目的,真正做
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教师始终放在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
位置,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需准备的教具有主题图、计数器、花朵、点子图、直尺图、
小棒等。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1—9的数,不仅能够正确数出1—9,
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
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o
二学习新知识
1、学习数数和认数
出示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学生数数,并交流自己数的结果。
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画面上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
让学生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
让学生观察64页上的点子图,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
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这
个数。
学生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
2、学习10以内是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重点让学生感
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
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三达标训练
做练习九的1、3题。
第1题先由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
时的“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然后城完整地说一说
10的组成。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10的认识说课稿4
说教学分析:
1、说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一-3题,《10
的认识》。
2、说教材位置:10的认识的编排是:先显示一幅主体图供学生
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
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
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
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重点是全面掌握10的组成,依据教材的编排
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本节课:
(1)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
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
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得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
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扩大了教材的范围,设计生动有趣、直
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拍手游戏、找
朋友、贴人、用展台进行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
识10,建立初步的数感。
(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
参于学习的程度。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
识的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
已接触过。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
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小组
合作摆小棒、贴人游戏等。
(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用10根小棒摆
一个图形后,问学生: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
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教完10的认识后,我安排
了一个“课中操十人手指”活动,一来让孩子们休息一下,二是让孩
子们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
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
到发展
3、说学生实际: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数字1~10,所以本
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我校地处民族大街
一带,家庭来源复杂,家长的素质不是很高,大多数孩子没有经过正
规学前教育,学习习惯比较差。开学一个月来,有3、4个学生在各方
面很优秀,特别是学习方面。有3位学生很特别,汪洋本人还算努力,
但家长没文化,一个字也不识,每次布置的大本和卷子作业都不完成;
李永妍,开学学一个月了,连上课听讲都不会,更别说学习了;翟文
杰是个特殊的孩子,虽然上过学前班,和没上的一样,上课很随便,
说话也不清楚…
4、说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
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
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
着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
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
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
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
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
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
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知动手
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重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说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尺子。
说学具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10的认识说课稿5
一、学目的:
6—-10的认识是儿童已经认识了0—5之后教学的,是建立在0—5
认识的基础上的,教材安了排了5个例题,编排的目的是先感受再感
知、认识、掌握、应用6--10o在对6—10有一定的了解后复习1一10
的认识,根樨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
为如下:一、知识目标:在知识目标方面主要让学生认识6-10,认
识几和第几。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生的看、说、摆、议
等活动,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体会6—10,能应用6—10到生活中去,
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6-10,
使学生体会学是为了能用天生活中去,在用中又能学习。
二、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先让学生认识、书写6-10,知道几和
第几,能说出10以内数的组成。纵观这几个目的,我们不难发现,
6--10的认识、书写已在幼儿园学过,但我们农村学校学生难写好,
读好。数的组成和基数、序数,对学生来难以理解,因此,我把本课
的重点设为:能正确读写6—10各数,难点:基数、序数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设想
本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学,学以致用。辅
助各各手段完成教学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法为学生创
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讲解法。(2)演示
法。(3)引导法。(4)谈话法。学法:动手摆、动嘴说、动手写、划、
比、分。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以下几个教学
过程:
(一)、活动游戏,引入课题。
首先让儿童感到随着计数的需要,5以内的数是远远不够用的,
这就需要用到更多、更大的数。
(二)、动口数数,感知新知。
《6—10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已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已能认识6—10
各数,因此,引导用原来学过的来解决生活问题,这是学习知识的有
效途径,因此,先引导教学例1、例25,在教学例1、例2时,重点
指导学生数物体,数数,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说个数。学习和实践
相结合。
(三)、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通过上面的数,用6——10各数,学生从6—10各数有了一个感性
认识为学生写打下了一定基础,写是学生对各数的形象记忆,教学例
3时,重点指导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并指导只占“田字格”半
格,10占全格,这为认识一位数和两位数打下基础。
(四)、巩固活动,应用新知。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同学互相
说数,互相找数的相应物体。互相说数,互相写数。
五、板书设计:(略)
10的认识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
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
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
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
数的基础。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才入学不久,好奇心强,对数学、游戏、创新思维等
有特殊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前一段的数学学习中打下了一定的数字基
础。所以,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容易。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学习
技巧,还必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
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
热爱集体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五、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
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
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
作用。
说学法
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
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和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2、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
3、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4、故事:9知道它最大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
没有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真是太小
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了。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
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
个什么办法?
在教学“10的认识时“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
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
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
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
泪,小朋友你能不能帮0想个办法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
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
5.引出10后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让学生分别说说生活中的10
学生分别说出:星期天我在广场看见10只气球;我在南桥看见
10只风筝;我家阳台种有10盆花;我爸爸钓了10条鱼。
组织活动:请小朋友们数数教室里第一排有几人?老师走进去,
现在有几人?
提问:想让学生第一排有几人怎么办?
问:谁是第一排的第10个?怎么数的?
(2)数字宝宝找家
课件演示“0——10”各数字娃娃在玩耍的情况,到了回家时,其
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有数字娃"5、6、9、10”不会回家,还在
走来走去。师;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把这些数字宝宝送回家吗?
(3)说说10以内数的顺序
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引导
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请
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比大小。
听到小朋友们都说10比9大,9可不服气了,就把10单独找来
比大小。师板书:1009、9010,10和9的大小关系可以分别用什么
符号表示。借助点子图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
・10的写法
(1)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
(3)教师示范10的写法
(4)在书本第65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
10的组成。
情境引入(课件演示):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顺便从家里带10瓶饮料去和小朋
友一起喝,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
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
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旦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4)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010101010
/\/\/
\/\/\
9182736455
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10的组成。
(5)引导学生推想10的另外的组成。
教师:看到上面10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请举例说明。学生:
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如看到我马
上就想到了。学生由推想出另外几组组成。
⑹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教师:根据刚才推想10的组成的过程,怎样去记忆10的组成?
学生:学习时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组成不必牢牢记住,完
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7)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2.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
10o
3.练习九第1题。
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4.练习九第2题。
(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射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补充练习:把下面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145729
0683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老师的提问:今天你认识了哪位朋友呢?
2.天你学得最高兴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
10的认识说课稿7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
页到65页《10的认识》。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一
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
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
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及
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
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
系。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难忘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4、教具、学具准备
Flash课件,为每两个学生准备一张记录纸和十个卡片苹果。
三、教法设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
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
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
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
把握概念内涵。
四、学法渗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
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
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
的小主人。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
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一一“猜一猜”引入课堂,故事主
要是说“在数字王国里,9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数,常常欺负比它小的
数,后来1和0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9……”课件演示到这,我就
让学生来猜一猜,究竟“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对付9?这么
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同学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
法,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
生积极性高。同时,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
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比如:1和0站在一块儿就变成
“10”,然后就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
计了孩子们喜爱的魔术表演情境,让学生边看魔术表演边复习
1?——9的数数过程,并体会“9添上1就变成10”的过程。还引导
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画面中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可
以用“10”来观察,如“画面上有10朵花、10颗星星……”最后让
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
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数字娃娃找家”
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把教学直尺图这一枯燥的内容改为小朋友非
常喜爱的“数字娃娃找家"。这里先是课件演示“0——10”各数字娃
娃在玩耍的情况,到了回家时,其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有数字
娃“5、6、9、10”不会回家,还在走来走去。然后,我就请小朋友帮
这些数字娃找到自己的家,数字娃娃都找到家以后,我就让小朋友说
10以内数的顺序,如:5相邻的前面一个数是谁?这一教学形式新颖,
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落实。
为了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我迁创设了神舟六号发射现场倒
计时的情境,学生们热情高涨,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而自豪,为了能
够与宇航员一起倒计时而喝彩。整节课的气氛到了高潮时刻,学生们
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日后的学习态度,这不正是同时和他们进行了
一次有效的科学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吗?
3、比较10和9的大小。
我就利用课件出示点子图的,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生
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
填小于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
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4、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
我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学习”10的组成”是本课的难点,尤
其是让学生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的抽象思维过程。因此,我就
设计了“分苹果”这一手脑并用的活动来冲破难点。活动时我是这样
引入的:“小朋友,现在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了,果园里的叔叔想请全
班同学来帮忙摘苹果,但苹果摘下来以后,要把它们放到这2个筐子
里,同学们想想,如果让你来放的话,可以怎么放?“学生以同桌2
人为一组,自己进行分工:一个负责写记录表,一个负责分苹果,然
后,让学生看着这些分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汇报展示,学生说出了
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是:看到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最后把10
的组成进行板书,学生看着板书很快就发现到: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
都是“10”,而且左边的数越小,右边的数就越大,这样安排,不仅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还给学生充分发挥
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提升了本
节课学习的思维性,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为了巩固学生们对10的组成
的学习,我分别设计了猜糖游戏和对口令游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
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
5、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
什么不同?让学生比较得出10是由两个数组成的,而且左边的1和右
边的0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和“0”写法一样,然后教师范写数字
“10”,最后让学生练写。这样设计是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因为
写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尤其是
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符号组成的,跟前面写的0——9有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
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就让学生完成了书本第65页“做一做”和第67
页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今天你认识了哪位朋友呢?今天你学得最高兴
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
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突出重点、难点、又便于学生观察,提高教学效
率。
10的认识说课稿8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9
页到60页《10的认识》。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一
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
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
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及
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
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
系。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1、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及学具盒,计数器,
三、教法设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
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
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
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
把握概念内涵。
四、学法渗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
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
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
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
人。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
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一一“猜一猜”引入课堂,接着讲
故事:“数字妈妈带0—9这几个数字到田里收玉米,每个数字宝宝只
能够收和自己数目相同数量的玉米,9收的最多,1垂头丧气,而0
干脆哭了起来,要小朋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最后“1”和“0”想出
了一个办法来组成一个新的数,这个数同学们知道吗?这么一问,学
生的思维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10”,学生在
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
同时,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
系的,是可以组合的。然后教师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
计到广场上找10的情境,谁先找到10,10就和谁做好朋友。引导学
生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画面中有什么东西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
示,如“画面上有10只鸽子、10个人……”最后提问学生是怎样数
的,通过数樱桃,数苹果体会数法的多样性。接下来教师提出:数字
10就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们仔细的找一找,看看我们周围的哪些
事物的数目是10?弓导学生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
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摆一摆,拨一拨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10,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
填出尺子上的数字,感受0--------10个数的顺序,体会序数
10与基数10的不同。
3、比较10和9的大小。
我就利用课件出示点子图的,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生
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
填小于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
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4、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
我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学习“10的组成”本课的难点,尤其
是让学生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的抽象思维过程。因此,我就设
计了“帮助老师分草莓的活动”这一手脑并用的活动来冲破难点。学
生边动手分边动口说,学生和老师共同整理10的组成。看到一组组成
想到另一组组成,最后把10的组成课件出示,学生看着板书很快就发
现到: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10”,而且左边的数越小,右边的
数就越大,这样安排,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
台,同时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和发散思维,提升了本节课学习的思维性,达到了知识的内化。
为了巩固学生们对10的组成的学习,我设计了儿歌:凑是歌。使学生
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
5、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
什么不同?让学生比较得出10是由两个数组成的,而且左边的1和右
边的0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和“0”写法一样,然后教师范写数字
“10”,最后让学生练写。这样设计是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因为
写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尤其是
10是由1和0两个
数字符号组成的,跟前面写的0——9有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
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就让学生完成了书本第60页“做一做”和第62
页的练习1、2、3o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
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10的认识说课稿9
6—10的认识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
位于24—26页上,包括例1、例2、例3和课堂活动1、3题。
二、教学目的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学情等共设立了3个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让儿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力
目标:能规范地书写6—10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目标:
能认、读、写6-10各数会用6-10的数表示日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云南省楚雄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线上)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
-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统计实务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湖北省黄冈市、黄石市等八市高三下期物理试题期末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临夏市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英语试题文试题含答案
-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内科学E》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衢州五校2025年高三质检(四)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沙洲职业工学院《数字游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省琼中学黎族苗族自治县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扬州大学《中文工具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中层干部任期考核民主测评表
- 旅游项目融投资概述
- 全旅馆业前台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 十二经络及腧穴课件
- 立式圆筒形储罐罐底真空试验记录
- 公司新员工入职登记表(模板)
- 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论文(董连慧)2017最新整理
- 办公室工作存在问题(总结12篇)
- 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证明(参考样本)
- BD 420008-2015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电子地图应用开发中间件接口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